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编著的《寄小读者》内容包括: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上);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中);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下);庞薰琴的野花;达芬奇的山洞;米开朗琪罗三部曲;劳特累克和普兰斯特;画画是不需要手的;谁听得到那唱歌的风;阿尔的太阳;谁打翻了莫奈的调色盘;到巴塞罗那去见高迪;乔丹和邓肯是NBA的英雄;乔丹的另外一个故事;你必须忍受失败带给你的痛苦;带给儿子的生日礼物;李娜的传奇;爱吃葡萄的小姑娘;黑暗中的舞者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肖复兴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肖复兴编著的《寄小读者》内容包括: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上);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中);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下);庞薰琴的野花;达芬奇的山洞;米开朗琪罗三部曲;劳特累克和普兰斯特;画画是不需要手的;谁听得到那唱歌的风;阿尔的太阳;谁打翻了莫奈的调色盘;到巴塞罗那去见高迪;乔丹和邓肯是NBA的英雄;乔丹的另外一个故事;你必须忍受失败带给你的痛苦;带给儿子的生日礼物;李娜的传奇;爱吃葡萄的小姑娘;黑暗中的舞者等。 内容推荐 《寄小读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给小读者的50封信。作者以温情的笔触,续写“爱与成长”的主题,在娓娓动听的叙谈中,与小读者们分享人生的感动与经验,让小读者们在爱的阳光中,成就丰富而高贵的心灵。 目录 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上) 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中) 讲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下) 庞薰琴的野花 达芬奇的山洞 米开朗琪罗三部曲 劳特累克和普兰斯特 画画是不需要手的 谁听得到那唱歌的风 阿尔的太阳 谁打翻了莫奈的调色盘 到巴塞罗那去见高迪 乔丹和邓肯是NBA的英雄 乔丹的另外一个故事 你必须忍受失败带给你的痛苦 带给儿子的生日礼物 李娜的传奇 爱吃葡萄的小姑娘 黑暗中的舞者 你会看体育比赛吗 格里格和校长的故事 达格妮之歌 最美好的情怀 那一夜星花怒放 《牧神午后》以后 用剪刀剪出来的音乐 乱星的吟唱 我们便身在天堂 永远的草莓园 少年买书记 校园借书记 北大荒借书记 读书是有季节性的 读书九戒 学习五界 读书主要读什么 读书有什么好方法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 读书五种能力的训练 聪明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 儿子搬家记 留学不是涮羊肉 毕业季发生的事 宽容是一种爱 学会感恩 你还能够感动得流泪吗 你是要画还是要猫 简洁是最美的生活 胡萝卜花之王 试读章节 听说上次讲给你听的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你非常感兴趣,立刻就对你的爸爸妈妈复述了一遍,到了学校还对你的同学讲了,老师知道以后,又让你在班会上向全班同学讲了一遍,大家都觉得要向齐白石老爷爷学习,从小要立下志气。知道了这些,我非常高兴。今天,咱们接着讲齐白石老爷爷的故事。 十六岁,齐白石好梦成真,跟随一个叫周之美的师傅学习小器作。你看他的志气起到了作用,如果没有立下的志气,他也许还只是一个大器作,在原地踏步。齐白石聪颖敏慧,学得很不错,师傅也夸他勤学,悟性好,雇主也喜欢他做的活儿,愿意请他来家里做活儿。方圆百里,远近一带,齐白石渐渐有了点儿小名声,人们都亲热地称他“芝木匠”,这个“芝木匠”的名字也就传开了,愿意找他干雕花之类细活的主顾也多了起来。 但是,齐白石干着干着,有些干腻了。雕花是小器作的拿手好戏,不过,雕出的总是千篇一律的花样,不是麒麟送子,就是状元及第,五福临门……看得他自己都有些烦,糖吃多了也不甜呢。年轻的齐白石,和老师傅的心气不一样。老师傅干活儿,是为了养家糊口,都是习惯成自然,不想那么多;齐白石却总想花样翻新一下才有乐趣。于是,他私自做主,在干的活儿里加点儿新玩意儿,比如在雕刻的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桃梅李杏的果子,或者牡丹芍药梅兰竹菊之类的花木,要不就是把从绣像小说里描摹出来的人物,或者是平常看得见的一些草木鱼虫,飞禽走兽,都加在雕花之中。