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史故事(上下)(精)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程帆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治乱交替几千年,应该怎么读,中国历史的另一种读法:乱世读法。乱象纷呈,变乱使一切俱废重组,乱世有一切重新开始的期待。乱世可展示最彻底的人性,乱世中有最多传奇的人与事。为什么读乱世,乱世更有故事!让我们跟随作者,从一个另类的视角讲述国史千年乱世中传奇的人与事!

内容推荐

本书参考大量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编写,上自远古时代,近到辛亥革命,主要包括政治故事、战争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本书尽量避免冗长的叙述,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故事来传达历史展现出来的智慧和哲理,易于广大小读者阅读和理解,以便产生共鸣和启迪。

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少年儿童最佳的课外阅读经典。

目录

上册

 华夏始祖——黄帝/8

 尧舜禅位/12

 大禹治水/16

 夏启立国/20

 商汤讨伐夏桀/24

 盘庚迁都到殷/28

 武王伐纣/32

 周公辅助成王/36

 共和行政/40

 骊山烽火/44

 鲍叔牙荐管仲/48

 一鼓作气/52

 唇亡齿寒/56

 宋襄公愚不可及/60

 重耳流亡异乡/64

 楚庄王一鸣惊人/68

 赵氏孤儿/72

 晏子出使楚国/76

 伍子胥过昭关/80

 孙武严格治军/84

 孑乙丘周游列国/88

 勾践卧薪尝胆/92

 三家分晋/96

 西门豹破除迷信/100

 商鞅立木/104

 孙膑智斗庞涓/108

 苏秦合纵联六国/112

 张仪瓦解齐楚联盟/116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20

 屈原投江/124

 田单巧布火牛阵/128

 将相和/132

 赵括纸上谈兵/136

 毛遂自荐/140

 信陵君窃符救赵/144

 图穷匕首见/148

 秦王吞并六国/152

 秦始皇筑长城/156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160

 项庄鸿门宴舞剑/164

 萧何月下追韩信/168

 暗度陈仓/172

 四面楚歌/176

 缇萦救父/180

 张释之严格执法/184

 晁错削地/188

 飞将军李广/192

 张骞探西域/196

 苏武牧羊/200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204

 昭君出塞/208

 刘秀重振汉王朝/212

 “强项令”董宣/216

 班超投笔从戎/220

 宦官迫害党人/224

 范滂临祸别慈母/228

 黄巾军起义/232

 曹操煮酒论英雄/236

 官渡之战/240

 孙氏兄弟据江东/244

 刘备三顾茅庐/248

 周瑜赤壁布火阵/252

 华佗救人难救己/256

 陆逊火烧连营/260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264

 司马懿装病篡权/268

 司马昭之心/272

 阿斗乐不思蜀/276

 王溶楼船破东吴/280

 呆头呆脑的晋惠帝/284

 祖逖闻鸡起舞/288

 司马睿重建晋朝/292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296

 桓温带兵北伐/300

 扪虱谈天下/304

 苻坚一意孤行/308

 谢安镇定自若/312

 晋军淝水大捷/316

 陶渊明辞官归隐/320

 刘裕智摆却月阵/324

 檀道济以沙代粮/328

 高允实话实说/332

 范缜不信鬼神/336

 魏孝文帝迁都行改革/340

 梁武帝出家为僧/344

 陈后主骄奢亡国/348

下册

 隋炀帝修大运河/8

 李密与瓦岗军/12

 李渊建立唐朝/16

 玄武门之变/20

 魏征刚正敢谏/24

 玄奘西行取经/28

 文成公主入藏/32

 请君入瓮/36

 李白斗酒诗百篇/40

 鉴真东渡传佛法/44

 安禄山发动叛乱/48

 安史之乱结束/52

 朋党乱朝政/56

 满城尽带黄金甲/60

 “全忠”不忠/64

 谨慎治国的“海龙王”/68

 耶律父子建辽/72

 李存勖统一北方/76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80

 周世宗率军亲征/84

 陈桥驿兵变/88

 杯酒释兵权/92

 李后主亡国/96

 杨家将一门忠勇/100

 狄青假面战敌军/104

 包拯铁面无私/108

 王安石变法/112

 阿骨打反辽建金/116

 李纲坚守东京/120

 徽钦两帝当俘虏/124

 韩世忠抗击金兵/128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32

 秦桧陷害忠良/136

 书生智勇退敌兵/140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44

 忽必烈建立元朝/148

 文天祥正气浩然/152

 纺织家黄道婆/156

 马可·波罗游中国/160

 红巾军高举义旗/164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168

 朱元璋大战鄱阳湖/172

 神机军师刘伯温/176

 明太祖滥杀功臣/180

 朱棣兴兵夺皇位/184

 明成祖迁都北京/188

 郑和远航下西洋/192

 土木堡英宗被俘/196

 于谦保卫北京城/200

 杨继盛铁骨铮铮/204

 海瑞冒死谏皇帝/208

 戚继光痛剿倭寇/212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216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220

