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语言文学学术文库》的作者们,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而今正是治学的黄金年龄。他们曾分别到国内多所大学攻读学位、进修和访学,既仰承本校先行者们的纯朴作风,又广泛吸纳校外、省外和国外多种学术营养,最近十年左右,陆续地开始崭露头角。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三种华严及其经典阐释研究》分册,书中从文献学与哲学两个层面对《华严经》以及有关《华严经》的经典阐释进行研究,即以《华严经》的文献研究为依据,将思考的重点集中在三种《华严》的文本构成与华严五祖和李通玄对《华严经》的经典阐释上。
绪论关于华严及华严阐释
第一章 《华严经》的来历及其传入中土的因缘
第一节 《华严经》来历的旧说与新说
一、龙树与《华严经》的关系
二、《华严经》形成过程新说
第二节 《华严经》传人中土的因缘
一、文化心理之因
二、世风之因
三、直接原因:《华严》支流别品的传人与研究
第二章 三种《华严》文献分析
第一节 三种《华严》汉译情况考述
一、综述
二、三种《华严》主要翻译人员生平考述
三、三种《华严》汉译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三种《华严》品目对照研究
一、《华严经》的义理结构
二、《六十华严》与《八十华严》品目对照研究
第三节 三种《华严》文本结构比勘及其意义分析
一、《六十华严》与《八十华严》结构及意义比较
二、《四十华严》中善财童子所参人物身份与意义分析
第三章 《华严》支流别品考述
第一节 支流经
一、《十地品》的对应经
二、其余品目的对应经
第二节 节 译经与眷属经
一、节 译经
二、眷属经
第四章 经典阐释的预演:地论派对《十地经论》的研习
第一节 《华严经·十地品》与《十地经论》的汉译
一、《华严经·十地品》的传译及其基本内容
二、《十地经论》的汉译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释义特点与地论派主张
一、《十地经论》的释义特点
二、南北地论派的基本主张
第五章 华严五祖研究(上)
第一节 杜顺
一、禅僧本色
二、《华严五教止观》:华严宗学的奠基之作
第二节 智俨
一、生平与著述
二、“华严十玄门”:法界缘起论的多维阐释
第三节 法藏
一、生平及著述
二、圆融一味的判教
三、新、古十玄
四、六相
第六章 华严五祖研究(下)
第一节 澄观
一、著述概要
二、理事范畴的深化与扩展
第二节 宗密
一、著述概要
二、《华严原人论》:一心贯摄与融会三教的尝试
第七章 李通玄对《华严经》的独特阐释
第一节 李通玄教外华严学的确立
一、生平与著述
二、李通玄对《华严经》性质和结构的解说
第二节 取象表法:李通玄对《华严经》的《易》学阐释
一、李通玄以《易》解《华严经》的特点分析
二、《华严经》之《易》学阐释的意义
附录一 龙树生平事略
一、关于龙树的名字、出生与年寿
二、龙树的学术思想及求道经历
三、龙树的成就
附录二 《八十华严》七处九会要略
附录三 五十年来《华严经》研究综述
一、文献学与历史学研究
二、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
三、宗教与比较宗教学研究
四、华严教主及诸祖研究
五、文学研究
六、教育学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