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是传统中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专著,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它属于祖国医学的四大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历代推崇为方书之祖和治疗杂病的典范,可谓“施之于人,其效果若神”。
另外,《金匮要略》中还包含了许多宝贵的养生学思想,如饮食卫生、饮食禁忌、饮食疗法等。这些古老的养生理论经过历史的沉淀,已成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精粹,时至今日仍然放射出熠熠光辉。
《金匮要略》是中国首部杂病学专著,和《伤寒论》互为姊妹篇,二者共同组成的《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国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金匮要略》是张仲景”辨证论治”理论的代表作,书中所载方剂主治明确、配伍严密、药味精炼,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此外还包括许多宝贵的养生学思想,如食疗法、治未病等,为后世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更全面、更完美地呈现这部医学经典,《图解金匮要略》对原著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首先,以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元代邓珍刊本为底本,参考诸多名家的注解,准确译出白话文,并针对每段译文作出中医学简释;其次,通过400余幅手绘插画和200余张流程图表,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全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内容翔实,不仅可以作为中医学者的必备工具书,更是现代人生活养生的居家典籍。
《金匮要略》中的经络辨证思想
《金匮要略》中的脏腑辨证思想
《金匮要略》中的常用中草药
编者序:认识中国首部杂病学专著
《金匮要略方论》序
张仲景原序
本书内容导航
第1章 圣人医书:张仲景与《金匮要略》
1 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医
2 中国首部杂病学专著:《金匮要略》
3 仁心仁德的大医学家:医圣张仲景
4 医中之圣,方书之祖:张仲景与《金匮要略》
5 珠联而璧合:《金匮要略》与《伤寒论》的关系
6 独特的辨证体系:《金匮要略》的影响
7 不断分离、整合的结果:《金匮要略》五种主要版本
第2章 说在前面:总纲
1 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疾病产生原因
2 损伤人体的百病:疾病的分类
3 四季诸病:季节与疾病的关系
4 治未病:疾病的预防
5 望闻问切:疾病的诊断
6 仲景脉法的独特之处:判断预后
7 对症下药:疾病的治疗
第3章 五脏失养:内科疾病(上)
1 项背僵直之证:痉病
2 骨节疼痛之证:湿病
3 身热汗出之证:喝病
4 口苦尿赤之证:百合病
5 上下溃烂之证:狐惑
6 面赤喉痛之证:阴阳毒
7 忽冷忽热之证:疟病
8 半身不遂之证:中风
9 剧痛彻髓之证:历节
10 局部麻木之证:血痹
11 体虚无力之证:虚劳
12 咳嗽唾涎之证:肺痿
13 咳吐脓血之证:肺痈
14 剧烈咳喘之证:咳嗽上气
15 气机紊乱之证:奔豚气病
……
第4章 风寒劳弊:内科疾病(下)
第5章 体表之恙:外科疾病
第6章 无章之患:其他病证
第7章 关注半边天:妇科疾病
第8章 食疗养生:杂方、食物禁忌
第9章 站在圣人肩膀上:《金匮要略》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