 明军兵败萨尔浒/224

 魏忠贤迫害东林党/228

 袁崇焕抵抗后金/232

 徐霞客壮游神州/236

 李闯王举旗造反/240

 崇祯帝煤山自尽/244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248

 康熙平“三藩”/252

 雅克萨清军告捷/256

 三战噶尔丹/260

 土尔扈特东归祖国/264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268

 乾隆帝六下江南/272

 和珅贪得无厌/276

 林则徐虎门销烟/280

 第一次鸦片战争/284

 洪秀全金田起义/288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92

 曾国藩镇压太平军/296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300

 李鸿章主管洋务/304

 冯子材大败法军/308

 张之洞创办实业/312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316

 《马关条约》丧权辱国/320

 爱国士子“公车上书”/324

 康梁推动变法维新/328

 义和团扶清灭洋/332

 詹天佑修铁路/336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40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344

 武昌起义的炮声/348

试读章节

朋党乱朝政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有时候连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说了算。唐文宗继位后,一心想除掉宦官势力,这时,朝中的大臣们却结成“朋党”,明争暗斗地吵得不可开交。所谓“朋党”,就是官僚们为了争权夺利而结成的派别。

朋党之争是从唐宪宗时开始的。808年,宪宗举行考试,选拔直言敢谏的人才。牛僧孺、李宗闵在考卷中极力批评朝政,主考官韦贯之看了,大加赞赏,把他们推荐给究宗。那时的宰相是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他本来就看不起科举出身的官员,现在牛李二人又来批评他的过失,令他更加生气。他对宪宗说,牛李二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和考官有私人交情。唐宪宗相信了,把韦贯之等人都贬了官,牛李二人也没有得到提拔。两派由此结怨。

李吉甫去世后,他的儿子李德裕成了公卿派的首领。李吉甫做宰相时,李德裕按唐代的“门荫"(因祖辈的功绩,子弟被授予官爵)制度,被补官校书郎。穆宗即位后,他被召为翰林院学士。

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又举行了选拔进士的考试。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段文昌等人,要求主考官钱徽照顾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但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向穆宗告发选举不公。那年,牛党的李宗闵和他的女婿也参加了考试,而且都被录取了。穆宗向翰林院学士询问有关情况,李德裕等人便回答:“段文昌说的是事实。”穆宗很生气,下令复试,并把钱徽贬为江州刺史,李宗闵则被贬为剑州(今四川剑阁、梓潼一带)刺史。

当时,李德裕和牛僧孺都很有名气,都有当宰相的可能。但当时的宰相李逢吉不喜欢李德裕,他任命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推荐牛僧孺做宰相。

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德裕被召回京城,担任兵部尚书。四朝元老、宰相裴度认为他很有才干,极力举荐他做宰相。可是担任吏部侍郎的李宗闵因为走了宦官的门路,抢先做了宰相。李宗闵又向文宗推荐牛僧孺,把当时担任鄂州刺史的牛僧孺调回来任兵部尚书,后来又提升他为宰相。牛、李二人恨当时宰相裴度举荐李德裕,先让裴度丢了相位,后来又把他调为兴元节度使。李德裕则被调到西川任节度使。从此,牛李“权赫于天下”。

李德裕到了西川后,进行整顿,西川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吐蕃、南诏(,治所在今云南大理)不敢再来骚扰。

因为政绩显著,李德裕于832年再次任兵部尚书。文宗很讨厌明党争斗干扰朝政,曾和李德裕谈过这事,李德裕说:“朝中大臣,三分之一是朋党。”不久,文宗就把属于牛党的官员杨虞卿、张元夫都贬到外地去做刺史了。不久,李宗闵也被调出京都,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去了。

太和八年,郑注为文宗引荐李训。但李德裕认为李训是奸邪小人,坚决反对授予他官爵,这使文宗很不满意,也使宦官王守澄心生怨恨。于是他们召回李宗闵辅政,把李德裕又贬为镇海节度使了。

