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丛
分类
作者 崔宁波//郭翔宇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本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2 大豆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业技术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2 大豆生产技术概念界定与类型

 2.3 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

 2.4 大豆生产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

 2.5 理论基础

 2.6 小结

3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比较

 3.1 美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3.2 巴西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3.3 阿根廷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3.4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比较分析

 3.5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对我国的启示

 3.6 小结

4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分析——以黑龙江为例

 4.1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现状分析

 4.2 调查点基本概况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4.3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优先序分析

 4.4 农户技术需求的实证分析

 4.5 农户大豆技术需求影响程度分析

 4.6 小结

5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分析

 5.1 农业生产技术供给特性及供给主体选择分析

 5.2 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概述-

 5.3 农业生产技术供给形式分析

 5.4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状况分析

 5.5 小结

6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6.1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情况

 6.2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经济分析

 6.3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实证分析

 6.5 小结

7 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

 7.1 我国大豆投入产出变化状况分析

 7.2 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7.3 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7.4 小结

8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8.1 国家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技术供给模式的案例分析

 8.2 绥化市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的案例分析

 8.3 小结

9 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

 9.1 整合大豆科研资源,加快推进大豆生产技术进步

 9.2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效率

 9.3 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9.4 强化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促进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采用

 9.5 为推动我国大豆生产发展营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

 9.6 小结

10 结论

 10.1 理论研究

 10.2 实证研究

 10.3 对策建议

附录 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研究农户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在很长时期内也是大豆和豆粕的净出口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转变为大豆和大豆产品的净进口国,进口量呈现持续增长、愈演愈烈的态势。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4 255.2万吨,较2008年增加511.6万吨,增幅为13.67%;较2007年增加1 173.1万吨,增幅高达38.1%;是2004年的2.1倍,连续第五年创下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历史最高纪录。由于跨国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并且实际掌握着我国60%的大豆加工能力,导致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却没有大豆定价权,从而使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进口大豆的价格变化剧烈,不但增加了我国大豆产业稳定发展的风险,而且严重冲击了我国的大豆生产,使大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锐减,大豆播种面积连年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大豆产业受制于人的状况。因此,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豆产量对于保护2000万豆农的切身利益、合理调控大豆进口、维护大豆产业安全、进而保持物价稳定至关重要。由于大豆播种面积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扩大,要实现我国大豆稳产增产目标根本还在于加快大豆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基于此,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着力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从理论上明确了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特征,分别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供给行为、采用行为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等进行经济分析,加强人们对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重视,探索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规律,推动生产技术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实践上能够为提高我国大豆生产技术效率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大豆生产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大豆产业安全作出贡献。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需求供给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指导,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分析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豆生产技术需求与供给行为、农户大豆生产技术采用行为,从理论上阐述大豆生产技术存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分析农户采用大豆生产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还通过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宾县、五常市、巴彦县、绥棱县、木兰县、延寿县、拜泉县豆农的抽样调查,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的优先序、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本书还以国家大豆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拜泉县及绥化市北林区大豆兴聚科技合作社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创新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模式进行深入分析。采用模型分析法,计算我国大豆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中国大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情况,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本书主要包括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书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大豆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了农业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概括总结了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分析了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大豆生产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探讨了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问题,为全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比较分析,介绍了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主产国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情况,比较总结了三个主产国在大豆生产技术应用上的共同特征及个性,为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第四部分是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分析,通过选取黑龙江省的6个县市13个村屯的农户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类型和具体技术措施的需求特征,然后进行建模,实证分析农户技术需求,最后得出大豆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

第五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分析,通过生产技术供给特性及供给主体选择分析、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概述、生产技术供给形式分析,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总体状况、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后面的实证及案例分析提供参考。

第六部分是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基于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经济分析的基础,选取黑龙江省巴彦县和拜泉县的八个样本村进行农户抽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地区农户技术采用的技术来源渠道、影响因素等差异。

第七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定,分析影响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因素,并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中国大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情况,得出1989—2005年我国及大豆主产省的大豆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

第八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科技入户工程拜泉县和绥化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为案例,分析政府农业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最后得出对加强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启示。

第九部分是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在上文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

第十部分是研究结论,对全书进行总结。

编辑推荐

本书着力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书中以需求供给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指导,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分析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8: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