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六十年的变迁(文学类共3册)(精)/中国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六如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主题大、时间长、牵涉面广”的小说,作者的目的是想“将时代的政治、社会演变,各种矛盾,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描述一个轮廓。”应当说作者的希望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历史又是艺术,既有史学的价值又有文学的价值,既有艺术的虚构,又有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和小说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就是这部小说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就。

内容推荐

李六如(1887~1973),湖南平江人,当代作家。

这部长篇小说以主人公季交恕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述了清末戊戌变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历史演变的轮廓。小说通过主人公季交恕的活动,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时间、地点集中起来,让读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不同地方的风情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同时刻画了季交恕在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中,由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代表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较为普遍的思想与成长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书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目录

第一章 如此家庭

 一 商人养骄子

 二 孤儿寡妇被人欺

 三 走开些

 四 搬往老家去

第二章 由经馆到洋学堂

 一 经馆第一年

 二 读洋书

 三 应科考

 四 家学一瞥

 五 洋学堂里

第三章 从军路上

 一 到长沙那天

 二 懵懂一时

 三 陆军学堂考过了 

 四 浔阳江头

 五 进当铺

 六 穿上军装

第四章 革命运动在新军

 一 文学社萌芽了

 二 开始活动的新兵

 三 笔剑唇枪

 四 捉杨度华洋会审

 五 急图起事不成

 六 志士被逐

第五章 亡命走钦州

 一 在旅途中

 二 州官衙门的排场

 三 捉财神

 四 周姨太与胖尼姑

 五 四马分尸谁不怕呀

第六章 暴风雨前后

 一 刘复基筹划起义

 二 三烈士就义,工程营发难

 三 黎元洪怎么当都督

 四 从钦州奔回武昌了

 五 袁世凯的阴谋诡计

 六 革命党瓦解土崩

 七 出东洋

第七章 海外归来

 一 踏进国门头两天 

 二 上海租界坏透了 

 三 彷徨

第八章 还乡后

 一 重逢旧友话时艰

 二 年年躲兵

 三 两件事

 四 “五四”浪潮

 五 团结才有力量呀 

 六 鹤唳风声又一年 

 七 无路可走

第九章 山穷水尽下长沙

 一 赋闲

 二 教书

 三 索薪

第十章 有了指路明灯

 一 共产党在生长

 二 安源之行

 三 工人运动开步走

 四 国共合作声中

第十一章 大革命前奏

 一 右派不少啦

 二 大元帅在韶关

 三 谭三爷垂头丧气

第十二章 岭南风雨

 一 民众运动的新方向

 二 睡狮怒吼了

 三 歼灭滇桂军

 四 一股妖氛

第十三章 革命高潮又低潮

 一 北伐

 二 踏上征途

 三 人民帮助打胜仗

 四 南昌城下

 五 萧墙启衅,功败垂成

第十四章 星星之火

 一 平地一声雷

 二 两个活阎王

 三 故乡血泪

 四 上海亭子间

试读章节

已是夏末秋初时候了。午后六点钟光景,由长沙来的三乘布篷轿子,突然从献钟对河那边抬进了泼头湾里屋。这时,连雪梅正在大门前喂鸡,她一看是自己的侄儿夫妻俩,喜出望外地大声叫道:“哦!你们回来了!”满脸是笑容。可是,一看另一位,身着布夹长袍,戴一副近视眼镜,脸上有点斑麻,说话打声的人,她不觉一惊,问道:

“这是谁呀?”

“我的朋友夏明翰先生,衡阳人。”季交恕细声细气地答复她。还有一位身着短服、脚穿草鞋的护兵王文隆,虽然也是打声的,但没坐轿子,连雪梅却没有再问他是谁。

湾里屋西边,上下两大横厅,由下横厅一条长巷通过上横厅,后面就是竹园,有楼房,又有侧门。通竹园的三大间,是湾里屋比较幽静而偏僻的地方。吃过晚饭,季交恕就把夏明翰安置在这楼上。

“那里住不得啦!有鬼!”连雪梅连忙摇手。原来这前屋主喻家的佃户喻老三,因被逼索欠租,吊死在竹园里。不久,一位丫头又因被逼奸,吊死在楼上。因此都说这里有鬼找替身,空着好几年,谁也不敢住。

“有什么鬼?”季交恕说:“你老人家不要迷信。”

“这什么迷信!大家都说有鬼,你还把陌生的外县朋友安置在那里,要不得。”连雪梅理直气壮似的声色俱厉地说。

“要得!我们就是要替这些穷鬼伸冤的。即或有鬼,也不会找他做替身,请你老人家放心。”季交恕不便明白说出为什么定要把夏明翰安置在这里,只好笑笑,说几句半开玩笑的话。连雪梅虽面有不豫之色,但没有再说什么走开了。此时,下横厅西边卧房里,就只剩下季交恕一人没有睡,他口里衔着香烟,站在窗门口,两只眼珠呆呆地望着天上的月亮,想道:“省委计划这次暴动,以素有群众基础的平、浏、醴陵一带为中心,那么,我们平江,不是东、南乡的群众基础最好吗?而且东乡是由平江县城往长寿街通江西修水的要道,原有农协会员好几万;南乡辜家洞、徐家洞两处,纸业繁盛,原有纸业工会会员三千多,都是在党领导下,有组织有斗争历史的基本群众,此次暴动,自应以东、南乡为中心。嘻嘻!”很有把握似的笑了起来。可是,刚一车转身子,他又眉毛一皱道:“献钟警察所有枪,思村挨户团也有枪,非首先把这些地主武装夺过来不成。”这些事,虽在他的脑子里浮现一下,然而最近的地方状况,他却不很熟悉,没有再想下去了。

