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谗言/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晓林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洁癖

米芾素有洁癖。在世俗人的眼里,这是一种怪病。因为这种病,米芾得罪过许多人。

杨皓是黄庭坚的朋友,与米芾也多有交往。他们常在一起饮酒,吟诗填词,切磋书艺。有一天,他们来樊楼小酌。杨皓是个很洒脱的人,席间,他叫来了三个歌伎,一边喝酒,一边听歌,很有些当今某些官员的做派了。

喝着喝着,杨皓就喝得高兴了。他离开座位,走到一个歌伎跟前,一弯腰,撩起歌伎的长裙,把她的绣花鞋给脱了下来。他把绣鞋搁在鼻子前深深地吸一下,放进酒杯,对大家说:“这叫鞋杯,今天咱们喝个花酒。”

他的话还没说完,米芾的脸就黑透了。他抬起脚,“哗啦——!”把酒桌踢翻在地。

杨皓也勃然变色。

从此,米杨二人再没有来往过。

除了书法、绘画、砚台、奇石,米芾还喜欢饮茶。他常对朋友说:“品茶试砚,是第一韵事。”

米芾饮茶,喜欢“淡者”,也叫“茶佛一味”。

更多的时候,米芾喜欢一个人独饮。缓烹慢煎。细品悠啜。窗外或是芭蕉细雨,或是搅天大雪,都仿佛离自己很遥远了。——个中滋味,不可言传。

有时候,也携一二好友共饮。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人再多,趣味全无了。

能和米芾一起饮茶的,多是些骚人墨客。

但也有看走眼的事情发生。

米芾新得了几饼蔡襄的小龙团,恰逢这一夜月白风清,米芾来了情致,便携茶拜访初结识的朋友赵三言。

赵三言是赵宋宗室,吹得一口好横笛,婉转悠扬,没有一丝尘俗之音。

米芾结识他,是听了他的横笛后。

坐定,赵三言让书童去烹茶,二人说了一些闲话。茶上来,香气淡淡地充溢了整个屋子。赵三言很激动,连呼:“好茶!”米芾有点不高兴了。他觉得这喊声太刺耳!

茶稍凉,赵三言连喝三盏。嘴里啧啧有声。

米芾坐不住了。他“呼”地站起来。他说:“没想到你这个人这么俗!”

米芾把这个新结识的朋友又给得罪了。找上门来得罪人,这就是米芾。

在雍丘做县令时,米芾给自己的书房取名宝晋斋。多藏二王墨迹。斋前植了几棵梧桐,数株海棠。四周摆放了一些奇石。

宝晋斋很幽雅,不是同道中人,很难人内一观。

辽国有一爱好书法的使臣来到东京,久闻米芾名声,让挑夫挑着一百斤沉香做贺礼,前来拜访他。

米芾不见。

他让书僮告诉辽国使臣说:“老爷去郊游了。”

第二天,辽国使臣早早地又来了。

书僮又说:“老爷出外探梅花去了。”

辽国使臣愈加倾慕,愈加想见一见米芾。在米芾门前一连徘徊数日不肯离去。

米芾深受感动。就对童子说:“让他隔着窗户看一眼宝晋斋吧。”辽国使臣隔窗而望,满目肃然,望斋再拜而去。

米芾好作快口语。他曾书《珊蝴帖》一幅。挥毫毕,掷笔于地。说:“此等墨迹,一纸足矣,再多恐怕鬼神都不愿意了!”又为宋徽宗作《周官篇》条屏,完亦掷笔于地,大言道:“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  这就让人想不透了。既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宝晋斋,怎么又说二王的墨迹是恶札呢?

