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伴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廖美惠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年轻时的恋爱轰轰烈烈,中年时期的恋爱实实在在,老年时期的恋爱呢?像那陈年老酒,也像落日余辉,晚霞满天。什么是幸福如果有人问我:“步入老年,你如何诠释什么是‘幸福’?”我会回答:“当你在夜梦中,突然咳嗽两声,身旁其实已经熟睡的老伴儿,伸手过来拍拍你,问一声‘怎么啦!要不要喝水?’问完了,他又呼呼睡去,而你反而醒过来,全身心体会、享受那一刻被爱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这对正迈向金婚的璧人,彼此以青春、以牺牲、以坚执,外加智慧和浪漫,成就了一段婚姻奇迹。如果你有“婚姻恐惧症”,这本书是绝佳药方。若你正身陷炼狱般的婚姻关系,这书或可为你指引出路。书中没有高耸如塔的婚姻理论,也不见长篇大论的夫妻相处之道,倒像医师开的处方笺,简洁、实际,不怕你看不懂,只怕你做不到。”

内容推荐

这对正迈向金婚的璧人,彼此以青春、以牺牲、以坚执,外加智慧和浪漫,成就了一段婚姻奇迹。如果你有“婚姻恐惧症”,这本书是绝佳药方。若你正身陷炼狱般的婚姻关系,这书或可为你指引出路。书中没有高耸如塔的婚姻理论,也不见长篇大论的夫妻相处之道,倒像医师开的处方笺,简洁、实际,不怕你看不懂,只怕你做不到。”

目录

 老伴儿不老

 为《老伴儿》说点儿话

 天作之合

 出书!哪敢? 

谈情说爱

 老伴儿看老伴

 他远远地向我走来

 浪漫的求婚

 三十一封情书

 眼泪与道歉

 二度恋爱

 老年蜜月

 老伴儿,去钓鱼

 老爷子,进厨房

 清晨的一杯香茗

 和老伴儿一同求学

 和老伴儿一同看戏

 携手走天涯

后记

 儿子看《老伴儿》 

 “老伴儿”是我的父亲和母亲

 “老伴儿”要我画插图

 品读《老伴儿》 

 看二嫂写《老伴儿》 

附录

 北京十年

 在北京过春节

 秦岭山中的孩子们

 道不尽的感恩时节

 我家饭桌

试读章节

认识这一对老伴儿总有二十年以上了,但是在我的心中,他们一点儿也不老。谁说他们老了?

当然,我说他们不老,是有着充足的理由的。

第一,这本书作者口中的老伴儿固然比我年长若干岁,但是这本书的作者美惠却比我还小了好几岁,如果说他们是老伴儿,叫我这不服老的老人又如何自处?

第二,书中的老伴儿年龄固然比我长了几岁,但是比画起拳脚武功,却一点也不含糊,走起路来,更是健步如飞;上山人海,完全面不改色;劈腿弯腰、花式跳水、钓鱼、舞蹈,没有一样可以难得倒他。说他老?哼哼!打死我我也不信!

第三,现代的年轻人一切讲求现实,追求功利;尤其是在所谓的性化狂潮冲击之下,两性关系也变得唯物性化,却一点儿也不罗曼蒂克。可是他们这一对“老伴儿”却是我碰到过的最罗曼蒂克的一对儿了。打开你的双眼一瞧,你准会发现他们的衣着打扮,永远是那么时髦帅气、风度翩翩,引人注目;尤其是他们穿上情人装,牵手漫步,含情脉脉,不羡煞人也才怪。而凡是认识书中“老伴儿”的人都知道、也必然见识过老伴儿甜言蜜语功夫之高,保证远超群伦,无人能比。一个人能一辈子对另一个人始终如一,公开私下缠缠绵绵地说着同一个字“爱”,这种人还会老吗?

什么?你不信世上还有这种永远不老的神仙眷属?打开《老伴儿》这本书一瞧,你就会发现,除了“老”那个字之外,我可完全没骗你!

原来爱使人年轻,爱使人长生不老。

老伴儿不老!不信请打开《老伴儿》这本书一瞧,便知分晓。其实,我并不赞成《老伴儿》这本书出版。主要还是从“家庭和谐”这个角度着想。

好比说,我们家的那口子(我的老伴儿),就常拿我跟美惠所写的《老伴儿》里的老伴儿比。每当气一不顺,就开始跟我叨唠:“你看看人家的老伴儿,登梯子爬高,种花割草,铲雪修车的,什么都来!”当然我也会就事论事跟她分辩:登梯子爬高要先有“梯子”,种花割草要先有“院子”,再说台湾不下雪,车子坏了,转弯就是修车厂——而且还是原厂,那小徒弟修车肯定比我修得好(不过这是我心里话,没敢明着对她说)。

人家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年头,医药发达,人人注重保健,活个八九十来岁的老两口多的是,但彼此还留有少年夫妻情怀的少之又少。

