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期货入门与技巧(图解现代个人理财顾问)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日)木原大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掌握好方法,获得财富很简单!

本书为“图解现代个人理财顾问”系列之一。书中在透彻地讲解了金融概念中的期货及交易市场后,以通俗的语言对商品交易与期货、期货市场上的思维方式、商品基金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介绍。

本书适合对经济金融,以及个人理财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为“图解现代个人理财顾问”系列之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的要求,期货交易应运而生,本书在透彻地讲解了金融概念中的期货交易市场后,以通俗的语言对商品交易与期货,期货市场上的思维方式、商品基金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介绍。

本书适合对经济金融,以及个人理财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大中专学生的入门读物和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商品期货交易入门

 1 着眼未来的期货交易

 2 期货交易

 3 期货交易赚多少

 4 期货交易的问世

 5 商品期货交易的必要性

 6 期货交易的主要职能

 7 如果没有期货市场

 8 没有期货市场的社会体制

 9 期货交易新时代的到来

 10 商品期货交易与资本运营

 11 人人都能参与商品期货交易吗?

 COLUMN托马斯·格雷欣与英国的交易所

第2章 期货交易与远期交货交易

 12 现货、远期交货、期货

 13 标货期货交易与等级鉴别

 14 远期交货交易

 15 期货交易

 16 “转卖回购”与“差额结算”

 17 期货交易的变迁

 18 期货交易的三大种类

 19 远期交货与期货的异同

 COLUMN大冈越前与日本的大米期货交易

第3章 商品交易所中的各种交易

 20 交易所中的交易类型

 21 竞价买卖的两种方式

 22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23 自我交易与委托交易的利弊

 24 套期保值与投机交易

 25 “买卖”与“买卖开单”

 COLUMN不“套期保值”即投机

第4章 商品交易所与期货

 26 商品交易所

 27 商品交易所的组织与运营

 28 交易所的股份公司化

 29 “商品交易员”

 30 交易的商品

 31 确保履约的制度

 32 结算所

 33 商品期货交易与清偿

 COLUMN弗里德曼与外汇期货交易

第5章 商品期货交易的作用

 34 商品期货交易的多重职能

 35 期货价格的利用方式

 36 套期保值交易

 37 各种各样的套期保值

 38 卖期保值

 39 买期保值

 40 基差交易

 COLUMN西航线开发带来下关繁荣 

第6章 委托交易

 41 向商品交易员委托 

 42 委托交易的手续 

 43 交易约单的提交 

 44 差价损益的计算 

 45 委托保证金的种类 

 46 交割月份、“发会”、“纳会”、场与节 

 47 纸上投资体验 

 48 商品期货交易的魅力 

 49 期货交易可怕吗?

 50 现货交割 

 COLUMN凯恩斯期货的威力 

第7章 期货市场的思维方式

 51 期货价格 

 52 期货市场的格言 

 53 外汇市场与商品市场 

 54 粮食市场靠天吃饭 

 55 透过K线图看期货市场 

 COLUMN大米自由化与期货市场 

第8章 期权交易与商品基金

 56 金融衍生商品 

 57 期权交易 

 58 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 

 59 期权交易的履约 

 60 期权的转卖、回购 

 61 “商品基金” 

 62 围绕基金的主管部门之争 

 63 商品基金的经营者们 

 64 商品基金的构成与运用 

 COLUMN诺贝尔奖得主也失败的套期保值基金 

第9章 商品期货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65 二十一世纪与“期货交易”的繁荣 

 66 面向未来调整体制 

 67 日本版金融变革与期货交易 

 68 交易所的合并与新上市商品 

 69 整合中的世界期货市场 

 70 保护委托人与自主限制机构 

 COLUMN 咖啡屋装点伦敦 

第10章 主要上市商品

 71 金(交易对象的纯度为999.9) 

 72 铝(关键看生产、需求动向) 

 73 石油产品(以汽油、煤油为主) 

 74 橡胶(RSS与TSR为交易对象) 

 75 玉米(美国的玉米带具有决定作用) 

 76 大豆(非转基因大豆单独上市) 

 77 咖啡(巴西产量影响大) 

译者跋

试读章节

商品期货交易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交易。它与证券期货交易、金融期货交易之间的差别只是交易对象的不同,在具体的交易方式、制度方面则大同小异。

