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是培养英国首相的摇篮。它与北京大学一样,以文科著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像牛津人那样成功,只要我们找到了牛津的精神。那么牛津大学到底青睐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最看重学生哪些素质?牛津男孩和女孩们的成功得令人耀眼的传奇究竟是如何练就的?这无疑是很多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本书精选了当代中国胡煜、邢振铎、沈怡谋、吴杨、邢妍和俞梦瑶等16位精英学子的成功故事,他们是一群幸运儿,也是当代学子中的一群佼佼者。当你读完这些精英学子的真实故事之后,你会对他们成功秘诀有所了解。从梦想到实现,需要的是从小的教育、执著的追求、优秀的品格和艰辛的努力,同时或许还有一些独出心裁的成功方法?本书将会告诉你这些成功秘诀。
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创立于1168年,迄今为止,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牛津大学被称为“政治家的摇篮”,培养了许多世界名人学者、政界要人,其著名校友更不乏各国政坛知名人士。在英国,哈马德·威尔逊、哈罗德·麦克米伦、爱德华·希思、玛格丽特·撒切尔、托尼·布莱尔……无不家喻户晓。此外,还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德国前总统里夏德·魏茨泽克、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本·侯赛因……不胜枚举。
不过,除政界之外,牛津大学在商界、艺术界等各个方面亦英才辈出。
本书是塑造真正栋梁之材的智慧典籍,培育聪慧儿女的心智读本。本书精选了当代中国胡煜、邢振铎、沈怡谋、吴杨、邢妍和俞梦瑶等16位精英学子的成功故事,他们是一群幸运儿,也是当代学子中的一群佼佼者。
让孩子从小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19岁的上海男生,胡煜2008年9月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数学金融专业。之前,他参加“英国高考”A-Level考试,13门科目中有12门拿了满分,还有一门离满分仅差一分;雅思成绩是8.0分;英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金奖。
牛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5所英伦名校,都向这位优秀的学生发出了录取通知书。
“胡煜并不是个天才少年。”胡煜的爸爸这样评价道,胡煜没有诸如“过目不忘”之类的天资。跟很多的普通男生一样,胡煜在课余也爱打球,爱看比赛。“他的特别之处,恐怕在于视野开阔。”胡煜的爸爸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交流,知万年历史一一这是胡煜的爸爸20年的“育儿经”。
胡煜的爸爸一直教育胡煜,什么年龄就做什么样的事。读书的年纪,就该全心全意地读书。胡煜的爸爸喜欢和胡煜一起阅读,读人物传记,读世界名著。在报纸杂志上看见好的文章,会剪下来给胡煜看。
然而,胡煜的爸爸也没有一味盯着胡煜死读书。一到假期,他会带着胡煜出去游山玩水。小学的时候,去看上海周边的名胜古迹;到了初中,就去稍远一些的地方,如黄山、北京、西安、桂林;后来,就让孩子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见多识广的胡爸爸想让胡煜知道“行万里路”背后的意义——开眼界长见识。
“他每次旅游回来,都会跟我分享他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跟我探讨他所体会到的不同文明。”谈到胡煜广博的知识面,胡煜的爸爸尤为自豪。在复旦附中完成高二的学业后,胡煜获得去英国交流的机会,去英国前,胡煜的爸爸特地带他接触四项体育运动:斯诺克、网球、高尔夫和游泳。“在国外,不仅要读书好,还要会和人打交道,熟悉这些运动,会帮助他和英国学生拉近距离。”胡煜的爸爸可谓用心良苦。
胡煜广博的见闻,最终帮他叩开了牛津的大门。这次牛津大学的面试,话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既有中国、英国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有涉及能源、环保的问题。胡煜平时涉猫甚广,知识面较宽,自然对答如流,还反问了教授一个问题。于是,紧张的面试变成了热烈的问题讨论和意见交流,15分钟的面试延长到40多分钟。
与其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不如开阔孩子的视野。
因此,如果父母有时间,就要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商场、医院和保育院等,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
常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孩子视野从一定程度上说比读万卷书_还要重要。
一是要让孩子走出家门、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对很多事物的感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更深刻,记得也更牢固。家长不要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学习,每到周日要有计划地让孩子到外面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广场、农田间等都是好地方,利用玩的机会多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这些比在家中和学校看书会有更好的和不可替代的效果。家长关键是要多引导,让孩子慢慢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这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二是有条件的家长要每年安排孩子出一次远门。让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熏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小立下大志,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
三是鼓励孩子把所见、所想、所得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是提高孩子写作水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家长就要表扬。稍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在思想上多引导,让孩子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在情感上得到深化。
总之,让孩子走出去,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是必不可少,家长要让孩子在玩中学,这样孩子有学有玩,就会全面发展,知识面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孩子就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让孩子们好好利用假期,有计划地多走出去,多用自己智慧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多用自己爱思考的头脑思考,在新的一学年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P4-6
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创立于1168年,迄今为止,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牛津大学没有都市的繁华喧嚣,但风景幽绝,古朴淡雅,别具一种小城的静美。它位于伦敦西北方97公里的牛津市。牛津市位于泰晤士河畔,离希斯罗国际机场约1个半小时车程。牛津城始建于10世纪,是英格兰南部的文化古城。牛津城内多塔状建筑,故得名“塔城”。古雅、宁谧和淳朴,是牛津大学留给人最初印象。
牛津大学被称为“政治家的摇篮”,培养了许多世界名人学者、政界要人,其著名校友更不乏各国政坛知名人士。在英国,哈马德·威尔逊、哈罗德·麦克米伦、爱德华·希思、玛格丽特·撒切尔、托尼·布莱尔……无不家喻户晓。此外,还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德国前总统里夏德·魏茨泽克、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本·侯赛因……不胜枚举。
不过,除政界之外,牛津大学在商界、艺术界等各个方面亦英才辈出。
牛津大学素以重视人文教育而著称,各学院大都具备文理等主要学科。牛津大学培养出了雪莱、赫胥黎等一大批世界级文豪,培养了托马斯·霍布斯、亚当·斯密等众多长期影响世界各国发展的经济学家或著名学者和近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现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被人们誉为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的罗杰斯,曾在牛津大学就读。著名的国际报业出版商——国际新闻有限公司董事长基思·鲁珀特·默多克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在艺术界,牛津大学培养了“憨豆先生”——罗文·阿特金森以及饰演《诺丁山》主角的休·格兰特等。
牛津大学所培养的,是未来的精英,是在政治、法律、金融、管理和学术各领域的高端精英。
正如英国人所说:“一张牛津文凭在手,足以笑傲天下。”可见牛津大学在英国人眼中声望之高。牛津,杰出人才的摇篮!
