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很重要;修己以清心为务,涉世以慎言为先;孝悌之道是人伦之本;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最好的自我介绍;读书是为了做人;在人之上,以人为人;在人之下,以己为人;独乐乐远比不上众乐乐……翻开由逸儒编著的这本《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听国学大师南怀瑾讲人生智慧,听他告诉我们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逸儒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很重要;修己以清心为务,涉世以慎言为先;孝悌之道是人伦之本;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最好的自我介绍;读书是为了做人;在人之上,以人为人;在人之下,以己为人;独乐乐远比不上众乐乐……翻开由逸儒编著的这本《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听国学大师南怀瑾讲人生智慧,听他告诉我们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内容推荐 在《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一书中,南怀瑾告诉我们,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 南怀瑾先生告诫年轻人时说:那你必须先要准备寂寞一辈子才行。要甘愿寂寞一辈子还不够,还要更进一步,懂得如何来享受寂寞。 南先生还如此感慨: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所以说,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享受寂寞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守得寂寞,才能不为外界所惑,安静躁动的心灵,驯服狂乱的思绪,把无休止的欲望归于最有价值的地方,从而成就一番真正的事业。 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享受寂寞,非如此不能了解人生,不能感受到人生更高境界。但享受寂寞并不等于压制孤独,如果长期这样“享受寂寞”,对身心健康都有极大妨害。那么如何才算真正懂得享受寂寞呢? 且看由逸儒编著的这本《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 目录 一、人生篇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因为不圆满,我们才可能进一步完美 以人生为目的,好好活在当下 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 改变想法,改变人生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二、修心篇 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很重要 不要让欲望超过你的能力范围 君子忧道不忧贫 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 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 贵在执著,错在太执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 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 三、修身篇 修己以清心为务,涉世以慎言为先 人先自助,然后得到天助和人助 人随时都会犯错误,善补过则无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一件耻事 有守有为者,身处逆境人格也会飘香 拿得起,放得下 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 不迷信他人,也不迷信自己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四、治家篇 孝悌之道是人伦之本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治家之道在于勤俭 一家之主的责任与担当 有缘夫妻,债务儿女 因材施教,父母是儿女最好的老师 重视家庭中的礼仪教育 五、交友篇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最好的自我介绍 人能做到忘我,就永远不会被人忘记 若即若离:用距离维系亲密 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 风雨同舟,患难之中砺真情 济人须济急时无,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以友道相处是事业兴盛的基础 对朋友不能有求必应 君子之交淡如水,学会珍惜朋友 六、治学篇 读书是为了做人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举一反三才能事半功倍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 最大的智慧是承认无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七、管理篇 在人之上,以人为人;在人之下,以己为人 顾左右而言他,破难题于无形 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藏智守拙才能占得先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用人之长,忘人之短 话少错也少,话巧路却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推功揽过,得人心者得天下 莫因妒忌毁了人生 八、处世篇 独乐乐远比不上众乐乐 不迁怒,不贰过 出淤泥而不染才是真正的高尚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施比受更有福,把一切都布施给众生 往远处看,向平处行 别违逆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处世但求心安,成功何必在我 试读章节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万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老子·道德经》 南怀瑾先生在告诫那些立志一生求学、修持道德的年轻人时说:“你必须先要准备寂寞一辈子才行。