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终于当上了宰相。846年春,武宗病逝,宣宗即位。他听政的第二天,就把李德裕贬出朝廷。第二年,他又找了个差错将李德裕贬为潮州司户。849年9月,李德裕到潮州不久,又被贬为压州(治所在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后死于任上。牛僧孺虽升任太子少保,但848年就病死了。李宗闵在武宗时被贬到封州,宣宗时任命他为郴州司马,但他还没来得及离开封州就死去了。

持续了四十年的“朋党之争"终于结束了,但大唐政权也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末期。它所面对的,是风起云涌般的农民起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写的一首歌咏菊花的诗。黄巢年轻时,到京城长安应考,没有考上。他在长安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愤慨地写下了这首诗,表示了自己立志推翻唐王朝统治的决心。

唐朝末年,特别是唐宣宗以后的懿宗、僖宗,只知道寻欢作乐。朝廷政治黑暗,民间赋税繁重。875年,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王仙芝领导几千人在长垣(今河南新练)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很快攻占了曹州(今山东曹县)和濮州。附近农民纷纷参加,起义队伍一下子发展到几万人。

黄巢是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他的家乡正是王仙芝起义军占领的地区。黄巢精通武艺,读过经书,贩过私盐,结交了不少江湖好汉。他本来就想推翻唐朝,这时看到王仙芝起义,就也组织几千人,起兵响应,并加入了王仙芝的起义队伍。

后来,由于王仙芝一心想投降做官,黄巢便与他分道扬镳。大家推黄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黄巢开始设置官职,管理起义军内部的事务。从此,起义军才算有了初步的组织。

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他们一路上势如破竹,各地的官军被打得一败涂地,很快渡过了长江,随后又渡过了淮河。

880年1 2月,黄巢打到了洛阳,洛阳官员马上开城投降了。黄巢进城以后,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洛阳城里商店照常营业,街上完全跟平常一样。

黄巢又下令向潼关进军。潼关左面有个山谷,谷中有条小路直通关后。起义军通过这条小路,绕到关后,前后夹攻,一下子攻破了潼关。

潼关一破,整个长安乱成一团。唐僖宗骑了一匹快马,由几百个士兵保卫着,慌慌张张地逃往成都去了。

当天下午,黄巢带领起义军开进长安。长安百姓兴高采烈地欢迎起义军进城,街道两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

黄巢部下的大将尚让对欢迎的人说:“黄王起兵,都是为了百姓。我们决不像唐朝皇帝那样,不把你们当人看待。大家安居乐业,放心好了。”人们听了,都很感动。起义军对罪大恶极的官僚捉到就杀,但看到路旁的穷人,却常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他们。

就在这年年底,黄巢在长安当了皇帝,国号叫大齐。新政权建立了,但黄巢控制的地方非常小,只有长安及其附近的几小块地方。原来黄巢一直流动作战,打下的地方都没有派兵把守。他一走,这些地方又全给敌人占领去了。

唐僖宗逃到成都以后,黄巢就纠集军队,把长安包围起来。几十万起义军挤在这一小块地方,日子一长,粮食都吃光了。就在起义军出现严重困难的时刻,黄巢手下的一个大将朱温投降了唐朝。

这时,唐僖宗又调来了沙陀族的酋长李克用的骑兵。李克用带领沙陀骑兵,和唐军一道作战,击败了起义军。

黄巢见形势不利,撤出了长安。一路上,他作战叉老是失利,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了。

这次大起义历时十年,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一腐朽统治。没有多久,唐朝就灭亡了。

P56-63

序言

浩浩中华五千年风云变幻,豪杰辈出,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群星闪耀,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深刻的智慧。我们阅读历史故事,能够得到智慧的启迪并开阔视野,能正确地审视过去并展望未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近年来,许多影视作品对历史进行“戏说”,妄加篡改或杜撰,误导了广大的青少年,使得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对历史真相也产生了许多误解。我们认为,对待历史理应抱着特别严肃的态度。

历史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注重用自己的历史教育和鼓励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我们伟大灿烂的历史文化包含着无穷的智慧与魅力,是我们这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本,也是我们民族得以凝聚并生生不息的命脉,因此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历史文化教育广大的青少年,使他们更加珍惜历史,并由此创造未来。

为此,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编撰了这套《中国历史故事》。本书按历史发展顺序编写,上自远古时代,近到辛亥革命,主要包括政治故事、战争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我们站在还原历史的高度,甄别史实,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保留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冗长的叙述,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故事来传达历史展现出来的智慧和哲理,尽量做到内容丰富、有趣,易于广大青少年阅读和理解,以便产生共鸣和启迪。

相信在阅读了这些历史故事之后,青少年读者们能够领略历史闪烁出的智慧之光,受到启迪和教益。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