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慢性乙型肝炎饮食与中医调养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王兴国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第一大肝病,感染率很高,而且还很难治愈,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治疗和观察。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饮食营养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在支持肝脏细胞、减轻肝组织损害、对抗肝组织纤维化、延缓肝硬化和预防肝癌发生等诸方面都能发挥一定作用。本书以十几年的专业研究和临床经验为依托,对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进行日常饮食、摄取营养做了系统的、深入的、全面的介绍。

在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药显得相当重要。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应该积极采取中医养生方法,如单味中药、药膳、按摩、情志养生等。为慢性乙肝患者提供详尽的中医养生方法,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

内容推荐

本书将现代营养学和传统中医调养理论相结合,在带领读者认识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了解乙肝的基础上,向读者详细地介绍了慢性乙肝的饮食营养知识(包括饮食原则、食物结构、饮食误区、适宜食物及相关病症的饮食疗法等)和慢性乙肝的中医调理原则、方法等,既继承了传统医学理论,又彰显了现代营养学及临床研究的精华。

本书适合相关医务人员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带您读懂主要术语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DNA检测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两对半”

 “大三阳”

 “小三阳”

 肝功能检查

 转氨酶

 肝穿刺(肝活检)

 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抗病毒治疗

 保肝降酶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癌

 盲目治疗

 干扰素

 丙型病毒性肝炎

 能量

 低脂肪饮食

 食物结构

 肝主疏泄

 春季养肝

 肝火

 肝阴虚

 肝阳虚

 肝血虚

 怒则伤肝

 药膳

 自我身心调整

 六字诀

 针灸

 刮痧

第二章 带您认识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什么特点

 慢性乙肝的危害

 乙肝是怎样传播的

 如何预防乙肝

 慢性乙肝的临床诊断

 乙肝需要做哪些检查

 慢性乙肝的治疗

 走出慢性乙肝治疗的误区

 乙肝感染者何时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避免把乙肝传染给家人

第三章 日常饮食指南

 慢性乙肝的营养原则

 慢性乙肝的食物结构

 慢性乙肝的日常食物选择

 慢性乙肝最值得推荐的日常食品

 慢性乙肝患者的饮食误区

 肝硬化的饮食治疗

 肝癌与饮食营养

 慢性乙肝并发脂肪肝

第四章 中医治疗

 中医基本理论中对肝的论述

 中医对乙肝的认识及治疗

第五章 中医调养

 单味中药

 药膳

 自我身心调整

 针灸

 刮痧

 推拿

 其他养生事项

试读章节

人感染HBV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根据调查,人群中有10%的人是慢性HBV感染。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国总人口中近60%的人都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部分人依靠机体抵抗力或经过治疗清除了病毒。在慢性HBV感染中,约有20%的人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乙型肝炎,其余80%的人处于与病毒“和平相处”的状态(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相当于,每100个中国人中,有60人曾经感染乙肝病毒,但只有10人成为慢性HBV感染(其余50人恢复了健康即无病毒状态),其中只有2人会发生乙型肝炎(其余8人处于与病毒“和平相处”的状态)。

慢性乙肝首先导致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肝组织炎症及肝细胞坏死,并出现疲乏、头晕、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肝区不适、肝大、压痛等症状,也可有轻度脾大。慢性乙肝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但一般并不严重。通常情况下,不能仅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乙肝,也不能仅仅根据症状来判断病情轻重。了解肝损害的程度需要根据转氨酶、肝脏超声及肝穿刺等检查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很多人并不了解,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脏损害的程度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无关。因为肝脏的损害并不是病毒直接造成的,或者说,乙肝病毒本身并不伤肝,肝细胞损伤主要是由于机体清除病毒时,“误伤”肝细胞所致。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侵入到肝细胞内复制,继而释放入血液,并在肝细胞表面留下特异性病毒抗原,此抗原与肝细胞膜结合,使肝细胞表面的抗原性发生改变。当病毒由肝入血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开始努力消灭“入侵者”,与此同时,人体免疫系统也使受感染的肝细胞受到损害,发生变性和坏死。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所致,由于小儿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对病毒发起进攻,也就不会损害肝细胞,所以病毒虽多但肝功能(转氨酶)往往是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识别和反应能力逐步提高,到青年时期,免疫耐受和麻痹状态被打破,机体会调动自身能力抗击乙肝病毒,同时也会伤及肝细胞,此时病毒或许会减少但肝组织受损明显(转氨酶升高)。此时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慢性乙肝对健康的最大危害是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都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调查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的5年内病死率仅为0~2%,但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5年内病死率分别高达14%~20%和70%~86%。对一项6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估计年发生率为2.1%(即大致每年有2.1%的慢性乙肝患者发展成为肝硬化)。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相关因素。在6岁以前受感染的人群中,约250/0在成年时将发展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另一项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平均9年(1~18.4年)随访,进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分别为239/0和4.4%。HBeAg阳性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者(以上数据来自《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2005年12月发布)。

