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全新修订版)
分类
作者 晨曦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正如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优点一样,每一个孩子也都具有某些方面的缺点。怎样来对待孩子的缺点?这是每位家长和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回答的问题。不同的回答决定着他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也产生着不同的效果。

本书深刻地分析了孩子身上形形色色的缺点形成的原因,为家长将孩子学习中的缺点转变成优点献计、献策,为家长把孩子不良的心理塑造成健康心理支招。

内容推荐

为了帮助广大家长掌握正确的家教策略,切实有效地把自己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为优点,我们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成功与失误家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编著了这本书。书中深刻地分析了孩子身上形形色色的缺点形成的原因,为家长将孩子学习中的缺点转变成优点献计、献策,为家长把孩子不良的心理塑造成健康心理支招。书中既突出了富于时代特色的全新宗教理念,又吸纳了心理学、教育学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又有丰富生动的家教案例;既有高屋建瓴的家教思想的指导,又有切实可行的教子方法的传授,是启发广大家长教子成才的有益读物。

目录

第一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1.不存在没有瑕疵的美玉:孩子有缺点并不可怕\3

 2.有害于纠正孩子缺点的错误的家教观念\5

 3.父母纠正孩子缺点的错误方法和行为\8

 4.做高明的父母,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12

第二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把坏孩子转变成好孩子的成功案例

 1.顾盼:严父锲而不舍地矫正出来的英才\17

 2.马卫革:慈母给予的自信使他由后进变卓越\21

 3.陈文:爸爸用一张地图开启了他的成功之途\23

 4.李冬:父母及时的心理辅导使他步入北大\25

 5.刘倩:明智的妈妈使她从考不上中学变为出国留学\26

 6.胡成东: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儿子双双成材\29

 7.张彤父母的“纠偏教育”培养出留学生\31

 8.孙红蕾:妈妈的循循善诱使她由心胸狭窄变得大度宽容\35

 9.孙丽:对症下药纠正了女儿爱说谎的坏毛病\37

 10.许宝珠:做“狠心”的家长,学会对孩子说“不”\39

第三章 超前的理念,明智的策略

——帮助孩子改正缺点的综合方法

 1.最根本的是激发孩子的上进心\43

 2.让有缺点的孩子充满成功的自信\46

 3.在维护自尊的需要中赏识孩子\49

 4.放下家长的架子。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50

 5.用肯定优点的方法去纠正缺点\52

 6.逐步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54

 7.不要强迫孩子:疏导远胜于强制\56

 8.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挖苦孩子\58

第四章 一切为了学习

——把孩子学习中的缺点变为优点

 1.变孩子的厌学为爱学乐学\63

 2.引导孩子由不爱动脑转变为善于思考\65

 3.用正确的策略引导孩子由不爱阅读转化为嗜读如命\68

 4.让孩子用专心致志克服容易走神\71

 5.下力气矫正孩子学习效率不高的弊病\74

 6.督促孩子由浪费时间变为惜时如金\77

 7.以明智的态度促使孩子由偏科转变为全面发展\80

 8.改变对学习和作业不负责任的态度\83

 9.指导孩子将潦草的字迹纠正得工整清晰\85

 10.纠正孩子只抓进度不抓复习的习惯\88

 11.让孩子由考试粗心变得细心认真\90

 12.坚决改正孩子考试作弊的恶习\92

第五章 让孩子学会做人

——把孩子品行方面的缺点变成优点

 1.纠正孩子缺乏同情心的缺点\97

 2.让孩子拥有广阔的宽容心\98

 3.让孩子由不讲信用转化为重诺守信\101

 4.不要放任孩子由着性子来\103

 5.切实改变孩子无责任心的毛病\107

 6.决不要漠视孩子的残忍行为\108

 7.下气力矫正孩子爱说谎的坏毛病\111

 8.化孩子的自私自利为助人为乐\113

 9.纠正孩子不热爱劳动的习性\116

 10.把孩子的胡乱花钱转变为勤俭节约\119

 11.不要姑息孩子不尊重长辈的毛病\121

 12.及时杜绝孩子小偷小摸的行为\123

第六章 让孩子远离“心魔”的吞噬

——把孩子的不良心理塑造成健康心理

 1.引导孩子克服自卑,昂起自信的头颅\129

 2.引导孩子走出抑郁的心境,迎来开朗的晴天\132

 3.帮助孩子解除青春期焦虑症的困扰\136

 4.让孩子远离性格孤僻的阴影\140

 5.让孩子从胆小懦弱走向胆大勇敢\144

 6.积极引导孩子战胜恐惧心理\147

 7.让孩子由羞怯畏缩变得大方活泼\150

 8.剔除孩子心灵上的嫉妒肿瘤\153

 9.让孩子走出虚荣心过强的怪圈\157

 10.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病态心理\161

