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伪满洲国时期公开出版的文艺类期刊为考察对象,描绘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图景,重新评定文化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一角。本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以及对散佚资料的搜集和爬梳,对伪满洲国时期的中国本土文学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系统的考述;对曾经被一概视为“汉奸文学”的情状,作一细致量化的甄别;对伪满洲国时期那阴霾天空下,艰难地进行着本土文学创作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落及其创作,作出文学史意义上的评述。
导言
第一章 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新满洲》杂志考述
第一节 杂志存在的话语背景
第二节 编辑流年
第三节 不合作的文学
第二章 新文学的想象——《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杂志及“文丛刊行会”考述
第一节 《艺文志》与《文选》、《作风》及“文丛刊行会”
第二节 新诗青果叫诗季》杂志
第三章 通俗文学的风景——《麒麟》杂志考述
第一节 杂志的编辑与发行
第二节 作者的构成
第三节 通俗文学的大本营
第四章 庄严与无耻并存——《青年文化》杂志考述
第一节 杂志的定位及刊行
第二节 杂志中的文学
第三节 爵青之谜
第五章 附逆作品的表里——《艺文志》杂志考述
第一节 附逆文学的前见研究
第二节 杂志钩沉
第三节 附逆作品的表里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伪满洲国时期出台的部分文艺政策
附录二 伪满洲国时期盼出版机构及其出版的文艺类图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