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元刀(美元全球经济殖民战略解析)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吴学云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撕开美元,这一切就迎刃而解。

本书揭穿了美元的神话,阐述了美元的商品本质,介绍了美元从垄断到建立霸权的过程,重点讲述了美元狙击英镑、与石油挂钩确立石油美元、猎杀日元、冷战后摧毁俄罗斯卢布以及制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围剿人民币的过程。通过对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发生和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论述,揭示了危机背后的故事,更深刻地揭露了美元控制世界金融和他国经济的图谋。

内容推荐

本书揭穿了美元的神话,阐述了美元的商品本质,介绍了美元从垄断到建立霸权的过程,重点讲述了美元狙击英镑、与石油挂钩确立石油美元、猎杀日元、冷战后摧毁俄罗斯卢布以及制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围剿人民币的过程。通过对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发生和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论述,揭示了危机背后的故事,更深刻地揭露了美元控制世界金融和他国经济的图谋。

目录

序言

上编 黄金本位被废 货币战争狼烟四起

 刀之锻造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

一、由黄金到纸的蜕变

二、货币的信用本质

三、是美联储炼就了强势美元吗

四、麦当劳的贡献

 战火唐砺 1926年博弈英镑

一、英镑引发的鸦片战争

二、英镑曾经的辉煌

三、强势的美元与弱势的英镑

四、索罗斯如何打败了英格兰银行

 刀剑出鞘 1945年美元霸权

一、1929年大萧条:击鼓传花与“庞氏骗局”

二、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的确立

三、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

四、1973年美元横扫欧洲货币与日元

 小试锋芒 猎杀日元——1985年“广场协议”

一、现代版三国演义与日本

二、强势日元的野心

三、克林顿政府抄底日元

四、日本“金融战败”对中国的启示

 逢敌亮剑 清理后院——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

一、从“玛雅文明”到美国经济殖民地

二、美国为何巨资挽救危机中的墨西哥比索

三、阿根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试验田

四、拉美陷阱与美国受到的挑战

 所向披靡 洗劫亚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一、东南亚金融市场上的货币战争

二、真的是索罗斯导演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吗

三、穷国养活富国

四、亚洲的反击抑或不堪一击

 锋芒毕露 摧毁卢布——1998年俄罗斯崩溃

一、冷战形成的经济学成果“软着陆”

二、格林斯潘参与了颠覆苏联

三、1998年卢布崩溃

四、“荷兰病”人的绝地反击

 以静制动 打击欧元——1999年科索沃战争

一、科索沃战争被掩盖的真相

二、“美元诅咒”——“三元悖论”

三、第三次较量

四、欧元真是世界的救世主吗

 狭路相逢 围剿人民币——侵蚀中国30年经济成果

一、贸易顺差的背后

二、再谈人民币升值

三、从“市场换技术”到“外资换管理”

四、美欧战略陷阱

下篇 超级帝国形成 中美博弈扑朔迷离

 独霸天下 从金融霸权到资源霸权

一、美元输出的金融殖民主义——美国的资本垄断

二、政治家往往是经济学家思想的奴隶——美国的劳动剥削

三、苹果长在地上的故事——美国的粮食垄断

四、美国为什么喜欢独裁的沙特王国——美元垄断石油

 剑走无形 美元殖民全攻略(上)

一、基本要素之欧洲美元

二、基本要素之石油美元

三、基本要素之美元流向

四、基本要素之美元头寸

五、基本要素之汇率

 借力打力 美元殖民全攻略(下)

一、美国地缘政治与经济战略

二、美国殖民战略

三、自由主义殖民理论和组织

四、跨国公司是殖民运动急先锋

五、“半资本半殖民”经济的隐忧

 壮士断腕 2008年金融危机

一、格林斯潘为什么没有挤破房地产的泡沫

二、金融帝国的数字游戏

三、“华尔街美国”的又一次胜利

四、一种货币只会死在自己的床上

 独孤求败 美元真的会崩溃吗

一、由“勤劳岛”的故事说起

二、美元信用危机与流动性泛滥

三、美国真的资不抵债了吗

四、美元贬值与强势美元的战略和战术

五、2009年的G20峰会说“美元不会崩溃”