 11.帮助孩子消除强迫症的心理“魔障”\163

 12.理智地对待孩子的手淫问题\167

第七章 让友谊的阳光照耀着孩子

——把孩子交际中的缺点变成优点

 1.以正确的策略纠正孩子社交恐惧症\173

 2.让孩子把缺乏爱心化为关爱他人\174

 3.让孩子改掉不肯与人分享的坏习惯\177

 4.让孩子由不肯说话变得主动热情\180

 5.正确引导,让孩子由不合群到融入团体\183

 6.帮助孩子克服不敢与老师交往的缺点\184

 7.坚决纠正孩子爱打人的坏习惯\187

 8.引导孩子多交益友,远离损友\189

 9.引导孩子莫尝早恋的涩果\192

 10.纠正孩子爱在公共场所捣乱的坏习惯\195

第八章 让孩子茁壮地成长

——把孩子生活中的缺点变为优点

 1.言行得体:纠正孩子不讲文明礼貌的习惯\201

 2.贪睡无益:督促孩子改掉睡懒觉的缺点\204

 3.均衡营养:矫治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206

 4.吸烟有害身心健康:坚决杜绝孩子吸烟的现象\208

 5.爱屏幕得商量:别让孩子过分迷恋电视\210

 6.网络陷阱知多少:指导孩子正确利用互联网\212

 7.多玩必丧其志:纠正孩子迷恋电子游戏的毛病\215

 8.小赌并不怡情:莫使孩子染上赌博恶习\218

 9.万恶“黄”为首:引导孩子远离“黄祸”的毒害\221

 10.“星”光并不灿烂:纠正孩子盲目追星的毛病\224

试读章节

2、有害于纠正孩子缺点的错误的家教观念

让孩子出色是家长的最大心愿。然而,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有害的家教方法,不仅不能纠正孩子的缺点,反而促成了孩子的不健康成长。

母个孩子都有缺点,孩子有了缺点,当然需要父母予以帮助和纠正。但是,许多父母在帮助孩子纠正缺点过程中,往往效果并不理想。效果不好,原因大多是方法不当。而方法不当的原因则在于父母纠正孩子缺点的错误观念。下面就是这些错误观念:

(1)不打不成材

父母有指出孩子缺点并帮助孩子改正的义务,却绝无随意惩处孩子的权利。随意打骂孩子是一种错误的家教方式,这种家教方式。收获的只能是苦涩之果。

我国的传统家教训条中也有“玉不琢不成器”等相类似的说法。这些观点认为,孩子身上带有各种恶习,必须用严厉的纪律及惩罚革除这些恶习,才能使孩子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更深一层地看,这种行为背后存在着“人性恶”的原罪意识。

抛开“性恶”与“性善”这种形而上学的争论不说,单单是“打”果真可以使孩子纠正缺点吗?回答是否定的。打孩子是暗示孩子他做的某件事错了,就像~个人对孩子说“不!”但并不能为孩子指明正确的做法。当孩子承受肉体上的痛苦时,他的心灵也在悲愤地向大人呐喊:“请告诉我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但许多父母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打完解气后就忙自己的活去了。待到孩子又出现错误时,便又是一顿令孩子颤抖和恐惧的拳打脚踢。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以沉默来忍受,来反抗。其实,沉默并不表示服从,在“听话”的外表下,掩藏着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父母是无法了解和知道的。实质上,大多数被打骂的孩子,都有一种屈辱、苦闷甚至反抗的心理,他们产生的只能是要求发泄、要求解脱或者要求逃避的愿望。校园暴力事件的增多,学生自杀事件、出走事件的增多,孩子的撒谎行为等都与这种无休止无节制的家庭暴力有直接关系。

(2)一味批评、指责

一味采用批评和指责的方法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是一些父母的习惯。他们不善于看到孩子的成功之处,不善于观察孩子的点滴进步,更不懂得用肯定正面的方法来否定孩子的缺点或过失。无论孩子是偶然的过失还是常犯的错误,他们根本不考虑具体情况和原因,通通给予指责、批评,而恰恰就是这种一味指责的教育方法,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促使孩子学习走下坡路,学习成绩下降。

例如:孩子数学考试得了92分,父母不是看到孩子从80几分升到90几分的进步加以表扬和鼓励,而是单单看到试卷上的错题,瞪着眼睛对孩子说:“又马虎了吧,考试前我跟你讲,做完了一定要检查检查,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你就是不听,要是认真检查一下,这些分怎么会丢掉!”孩子听后感到没有给爸爸、妈妈争气,都怪自己没听话,结果又失败了;或者在班里仅处于中等、中下等的水平,那就只能终日陷入爸爸、妈妈的指责、羞辱之中了。

这种抱着一味批评和指责,企图用这种压力迫使孩子改正缺点、错误的想法肯定是错误的。这种做法,往往使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结果只能是情况越来越差。

(3)只许顺从

孩子总会渐渐长大的,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明显,故意不听话,甚至与父母对着干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单纯归为孩子的缺点显然不太科学。对此,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办?不少父母采取强制孩子听话的办法,坚决不允许孩子的不顺从行为,这是很不恰当的。强制服从,即使孩子表面上屈服了,但他们的心里是不服的。心理压抑久了,总有一天要爆发,到那时,酿成大问题,后悔可就晚了。