没有想到,他这样不是师傅教授的雕刻添加,大受欢迎。人们看着新鲜,喜兴,都说他跟别的木匠做出的活儿不一样,找他来干活几的雇主更多了。 齐白石到了这里,才真正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过人之处。也就是说,日后他之所以能成为画家齐白石,在这里露出了一点儿峥嵘。 试想一下,齐白石从十四岁到十六岁这仅仅两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完成了从大器作到小器作的梦想跨越,这就好比你能够从班里学习的第一名跨越到了全校的第一名,即使不值得骄傲,不也应该心里小小地满足一下,起码可以松一口气了吗?你爸爸妈妈还不得又要带你坐游轮去远游一次犒劳犒劳你?可为什么齐白石却并不满足,不满足于已经到来的小小的功成名就?“芝木匠”的名号不是已经传开了吗?他偏偏还要独出心裁,非要在老祖宗留下的那些雕刻手艺中加些新的东西,他就不怕人家说他不尊师重道吗?就不怕人家说他自以为是吗? 也许,十六岁的齐白石远不如现在的孩子们想得那么复杂,瞻前顾后,尤其是害怕老师和家长的责备。他只是这样想了,就这样做了。他想得单纯,做得也单纯,就是不想墨守成规,觉得那样的话实在是单调的重复,干着没有意思,增添点儿新的玩艺儿,自己看着痛快,别人也应该会高兴。 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当然,时过境迁,我们可以称赞齐白石十六岁的举动为创新。但我认为少年不满现状的创新,单纯是其重要条件,就像云层的聚集,是雷雨降落的必须条件—样;就像蜜蜂到花丛中采蜜,是蜂蜜酿成的必须条件一样。单纯,才有可能心无杂念,没有那么多成人世界里的名缰利锁的俗念作茧自缚,也没有害怕失败而畏缩不前的忧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出创新的举动和成效。少年失去了单纯,被种种杂念所缠裹,即便有创新的能力,也难以有创新的成果,因为你第一步就难以迈出去;少年失去了单纯,心里就容易长出杂草,蔓延在创新的园地里,便难以花木灿烂如锦。 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你不觉得现在校园里如你一样这样小小年纪的同学,心思早已经不那么单纯了,想的事情并不是你这样年纪应该想的?当然,这不应该全都怪罪你们,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已经不那么单纯,怎么可以单独要求你们单纯呢?但是,我还是想对你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样的山歌,到什么年纪说什么样的话,想什么样的事情,你们不该过早的成人化。能多保存一些单纯,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也是一种美好的心境,它会让你的心变得清净,让你对学习变得有兴趣而有成效。你相信吗?我是相信的,你不妨一试。 同时,还有一点,也需要你能够深思。那就是,十六岁的齐白石的雕花技术能够创新,不是想创新就能够创新的,是有他创新的本钱的。这个本钱,便是他从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他才会把所看到的那些花草鱼虫,飞禽走兽,葡萄石榴桃梅李杏,牡丹芍药梅兰竹菊,一一手到擒来,用在他的创新之中。他也从读书中得来了本事,你看他不是从绣像小说中学到了新东西,有了不同于传统的新人物形象勾勒的借鉴吗?前者如同活水养鱼,后者如同借水行船,是十六岁的齐白石创新的两个本钱。从生活中来,从书本中来,就像有了一双桨,齐白石才能把创新的这条船,划动了起来。这一点,又不仅仅是单纯就可以做到的。单纯,可以使我们心底干净透明;积累,则需要我们有学习的能力。 亲爱的高高,我相信你一定会从齐白石老爷爷的这个故事中受到启发,向齐白石老爷爷学习,从小立下成材的志气,从小锻炼自己不满足现状而力求创新的本事。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挺好玩的,可以讲给你班上的同学听听,看看他们是不是和你—样的感受。别忘了,把你和大家的感受写信告诉我哇。P6-8 序言 写作这本书,从今年的年初,一直拖到了7月。其实,全书的主旨,和一些内容,都已经在手在胸,只是,迟迟不敢动笔,总觉得没有找到感觉,心里不托底。 今年年初,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尹志勇先生专程来到北京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写一本关于青少年成长教育方面的书。我不敢贸然答应,尽管自己曾经做过整整十年大中小学的教师,但毕竟不懂教育,怕写不好。他鼓励我,并出了个主意,便是重走冰心先生之路,为孩子们写一本新的《寄小读者》,书名也叫做《寄小读者》。 他的这番话,让我心里一动,我禁不住想起,中学时候最喜欢读的就是冰心的书。1923年到1926年的三年时间,冰心为孩子写作的《寄小读者》,曾经拥有广泛的影响,滋养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几代人。