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一方面综合利用以往的释梦理论,对梦这个不为人知的潜意识领域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它与艺术实践之间的美学联系;一方面从大量的历史材料出发,对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中的梦意象的文学价值进行分析,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着艰苦地探索。首先,作者从美学的视角对中国经典文本中的梦意象进行研究,分析梦意象所具有的独特美学特征和美学功能,探寻梦意象之所以能在中国经典文本中广为盛行的原因,角度新颖,方法独特。其次,作者对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发展史进行了宏观的研究与梳理,对梦意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梦意象所具有的美学意义进行了阶段性的考察和分析。最后,作者利用原型心理学等理论对中国经典文本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梦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这些经典梦意象意蕴的发掘上有了新的创获。
绪论 梦:从自然到文本的衍变
第一章 梦意象与美学研究
第一节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节 概念的厘定
第二章 梦意象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梦的自然属性
第二节 梦意象的美学特征
第三章 梦意象的美学功能研究
第一节 “在场”与“不在场”:梦意象作为一种美学阐释策略
第二节 狡黠的智慧:梦意象作为一种论证武器
第三节 美如梦境:梦意象作为一种审美理想
第四章 中国文学传统中梦意象的美学历程
第一节 梦意象的萌生
第二节 梦意象的发展
第三节 梦意象的勃发
第四节 梦意象的成熟
第五章 经典梦意象的美学分析
第一节 熊罴与幽兰的梦幻
第二节 蝴蝶、髑髅与移情、抽象
第三节 华胥梦与周公梦
第四节 神女与狐妖:阿尼玛的化身
第五节 “金枝”造就的彩笔
第六节 智慧老人:黄梁梦中的另一主角
结语 对梦与文学的几点思考
附录 新时期以来梦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