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处名胜一个故事(中国部分)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郑秋兰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我国风景如画的大好河山以及历史感厚重的无数名胜古迹中,本书精心挑选了最享有成名的名胜上百处,分为中国的世界遗产、部分国家重点名胜古迹两大部分,历数文化古迹、名山大川、挖掘其背后最经典、最有价值的故事,给读者提供一个一边阅读一边阅景的平台,让大家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够增长知识和见识。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一处名胜一个故事》的中国部分,在我国风景如画的大好河山以及历史感厚重的无数名胜古迹中,精心挑选了最享有盛名的名胜上百处,分为中国的世界遗产,部分国家重点名胜古迹两大部分,历数文化古迹、名山大川,挖掘其背后最经典,最有价值的故事,给读者提供一个一边阅读一边阅景的平台,让大家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够增长知识和见识。

希望本书能够在给大家提供知识的同时也使大家享受到游山玩水的乐趣,通过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加了解名胜,更加懂得欣赏名胜,使这些蜚声世界的名胜古迹在具有更加深刻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意义。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的世界遗产

 北京故宫的故事

 八达岭长城的故事

 北京颐和园的故事

 北京天坛的故事

 甘肃敦煌石窟的故事

 秦皇陵地宫的故事

 承德避暑山庄的故事

 山东孔府、孔庙、孔林的故事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故事

 从西藏布达拉宫到大昭寺的故事

 丽江古城玉龙山的传说故事

 苏州古典园林的故事

 明十三陵的故事

 洛阳龙门石窟

 重庆大足石刻

 都江堰与李冰的故事

 皖南西递村旧事

 山西云冈石窟的故事

 山东泰山的故事

 安徽黄山的故事

 江西庐山的故事

 福建武夷山的故事

 四川峨眉山的故事

 乐山大佛的故事

 湘西武陵源的故事

 四川九寨沟的故事

 云南“三江并流”韵故事

 澳门与蚂祖的故事

 平遥古城之日升昌票号的故事

第二部分 部分国家重点名胜古迹

 长城居庸关的历史故事

 华山异主的传说

 衡山之磨镜台的故事

 北岳恒山之舍身崖的故事

 嵩山少林寺的故事

 五台山朝龙洞的传说

 九华山得名的故事

 普陀山之开山故事

 齐云山的故事

 崂山邱处机的故事

 三清山老子看经峰的故事

 苍岩山的故事

 骊山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雁荡山夫妻峰的故事

 天台山石碑的故事

 天柱山“羊破寨”的故事

 莫干山的故事

 王屋山之愚公移山的故事

 丹霞山的故事

 光雾山之韩溪河的故事

 杭州西湖的故事

 太湖之蠡湖和蠡园的故事

 青海湖的由来传说

 纳木措的传说

 武汉东湖之屈原行吟阁的故事

 瘦西湖之史公祠的故事

 仙女湖的传说

 天山天池之天山由来的传说

 台湾日月潭由来的传说

 岳阳楼之《岳阳楼记》雕屏的故事

 滕王阁与《滕王阁序》

 关于黄鹤楼由来的传说

 蓬莱阁之八仙过海的故事

 三峡的故事

 桂林漓江之刘三姐的故事

 路南石林的传说

 西双版纳之孔雀公主的故事

 蜀南竹海的由来传说

 大理古城之元帅府的故事

 湖北神农架之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克孜尔千佛洞之鸠摩罗什的故事

 西安大雁塔之玄奘的故事

 西安碑林之昭陵六骏的故事

 汉武帝祭祀陕西黄帝陵的故事

 西夏王陵的故事

 塔尔寺的由来传说

 山西永乐宫之吕洞宾的故事

 乔家大院之乔致庸的故事

 乌镇之水阁的故事

试读章节

道士一夕得富贵,敦煌百年遭惨痛

甘肃敦煌眉窟的故事

敦煌石窟,主要是指敦煌莫高窟,有时也是敦煌境内及相邻县包括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及多个中小石窟的泛称。敦煌石窟中有历时十个朝代,一千余年,数以万计的各种菩萨彩塑和画像,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东南亚、西域和中国中原菩萨的风格特点,因此,研究者们把敦煌菩萨塑像和画像称做“敦煌菩萨”。有关敦煌石窟的各种民间传说版本有很多,这里重点给大家讲述两个故事。

