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太阳——跨越二十年的艺术行动》一书以时间顺序记录还原了历次“晒太阳”艺术活动的情景,既将其纳入中国当代艺术三十余年的进程中加以阐述和考察,梳理出它与中国艺术进程的关系;同时重点突出“晒太阳”艺术活动自身具备的独一无二的品质,充分展现它立足于人性本身和世俗生活的非功利性和对艺术本身的执着。“晒太阳”艺术活动让艺术回归艺术本身的决心,穿越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多年的迷雾,犹如一道温暖但不失力度的阳光,照耀在当下和今后的艺术发展道路上。
“晒太阳”艺术活动为中国当代第一个大型户外艺术派对,源于1986年。20多年后的今天,在艺术因为资本与市场而“疯狂”时,对它的追溯与梳理,发掘其内涵与启示,正当其时。
本书为“晒太阳”这一跨越20年的艺术活动的史料汇编。同时,本书第一次将大众传媒对当代艺术的各种报道与反应全盘收录,将其纳入中国当代艺术进程。
序言 在“晒太阳”中获得超越的力量,郭海平黄药
第一章 走进南京的“晒太阳”艺术活动
青春时代的肖像
在细雨之中
为了“晒太阳”的聚会
太阳升起的盛景
21世纪的“晒太阳”活动
第二章 “晒太阳”艺术活动与公共媒体
“晒太阳”艺术交流活动/《江苏画刊》1987年第2期
“晒太阳”——走向87/《中国美术报》1986年第46期
太阳光下的画展——“晒太阳”/《绘画新潮》张蔷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
太阳把行为晒成艺术/《现代快报》
过激行为艺术遭斥/《金陵晚报》
全中国的艺术青年们,行为起来,“晒太阳”!/《东方视觉》
是读者“弱智”还是艺术家“出格”/《南京晨报》
在南京,为了艺术而艺术/美国《时代周刊》
阳光·派对——记2002“晒太阳”艺术活动/《江苏画刊》
阳光照着艺术的两面/《东方文化周刊》2002年
行为艺术南京“作怪”/《江南时报》
南京“当代艺术界”今天集体“晒太阳”/《扬子晚报》
200行为艺术家昨大“闹”小岛/《服务导报》
桂花,你带不带哥们玩?/《中青在线》
批评指正晒过太阳的先锋艺术家/《北京青年报》
“火烧雷锋”是艺术?/《南京晨报》
200名前卫艺术家阴天“晒太阳”/《服务导报》
一个不应该想得太多的一天/《钟山》杂志
又开始“晒太阳”了/《新闻周刊》
艺术家与媒体对话/《2002“晒太阳”》
第三章 南京当代艺术家谈话录
附录1:2002·南京·“晒人阳”·露天岂术派对策划力案
附录2:2002年参加“晒人阳”艺术家方案
附录3:我们的阳光情结/郭海平赵勤于小雨孙为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