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光色知识基础
1-1 三原色视觉原理与加色效应
一、光的本质
二、光源
三、三原色视觉原理
四、加色效应
1-2 物体的色与减色效应
一、颜色产生的途径
二、物体对光的吸收与物体的色
三、减色效应
四、光源色对物体色的影响
五、物体的表面反射
1-3 视觉适应
一、亮度适应
二、色觉适应
三、其他视觉现象
1-4 色的基本特征
一、色的基本特征
二、基本特征的相互影响
三、HSB颜色空间
1-5 色的表征方法和颜色空间
一、色谱法
二、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三、CIE 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
1-6 彩色影像色形成的方法
一、加色法原理
二、减色法原理
第二章 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与冲洗
2-1 彩色感光材料的种类
一、彩色负片
二、彩色正片
三、彩色反转片
四、彩色照相纸
2-2 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
一、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图
二、各构造层的主要功用
三、乳剂层的感色性及其排布顺序
四、成色剂
2-3 彩色胶片的DX码
一、DX码概述
二、DX码的组成及基本内容
2-4 彩色感光材料成色过程及冲洗工艺流程
一、负-正过程
二、反转过程
2-5彩色影像的保存
一、暗保存
二、亮保存
2-6 彩色正像制作中的校色配光
一、造成画面偏色的原因
二、负-正过程的配光
三、正-正过程的配光
第三章 彩色胶片的感光特性
3-1 感光特性曲线
一、感光测定概述
二、感光特性曲线
三、感光测定的技术条件
3-2 彩色负片的感光特性
一、最小密度
二、反差系数
三、感光度
四、宽容度及有效宽容度
五、颗粒性与颗粒度
六、分辨率与清晰度
七、互易律失效
八、潜影的保存性
3-3 彩色反转片的感光特性
一、最小密度
二、最大密度
三、感光度
四、反差系数
五、宽容度及有效宽容度
六、颗粒度
七、分辨率
八、互易律失效
3-4 摄影胶片的选用
一、感光度与影像质量
二、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
三、专业型胶片与业余型胶片
3-5 彩色反转片的乳剂特性对色平衡的影响
一、最小密度不一致
二、最大密度不一致
三、分层感光度不一致
四、反差系数不一致
第四章 数字摄影系统
4-1 关于“数字”
一、数字的二进制
二、数字技术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4-2 教牢摄影的硬件系统和数字照相机
一、数字摄影系统
二、数字摄影的主要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三、数字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四、数字照相机的种类
五、数字相机简介举例
4-3 扫描仪及其特性
一、扫描仪概述
二、扫描仪的基本特性及相关指标
三、扫描仪使用时的设置
四、扫描仪举例
4-4 数字影像的输出
一、数字彩色扩印
二、数字打印
三、喷墨打印机
四、热转移类打印机
五、激光打印机
4-5 教牢图像系统的颜色管理
一、颜色匹配和颜色空间
二、颜色管理的任务
三、颜色管理的基本原理
四、颜色管理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 数字照相机的特性及其设计
5-1 数字照相机的基本特性
一、感光芯片(光电传感器)
二、分辨率及色深度
三、芯片尺寸与镜头焦距
四、存储器与存储格式
五、拍摄的时滞与连拍速度
六、数字相机的曝光特性
七、数字相机的白平衡与画面的颜色
八、聚焦方式与取景方式
九、图像浏览与删除
十、数字相机的防抖动技术
十一、其他特性
5-2 数牢相机柏摄时的设置
一、数字相机基本参数的设置
二、图像文件尺寸和图像质量设置
三、相当感光度设置
四、拍摄场景模式与曝光补偿设置
五、闪光灯及减轻红眼设置
六、自动包围式曝光和连拍模式
七、测光模式与聚焦模式设置
八、白平衡设置
九、图像效果设置
第六章 彩色摄影操作技术与技巧
6-1 摄影镜头的色贡献指数
一、镜头的色贡献指数概述
二、镜头的色贡献指数举例
6-2 摄影光源白Il颜色特性与影像的色平衡
一、光源的色温与胶片的平衡色温
二、色温平衡与校色温滤光镜
三、光源的显色性与显色指数
6-3 摄影照明状况与影像质量
一、天气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二、光效与影像质量
三、人脸的光比与肤色的表现
6-4 彩色摄影曝光与影像质量
一、关于正确曝光
二、曝光对彩色影像质量的影响
三、确定曝光条件的基本方法
四、被摄景物的亮度配置
6-5 彩色摄影中各种滤光镜的使用
一、UV镜和天光镜
二、偏振镜
三、彩色滤光镜与渐变滤光镜
第七章 彩色画面的计算机处理
7-1 photoshop软件色彩处理的主要途径
一、亮度/对比度
二、色阶
三、色彩平衡
四、曲线
五、色相/饱和度
六、变化
七、照片滤镜
八、通道混合器
九、匹配颜色
7-2 photoshop CS2工具箱简介
一、创建选区工具
二、图像处理的基本工具
三、路径工具
四、其他辅助工具
7-3 彩色摄影画面计算机处理实例
一、画面整体的亮度与对比度的调整
二、画面整体颜色的调整
三、画面局部亮度、对比度与色彩的调整
四、画面的局部虚化
五、彩色画面黑白化处理
六、黑白画面的调色
七、局部替换改善画面暗部或亮部的层次
八、在画面中写入文字
九、修去画面中不需要的部分
十、校正画面的双重偏色
十一、消除画面中的斑点、划痕和彩色污斑
十二、图像合成
十三、拼接制作宽幅照片
十四、彩色画面的特殊效果处理
附录1
附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