“敦煌石窟”的由来

提起敦煌,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向往。因为没去过这个地方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缘的戈壁荒漠之中,是一片靠祁连山融化的雪水浇灌出的西部绿洲。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条孔道,而敦煌这一孔道,正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独一无二的门户。

在这条古道的三危山悬崖峭壁上,有400多座古代石窟和神秘的佛龛,走进石窟里,你会发现满壁生辉,仿佛进入了一个巧夺天工的艺术大世界,虽然其中珍贵的画品文物已曾流失,但仅存下来的壁画中,显现出来的尊像画、佛经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传统神话题材画和各种装饰图案等,依然能让你激动不已。

那么究竟是谁建造了这样一个艺术胜地的呢?

据资料记载,敦煌石窟,主体是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创建于魏晋时期,距今大约有1600多年。

传说公元366年,有一个叫乐樽的和尚,云游到此,在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突然发现三危山金光灿烂,佛光普照,他欣喜若狂,认定三危山这块地方定然是一块佛门圣地,自己现在能在此歇息,全是化缘之故,于是他就在那儿待着不走了,并筹建起了寺庙,开凿了第一个石窟。

后来,一个叫法皮的禅师,也云游到此,又在乐樽和尚的石窟旁,开凿了第二个石窟。消息传开,许多僧人纷纷云游而来,来一个凿一个洞窟,连着好几百年,一代接着一代,洞窟历代增加,到了盛唐时期已有洞窟1000多个。

如今1600多年过去了,由于战争、自然和人为的破坏,那原来的1000多个洞窟现仅存400多个。

迄今为止,这些排列在三危山悬崖边的洞窟,依然保存着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等千余年的建筑、彩塑、壁画和装饰图案,有60多里长,是一条远古的综合艺术画廊。它们,就是敦煌石窟永远不老的主人!

洗劫藏经洞

1907年3月,河西走廊还没有从冻土和贫困中缓过劲来,英籍匈牙利探险家马克·奥利尔·斯坦因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败类蒋孝琬,正迎着凛冽的寒风,骑着骆驼向着敦煌古城逼近。

在此之前,斯坦因在这个中国青年学者给他做向导下,曾先后在新疆的尼雅、安集尔、热瓦克、楼兰、米兰等古城遗址,挖掘盗取了我国大量的浮雕、古代佛教壁画、神像等文物宝藏。他给了蒋孝琬很多钱,让蒋孝琬继续为他当向导,一起来敦煌“考古”。斯坦因心里很清楚,身边有了蒋孝琬,他就拥有了一把打开中国文化宝藏的金钥匙。

事也凑巧,就在那几日,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他是湖北麻城的农民,因战乱逃荒躲进敦煌“安家”,就投宿于敦煌石窟第143窟。他无意中发现一道用土砖封住的门。用力打开之后,一个一丈多宽,整齐排列着无数的白色包裹的小洞出现在他的面前。进而,敦煌石窟的百年伤痛史由此撕开……

王圆箓解开包裹,发现每一包里有经书十卷,其他还有佛帧绣像,平铺在白包下面。惊诧之际,知识、文化、金钱“三无”的他,只有一个念头:这些物什拿出去,一定能换来饭吃,遂偷偷地将部分经卷运到酒泉献给安肃道道台廷栋。只可惜道台并不知道其价值。把手一扬,叫他滚蛋。王圆箓沮丧而回。

几天后,蒋孝琬带着斯坦因来道台家里拜访,从道台嘴里得知这件事,暗暗高兴。回下榻的地方的路上,他情不自禁地跪在干涸的河道边,吻着胸前的青铜十字架,嘴里喃喃地祷告:“感谢上帝,感谢上帝!……”面对他的无耻举动,蒋孝琬居然无动于衷。

斯坦因再明白不过:王圆箓手里攥着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于是他找到了王圆箓,甜言蜜语地哄骗王圆箓,计划把这些宝藏运走。圆箓犹豫不决。斯坦因又说道:“只要你答应下来,给你白银三百两。”王圆箓见钱眼开,就一口答应了。

他们怕外人发现,所以盗宝是每天在晚上进行。连续盗了七个晚上,完整的经书24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500卷,斯坦因雇了40多头骆驼才运走。

