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多学科理论分析工具,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现存弊端与改革方向做了十分可贵的探讨。书中关于“农民土地持有产权”范畴的建立以及权能体系结构的探讨,关于产权范畴的新概括,关于“集体所有土地终极保留权”的设立等等,都具有创新之处。这对我国公有产权实现形式,在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有新突破,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是一个贡献。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物权法学等基本理论,对土地权利制度供给与需求的约束条件、历史演进及其功能在当代的新发展进行深入探索,首次提出了建立“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理论主张,并界定其范畴的基本含义,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性质、特征、结构、内部结构运动、基本功能,较好地回答了土地资源配置的社会公平与效率协调一致的理论与实践难题,具有理论的创新性,对我国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本书从法律角度提出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诸多弊端,提出要建立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在不触动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情况下让农民享有土地持有、利用、收益、分配、流转等权利,颇有创意。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立法缺陷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
第2章 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现代土地制度及其功能的发展
第二节 产权的一般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
第3章 土地制度供给与需求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土地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第二节 土地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 土地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
第4章 土地权利制度演进
第一节 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一般轨迹
第二节 土地权利制度演进的本质
第三节 土地权利制度演进的历史类型
第四节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
第五节 现代土地物权立法的意义、特点及其结构
第六节 社会主义国家土地权利制度创设的反思
第5章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分析
第一节 社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由来
第二节 社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 社区农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影响
第6章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与承包经营权缺陷及绩效分析
第一节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由来
第二节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安排的功效及结构缺陷
第7章 土地限定物权制度结构的缺陷分析
第一节 限定物权的定义、种类及其意义
第二节 土地限定物权制度的功能作用
第三节 土地用益物权
第四节 土地担保物权制度的创设与完善
第五节 我国现行土地限定物权制度的结构缺陷
第8章 土地征收制度结构的缺陷分析
第一节 土地征收制度的性质及特征
第二节 土地征收制度的由来及现状
第三节 土地征收制度与补偿的国际比较
第四节 土地征收制度安排的结构缺陷
第9章 税费改革对土地承包经营收益的规制及其影响
第一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含义、背景及其重大意义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运行状况
第三节 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的功效分析
第四节 税费改革与农民承包分成收益及负担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税费改革绩效在农民承包经营分成收益模型上的验证
第10章 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构建
第一节 农民土地持有产权范畴及其特征
第二节 农民土地持有产权性质及其结构
第三节 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结构运动
第四节 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基本功能
第11章 同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相关配套制度的创设与完善
第一节 农民(公民)财产权利体系的科学配置
第二节 土地限定物权制度的创设与完善
第三节 土地征购制度的改革创新
第四节 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
第五节 土地交易市场与土地资产营运
第六节 农业补贴制度的适度调整
第七节 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