 谁与争锋 中国的选择

一、与强国拼经济实力是一条不归路

二、文化立国

三、创新兴国

四、金融富国

五、军事强国

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海外的华人,尤其是生活在北美的华人,习惯将美元的计量单位叫做

“刀”。比如花了10美元,就说花了“10刀”,因为美元“Dollar”的英文发音,中文音似“刀一落”。

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名的中文简称是“美国”,中国人把最好的汉语词汇给了大洋彼岸的这个国家,其货币美元的简称却为“刀”,怎么听着也觉得阴森可怕。虽是无心插柳,美元刀的称呼,却真实反映了美元的侵略本质。

美元正是“刀”,一把悬在世界各国头上的利刃,美元刀是美国的货币武器,“刀落之处”,必是财富浩劫,且无一幸免。

本书要说的,正是美元刀的锻造、磨砺、出鞘、小试锋芒、锋芒毕露、逢敌亮剑、所向披靡、独霸天下的美元经济殖民战略历程。

其实美元被世界人民所熟知,不过100年时间。在人类数千年的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一直是黄金或者是白银等“硬通货”。银行的产生据说最初是由为黄金、白银等硬通货提供保管服务的仓库演化而来的,人们由于持有和消费滞后的原因需要把金属货币储存在货币仓库,物主对存储品的权利是以“仓库存单”为凭据,并可以随时取回物品。

人们发现,现实中的交易其实可以不必转移仓库中的黄金,只需要转移仓单就可以,如此一来,货币的仓单就逐渐具备了货币替代品的功能,越来越少的交易是转移实体黄金,而越来越多的情况是以黄金的书面凭证等纸制品代替交易,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银行存单”。

随着银行的发展和人们对银行信赖度的提高,客户发现在很多情况下不必转移银行的银行存款,这是黄金到纸的第一步蜕变。收据,由于拥有银行账户上货币的要求权,只要写个指令给银行,银行就会把账户上的一部分货币转给某人即可。这种书面指令就是“支票”。

中国的货币仓库最早就叫“票号”,当时作为货币功能的银行存单叫做“银票”。

这就产生一个疑问,人们把黄金存入银行是寻求保管以备将来之需,应该付给银行保管费才对,而银行不仅不收保管费还付给顾客“利息”,而且存的时间越长,利息越高,银行岂不里外都赔钱?

据说最初是因为贪婪的商人发觉多数顾客并不是很快就取出全部的货币,也不会关心取出来的黄金是不是就是当初存进去的黄金,于是银行把“仓库”里越来越多的黄金做成新的仓单借贷给别人以谋求暴利,也就是说银行发出去的书面凭证(或者叫票据)价值其实已经超出了银行实际拥有的实物货币(比如说黄金)的价值。

但这里有个必要条件,就是来存钱的顾客足够多,银行才能做出更多的“假存单”(现代语言叫“信用货币”)。如果只有一个客户,存进去100盎司的黄金,估计银行除了收取该位顾客的黄金保管费外别无他法,因为顾客随时会取出自己的黄金。于是银行鼓励大家都来存钱,而且存的时间越长越好,好处就是银行付给你利息。当银行的实物黄金或者放贷的信用货币不够时,他们还可以从其他银行互相借还,这就是“同行拆借”,借钱的一方要向另一方支付利息,这就是“拆借率”。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如果货币总供给是100万盎司黄金,其中60万盎司被存在了银行,银行发行等量的黄金存单,有效的货币供给量则是40万盎司黄金加上以存单形式存在的60万盎司黄金的要求权,总货币量没有改变。但是如果银行发行了包括存单在内的200万盎司的票据,那时人们拿着的200万的票据一齐到银行要求取回黄金,能取回200万盎司的黄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且银行马上就会倒闭——这就是银行的噩梦“挤兑”。