在英国高等学府中,牛津大学是最先开展中国历史和文化教学与研究的著名高校。几百年来,牛津大学注重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牛津大学与中国的交流源远流长。同时,牛津大学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如今,中国有不少学子在牛津大学求学。2001年,在牛津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达到了200人。对此,牛津大学前校长克林.卢卡斯认为,这个数目不算少,因为牛津是开放的学校,集中了世界各地最好的学生。澳大利亚在牛津就读的学生才只有100多人,还没有中国学生多。
在牛津大学的中国人中,既有第一个在牛津大学演讲的中国人王韬(1868年),也有60多年前负笈牛津的学人钱钟书、吕叔湘;既有中国牛津教授陈寅恪、崔占峰,又有华人访问学者许地山、金庸,可以说来牛津的中国人都是杰出的。另外,教育家沈体兰、经济学家费巩、香港大学首位华人校长黄丽松、原山西大学校长陈舜礼、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等都曾负笈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在世界大学之林里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设施、雄厚的师资队伍、近千年营造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环境使这所大学和这座城市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国学生、学者前来求学和做学问。
目前,牛津大学共有39个学院、6个准学院(称为“永久性私人学堂”、为各宗教教派所办)。各学院规模不等,专业很多,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学部来组织,牛津大学现有16个学部。
牛津大学一位教授告诉我们,在很多年前就传说:“导师在学生面前‘喷烟’,直到把学生心里的火把点燃。”在牛津大学里每当一个讲座完毕,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此外,还有专门的讨论课,其海阔天空的议题和议论是很吸引入的。牛津大学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政治家,与牛津大学崇尚雄辩的传统有关,而辩论的气氛可以出现在任何可以自由发言的场合。牛津大学则是发挥学生的天才的地方。
凡受过牛津大学熏陶的学生都认为,无论对于精英人才或一般人才的培养都非常有好处:首先,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学生可以在思想的海洋里任意飞翔,而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没有任何拘束的环境下产生的;其次,帮助学生掌握了学术交流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很快就能够适应学术研究的方法与环境氛围。
牛津大学吸引了世界各地许多优秀的学生到这里留学。牛津大学目前有1.65万名学生,其中有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外国学生。在1.65万名学生中,本科生1万多人、研究生和博士生5000多人。大概有30%是美国人,30%是欧洲人,差不多也有30%的亚洲人,也有一些来自大洋洲和南美洲,而这些学生也十分喜欢这种多元文化。
牛津大学到底青睐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最看重学生哪些素质?牛津男孩和女孩们的成功得令人耀眼的传奇究竟是如何练就的?这无疑是很多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为此,本书精选了当代中国胡煜、邢振铎、沈怡谋、吴杨、邢妍和俞梦瑶等16位精英学子的成功故事,他们是一群幸运儿,也是当代学子中的一群佼佼者。当你读完这些精英学子的真实故事之后,你会对他们成功秘诀有所了解。从梦想到实现,需要的是从小的教育、执著的追求、优秀的品格和艰辛的努力,同时或许还有一些独出心裁的成功方法?本书将会告诉你这些成功秘诀。
学生的潜力很难衡量,但我们希望不只看学生现在的表现,还要看他们在大学之前的表现。学习环境较差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很不容易,我们得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牛津大学人类免疫系主任安德鲁·麦克尔
我是从1959年开始在那里的学习的,我认为我到牛津学习就好像是一种解放,我感到我真正融入了这个世界。在牛津大学是一种冒险的全新体验,非常美妙。
——前牛津大学校长柯林·卢卡斯
牛津的特点、差异性究竟在哪里,我们还在进一步探讨,不过有些是很显然的:学生和最出色的学者能保持亲密的接触;学院促进交叉学科的形成,通过学生、教员、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及研究成果对全球发展的贡献,使牛津具各国际性;牛津大学出版社以及图书馆、博物馆使牛津大学建立了独特的知识传播途径;还有学生间激烈的竞争氛围,多元化使牛津学生更容易被人亲近:牛津对创新持一种支持的态度:我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学术资源,等等。我们就是要打造一所无法复制的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威廉姆·D·麦克米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