杨皓上次受了米芾的羞辱,一直窝在心里了。

这一年,米芾犯了事。

有人得了一幅韩混的《五牛图》,弄不准真伪,就拿来叫米芾鉴别。画幅打开,米芾眼睛都直了。他对来人说:“画,先搁在这儿,你明天来取,我得细细地揣摩一下。”

那人犹豫了一阵子,还是放下了《五牛图》。

第二天,那人来取画,米芾说:“画是假的。”

来人接过来米芾递过来的《五牛图》,狐疑地走了。

不久,那人就把米芾告到了御史台,说米芾骗走了他的名画。

主抓这个案子的御史,就是杨皓。

杨皓是办案的行家。他找来一个鉴画的老油子,老油子一看,说:“这画墨色不会超过半月。”

米芾没话说了。他还给那人的《五牛图》是他临摹的。他把真迹给昧下了。

杨皓把米芾关进了大牢。在狱中,米芾也没能丢掉他的怪毛病。

狱卒来给他送饭,米芾告诉他:“再送饭请把饭碗举过头顶。”

狱卒觉得这个犯人很有意思。

狱卒也是个人来疯,下次送饭,他把饭碗举得高高的,嘴里唱着戏文,旋风般的来去。——他当成一种乐趣了。

有一天,偶与人谈及此事,那个人知道米芾的底细,笑笑,说:“没有别的,这个人爱干净,他怕你嘴里的浊气呼到饭上去。”

狱卒听了,半天没有言语。只有牙齿在嘴巴里咯嘣咯嘣响。

晚上送饭,狱卒见米芾还在梦乡,就拾起两三根稻草,窝了窝,去旁边的溺器中蘸了一下,捞出,狠狠地在饭碗里搅拌起来。

米芾睡醒了,觉得肚子饿得厉害。他看见了狱门口的饭碗。他走过去。他端起了饭碗。

《道林诗》帖

米芾六岁搦管临池,就风风雨雨再没有间断过。

他家的门口,原有一方池塘,池水清澈。米芾常到这儿洗砚。十几年过去了,池水都成了墨色。岸边有几棵梅树,开出的花也都成墨梅了。

临习书法,其实是件很苦的事。早年间,每逢挥毫临帖,米芾头上都要顶一只大瓷碗,碗里注满水,手腕、肘随笔游动,而头不能动。这叫熬笔功。起初,老是觉得碗随时会从头上掉下来。慢慢地,这只碗就不存在了。

成名后,米芾日挥三百纸而不累,手底的功夫就是这时候练出来的。

米芾学习书法的绝招,叫“集古字”。

米芾喜欢颜真卿的行书。他书法里面的很多特殊笔法,譬如他常用的“蟹抓钩”,就是集自颜真卿的《争座位帖》。颜真卿偶一用之的笔法,或者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某一种写法,到米芾这儿就强化了,突出了。这是他的聪明过人处。

米芾临前人帖的功夫也极深。别人来让他鉴别前人墨迹,他都要留下来临写数遍。等人来取,他把临写满意的一幅与真迹一并拿出来,让来人挑选。来人往往会把他的临作取走。

临古帖,米芾原来下笔很草率,一天能用去很多张纸。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道士。他看了米芾的用笔后说:“这样不行。”

“那该怎样?”米芾问。

道士说:“你用五两银子买我一张纸后我再告诉你。

纸买来,米芾对着纸凝视了三天,才敢下笔。他很快揣摩透了,书法得有提、按、使、转。书法,光书不行,还得有法。  只是,他再也没见到过那个道士。这在他心底留下了一个谜。

米芾在淮阳做小官时,打听到湘西岳麓寺中有唐沈传师的《道林诗》法帖。沈传师是米芾所佩服的为数不多的书家之一,而《道林诗》帖又是沈的得意之作,米芾决定去湘西一趟。

乘舟来到岳麓寺,寺里的方丈接待了他。

方丈很客气:“施主天下名士,来小寺有何见教?”

“想借《道林诗》帖一观。”

方丈笑笑,让小沙弥取来《道林诗》帖墨迹,交与米芾。

米芾携帖回到寺中下榻处,燃上蜡烛,连夜琢磨起来。猛一看,此帖很平淡,也只是有点俊逸可爱罢了。看久了,米芾就有些心惊,他渐渐看出了其中的奇妙。他慨叹道:“平淡中寓奇崛,有超世之真趣啊!”

米芾爱不释手了。

五更天,米芾把《道林诗》帖藏在行囊中,也不和方丈打招呼,偷偷地溜出寺去。

天明,小沙弥慌慌张张地告诉方丈:“米施主把《道林诗》帖偷走了!”