通常,“期货交易”是指法律上所规定的严格意义上的狭义“期货交易”,含有对未来商品(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时期结算的商品)的交易(远期交易)的意思。即“期货交易”这一词语中,包含有“远期交易”(Forward)和“期货”(Futures)的双重含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各种机会等待着我们的判断。工作选择何种岗位,生活伴侣选择谁,购货最佳时机选择何时,股市走势是升还是降……如何判断结果吉凶,殊难预料。

在经济社会中,农作物因天气因素而有丰有欠;工场生产也常常会因纠纷而停产,因景气变动而荣衰;某种消费习惯会一时风行也会转瞬烟消云散。预测,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现实要求我们,尽管感到迷茫也要做出明确的判断。

特别是在商务社会中,面向未来的“买”和“卖”都非常重要。例如,在资本运营中,认为金、有价证券可能要升值,就可以预先买下;反之,则可将手头现有的资产卖出,以避免损失。

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有一个可以随时大量进行交易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不仅可以从事实物交易,还可以从事期货交易。

于是,可以自由进行“买空”、“卖空”的市场体系就自发地诞生了。这就是“远期交易”的“期货”市场。

期货交易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可以用较少资金进行大宗交易。

例如,以10万日元的保证金(也因商品品种而异),基本上可以从事10倍左右金额的商品交易。如果保证金为100万日元,则可从事1000万日元金额的交易。倘若此商品价格有10%左右的起伏,就很可能使本金变为零。

正因为期货交易是一种可以以小资金做大生意的商业活动,所以美国将这种交易称为“杠杆交易”。日本也称之为“保证金交易”。

虽然期货交易风险很大,但一旦成功也可获得巨大利益,甚至可能出现一夜暴富的情况。

而且,期货交易与一般的商品交易不同,订购的商品在交割期到来之前随时可以在市场上转卖,卖出去的商品也可以随时购回。期货交易正是有这种“倒买倒卖”才可以摆脱实物交割的束缚,仅靠其购价与售价的差额结算就可以完结。

这时,也许一般消费者会有一个疑问:不拥有实物为什么可以卖出呢?这种日常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卖空”,为什么能在期货交易中实现呢?在此,我们介绍一个有趣的故事。

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三世曾就证券及商品的“卖空”问题询问他的财政大臣。当时,财政大臣做了如下回答:“假定有人卖水,我们要买两担或三担水,但这个卖水人只有一担水,但他许诺明天送来。陛下您能因此而惩罚他吗?”

拿破仑三世当下说道:“塞纳河水无穷无尽,我怎么可能惩罚他呢!”

于是,财政大臣应声说道:“诚为如此,商品、证券虽无塞纳河水眼见之滔滔,但确有流通之不绝。即使‘卖空’也可随时取得实物。”拿破仑三世深以为然。

正如卖水之例所喻,现在不持有的商品,如在将来约定的时间取得实物,交割就不应成为问题。

我们常常会听到“价格一变就亏了”、“在期货交易中被骗了”之类的话,同时也会听到“期货很有趣”、“用100万日元赚了1000万日元”之类的说法。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其实,放下“骗”与“被骗”不论,两种说法都是非常现实的。期货交易本来就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测基础上的投机行为,当然有人“臆则屡中”而成功,也有人出乎意料地失败。

关于投机交易,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从本质上看,它不同于“是或不是”的赌博,而是对价格变动的预测,是“利用价格差谋求差价收益的经济行为”。而价格的波动本身,也是有其原因和规律性的。其预测行为当然也不能与以偶然论输赢的赌博相提并论。期货交易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就是由对价格升降机会的把握程度所决定的。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曾有一段广告词宣传期货交易,“商品期货交易就是将明天进行的交易放到今天来执行”。

那么,投资期货的人们胜算几何呢?通常,亏赢比例为7:3或8:2。有近7成或8成的人赔钱,只有少数人爆富。曾有一投机家在20年前从20万日元起家,两年后赚到40亿日元,而后的三个月间赔了56亿日元,而一年后东山再起赚了100亿日元。

这种例子只是个案,并非普遍现象。一般而言,期货交易是一种冒险。美国人认为,“如果只是想赚取投资额的10%~20%,则风险之微令人感到不值得去冒险。所以,要有赚两倍以上的决心,要有坚强的信念、周到细致的观察和大胆的尝试”。“胆大心细”,是市场价格时刻变动的必然要求。世界每天都在变,人们也必须随机应变才行。

