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养老金研究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城镇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乡-城”人口迁移对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中国国民养老金发展战略、中国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目标替代率敏感性分析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政府改革国有企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中产生的历史问题,转制成本的责任归属不明确,加之“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现实,导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再一次陷入困境:基金收不抵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企业负担过重、缺乏依法行政和有效监督机制等。本书在对现行制度的隐性债务、转制成本与财务平衡进行系统测算与全面评估,对未来“乡-城”人口迁移规模与“养老金红利”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彻底分离统账制度,建立国民养老金与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战略及其边际改革战略,并探索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之路。
1 中国城镇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1
1.1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探索走向统一/1
1.2 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8
1.3 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规范为“企业年金”/13
2 中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反思与评估/20
2.1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转制成本与财务平衡测算——基于国发[2005]38号文件形成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
2.2 中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综合评估/42
3 “乡-城”人口迁移对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48
3.1 “乡-城”人口迁移预测研究的背景与前提/48
3.2 “乡-城”人口迁移预测模型/57
3.3 “乡-城”人口迁移对城镇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分析/61
4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性改革战略/66
4.1 多支柱养老金模式分析/66
4.2 将中国的“统账结合”制度定义为“部分积累制”是误解或曲解/79
4.3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84
5 中国国民养老金发展战略/88
5.1 国民养老金发展路径与财务评估/88
5.2 为国民养老金开征“社会保险税”/93
5.3 建立国民养老金专项基金预算模式/99
5.4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路/101
6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转制成本与“划资偿债”战略/111
6.1 转制成本是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必须支付的代价/111
6.2 为转轨筹资的典范——智利/114
6.3 做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事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败/120
7 中国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目标替代率敏感性分析/125
7.1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目标工资替代率精算分析——以北京市相关规定为基础/125
7.2 强制性企业年金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132
8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边际改革战略/143
8.1 尽快解决非正规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障碍/143
8.2 适时规范退休年龄政策/149
8.3 受益年金化:养老金给付的有效形式/154
8.4 实现强制性企业年金基金资本化运营 /163
9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创新研究/167
9.1 当前社会保障基金违规违法管理案件分类与体制原因分析/167
9.2 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的弊端/174
9.3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模式与监管机构独立性比较研究/177
9.4 创新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的战略思路/180
10 “养老金红利”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之路/185
10.1 “养老金红利”的理论界定/185
10.2 中国城镇“养老金红利”测算/186
10.3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战略/196
附表1 2006-2050年节点年份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预测(万人)/202
附表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121的期限结构(理论值、实际值、基金缺口)
附表3 城市人口生命表(男性)/205
附表4 迁移前后城镇人口特征指标(万人)/223
附表5 城镇“养老金红利”预测及其对基金缺口的影响表/225
附录1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227
附录2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30
附录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34
参考文献/243
后记/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