旭日的红光,刚刚爬上湾里屋对面的山顶上,思源坊口上,便有一位身材不很高大、中等个子的人,脚不停步地朝湾里屋这边走来。季交恕站在大门口一望,估料那一定是罗纳川。因为昨天晚上曾派人送信去约他今晨早些来的,故此季交恕也很早就爬起床来,站在门口等待着。

这位罗纳川,是住在距湾里屋不过三几里地罗家洞的人,年龄虽只二十来岁,胆量极大,有才能,虽然有点口吃,说起话来,却很娓娓动听。他过去在浏阳当小学教员,现在是平江东、南乡中共特委书记,这次县委又决定他兼暴动委员会主任。

“这就是省委特派员夏明翰同志。”季交恕领着罗纳川和夏明翰见面时这么说,回转脸来:“他就是罗纳川。”他们虽是初相识,但因昨夜送给罗纳川的信里边,说得很清楚,故一见如故。略谈几句客套话后,罗纳川就把平江最近情况很详细地报告一阵。季交恕和夏明翰也把省委指示与此次怎样着手暴动等事提出来商谈一会儿,然后吃早饭。

“好!我马上就召集他们来开会。”罗纳川的嘴角边使劲地颤动了一下,瘦削、葱白似的脸颊上,涌起两个笑涡。他觉得从马日事变后,平江党与群众受了很大的摧残。这两三个月,弄得焦头烂额,几乎喘不过气来,只有再来一次武装暴动,才是起死回生的唯一道路。早饭后,他起身告辞,又说两句:“党的方针是对的。我们一定遵照着省委指示,勇敢地搞起来,坚决干下去!”

就在这天傍晚,湾里屋的那条黄狗,汪、汪、汪,跟着客人后面叫进西横厅。

“季先生!季先生!”一个很响亮又很刚强的声音喊着。此人约莫四十来岁,高个子,四方脸,黑皮肤,大眼睛,多年没有到泼头这一带来过了。因为自季风梧置买董家源退佃后,他就妻离子散,耕不起田,只好改行,在献钟街上装纸,曾当过献钟装纸工会的小组长,关系很多,虽还没有入党,可是阶级觉悟却不低,每谈到有田有地人家,他就咬牙切齿。他的心目中,好像思源坊这一边,就是水浒上高太尉的白虎堂一样可怕,所以很少过河到这边来。其实,季风梧早已死了,可是他的仇恨和愤懑,仍然没有消除。

连雪梅刚一听到狗吠,又听到有人喊季先生,从房子里走出去一看,同罗纳川一起进来五位,除开一位高个子以外,全是他认识的泼头本地人。连忙打招呼:

“请进去坐!”望着罗纳川问:“这位是谁?”

“他叫陈清泉。听说交老回来了,大家特来看他。”随即由王文隆把他们引到上横厅后面楼上去。

夜凉如水,地静如庵,他们见过面后,毫无顾虑地开始谈了起来。大家都赞成先从夺取献钟警察所那几条枪开始,有了起手本钱,马上就打思村。可是问到思村挨户团到底有多少枪,大家都不大清楚。有的说只有几条,有的说至多十几条,没有谁说要派人去调查清楚,就决定打下献钟后,接着打思村。

送走罗纳川他们以后,季交恕回转头,路过楼门口时,忽听到窗户外窸窸窣窣,似乎是有人走路的脚步声,立刻就使他发生革命者应有的警觉:难道有坏人在偷听消息?照想不会吧?我这里屋大人少,有围墙,左右邻舍全是些种田的穷苦人,农协会员多,党团员也不少;我呢,还是挂着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师的头衔公开回来的,想不致引起外人怀疑。他停步,伸出半个头,朝窗外瞧了一瞧,发现通往竹园的侧门外,有个人影在移动。因为月色朦胧看不清,他便大喊一声:

“那是谁呀?”

“我啊!”季交恕听清了,这是开会时被派去放哨的王文隆的声音。他于是说:

“关门来睡嘛!”

“啊!好。”砰的一声,王文隆把侧门片重重地一关,暗示没有什么事,季交恕也就放心走回去,同夏明翰面对面坐在桌子两旁,絮絮地谈起平江情况。

“依我看,你们平江的群众基础这么好,虽近来受了摧残,然而党的力量还很强,暴动条件是够的。”夏明翰嘴里这么说,同时伸起两只手,把自己头上的眼镜取下来,对着那盏白玻璃罩黄铜台脚的洋油灯,眯起眼睛瞧一下,从裤袋里掏出一条小手帕,揩揩眼镜上的尘屑,然后又戴上去,换过语气道:“不过,白色恐怖这么厉害,不晓得群众的斗争情绪如何?”

P1-4

序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8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学技术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7)汉译学术名著类(著名的外国学术著作汉译本);(8)汉译文学名著类(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汉译本)。计划出版1000种,自2004年起出版,每年出版1至2辑,每辑约100种。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主要基础,逐步邀约其他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