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张海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启功先生访谈录/3
李世涛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敏泽先生访谈录/17
张 鸣 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
——林庚先生访谈录/31
涂晓马 犹有壮心歌伏枥
——钱仲联先生访谈录/46
祝晓风“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叶嘉莹教授访谈录/61
高新生 知识分子精神与社会责任
——葛一虹先生访谈录/77
张洁宇 俯仰无愧风骨文章
——贾植芳先生访谈录/95
聂运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刘纲纪先生访谈录/111
张先飞 寻墓者的足迹
——蓝英年教授访谈录/131
彭修银 “万卷蟠胸识自高,百川横地一峰尊”
——范曾教授访谈录/145
邵文实 “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卞孝萱先生访谈录/159
他山有石
薛晓源 理解与阐释的张力
——顾彬教授访谈录/181
刘 禾 知识分子和批评思考的视阈
——W.J.T.米切尔教授访谈录/200
生安锋 李秀立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与想象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访谈录/218
王 炎 跨文化视阈:北美汉学的历史与现状
——张隆溪教授访谈录/239
宁一中 段江丽 跨越中西文学的边界
——孙康宜教授访谈录/253
王 杰 徐方赋 “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
——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287
李凤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及其批评实践
——王德威教授访谈录/300
思想驿站
柳鸣九 钱林森 萨特在中国的精神之旅
——柳鸣九、钱林森教授对话/325
袁运甫 杭 间 一所艺术学院的“实践”
——关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术思想的对话/342
王岳川 丁 方 当代艺术的海外炒作与中国身份立场
——关于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症候的前沿对话/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