实际上,慢性乙肝与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乙型肝炎流行的地区大多肝癌也高发。如中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0%,日本为1%,而英美则只有0.1%,与这些国家肝癌的多发、中发、低发相符。病理学研究结果则发现,肝癌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的细胞核中常常发现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嵌合在其中,足见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关系之密切。有研究表明,肝癌病人的血液中,发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占95%,有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约10%(其中部分病人同时感染两种肝炎病毒)。肝癌病人血清中既无乙肝又无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只有1%~2%。由此专家们相信,若能预防慢性乙肝(还有丙肝),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从这个意义上讲,预防乙肝的乙肝疫苗也许可以算作世界上第一个防癌疫苗。

慢性乙肝与肝癌的密切关系也提示我们在乙肝治疗中要注意癌变的可能,要定期(如每隔6个月)检测甲胎蛋白(AFP)与B超,以便早期发现肝癌,尤其是35岁以上的患者。有报道说,在35岁以上的慢性乙肝或携带者中发现肝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35倍之多。P23-25

序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第一大肝病,感染率很高。根据卫生部2008年4月22日发布的乙肝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9300万人(《新闻晨报》2008年4月23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指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所占的百分比,是表示人群感染水平高低的指标,携带率越高显示人群感染越严重。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乙肝也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随着研究的深入,乙肝这种疾病表现出既复杂又简单的特征。首先,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后果比较复杂,一些人(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发展为慢性过程,即慢性乙型肝炎或携带者,大部分病例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相对较大;而另一些人(尤其是成年人)则容易表现为急性过程,很快痊愈或表现为暴发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其预后较好。其次,慢性乙肝的病情比较复杂,病毒易复制并很难彻底清除,传染性高低不同,肝细胞损害程度不一,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始终存在,这些因素都使病情复杂化。最后,乙肝的治疗比较复杂,抗病毒治疗、保肝降酶治疗、免疫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等治疗方法作用各不相同,互相影响,又都不具备根治能力,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互相配合,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收到“最佳”治疗效果,不是简单的事情,加之有些情况根本无须治疗,使临床上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更为复杂。在实践中,慢性乙肝过度治疗(不该用药却用了)、没有及时治疗(该用药却没用)或错误治疗(该用彼药却用了此药)的情况都十分常见。为此,本书将在慢性乙肝复杂性方面给读者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指导。

另一方面,乙肝的诊断和预防却又是比较简单的。通过病毒标志物(如乙肝五项)、肝功能(如转氨酶)、病毒DNA检测等常用方法,临床医生不难对是否患有乙肝做出诊断。同时,目前已经找到预防乙肝传播,尤其是预防母婴传播(这是我国乙肝传播最主要的形式,发展成慢性乙肝的机会或者说造成的危害也最大)的最好方法,那就是乙肝疫苗。我国卫生部199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自2005年6月1曰起对所有新生儿全部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根据卫生部2008年4月22日发布的调查结果,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相信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乙肝患病率将继续大幅度下降。本书将在预防乙肝传播,尤其是如何避免传染给家人或孩子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到目前为止,慢性乙肝还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治疗和观察。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饮食营养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在支持肝脏细胞、减轻肝组织损害、对抗肝组织纤维化、延缓肝硬化和预防肝癌发生等诸方面都能发挥一定作用。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本书以十几年的专业研究和临床经验为依托,对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进行日常饮食、摄取营养做了系统的、深入的、全面的介绍。

在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药显得相当重要。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应该积极采取中医养生方法,如单味中药、药膳、按摩、情志养生等。为慢性乙肝患者提供详尽的中医养生方法,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

编者

2008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