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系列之《午餐的启示》,书中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精品,同时收录了一些作品评论和作者的创作心得,并附上了作者的创作年表。本书广泛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寓意深刻,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午餐的启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蒋寒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系列之《午餐的启示》,书中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精品,同时收录了一些作品评论和作者的创作心得,并附上了作者的创作年表。本书广泛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寓意深刻,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 内容推荐 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墨白、孙春平、野莽、凌鼎年、东瑞(香港)、谢志强、宗利华、蔡楠、刘国芳、徐慧芬、陈毓、非鱼、周海亮、海飞、曾颖、秦俑、许均铨(澳门)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之《午餐的启示》。 目录 作品荟萃 与人较量 刷牙 风筝 父与子 美丽的沼泽地 眼睛死了 上班 披着羊皮的人 考验诚实 寻找 一斤小麦 无论你在哪里 从戏里出来 隐居城市 观念 邻居女人 拾掇城市垃圾 午餐的启示 等待苏醒 同学 真言 爱情空间 我丢包,我招惹谁啦 你吃哪一套 一口醪糟 山路弯弯 需要 零花钱 电脑杀手 一跤摔在雪地上 狗食 感觉 新妈 乞丐履历 改变 一个符号 绿 可怕的死亡 娶了只猩猩 征服 买卖 另一种扼杀 北飘的云 功臣 嫁给英雄的麦莉莎 宋画家 炊烟 算了吧 千万别聘我 出征 活着 阳光耀眼 吃饭不响 我讲到哪儿啦 诱惑 童自行 目标 回答 把钱打人这个账号就可以 骗局 失而复得 巨变 传说 谎言 无言的泥石流 陌生的女孩 低头看鞋 母女 瞎子 树 回村绑架 叹息 有钱之后 绿色咖啡屋 本来面目 兄弟 凡事冷静 麻将声声 作品评论 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生活以独特的角度展示生活 “反常化”叙述的艺术魅力 矛盾与孤独铸就的“死亡” 视觉独特,意蕴丰邃 创作心得 不能随意为之 创作年表 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与人较量 没有一点征兆。 一条鱼,对,一条鲤鱼咬着钩蹦上岸,杀死了一个男生,竟然逃回了翠湖。只见那男生踉跄一步,扑进湖里,溅起一朵巨大的血浪!血浪迅即旋成一条红带,飘向湖心…… 目击者由惊愕、惊悸,到惊呼:“鱼杀人了——” 如惊雷炸响翠湖小岛,炸得游客抱头鼠窜:“妖鱼杀人了——” 时值中午,准确地说,是一个盛夏周六的中午,阳光格外灼热,格外灿烂。从城里来翠湖避暑游玩的人也格外的多,有的在划船,有的在林间漫步,有的在岸边喝茶,有的在下棋打牌……忽闻“妖鱼杀人”,顿感天塌地陷,惶恐战栗。 在灼热的阳光下战栗,罕见。那瞬间,翠鱼山庄的顾客听说鱼杀了人,并把人血淋淋地拖入湖中,哇哇地呕吐道:“陈老板,鱼是翠湖里的吗?” 正在操作间指挥的陈耀祖纳闷道:“怎么啦?” “翠湖出鱼妖了——杀人了——” 杀人?陈耀祖慌忙冲出翠鱼山庄:“家——桥——” 家桥是他的儿子,唯一的儿子,在城里上初中。