为了防止挤兑,银行多采用“部分准备金制度”。古典金本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如美国莫瑞·罗斯巴德和艾尔津·格罗斯克斯等)赞成“100%准备金”制度,就是有多数通货(黄金)就发行多少的票据(货币),目前的黄金够用,不够用时可以体现在货币的购买力上。现实是,没有一家银行实行100%准备金制度。

如果银行准备金是10%,那么它就可以把剩下的储备盈余借贷出去,从借款人那里获得以新的存储形式存在的收入,信贷就“创造”了10倍的新的货币,这就是“乘数定理”;如果要求银行用5%的储蓄做准备金,那么倍数就是1/5×100=20。

非100%银行准备金制度,是黄金货币化的标志,是黄金变成更多纸的第二步蜕变,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步蜕变。

信贷货币的产生。是关于财富定义扭曲的开始,也是人类贪婪和一切非文明现象的“潘多拉之盒”的开启。

通过银行的信贷创造,原来1盎司黄金可以买的东西,现在却可能需要2盎司黄金。因为钱虽然增加了,但是实物(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于是人们发现钱“毛”了,不值钱了——这就是“通货膨胀”。旧中国蒋介石政府和美国革命战争时期,或欧洲各国在一战及二战之后经历的恶性通货膨胀时期,银行纸币一文不值。

显然,货币跟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货币并不是越多越好。P5-7

序言

第一次全球殖民运动是西方列强以及后来加入的美国、日本等工业强国借助工业革命,在19世纪发动的洗劫全世界农业国家的财富的过程;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又对新兴经济体发动了第二次全球殖民运动,其掠夺的形式和手段更加隐蔽,也更具有欺骗性——这是以美元垄断和金融霸权为战略高点,以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为平台,辅以文化、外交和军事等手段的世界性的经济侵略和财富浩劫。

抛开精神财富不论,世界的物质财富是有限的,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其实就是全球财富转移的表象而已。无疑,长期以来美国是这种财富转移的最大获益者。

为了长久维持这种现实利益,美国形成了以美元霸权为主线的单边主义、辅以双重标准和两手策略,以美国国家机器、国际组织、买办代理为平台的三级组织,以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四种手段为主的全球殖民战略。

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的生产能力达到饱和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以金融霸权和战争手段控制黄金、石油、粮食及重要矿产等自然资源,以“新自由主义”的各种眩目理论为指导,以跨国公司及其代理人为工具,通过美元升值和贬值肢解他国经济体、制造危机,侵吞他国经济成果,达到美国生产美元、别国生产实物的美元殖民战略。

欧洲和日本与美国在全球利益瓜分中既有合谋也有博弈,中国不幸成为美国的最大博弈对象和战略牺牲品,沦为“半资本半殖民地”国家。

第一次殖民运动时,列强掠夺的是黄金和市场等资源,用的是坚船利炮;这一次的全球经济殖民掠夺的仍是实物财富和市场,用的却是美元——一张虚幻的纸而已!

一捅就破的一张纸控制了全世界的黄金和实体经济,这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和进步,也是人类最大的自我束缚。其实质,正如一匹马,如果你每次都把缰绳都系在树上,久而久之,即使不再把绳索系牢,马也不会跑掉,因为它以为缰绳还系在树上。

中国禅宗的“自求束缚”的故事正是全球对美元依赖的真实写照。

禅宗二祖向初祖达摩寻求“安心之法”。达摩说:“付汝心来。”二祖回答“弟子无法拿出来。”达摩开导说,“如果拿出来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了——你看到了吗?!”二祖当下顿悟。

四祖向三祖求法,问及如何解脱“心之束缚”的办法。三祖问,“谁在束缚你呢?”四祖回答说,并无他人。三祖微微一笑,“既无人束缚,那你何必再求解脱呢?!”四祖豁然领悟。