有天在咖啡馆听位老先生对着我发牢骚:“你看看,老了有什么意思?儿女养大个个都离开了,每天我过的是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国民生活!”我跟着就请教了老先生一句:“您现在还会不会对着您的老伴儿说我爱你?”老头儿看了我一眼,回了一句:“神经病!”走了。我忘了最后那两杯咖啡是谁付的钱。

常听人说,没办法老都老了!可是我见识了《老伴儿》里的这老两口,人家到七老八十还是过着风花雪月的日子。什么原因会让她们这对夫妻能在婚后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接着五十年的金婚走?请看正文。

所有的童话故事里,最后的结局总是“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但在现实生活里,王子跟公主进入婚姻城堡之后,能真正品尝到快乐幸福滋味的却不多,这本书中的一对“老伴儿”是少数中的少数。 

认识刘叔、刘妈近三十年,每次跟他们在一起,看他们彼此之间的那种默契相合,总是会跟他们说:你们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神仙眷侣啊!心里不禁纳闷: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相合的夫妻?外貌匹配不说,生活里简直如同连体婴般谁也少不了谁,而且他们之间荡漾的那股彼此尊重、爱慕、疼惜、了解之情,任谁看了都会羡慕,自忖: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天作之合?碰巧了,娶得对嫁得好,所以才能如此这般地惹人嫉羡,一般人也只有旁观欣赏的分。  为了写这篇短文,我一口气把过往曾经在《宇宙光》杂志上所读过的《老伴儿》文章又读了几遍,猛然发现,原来这对天作之合好伴侣的相处模式,完全符合现代婚姻专家对幸福婚姻所下的各种秘方:他们从谈恋爱的时候就建立了很好的沟通模式,不只谈电话见面聊天,还会把每天生活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念都记下来,彼此交换阅读,如此几年下来怎么可能读不懂对方的心?怎么会不建立深度的互信?沟通上的障碍不减到最低程度才怪。而且,他们深谙沟通的艺术,刘叔非常会用“甜言蜜语”人前人后地盛赞刘妈,刘妈也不吝惜说刘叔的好,两人偶有不愉快,一方面会用包容体谅之心接纳对方,另一方面也会真心道歉,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当然具备甜蜜的基础啊!

此外,他们心里没有一把秤,随时计算一下彼此间谁的付出多,都愿意为心爱的对方多付出,譬如刘妈数十年来无微不至地侍候刘叔的衣食;刘叔呢,包办家中所有粗重家务琐事,毫无怨言,甚至还帮忙洗碗,彼此在爱里取悦对方不说,也在各样的事务上配合得天衣无缝。

当然,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对婚姻有共同的憧憬也是他们幸福的要件。他们的原生家庭都不是幸福家庭,但在共有的小家庭里,他们竭尽所能维护、建立心目中的美满家庭。新婚的时候,已经打定主意绝不离婚,认定和对方走一辈子。共同对音乐、戏剧、阅读、旅行的喜好,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而不断学习新知,探测生命里新鲜的可能就成了他们成长的养分。中年时期,他们接触基督信仰,一起探寻个中奇妙之后,共同接受这个信仰,上体天意,他们的生命更趋成熟,两人手联手心连心地在爱里学习更多的付出,也让他们的爱更有根有基。

还有……噢!不!我不能把书里的宝贝都以浓缩的方式在这里呈现,要等你自己去挖掘,不过,我真觉得这本小书绝不是一对甜蜜夫妻生活里的甜蜜纪录,读者信手翻阅之余,随口唉叹两声自己命苦得不到良伴就算了,而是好好读它,透过作者美惠女士(我口中的刘妈)顺畅简练又有着浓情蜜意的笔,柔情诉说了能拥有好老伴儿的秘诀,也能让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的婚姻里缺了什么,或可及时补偿,增加婚姻里的甜蜜。

祝福所有的有情人,都像刘叔刘妈一样,愿意在爱里终身学习怎么彼此相爱,也在爱里携手,共同经历生命里各具风情的四季风光。对了,要特别谢谢这对神仙眷侣的盛情邀约,写文为序。能在这本书里露面,可是一种殊荣噢!P81-84

序言

有机缘在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洽谈两岸合作出版工作的过程中,认识了何林夏先生和郑纳新先生。经过近一年的交往,伙伴成知交。既然是朋友,就把自己的小作《老伴儿》一书相赠。没想到,郑先生拿着书,翻着、看着,就说,这本书的书名、文字、内容新鲜、温暖、有意思!紧接着问,出简体字版了没有?我回答说,没有,这本小书只是非常私人性的情感分享而已。没想到,郑先生抬爱,一口气就说,我们用跟繁体字版相同的版面来出简体字版。