特别是夏天,几乎每到周末,家桥都要带着同学回翠湖玩,有时也把他家汽船开到小岛上去,和同学们钓鱼。 拨开岸边鼎沸的人群,陈耀祖惊愕地看到,十多艘搜救艇早已把翠湖搅开了锅,湖水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着串串耀眼的鳞片…… 自家的汽船果真不见了,被家桥开到小岛去了。陈耀祖只觉脑袋嗡的一声炸响:“家——桥——家——桥——” 翠湖绿树环抱,山水交融,小岛淹没在对岸的绿荫里,看不见,游艇也要十多分钟才能到。陈耀祖在岸上疯了;搜救艇也在湖里疯了。 游客们也都疯了,在灼热的阳光下,被一条鲤鱼搅疯了,一边裹紧短衣裙衫,遮掩着胳膊大腿,唯恐妖鱼再次上岸袭击,一边奔跑呼喊着自己的孩子。 一条鱼,对,一条鲤鱼快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了。 疯狂游客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沸腾的湖面,没有离开小岛的方向。 有游艇从小岛返回,游艇上坐满了同样惊恐的游客,其中包括那位目击者。游艇一靠码头,目击者就冲上岸,向围拢的游客描述那个触目惊心的场面。 “太恐怖了,”目击者哆嗦道,“那个男生光着膀子正在钓鱼,忽然,一条一尺多长的鲤鱼,蹦上岸,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鱼脊,像把锋利的刀,噗的一声,男生当场被开膛破肚,肠翻血涌,只见他往前踉跄一步,轰隆一声,栽进了湖中……” “对,好像那个男生就叫家桥,当时有人喊他的名字。”目击者说。 “家——桥——”陈耀祖当即昏了过去。 “陈老板——”游客中许多是翠鱼山庄的常客,七手八脚将他抬回翠鱼山庄,催促翠鱼山庄的伙计,“赶快,给老板娘打电话,她儿子被鱼杀了。” 都知道陈耀祖的翠鱼山庄从翠湖开到了城里,城里由老板娘守着。不少城里人还是通过翠鱼山庄才知道翠湖的。也可以说,翠湖是因翠鱼山庄而扬名的。 一个农民,凭一手祖传钓鱼绝技,从野塘烤鱼到翠鱼山庄,硬把山林野塘变成了自然风景区……既振兴了当地旅游业,又成就了自家惊人的家业,陈耀祖堪称奇人。 更奇的是,翠湖里的鱼是别人钓不着、网不着的,只有他家的祖传钓技才能钓到大大小小的鱼。自然,当地旅游局只好将翠湖的养殖权交给他。 养鱼,钓鱼,还卖鱼。陈耀祖从此经营起了翠湖。而他并不自私,却欢迎八方高手来钓鱼,不要分文,钓到拿走。可大多是无功而返。于是都要拜他为师,他拒不外传。据说鱼饵、鱼钩、鱼线等,均是他家祖传秘制。 高手们便无不羡慕他的儿子陈家桥,几岁时就得了真传。小家伙还挤在他们中跟他们比赛,一条接一条地从湖里钓起。 然而,陈耀祖总会当着儿子的面,把儿子钓起的小鱼放回湖中。 有一次,一条小鱼的右鳃被儿子用力过猛钩破了,右眼也被钩瞎了,陈耀祖仍然心疼地将它放回了湖中。只见那小鱼摆摆尾,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就游走了…… 细心的人们从没在翠鱼山庄的餐桌上发现过小鱼。 “家——桥——”陈耀祖苏醒后,再次冲出翠鱼山庄,跑到岸边。 湖面疯狂的搜救艇这时已安静下来,一艘搜救艇正向翠鱼山庄的码头靠拢。 “闪开,闪开!”有警察维持着秩序。游客们在灼热的阳光颤抖着,后退着,眼睛死死地盯住那艘靠岸的搜救艇。警察让翠鱼山庄的两位伙计扶住陈耀祖。 搜救艇终于靠岸,两位警察抬下了已经僵硬肿胀的陈家桥,光着上身,被开膛的肚子里已无血迹,肠子什么的都没了。让人惊讶的是,他手里连紧紧攥着一根鱼线。 那根鱼线一直连着一团鱼网。一位警察回到搜救艇抱起那团鱼网,扔在地上,里面却有条一尺长的鲤鱼,正是那条杀死陈家桥的鲤鱼! 悲痛欲绝的陈耀祖倒要看看杀死儿子的妖鱼,一看,他当即两眼一黑:报应啊!那条鲤鱼正是当年儿子钓起,又被他放回湖中的烂鳃独眼鱼。 “老板,把妖鱼活煎了吧!”两位翠鱼山庄的伙计义愤填膺地说。 陈耀祖悲恸地挥了挥手。只见他从网里取出妖鱼,放在滚烫的石板上,那鱼立马痛苦地挣扎着,身上发出噬噬的响声,冒着青烟。每次跳动,都脱落串串鱼鳞…… 鲤鱼死得很壮烈。 