(4)树大自然直

有人认为,孩子有缺点,是因为他们还小,心智发展不成熟。树大自然直,等到孩子长大了,懂得了善恶是非的道理了,他们自然就改正了。这种观念在不少人的思想中都存在着。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不讲复杂的人,即使是树,也并非长大了必然就直。在一定适宜的环境中,树能长大,但却不一定长直。若要其长直,是需要从小开始,不断加以培护扶持以及修剪的。教育孩子就更要费心了。因为人的性格、心理都是十分复杂的,而且有些缺点,一旦养成习惯,便很难再轻易纠正过来。因此,父母决不能有这种让时间来帮助孩子纠正缺点、错误的观念,而必须切实地负起自己的教育责任,在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仔细地注意和了解孩子的行为和习惯,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纠正刚冒出苗头的缺点、错误,使孩子得以健康地成长。

(5)一切交给老师管

孩子上学后,许多父母都感到松了一口气,觉得把孩子交给了学校,一切都应由老师来管了。我们有时听父母这样对孩子说:“你看你,做什么都丢三落四的,下次再碰见你们老师,非让他管管你不可!”显然,这位家长把家长的职责推给了老师,该他自己管的事,却向老师一推了之。其实,我们都知道,学校和老师,主要负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除学生在校期间负责学生的安全和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外,其他都应是父母的责任。一些父母之所以想把教育孩子、纠正孩子生活中不良行为的责任推给老师,从其思想根源上分析,那是对自己教育孩子能力的怀疑。因此,在无奈的情况下,这些父母只有借助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以上列举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父母纠正孩子缺点的错误观念,以及由这些错误观念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对此,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P5-8

序言

正如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优点一样,每一个孩子也都具有某些方面的缺点。

怎样来对待孩子的缺点?这是每位家长和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回答的问题。不同的回答决定着他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也产生着不同的效果。

不是吗?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拳脚相加……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放任自流……

这些做法无疑都是错误的。让我们来看看一位高明的老师的做法。

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他任班主任的班上,开展了一个名为“把学生的缺点变为优点”的课题试验。他所采取的方法,不是板起面孔威严地训斥学生身上的缺点,也不是冠冕堂皇地给学生讲大道理,枯燥无味地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细致地观察每一位学生,深入地和每一位学生进行谈心,辩证地分析每一位学生,把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记录在案,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正视自身的缺点,克服自身的缺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有的学生不是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吗?那就让他担任语文科代表;

有的学生组织纪律性不是很差吗?那就让他做班干部、小组干部;

有的学生不是怕累怕脏吗?那就让他担任劳动委员;

有的学生不是很孤僻自封吗?偏让她在文艺联欢活动中表演节目;

总之,这位老师总能够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改正缺点,在他的班上,无论是学习上,是品行上,是思想上,还是心理有各种各样缺点的学生,都被积极地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向自己的缺点挑战,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努力把自身的缺点转变为优点。

开展这项课题研究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改正学生的缺点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也绝非一朝一日就能够完成的。这个班在高一第一学期时是全校最乱的班,许多老师都望而生畏,但是,这位老师锲而不舍,艰辛的努力终究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所带的这个班,连续两年半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他所带的这个班,高一时被称为“打架大王”的一位同学在高二时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高三时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

尤其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他所带的这个班,高考升学率达到76.5%,其中有15名同学考上全国重点大学;这15名学生中,有3名在高一时曾位于全年级排名倒数20名以内之列。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江西省的一位高级教师。如今,他的“把学生的缺点变成优点”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已得到国家教委的肯定,在全国各地的一些中学中正在推广。

这一教育试验所取得的成效向人们昭示:每个孩子的缺点不仅具有转化成优点的可能,而且也完全能够转化为优点;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笔者在中国教育报、新浪网等有关媒体上读完有关这项教育试验的报道,浮想蹁跹,甚至夜不成寐:如果我们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都能够积极引导孩子,把他们的缺点转化成优点该有多好啊!那样,他们就不会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愁眉不展,也不会因孩子的不听话、爱捣乱而伤心叹气。

古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实上,世界上十全十美、没有缺点的成人是没有的,何况是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孩子身上一定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很正常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转化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孩子的缺点一定会转变成为优点。

当然,把缺点转变成优点,需要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努力,不能仅仅靠父母的强迫命令,更不能由父母去越俎代庖。也就是说,要靠孩子的内因起彻底的变化。但是,孩子的这种转变,需要外因的引导,也就是说,需要父母对之施以正确的、及时的、积极有效的指导。对于一些自主能力比较差的孩子,父母的启发和引导尤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可以说,父母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教子策略,决定着能否将孩子的缺点最终转变成优点。

为了帮助广大家长掌握正确的家教策略,切实有效地把自己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为优点,我们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成功与失误家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编著了这本《将孩子的缺点变成优点》一书。书中深刻地分析了孩子身上形形色色的缺点形成的原因,为家长将孩子学习中的缺点转变成优点献计、献策,为家长把孩子不良的心理塑造成健康心理支招。书中既突出了富于时代特色的全新宗教理念,又吸纳了心理学、教育学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又有丰富生动的家教案例;既有高屋建瓴的家教思想的指导,又有切实可行的教子方法的传授,是启发广大家长教子成才的有益读物。

晨曦

2008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