美元就是这样一根至今还套在全球经济体脖子上的绳索。对世界各国而言,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束缚而已。换言之,对美元的依赖,其实只是一个“心结”,美国要做的只是保持这种国际货币体系的恐怖平衡而已。

故而,美元依赖使美元形成为一种新式武器——美元刀。建国不过230年的美国花了150年成为世界强国,花了20年用黄金击败了英磅,随后用这把美元刀打败了世界的黄金,洗劫了全球财富,成为当今超级帝国。

与300年前第一次全球殖民运动的强夺豪取、攻城略地的刀光剑影不一样的是,美元发动的第二次全球殖民运动是隐秘的、不见硝烟的、不对称的金融战争,如同当年欧洲殖民者拿着火器,面对带着微笑手无寸铁的美洲土著人一样;其结果是民族产业被蚕食、金融主权沦丧、财富浩劫,其他货币成为美元的附属货币,全球经济体成为美元的经济殖民地……

虚拟的美元刀威力之大、破坏力之强,绝非现代实物武器所能及。锻造这把刀的是美国,而使之磨砺成形,刀锋指处、所向披靡的却是全球各国!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讽刺。面对利剑,如何应对?刀对刀的格斗是不对称博弈,自然不行,唯有让美元刀生锈、钝化,束之高阁,美国方会不战自败。这需要其他国家抛弃美元的国家意志和智慧。  货币之于实体经济,正如血液之于身体,是身体的心脏供给血液能量,血液再把营养带到各个器官,维持人体成长和健壮,离开了身体的血液是没有价值的。这就是金融资本对于实体经济的关系。没有美元,全世界一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书揭穿了美元的神话,阐述了美元的商品本质,介绍了美元从垄断到建立霸权的过程,重点讲述了美元狙击英镑、与石油挂钩确立石油美元、猎杀日元、冷战后摧毁俄罗斯卢布以及制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围剿人民币的过程。通过对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发生和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论述,揭示了危机背后的故事,更深刻地揭露了美元控制世界金融和他国经济的图谋。

对美国而言,美元这种精神鸦片能被世界各国永远依赖下去吗?下面一则禅宗的智慧故事给了我们启示。

话说一位和尚因为触犯戒律,被逐出僧门,一路上悲切难忍,哭哭啼啼。这时一位小鬼也被护法天王赶出了阴界。两人同病相怜,决定合作,共谋生路。

小鬼出主意说,你站在我的肩膀上,我带着你空中漫步,这样人们只看到你而看不到我,人们一定认为你是位修得正果的僧人,但有一个条件,你所得的供养得分一半给我。

于是,鬼驮着和尚,四处漫游。村民们看到和尚有如此法力,大为惊奇,纷纷指责寺庙不分好坏,排斥得道高僧,并纷纷提供供养,和尚和小鬼从此过上了悠闲日子。

终于有一天,小鬼照例驮着和尚行走,没想到路上遇到护法天王,小鬼吓的丢掉肩膀上的和尚,自顾逃命,可怜的和尚当即坠地身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虚无不能长久。《左传》也说,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和平崛起只是美好愿望。在目前和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正视美国和美元霸权的客观事实,重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抛弃血汗GDP,实行文化立国、创新兴国、金融富国、军事强国是中华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祖慧可为求得宇宙其相和佛法真谛,曾立雪断臂求法。中国也正在反思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之得失。面对强者,如果不能“壮士断臂”,目前能做的也只能是在以美元为中心、以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增加话语权的现实无奈之举而已。

王安石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吴学云

2009年6月22日写于北京海淀白石桥

后记

本书的写作念头由来已久。

早在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被热炒、国内民族主义思潮膨胀的时候,笔者正在研究经济全球化进程和WT0对中国的影响;随后出国,亲身体验了美国、欧洲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社会差异;经过多年的思考,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是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底层和全球财富转移的不公平地位,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是对新兴经济体经济剥削和殖民式掠夺的工具。

