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依照2007年版《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所进行的第二次全面修订,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海关管理实际需要对内容进行了增删,对难点部分增加了实例,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全书共分24编,其内容主要包括: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海关税则、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等,并按照类、章的排列顺序逐一概括了协调制度各类、章的商品范围,并系统阐述了相关商品的归类原则、归类方法及归类要点,且附有大量练习题。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使相关人员能够基本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进行商品归类,以满足海关管理、国际贸易、国际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报关等外经贸领域实际工作以及使用协调制度的其他部门的需要。
第一编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1.1 协调制度的结构
1.2 协调制度的重审和修订
1.3 《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
1.4 海关税则和海关统计商品目录
第二编 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2.1 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2.2 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
第三编 第一类 活动物;动物产品
3.1 本类归类要点
3.2 第1章 活动物
3.3 第2章 肉及食用杂碎
3.4 第3章 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3.5 第4章 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
3.6 第5章 其他动物产品
第四编 第二类 植物产品
4.1 本类归类要点
4.2 第6章 活树及其他活植物;鳞茎、根及类似品;插花及装饰用簇叶
4.3 第7章 食用蔬菜、根及块茎一
4.4 第8章 食用水果及坚果;柑橘属水果或甜瓜的果皮
4.5 第9章 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
4.6 第10章 谷物
4.7 第11章 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菊粉;面筋
4.8 第12章 含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
4.9 第13章 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
4.10 第14章 编结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产品
第五编 第三类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
5.1 本类归类要点
5.2 第15章 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
第六编 第四类 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6.1 本类归类要点
6.2 第16章 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
6.3 第17章 糖及糖食
6.4 第18章 可可及可可制品
6.5 第19章 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
6.6 第20章 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
6.7 第21章 杂项食品
6.8 第22章 饮料、酒及醋
6.9 第23章 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配制的动物饲料
6.10 第24章 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
第七编 第五类 矿产品
7.1 本类归类要点
7.2 第25章 盐;硫磺;泥土及石料;石膏料、石灰及水泥
7.3 第26章 矿砂、矿渣及矿灰
7.4 第27章 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矿物蜡
第八编 第六类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
8.1 本类归类要点
8.2 第28章 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稀土金属、放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有机及无机化合物
……
第九编 第七类 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
第十编 第八类 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鞍具及挽具;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容器;动物肠线(蚕胶丝除外)制品
第十一编 第九类 木及木制品;木炭;软木及软木制品:稻草、秸秆、针茅或其他编结材料制品;篮筐及柳条编结品
第十二编 第十类 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回收(废碎)纸或纸板;纸、纸板及其制品
第十三编 第十一类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第十四编 第十二类 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
第十五编 第十三类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的制品;陶瓷产品;玻璃及其制品
第十六编 第十四类 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包贵金属及其制品;仿首饰;硬币
第十七编 第十五类 贱金属及其制品
第十八编 第十六类 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
第十力编 第十七类 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
第二十编 第十八类 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
第二十一编 第十九类 武器、弹药及其零件、附件
第二十二编 第二十类 杂项制品
第二十三编 第二十一类 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
第二十四编 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