要甘愿寂寞一辈子还不够,还要更进一步,懂得如何来享受寂寞。” 南先生在讲《论语》“德不孤,必有邻”之时,列举了一则他在清人的笔记中读到的故事,来佐证“准备寂寞”这一命题。一位清官退休后回家养老,在街上看到有人叫卖活鱼。他打听价格后一看钱包:身无分文,只好空手而归。回去和夫人说起此事,夫人说,你怎么不写张纸条给他啊?老人很诧异:欠条?夫人只说,你在纸条上写上“清官”二字,小贩就把鱼给你了。老人听后哈哈一笑。 南先生不过借此告诉人们,为道德而活着,难免感到寂寞、冷清,但只有把寂寞当成一种享受,才可以进一步修持道德。反之,你把寂寞视为痛苦而非享受,那就不要在那儿摇旗呐喊追求高尚了。 耐得寂寞方可谓之圣贤。看看孔子,我们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今天的孔子身负盛名,受人供奉,但当年他却非常清苦,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有时饭也吃不上,简直有点儿四处乞讨的尴尬。 孔子是没有能力取得财富吗?非也!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都是一时俊杰,个个精英,如果孔子不是明师怎么可能会有众多高徒?关于富贵权势,对于孔子来说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孔子说过,财富和权贵,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他同时补充说,如果因为追求富贵而放弃道德,那么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 与富贵相比,孔子追求的是道德。处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而这需要教育进行维系,所以孔子一生甘于清苦,致力教育。耐住寂寞就要放弃喧嚣,拒绝浮躁,有所坚持,有所操守。所谓“有恒业而无恒产者,唯士唯能”,用孟子的话来概括孔子的一生所为,亦复如是。 有所准备,有所追求,然后才可以甘于寂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树叶飘零,形影相吊,登高望远,路无尽头,这是怎样的一种寂寞?但就是这样的寂寞才可以培育出灿烂的花朵。只有在寂寞中奋斗,在寂寞中前行,才能登上不胜寒的高处。在寂寞中养精蓄锐,在寂寞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才能够达到成功的第三层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一张床板上一支笔,几麻袋的草稿纸,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数年如一日,陈景润攻克了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与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其成就至今仍然无人能及。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称赞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绝顶独行,何其寂寞,需要何等的忍耐与毅力? 守得寂寞,才能坚守忠诚,不为外界所惑,安静躁动的心灵,驯服狂乱的思绪,把无休止的欲望归于最有价值的地方,从而成就一番真正的事业。世道沧桑,人生无常,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凡世之人,如果不能耐住寂寞,随波逐流,必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就像鲁迅笔下勾勒出的麻木空虚且没出息的形象:一群麻木的看客,仿佛一群鸭子,被一只无形的手提着脖子。 耐得住寂寞不寂寞,耐不住寂寞才真寂寞。如果不能安顿寂寞,那么你的人生注定将是一个灰色的过程,或者还可能加上一个悲剧的结局。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享受寂寞,非如此不能了解人生,不能感受到人生更高境界。譬如,许多老年人在颐养天年之际总是觉得寂寞难当,因为无所事事而痛苦不堪,结果,本应是“从心所欲”的年纪,他们却因害怕孤独,不会享受寂寞而受其累,不能安度晚年。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在柏林大学任教期间,不甘无名,与其认为是“徒有虚名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时授课。但黑格尔当时如日中天,叔本华挑战败北,最后课堂上空无一人,只得黯然离开,移居法兰克福,在那儿度过了寂寞的晚年。在孤独的日子,只有一条名为“世界灵魂”的卷毛狗陪伴他,他享受不了寂寞,感到的只是悲凉,即使他那所谓的“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再版,也改变不了他孤独的境况。最终,我们只能用彼德拉克的名句安慰他 “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那么如何才算懂得享受寂寞?如何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享受寂寞并不等于压制孤独,如果长期这样“享受寂寞”,对身心健康都有极大妨害。南先生的简便方法是:一个人到最伤心的时候痛哭一场,或者大喊一声,痛苦就没有了。现在很多人喜欢K歌、蹦迪,借以排遣苦闷,但却只是一时放松,并非根本解决之道。 只有内心真正把寂寞当成最高的享受,才可以算真正的无忧无虑,也即所谓的身心空灵。比如静夜之时,无人之际,处于绝顶之巅或大漠之中,人往往会流下泪来,既非欢喜也非悲哀,不是因为物喜,不是因为己悲,只是情不自禁而潸然泪下。但妙在虽然流泪,却无比舒适,唐代诗人陈子昂有一句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大抵就是如此境界。 有感于此,南先生会有如此感慨: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所以说,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享受寂寞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