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边际族群--远离帝国庇佑的客人/台海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彭兆荣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台海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

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帝国边陲、边陲社会的要理、草根力量、“主”“客”之间——以宁化巫姓为例、客家社会的家庭及宗族组织:闽西三村、长汀县濯田镇民间组织调查、山海遭遇天后宫、客家土楼的地方性表述范式、文化重构:宁化客家运动的文化复相、客家运动与族群认同。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帝国边陲

 第一节 “客人”的历史疏引

 第二节 封建国家制度下“中心/边陲”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中心/边陲的传统政治话语

第二章 边陲社会的要理

 第一节 边陲的结构与传统之一:历史地理的板块分解

 第二节 边陲的结构与传统之二:政治经济的分析

 第三节 边陲的结构与传统之三:边缘的人文生态

第三章 草根力量

 第一节 乡土社会与草根力量

 第二节 王村个案的实践价值

 第三节 地方知识系统中的伦理秩序

第四章 “主”“客”之间——以宁化巫姓为例

 第一节 迁徙族群的想像空间

 第二节 祖宗(族性之根)的资源性确认

 第三节 族群身份的价值利益与权力

第五章 客家社会的家庭及宗族组织:闽西三村

 第一节 汉民族(汉人)研究中的家庭组织、宗族组织

(一)家庭组织

 (1)中国家庭的本质价值

 (2)中国家庭的定义

 (3)中国家庭的类型

 (4)分 家

(二)宗族组织

 第二节 宁化县石碧村

1.概况

 (1)宁化县

 (2)石碧村

  2.石碧村的家庭结构

  3.宁化石碧村宗族组织

 第三节 长汀县涂坊村

1.概况

2.涂坊村的家庭组织

 (1)家庭型态

 (2)分家

3.长汀涂坊的宗族组织

第四节 永定县湖坑乡

1.概况

2.湖坑的家庭组织

 (1)家庭形态

 (2)分家

3.湖坑的宗族组织

 (1)世系关系

 (2)宗族的功能与结构

 第五节 总结:闽西的家庭组织、宗族组织

第六章 长汀县濯田镇民间组织调查

 第一节 作为民间组织的家族制度研究

 第二节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选择

 第三节 长汀县濯田镇的基本情况

1.长 汀

2.濯 田

 第四节 濯田镇宗族形成、发展与现状:以王、林、钟姓为例

1.濯田钟姓宗族的形成、发展与现状

2.濯田林姓宗族的形成、发展与现状

3.濯田王姓宗族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a.琊琊王宗族的形成、发展与现状

 b.太原王宗族的形成、发展与现状

 第五节 神明信仰与超宗族社区聚落的整合

1.西楚霸王项羽的传说与信仰

2.林姓的“福主公王”,钟姓的“三将公王”

3.迎神赛会

 a.庙会

 b.打醮

4.宗族内外矛盾的冲突和消解

a.王王之争

b.王(太原王)林之争

c.林王(琊琊王)之争

d.钟王(螂琊王)之争

e.宗族内各房支的整合

 第六节 作为民间自治组织的濯田坝尾“天后宫”

 第七节 对民问组织调查研究的几点思考

第七章 山海遭遇天后宫

 第一节 农业文明的土地关系与制度

 第二节 汤子阁天后宫所传达的

 第三节 农业与商业的边陲遭际

第八章 客家土楼的地方性表述范式

 第一节 客家之“家族”的空间概念

 第二节 方圆之阈的东方伦理

 第三节 “官/民”制度下的人群聚落

 第四节 农/商转型中的样板模式

第九章 文化重构:宁化客家运动的文化复相

 第一节 “客家祖地”历史性延伸的当代符号

 第二节 历史记忆中的宁化石壁:石壁作为文化符号的原意

一、客家认同的引入

二、大打“客家牌”

三、历史记忆中的宁化

 第三节 公祠的创建和仪式的展演:符号意义的新诠释

一、公祠的创建

二、政府开发客家祖地的策略

三、实践

四、姚美良现象

五、文化精英的使命感与忧虑

六、宁化石壁的新意义

 第四节 公祭仪式

一、仪式的创建:从传统祭祖到现代公祭

 1.公祭仪式的创建

 2.观光活动

 3.朝圣

二、仪式的展演

三、仪式中的人群的主位解释

第十章 客家运动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客家运动中的新历史价值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观点

 1.客观特征论

 2.工具论(或情境论)

 3.根基论(本质论)

二、客家的族群边界的漂移

 1.客家的称呼

 2.香港崇正总会

 3.崇正总会成立的原因

 4.族群意识的强调

 5.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历史进程

 6.族群边界的历史变化

三、客家认同的区域性和层次

四、问题:谁来界定客家的历史与文化?族群意识如何塑模?

五、学术与运动

 第二节 客家运动的另一种表述——文化的解释

一、文化的意义

二、传统的再发明

三、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

四、文化精英与文化复兴

五、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文化内衍化

六、客家运动领袖的心理分析

七、余论:客家运动的文化复相

结论:客家群,变迁中的文化认同

 一、客家学史检略

 二、问题的提出

 三、变迁中文化认同的多重性

 四、以泰国南部客家群为例

参考文献

 英文

 中文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