方丈捻须而笑:“《道林诗》与米施主有缘呐!”

但是,这件事后来却被蔡京的小儿子蔡僚作为丑闻给爆了出去。

米芾到雍丘做县令后,《道林诗》帖有一天却莫名地丢失了。

米芾失魂落魄了好长一阵子。

有一天,雍丘狱吏拿了一卷法帖找到米芾,想请教一下它的价值。米芾一眼就看出来了,是《道林诗》。画幅展开,米芾的心骤然地刀剜一般疼了一下。《道林诗》只剩下了上半卷,下半卷已不知哪里去了。

米芾失态地问:“哪儿得来的?”

狱吏说:“从一个大盗身上搜来的。”

“那下半卷呢?”

“搜出时就这些。”狱吏答。

米芾急忙提审那个大盗。大盗竟也书生模样。大盗说,这是他的一个徒弟送他的。他也曾问过下半卷下落,徒弟告诉他在圉镇住客栈时,遗落到客栈里了。

米芾就去圉镇客栈里查寻。他一家客栈一家客栈地进,东瞅瞅,西看看,有些贼眉鼠目的样子了。

终于,在一家客栈的柴房木板门上,米芾看见了《道林诗》下半卷。只是已经被糊在门上当成糊褙纸了。

米芾呆呆地站在木板门下,泪花纷披。

对着一扇破木板门落泪,围观的人们想,这多半是个疯子。

P1-6

目录

作品荟萃

 洁癖

 《道林诗》帖

 遗落

 拜石

 耻辱

 马蜂窝

 射箭

 天噬

 佞臣

 谗言

 闲云魏野

 战栗

 虾湖之谜

 木钗

 诗棺

 草绳

 茶肆

 陈白丁

 从良

 打杏

 盗悔

 斗蟋蟀

 焚诗

 佛医

 红薯泥

 葫芦头县长

 荆棘

 荆襄客

 旧事

 绝画

 喇叭王

 名医

 名讼

 木画

 泥人

 漆匣

 钱案

 秦问白

 钱卜

 扇坠

 神捕

 沈韶荆

 诗疯子

 书法家

 碎壶

 铜女

 哑仆

 艺人

 戏丐

 醉知县

 蝶蚁之祸

 天性

 江南落雪无

 百衲《昼锦堂记》

 一厢情愿

 要命的鱼

 为时已晚

 狐仙图

 疏影

 赝品

 青眉

 紧箍咒

 隐士的朝野

 舞斋郎

 酒痴

 枷锁-

 九经邢爵

 诗误

 真相

作品评论

 写出传统文化味儿来

 历史的映像

 古老淤积的土壤与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撞击

 以另一种方式阅读历史

 在文学的庙堂里说书

创作心得

 小小说杂谈

创作年表

 创作年表

序言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并关注小小说文体和小小说作家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古代典籍。可我又觉得,小小说更是一种年轻的文体,它从上世纪80年代发轫,历经90年代的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再到近几年的渐趋成熟,这个过程正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昭示着小说繁荣的又一个独特景观正在向我们走来。

首先,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小小说文体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文坛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离不开广大报刊的倡导规范,离不开编辑家的悉心栽培和评论家的批评关注,也离不开成千上万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和至少两代读者的喜爱与支持。正因为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小小说才得以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

特别是2005年以来,小小说领域举办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活动,出版了不少“两个效益”俱佳的图书,也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标志性的作品。今年3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出台了最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正式明确小小说文体将以文集的形式纳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评奖。而且更有一件值得我们为小小说兴旺发展前景期待的事: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内容推荐

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墨白、孙春平、野莽、凌鼎年、东瑞(香港)、谢志强、宗利华、蔡楠、刘国芳、徐慧芬、陈毓、非鱼、周海亮、海飞、曾颖、秦俑、许均铨(澳门)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之《谗言》。

编辑推荐

《谗言》是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系列中的一本,本书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精品,同时收录了一些作品评论和作者的创作心得,并附上了作者的创作年表。本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性强,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5: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