可它并没想到,它的同伴,遭到跟它同样的下场。 游客们再来翠湖时,总是能见到滚烫的石板上,晒满了鱼鳞…… 刷牙 半年后,张三打工回来,大院老少发现他变了。张三刷牙了。土埋了半截的农民刷牙,这在山里,真好似“公鸡下蛋”“母猪产象”那类的天方夜谭。山里人不兴刷牙,祖辈传下来就没那个规矩。山里老少一张嘴,牙齿清一色黄澄澄,习惯;年轻的讲究的也仅是趁洗脸时偷偷地擦几帕,也没见谁单独用刷子一点一点地刷,费时费神。 张三刷牙,第一个就遭到了他女人的奚落。 这是秋天的一个大早,瞧!太阳悠悠地上了树,张三家正吃早饭。农闲,山里人家的早饭普遍都挨到八九点,不急。张三一气扒完两碗红苕稀饭,撑撑肚皮,叹:“我要倒回去二十岁,三碗不过冈呢。”女人笑话他:“倒回去二十岁,怕成人妖了!”张三扬起牙刷,嘟囔道:“管他人腰人肝,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哟!”女人没好气地赏:“出了几天门,洋昏了。” 张三笑笑,直找他的茶盅,边找边怨:“噫噫,长了脚了,转眼就不见了。” 女人瞪他一眼:“怪物,缸子上!装哪样疯嘛。” 张三的茶盅里原是积了厚厚一层黄垢的,他一回来,就用草灰使劲擦,擦亮了。张三舀了水,挤了牙膏,出去了。女人端着碗紧跟了出去。 偌大一个四合院,院是古院。数年来,同姓同宗的张家后人一直共同拥有院中一张天,一块坝。坝是石坝,秋收夏晒,相互就搀和热乎了。张三家住正房。房前,历来是院里老少聚集瞎聊的地方。到张三这一代,也不忘在门外丢几条长凳,从早到晚,没断过人。这不,张三一出门,就见大家端着碗,唧唧喳喳像过酒席样热闹。倏地,齐刷刷的目光就对准了他手中的家伙。张三脸不红,心不跳,叉了腿,背对大家,仰天一口水咕噜咕噜吐了,就咧开嘴刷,耐心地刷。一束束目光由好奇继而惊疑:张三这人是怎么啦? 紧跟出来的张三女人同大家一阵默契对视,出声了:“癫狗日疯了!”一句话,引来一阵哄笑。女人就跟着笑:“出门几天嘛,就捡了那些丑样。” 女人甲鹅颈子猫眼伸进张三女人碗里,惊诧道:“天,三嫂,三哥挣了大钱回来,还吃红苕稀饭?” 张三女人嗔:“晓得他在外面吃了些啥子?回来硬叫煮。” 女人乙就眨眨眼,戏张三:“三哥出去怕见了不少世面?” “哼,外面哟,老太太都刷呢!”张三很得意。 他女人接着就一瓢冷水:“行市哪样嘛,再刷还是个农伙皮!”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张三回敬他女人:“我说你呢,嘴臭——”张三就更是刷得一板一眼。张三面前已围拢一群猴娃,看“西洋镜”似的,看着他满嘴白泡子翻天的,稀奇完了。 这时,女人丙不冷不热也飞来一句:“三哥,不怕你刷得展劲,三嫂要不理你么,刷了也白刷。”仍是一阵哄笑。 那位满口虫牙的男人趁热打铁:“三哥莫要扯新鲜卖寡蛋哟。”依旧是一阵哄笑。 张三听了,仰脖子咕噜咕噜又一口吐了,露出满口白牙,说:“你们这些人呀,扳倒门槛狠,出去要张着你那满口黄狗屎,没准还被人家当成粪桶呢!”张三把牙刷伸进茶盅里哐当哐当地捣着,哗哗的流水早已在石坝上淌成条小河…… 从此,那条小河没再干过。张三每天坚持刷牙。刷了牙的张三就喜欢到处串,到处走,他那满口白牙总在山里闪亮。 只是院里的女人再见张三那满口白牙,自己就有意笑不露齿,回头再看自家男人那满口黄牙、黑牙、烂牙虫牙……就有些恶心了。于是,男人们也偷偷地用帕子擦,擦呀,偏偏擦不出张三那效果,心里就狠狠地骂张三:“癫狗日疯了!” 骂着骂着,院里的男人女人就共同寻找张三“癫狗日疯”的根源:不就是年轻时当了几年兵嘛,不就是前些年当了几年生产队长嘛,就装疯卖癫的!就充行市了?还是他女人说得好,再刷还是个农伙皮,还是“黄泥巴脚杆”。 山里人都为此摇头:是呀,张三那阵在部队上好好的,不知咋的,就被他女人缠回来了。刚回来时,张三也讲究,也刷牙,直到他拖儿带女,才逐渐随了乡习了俗,满口黄牙齿。就是到后来他当了管几百号人的生产队长,那满口牙齿仍是黄澄澄的,乡亲们见多不怪,都没当他张三的命比别人贵三钱。可是好多年过去了,这下子,好好的张三倒突然想起刷牙了,倒想起把牙齿刷得雪白雪白,去学城里人了。