及至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和世界工厂的大国地位确定,《世界是平的》一书在中国大行其道,国内一片繁荣气象。针对这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导和无知,写一本专著介绍美国的美元战略和经济殖民的冲动就愈来愈强烈了。

但随后出现了《货币战争》及《金融战争》等书,并很快成为媒体和社会焦点,尽管有争议,但是这些出版物打破了“美金”笼罩的神雾,确实是中国老百姓对经济侵略的扫盲读物。这些书已经说出了部分笔者想说道的内容,加上当时工作忙,写作的念头一度被搁置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掩盖了始于2007年的中国经济隐藏的矛盾,国人的自我意识和民族主义再度膨胀;此时《美元大崩溃》出笼,并很快成为畅销书。针对这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麻木不仁,笔者忍无可忍,提笔的念头重新强烈起来。

接着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当时笔者正在国外,亲身体验了汽油价格从从每升138关分跌到最低65美分的过程,北关一时间也风声鹤唳,似乎世界末日就要来到。“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当被海外华人朋友问及国内危机情况,我只有一句话,“美国是外伤,中国是内伤”;换言之,美国是金融危机,中国则是“经济”危机——这是基于长期的对中国的非均衡经济发展和美国金融霸权的理解和认识所得出的结论。

而国内呢,成为关国最大债主的中国一时间似乎成了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当媒体大炒美元悬了、美国资不抵债了,甚至于怂恿去美国抄底,到人民币国际化和亚元的讨论也甚嚣尘上的时候,我已经“出离愤怒”了,终于捉刀提笔完成读者面前的拙著。

按理说,笔者是工科出身,并非金融经济圈内人士,对是否能说得清楚世局乱象的实质,对是否会贻笑大方还是心存顾虑的。但许多朋友鼓励说,美国投资银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专家学者成堆的地方,一样把五大投行全部“管理”到倒闭;中国各地的房地产巨头里并没有几个是搞金融和资本运作的圈内人士;中国的炒股高手并不是股评专家;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完全不来源于经济理论……于是忐忑不安中还是出手了。

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阿Q精神的麻痹下,笔者自认为比经济学家更接近问题的实质。正如书中提到的,货币和金融理论并不是经济学家的专利,金融乱象和大国博弈其实任何局外人都能看得明白——笔者就是局外人,也希望这本“不入流”之作能给读者以启发。

虽然时值全球经济危机还在深化蔓延,但是拙著不是要讲述金融危机的“狗尾续貂”之作,而是试图通过本书,揭示人类几百年来的财富和梦想背后的剥削和侵略的本质,试图揭示弱者与强者的生存之道,试图揭示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大国博弈和中华复兴的最终胜利,需要全球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对抗美元霸权和帝国主义的阴谋,更需要全体中国人民从下到上的觉醒和具体行动。本书不揣浅陋,针对美元战略和经济殖民现象,胡言乱语了一番,算是抛砖引玉,也算是一位海外游子情系中华的一点“贡献”。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文化泰斗汤一介老先生的支持,更是得到了科技部梅永红先生的具体指导,环保部洪亚雄先生也提供了不少相关素材:戈慧敏小姐进行了大量具体烦琐的文字录入工作;还有身边许多行业的许多朋友给予了我精神鼓励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还要感谢我的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先生,是他给了我如何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定位的全球视野。

更要感谢我的妻子杜苹和儿子Ivan Wu,还有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们,对我的“不务正业”给予的理解和生活上的照顾。

此外,在写作过程中,本书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涉及文化、政治、军事、外交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并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民间有识之士的观点。由于时间仓促,也许有一部分资料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及联系版权所有者以及支付稿酬,在表示谢意的同时,希望版权所有者见到本申明后,及时与我联系,邮箱:meiyuanzhanlue@sohu.com。

最后,还热烈欢迎各位对本书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