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特点就在于这种追求是从教育原点上对“有效教学”的考量,而不是只在考分、升学率、竞赛名次等功利上的追逐。本书从与有效教学特别相关的“主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上梳理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了个人的行走方式,体现了对儿童生命发展的始终关爱。正如她在“序曲”中所吟:“孩子,我知道/我的一举一动都印在你心底/我的一颦一笑都左右你心情/于是/我极力让优雅在指尖萦绕/让美丽在言语中流淌/都只为你啊/山泉般清纯/山花般烂漫/天使般飞翔。”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大爱,它朴素而真诚,也是许芳芳所追寻“有效教学”的始发和旨归。
钱理群教授认为,要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天职”,也就是成为一种内在生命的需要。教师的人生之路难免会遭遇一些恶劣的条件,邂逅一些不期的挫折,经受长年的寂寞和冷落,但都会认定自己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料,默默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做教育的守望者。
序曲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第一乐章 主体性——尊重、关爱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主旋律
一、为学生维权,归还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蹲下身子,感受孩子的视界
三、“生本位”语境下的教师指导
四、让学生快乐地拥抱课堂
五、从“美好”走向“更美好”
第二乐章 实践性——有效教学是在过程中指导“做”的艺术
一、参与,有效教学的命脉
二、在参与中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践:从遗憾中走出精彩
四、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
五、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三乐章 开放性——构建与生活相谐的有效教学课堂
一、当老课文遭遇新理念
二、让有效信息充盈开放的课堂
三、“收藏乐”也是教学资源
四、寻找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五、让“成长档案袋”进课堂
第四乐章 创造性——“有效教学”皇冠上的明珠
一、让孩子竖起灵敏的“触角”
二、课堂的问题和问题的课堂
三、生活:启发创新的不竭源泉
四、创新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习作:学生言语生命的创新
六、在日记中磨练孩子的创造个性
尾声 一个专业成长之旅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