新中国成立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冰心先生又分别写过《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寄小读者》,那里寄托着冰心先生对小读者深深的爱和眷眷的关怀心意,写得更加亲切自然,文字更是优美动人。而这样的爱和关怀,正是今天我们应该秉承的,给予我们今天新一代的孩子。这些孩子比冰心当时面对的孩子更为特殊,他们都是共和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子女一代。这一代孩子的成长需要面对新时代和新环境以及新的心理背景,作为家长的我们,理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理解、爱和关怀。于是,我答应了尹志勇先生的要求。希望自己不要辜负他,也不要辜负我面对的小读者。 我知道,这是一本向冰心先生致敬的书。 7月,我正在美国。当时,巴西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电视转播喧嚣在白天与夜晚。我开始了这本书的整理和写作。我想起了冰心当初写作《寄小读者》的时候,就是在美国,当时,她在波士顿的威斯利大学的慰冰湖畔。而我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旁。都是在大学校园氛围之中,不知不觉间,有了一种亲近感,仿佛冰心先生就离我不远,她用一双慈祥的眼睛望着我。我一下子有了写作的动力。 记得她在《寄小读者》之七中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小朋友,我亲爱的人都不在这里,便只有她——海的女儿,能安慰我了。Lake waban,谐音会意,我便唤她作‘慰冰’。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桨。岸上四围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秋水,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将落的金光,到了树梢,散在湖面。我在湖上光雾中,低低地嘱咐她,带我的爱和慰安,一同和她到远东去。”这番话,也是我在动笔写作这本书时要说的,既是希望,也是心情。我也希望我的这些文字,带着我的爱和慰安,到新一代小读者的身边。 日子过得简直像飞一样的快,冰心先生的这封信写于九十一年前的1923年10月14日。九十一年后的10月金秋,我的这本《寄小读者》写完了。 我将书分为:美术篇、体育篇、音乐篇、读书篇和成长篇五个小辑,一共写给小读者五十封信。我希望用写信的方式,和孩子们有更亲切和亲近一些的交流与沟通。书信体,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心与心的碰撞。我希望和小读者谈心。而不以过来人的身份,说一番我吃过的盐比你们吃的饭都多,走过的桥比你们走过的路都多之类的陈词滥调。我当过老师,也曾经是孩子的家长,知道孩子们特别是独生子女,更迫切需要和他人特别是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沟通。他们渴望对他人诉说,也需要他人来指点迷津。他们不要那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夸夸其谈式的布道和说教。 我知道,这五十封信,仅仅涉及到孩子们关心的一些方面,远谈不上全面。更谈不上深刻,但我这五十封信是出于真诚和深心的,是平等和民主的,是“带着我的爱和慰安”的。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中,特别是在高考模式没有完全改革的情形下,我希望能够和孩子们,也包括老师和家长们,一起探索有关教育的话题,在孩子们有限的中小学阶段,更能充分而有效地运用这几年的成长期,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在智商和情商等诸方面,有所收益,哪怕只是点滴的感受,或若有所思的感悟,也是好的。 我希望新一代的孩子们,恨不一夜高千尺地全面健康地长大。我也希望他们读完这本小书后和我进一步地探讨,或者给我递上批评。 同时,我将我的一篇散文《威斯利访冰心》附录于书后。那是前几年我到波士顿的时候,特地去威斯利大学,特地去冰心最喜爱的慰冰湖畔后写的感想。以此表达我对冰心的一份致意。因为,我的这本小书,不过是沿着她从慰冰湖畔迈出的足迹的继续。 还是在冰心的《寄小读者》之七里,她说:“不知这几百个字,何时方达到你们那里,世界真是太大了!”亲爱的小读者朋友们,世界真的是太大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宽广的世界里,我和你们一样,都需要在这个宽广的世界里去探索、陶冶、锤炼和成长。 2014年10月31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