你说这张三是不是多事,是不是脑壳发热…… 就这样,绵绵雨季到来的时候,四处一派浇湿。脚落不了地,手干不了活儿。按以往,本该热闹的张三家门前,却意外的冷清。院里的大人仿佛都消失了,唧唧喳喳的声音消失了,半条影也难见到,张三搞不懂。张三女人似乎敏感到了。 这天,再见张三刷牙,女人就刷地绷紧了脸,吼道:“老癫子,信不信我把牙刷折了?” “五角一把,你折就是。”张三笑女人。 “你看你捡回那丑样,周围团转的人怎样说你嘛?” “怎样说嘛?说我张三癫狗曰疯了或是疯狗日癫了?” “癫不癫,疯也不疯,就是吃错了药。” 张三万没料到,刷个牙,事情会这么严重。 是夜,张三就听到东家女人大声咒骂孩子:“要钱买牙刷,还买不买火板板?嗯——”改天,张三听到西家二公——院里唯一幸存的“老皇历”吼孙子:“尽捡那些丑德行,不如撒泡尿把脸上的泥巴好好洗干净。”不久,张三听到北家的男人也甩起篾块打细娃,打得卵子翻天地叫喊,哇啦哇啦似冰雹震碎瓦片……张三好好的心情,被整个雨季浇透了。 雨过天晴。大院挨家推门相见,张三目睹一张张脸上盛满了尴尬的笑。逐渐,那笑就变得很模糊,很遥远。从那笑里,张三再也看不到一颗牙齿了。张三硬着头皮去东家,东家男女主人递过板凳,嘴却对着地面招呼:“三哥,坐。”张三去西家,西家老少同样嘴背了他同他答话,很别扭。张三去北家、南家……奇怪的是,张三所到之处,人人都像是中了哑穴,难以启齿了。 P1-8 序言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并关注小小说文体和小小说作家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古代典籍。可我又觉得,小小说更是一种年轻的文体,它从上世纪80年代发轫,历经90年代的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再到近几年的渐趋成熟,这个过程正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昭示着小说繁荣的又一个独特景观正在向我们走来。 首先,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小小说文体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文坛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离不开广大报刊的倡导规范,离不开编辑家的悉心栽培和评论家的批评关注,也离不开成千上万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和至少两代读者的喜爱与支持。正因为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小小说才得以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 特别是2005年以来,小小说领域举办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活动,出版了不少“两个效益”俱佳的图书,也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标志性的作品。今年3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出台了最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正式明确小小说文体将以文集的形式纳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评奖。而且更有一件值得我们为小小说兴旺发展前景期待的事: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