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晚清小说史/北斗丛书
分类
作者 阿英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晚清小说史》是中国近代小说史研究的奠基作。全书十四章,涉及晚清小说的繁荣,晚清社会概观,庚子事变的反映,反华工禁约运动,工商业战争与反买办阶级,立宪运动,种族革命运动,妇女解放问题,反迷信运动,官僚生活的暴露,讲史与公案,晚清小说之末流,翻译小说等,是中国近代文学教学的必读书。

内容推荐

清末由於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看重小说的社会功能,小说的地位空前提高,晚清小说空前繁荣。这部断代专史,对晚清小说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讨论。此书分16章,除总述晚清小说概观及其繁荣原因外,分晚清社会概观、庚子事变、反华工禁约运动、工商业战争、立宪运\\动、种族革命、妇女解放、反迷信、官僚生活、讲史与公案、翻译小说等各类主题,紧密地结合晚清社会政治背景,对重要作家、作品作了比较中肯的介绍和评论。特别著重论述了谴责小说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小说和一向不甚为文学史家谈及的清末翻译小说。

目录

第一章 晚清小说的繁荣

晚清小说统计 繁荣的原因 小说杂志 小说理论 小说丛话

几种特征 形式与内容 作家的思想倾向 总的评价

第二章 晚清社会概观(上)

一般所谓晚清代表作 李伯元及其《文明小史》 吴趼人及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东亚病夫及其《孽海花》 刘鹗及其《老残游记》

第三章 晚清社会概观(下)

蘧园《负曝闲谈》 旅生《痴人说梦记》 八宝王郎《冷眼观》

吴趼人《上海游骖录》 总写晚清社会的其他小说

第四章 庚子事变的反映

《黄帝魂》与义和团 忧患余生《邻女语》 吴趼人《恨海》和《新石头记》

林纾《京华碧血录》 艮庐居士《救劫传》

第五章 反华工禁约运动

何谓华工禁约 佚名《苦社会》 中国凉血人《拒约奇谭》

碧荷馆主人《黄金世界》 吴趼人与华工禁约运动 他的小说《劫余灰》和《人镜学社鬼哭传》

第六章 工商业战争与反买办阶级

写商人小说之少 姬文《市声》 大桥式羽《胡雪岩外传》

吴趼人《发财秘诀》 云间天赘生《商界现形记》

第七章 立宪运动两面观

立宪运动的两面 梁启超及其《新中国未来记》 春飘《未

来世界》 佚名《宪之魂》 吴趼人《立宪万岁》 李伯元笔

下之康(有为)、梁(启超) 黄小配《大马扁》 佚名《新党升

官发财记》 浪荡男儿《上海之维新党》 藤谷古香《轰天雷》

第八章 种族革命运动

晚清小说最发展的一环 震旦女士《自由结婚》 冷情女史

《洗耻记》 陈天华《狮子吼》 怀仁《卢梭魂》 静观子《六月霜》

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

第九章 妇女解放问题

妇女解放的作品 颐琐《黄绣球》 思绮斋《女子权》 静观

自得斋主人《中国之女铜像》 《惨女界》与《闺中剑》关于

妇女的谴责小说

第十章 反迷信运动

《绣像小说》与反迷信运动 壮者《扫迷帚》 嘿生《玉佛缘》

吴趼人《瞎骗奇闻》 李伯元《醒世缘》 遁庐《当头棒》、

《天足引》与《黑籍冤魂》

第十一章 官僚生活的暴露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黄小配《宦海升沉录》 张春帆《宦海》