7年后,斯坦因再次混入敦煌,又骗走了王圆箓私藏起来的570卷敦煌文物。这些经卷,斯坦因将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印度,成立西域博物馆,而精品则入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事情轰动国外,其他一些原来把目光一直盯在古埃及的外国盗窃者,以及中国的买办官僚接踵而来。

直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才真正开始重视保护敦煌石窟之藏经洞这座人类历史宝库。然而近百年的偷盗搬运,已经让藏经洞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空洞……P28-31

序言

我国有一句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在封闭的古代社会里,人们就知道,旅行和读书一样,是能给人们带来智慧的一种方式。而到如今,“旅行”已成为一个非常时髦和充满诱惑力的词,一则因为拥有了发达的交通工具,让我们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成为可能;二则因为城市丛林日渐浓密,人们开始渴望跳出周围的小环境,到更宽广的地方去放飞心情,碰触生命的真谛。因而,只要有了时间有了钱,人人都会选择外出旅行来丰富自己的阅历。

然而,在这个忙碌、追逐的时代,一个人想要同时拥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如果想像古代的行者一般,在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自己的足印,尽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但那几乎不可能完成,因此,渴望从旅行中获得智慧,在旅行中感悟生命的我们,只能将目光定在声名在外的风景名胜上。

所谓“名胜”,就是颇有名气的旅行胜地。和名人不同,名胜的名气并不只是人给的,它们本身无意出名,只是先天条件优厚,或者文化底蕴昭然,如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般,人们看过了就忘不掉,美名一经传颂,久而久之则成名胜。所以说,名胜之“名”,更加真实也更加贴切;名胜之“名”,更加厚重也更加引人入胜。

实际上,名胜并不是一个很好定义的概念。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名山大川、美水幽岛,简直如同夜幕上的繁星一般,数不胜数。那些传说中的远方名胜,或壮观,或神奇,或历史悠久,或浪漫美丽,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如果你只是被名胜这些光鲜亮丽的表面所吸引的话,那就无异于买椟还珠、把玫瑰当月季了,因为,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中必然有人出现一样,再出色的山水胜地、名胜古迹,缺少了人的参与,它就缺少灵气,经不起推敲。

因此,一处青史留名的风景胜地,必然有它能够留名的理由,在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故事可能是动人的传说,也可能是真实的事件;可能有关一场金戈铁马的战争,也可能隐藏一段哀婉凄美的爱情:可能感人肺腑,也可能令人义愤填膺……所有这些可能的故事,都给名胜增添了深刻的意义,使我们身临其境时,能够面对着自然美景或者先人们的鬼斧神工,或仰望或回首,将自然与文化相连,引发对历史,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和感悟,从而避免肤浅地浏览,让自己真正地了解名胜,欣赏名胜,最终达到与之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

基于如上体悟,为使有心的旅行者更加贴近名胜,我们策划了《一处名胜一个故事》一书,由我来担当主笔。对于这份信任和重托,我感到不胜荣幸,同时也感到了莫大的挑战。因为这本书的主旨在于讲述有关名胜的经典故事,让大家确切,清晰地了解名胜的故事,对那些传说中的名胜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便看到这些名胜时能够有的放矢地感受沧桑,看不到时,则跨越时空,令自己的向往之心随之激荡。任务之重是摆在这里的,而作为“文智故事林”的组成部分,它的分量则更为厚重。

这本书是《一处名胜一个故事》的中国部分,在我国风景如画的大好河山以及历史感厚重的无数名胜古迹中,我们精心挑选了最享有盛名的名胜上百处,分为中国的世界遗产,部分国家重点名胜古迹两大部分,历数文化古迹、名山大川,挖掘其背后最经典,最有价值的故事,给读者提供一个一边阅读一边阅景的平台,让大家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够增长知识和见识。

当然,由于我的能力有限,书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之处还请读者海涵,同时多提宝贵意见,编者一定悉心接受,以便将来为读者继续奉上更为精彩的作品。

最后,希望本书能够在给大家提供知识的同时也使大家享受到游山玩水的乐趣,通过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加了解名胜,更加懂得欣赏名胜,使这些蜚声世界的名胜古迹在具有更加深刻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意义。

郑秋兰

2007年8月7日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