简言之,期货交易中只有赚或赔两个结果。如果发现在赔,就应在损失较少时尽早抛出(“能退值千金”,这是期货交易中的一句箴言)。而如果处于增值趋势时,就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是铁的法则。

要理解期货交易,最好的方式是从其问世时说起。1531年,海上贸易盛行的时代,在当时号称“世界首都”的比利时安特卫普,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期货交易所。1620年前后,在日本号称“天下之厨”的大阪,从事期货交易的淀屋米市开张。1730年,大阪堂岛开设了领先世界的大米核账交易(期货交易)市场。1848年,芝加哥诞生了今天名冠全球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

这些商品交易所的问世各有其因,各有其史。在此,我们仅就其中的芝加哥交易所做一介绍。

1830年前后的美国,正是西部大开发时代。在中西部的粮食产区,大量的小麦被生产出来。而在其销售方面,卖方、买方逐渐固定于一些集中的场所,也出现了一些为交换信息而定期举行的集会,市场就这样逐步形成了。

当时的粮食价格因收获期农民急于换取现金纷纷抢售而往往暴落,随后又因商品不足而暴涨,价格差距有时高达15倍以上。为此,农民、粮食商、仓储业、金融家、实业家召开集会,共同商讨建立一个“全年都可以保持价格稳定、货源充足、没有风险的交易制度。”

这个交易制度最初只限定于互相信任的朋友,售、购双方在收获前就10天以后、1个月以后、两个月以后、三个月以后的商品,以“现在确定的价格”签订“事先销售合约”。到约定日期到来之际,卖方将约定的粮食按“事先合约的价格”交割实物。

由于买方按合约付款获得粮食,因而生产者可以获得“全年销售确定”的结果;买方则可以稳定价格、持续地获得必要数量的粮食,保持经营的稳定。P1-4

序言

曾几何时,提到期货交易,只会使人们想到有“红色钻石”之称的小豆期货交易。而时至今日,玉米、大豆、豆粕、咖啡豆、金、银、白金等数十种大宗商品作为国际性的明星商品相继走上了期货交易的舞台。在不久的将来,一直讳莫如深的大米也开始探讨其入市问题。而且,CO2等的排废权以及电能等的期货交易也进入了研究范围。

在物质商品之外,股指期货、利率、外汇等金融商品的期货贸易也十分活跃,“金融衍生商品”这个词成为商务世界的常识,“风险”、“保值”也完全成为日常用语。

那么,期货交易为什么在近年来如此活跃呢?一言以蔽之,是时代的要求。

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转向市场体制,要求有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于是,期货交易应“市场价格变动风险的套期保值”要求而产生了。

此后,由于经济危机的严重使得自由经济的矛盾、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于是,一部分国家转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而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转向了凯恩斯主张的宏观调控经济与自由经济混合的经济体制,并逐步向以管理为主的方向倾斜。

在上述管理、限制的过程中,期货交易这个自由经济的产物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被流放到了经济社会的角落。

半个世纪过去了,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又开始凸显出来,而日益加强的全球化趋势更要求经济社会放宽限制、撤销障碍。

于是,自由经济重新抬头,“期货交易”再次受到关注。世界经济已不能离开“期货交易”而存在了。

随之,期货交易的有关知识也亟待普及。本书如对公众了解“期货交易”的愿望有所帮助,则本人深感荣幸。

木原大辅

后记

本书在日本是一本面向一般大众的入门书。因而,内容上有时过繁,有时过简,有时通俗以吸引读者,有时专业以说明问题。但总的看,对译中文是很难的。因为,日本的期货起步较早,比我国要成熟得多。因而,一些内容我国还没有出现相应的说法。而且,日本对一些惯例也有其独特的说法。对此,译者只好以“信”为主了。建议读者要在读书时抱有明确的比较意识,以此了解日本、对照我国,可以更明白、更有前瞻性。

参与翻译工作的还有关伟、王哲、梁田、袁荣、杨萍、孙晓霞、李晗斌、朱建博等同志。由于时间紧张和翻译者专业知识的限制,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大方之家一笑之余不吝赐教。

译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