李伯元《活地狱》 新中国之废物《刺客谈》

第十二章 讲史与公案

晚清的讲史 吴趼人历史小说论 吴趼人的《痛史》、《两晋

演义》、《云南野乘》与《九命奇冤》 李亮丞《热血痕》 沁梅

子《精禽填海记》 痛哭生第二《仇史》 观我斋主人《鹦粟

花》及其他讲史公案小说

第十三章 晚清小说之末流

吴语小说 李伯元《海天鸿雪记》 嫖界指南书 写情小说

吴趼人《恨海》、《劫余灰》 鸳鸯蝴蝶小说的初生 拟旧小说

吴趼人《新石头记》

第十四章 翻译小说

翻译小说与晚清创作 翻译的理论与方法 林纾及其译作

吴祷与俄罗斯名著 其他各国文学的翻译 译作的几种主要倾向

翻译小说与黑幕小说 直译小说之始

试读章节

胡适论晚清小说,认为“都是学《儒林外史》”。因为《儒林外史》写作方法最好,“一来呢,这是一种创体,可以作批评社会的一种绝好工具。二来呢,《儒林外史》用的语言是长江流域的官话,最普通最适用。三来呢,《儒林外史》没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连缀起来的,拆开来,每段自成一篇,斗拢来,可长至无穷。这个体裁最容易学,又最方便。因此,这种一段一段没有总结构的小说体,就成了近代讽刺小说的普通法式。”这也就是《中国小说史略》说的:“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与《儒林外史》略同。”

这种形式,是晚清谴责小说最普遍采用的。但其原因,说是学《儒林外史》,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论断。第一,还不能不把原因归到新闻事业上。那时固然还没有所谓适应于新闻纸连续发表的“新闻文学”,而事实却已经开始有了这种要求。为着适应于时间间断的报纸杂志读者,不得不采用或产生这一种形式,这是由于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第二,是为繁复的题材与复杂的生活内容所决定,不是过去的形式所能容纳下的。第三,才是《儒林外史》写作方法的继续发展。因为在描写多样的事件,与繁复的生活一点上,《儒林外史》和谴责小说,是有着共通性的。谴责小说所以然普遍的采用这种形式,不是单纯的受了《儒林外史》的影响。因此,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虽煞费苦心,也只能用一根九死一生的线,把繁复的人物与事实串起。

还有些小说采用西洋小说的写作技法。不过这一类小说,在那时还不很多。而且除吴趼人《九命奇冤》很少几部外,也没有什么成就。这当然由于还不能十分理解这种形式应如何运用。其次,当时作家,不肯用很熟练的语体文写作,有的虽用语体,修养上又不够。也有一部分作品,仍然采用着纯粹旧小说形式。不过无论是采用怎样的形式,大部分作品,都曾直接、间接受到西洋文学的影响,那是很显然的。

从作品里所反映的作家思想也极复杂,正体现了那样复杂的、动乱的社会。有极其顽固的守旧党,拥护皇室,拥护封建社会,对新的或比较新的人,嘲笑谩骂,无所不至。有极进步的反对满族统治,反对立宪,主张种族革命的新人,他们在作品里热烈的、感愤的,把革命的思想尽量宣传。又有既要顾君权又要顾民权,实际上还是替君权打算的立宪党,在作品里宣传君主立宪的好处。有些知识分子,不提倡保皇也不倡导革命,只从事反迷信、反缠足、反吸食鸦片等等,认为只有从这些地方下手,才是真正的救国办法。有的却由于一班投机分子胡乱的行为,对一切感到幻灭,政府不好,维新党不好,革命党也不好。有提倡科学的作品,也有发挥玄学的,而基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更有科玄很矛盾并栖着的作品。当然也有对政治社会毫不关心,只会讲嫖经说爱情的人。形形色色,充分的表现了一种过渡期的现象。但几乎是全部的作家,除掉那极少数顽固的而外,是有着共通的地方,即是认为除掉兴办男女学校,创实业,反一切迷信习俗,和反官僚,反帝国主义,实无其他根本救国之道。

这是晚清小说发展的总形势。鲁迅谓其“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虽极中肯,然亦非全面论断。晚清小说诚有此种缺点,然亦自有其发展。如受西洋小说及新闻杂志体例影响而产生新的形式,受科学影响而产生新的描写,强调社会生活以反对才子佳人倾向,意识的用小说作为武器,反清、反官、反帝、反一切社会恶现象,有意无意的为革命起了或多或少的作用,无一不导中国小说走向新的道路,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些,同样是不应忽略的。

P5-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