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为载体、以西方文化为特色、以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与理想为目标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是怎样进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怎样的激烈碰撞与融合?这些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问题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崔乐泉博士的《中国奥林匹克运动通史》一书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探索与讨论。
这部著作从近代体育的兴起与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入手,循着历史发展的时间经度,结合中国广阔的社会发展层面,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百多年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的伟大的历史画卷。其场面是那样生动,其描述是那样清晰,其过程又是那样令人回味无穷。细读本书,深感其中不乏学术探索和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看点。
序
绪言
一 中国近代体育的兴起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初期传播(1894—1909)
(一)中国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
1.农民革命斗争中的传统武艺活动
2.清军训练中的传统武艺活动
3.民间武术及其他传统健身活动
4.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西方近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初期传播
1.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与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
2.早期教会学校与基督教青年会对西方近代体育的介绍和引进
3.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初期传播
(三)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出现
1.“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制度
2.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实施
(四)中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体育主张与实践
二 奥运会影响下中国近代体育运动竞赛的开展(1910—1937)
三 特殊条件下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1937—1949)
四 新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与斗争(1949—1958)
五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坎坷历程(1959—1978)
六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继续发展(1979—1990)
七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面发展(1991—2008)
八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发展(1949—2008)
九 2008年北京奥运会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