人生旅途已走进老年,几十年生活在海外,加上两岸相隔几十年,生活空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用语习惯也必有所不同。但我深信,文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学之所以有生命,是因为有不同的形态内容!而且,人类不论什么肤色,什么种族,笑容和眼泪是一样的,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是一样的,爱和被爱的感觉也是一样的。这本小书从定案到出版,只用了短短的三个月,和出版社的文编做了些许的沟通讨论,只更动了几个因地域不同而难以理解的习惯用语。简体字版的《老伴儿》就要和大陆的读者见面了。

《老伴儿》繁体字版第一版出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感动和太多的感恩。同时有些歉然,觉得为了满足个人的一点私欲,浪费了一点资源。没想到,出书后,反响不错,回应也很多。更让许多年长的读者一买就是十本、二十本,作为存书,预备送给年轻朋友作为结婚时的礼物。还有,年轻的读者会买来送给父母双亲。再有,我也一直认为:各种情感关系,兴趣爱好,学养风范,胸襟视野都必需从年轻时开始培养积累,到了老年时,才有可能享有金色的年华。

这本小书是我和老伴儿携手将近五十年生活和情感点滴的分享,加上亲友们的一些溢美之词。但愿,能带给青年或年长的读者朋友们一小段甜蜜温馨的时刻。

2008.10.25

后记

从小到长大,说真的,我似乎没有真正仔细地观察或体会爸妈之间的感情。唯一感受到的是他们不怎么吵架,对大部分的事情看法都一致,让我们孩子无法“挑拨离间”。

这一年来每个月在《宇宙光》杂志上看到妈写的专栏《老伴儿》,像家书一样,细说她与爸情意绵绵的恋爱故事。

看到他们之间淳厚的默契和那些尽在不言中的柔情,虽然有些似曾听他们提起过,但常常还是免不了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些泪水夹杂着惭愧、希望及心动:惭愧我多年来用心看到的太少;希望是在这个急功近利、情欲横流、现实多于真情的时代,能多一点爸妈这样的恋情;心动则是目睹了他们四十年来不断地在了解、接受并欣赏对方。

说实在的,看《老伴儿》,远不如亲身体验“老伴儿”。

有一阵子因为业务上的需要,我常到北京出差。到了北京当然是住在爸妈那儿——我们家的人都称之为“咱们家”。

还记得第一次踏入圆明园旁边爸妈刚布置好的房子里,进入眼帘的便是清新雅致一尘不染的客厅,茶几下摆着各类报纸杂志,墙上挂了一些全家福的照片及书法字画,落地窗前的几盆盛开的盆栽,鲜花明媚地温暖了整个房间,也像是在欢迎我这个从美国来的家人。自己把行李拿到书房放下,不经心地看到书架上各式各类的书,除了可预料到的中国古典文学及属灵书籍,另外居然还有刚出版的小说传记,最让我惊讶的是还有几本讲高科技、企业管理的书。那时我突然想起爸妈以前常说的一句话:“父母要跟孩子一块儿长大。”为了要跟孩子们有共同的语言,无论是书籍还是娱乐,爸妈涉猎各类题材,我们学什么他们也跟着学什么,真是用心良苦。此时我倒是有更深一层的体会:由于爸妈一直都跟着时代走,吸取新的知识、思维,因此他们二老之间的话题层出不穷、活泼新鲜。

正当我沉醉在体会爸妈他们退休后朴实生活中的丰富时,妈已在叫“吃饭了”,这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听的一句话!走进饭厅,桌上摆的是一碗香喷喷的排骨汤面,外加几盘道地的北京酱菜、凉拌小黄瓜,还有芝麻烧饼。

一边品尝妈特地为儿子准备的菜肴,一边畅聊北京好吃好玩的地方。饭后,妈同时又端出了有北京风味的糕点水果,爸也顾念我旅途劳累,抢着去洗了碗。本以为爸妈在北京生活会很孤单很辛苦,此时我感觉到,他们现在好像比在美国时,生活要更充实,脚步也更一致。

我每次去北京出差为期都只有两三天,白天办公,晚上跟爸妈看戏、谈古论今、吃一些有地方风味的馆子。

如有幸碰上周末当然也免不了一起做个家庭礼拜。看到爸妈同心同行走信心之路,用他们的晚年为中国现代化贡献一些“精神粮食”,我心中既是愧疚又是感动,当然更多是赞美。

吃过玩过聊过,不知不觉到了该走的时候。好几次跟爸妈道别眼睛都是湿湿的,离别的伤感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大半的眼泪是因为这几天沐浴着他们二老之间那样温馨、诚挚、自然流露的情感,好像从我懂事到现在都未曾间断。

载我去机场的车已缓缓离开,透过泪水看见爸搂着妈模糊的身影,我默默地感谢主给他们的这份祝福,也谢谢爸妈这对“老伴儿”,给我们这代年轻人,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车平稳地在五环高速公路上行驶。朝阳此时正洒在北京的大地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