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林育南/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良明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缅怀先人,传承光荣,2012年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本丛书通过权威通俗的文字描述以及生动丰富的历史图片,展示了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为中国工运事业英勇奋斗的不朽业绩和伟大精神。他们是中国工运历史上永远的丰碑,激励我们一代一代坚定理想和信念,牢记历史使命,弘扬光荣传统,继往开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进中国工运事业而努力奋斗。《林育南》由李良明编著。

内容推荐

林育南(1898—1931),湖北黄冈人,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开拓者与领导人之一。

李良明编著的《林育南》语言生动、史料详实、图文并茂,立体再现了中国工人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真实记述了林育南为了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短暂一生。他是中国工运历史上永远的丰碑,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为推进中国工运事业而努力奋斗。

目录

第一章 追寻梦想

“白羊山人”

“我要读书!”

“挥其慧剑,招我国魂”

“伺候国家,伺候社会”

创办《新声》

勿忘国耻

阅马场集会

血染武昌城

顽强进击

春暖横街头

大梦初醒

浚新集会

第二章 工运先驱

徐家棚怒涛

大闹法租界

“打死工贼韩老三!”

粤汉飓风

“建立劳动者管理的世界!”

第三章 京汉工潮

罢工前奏

罢工进行时

二七惨案

忍痛复工

编辑《二七工仇》

编辑《施洋先生纪念录》

第四章 铁血洪流

视察安源

五卅前后

“不要忘记了我们的施洋!”

收回汉口英租界

为劳苦大众干革命

打倒新军阀

“枪决不能交!”

信仰不移

第五章 虎穴斗争

“南洋华侨”

创建苏维埃

特殊家庭

铁峦

英勇献身

永恒的悼念

林育南工运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潮也如决堤的洪水,汹涌于神州大地。宣传各种新思潮的团体和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都像闪光的星体,吸引了正在寻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些五光十色的思想,也开阔了林育南的视野。毛泽东回忆那时的情景说:

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

林育南正是这样,他广泛阅读各种新书刊,“隔着纱窗看晓雾”,对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是分不清晰的。

如前所述,林育南曾宣传过“立品救国”“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等思想,现在又受到了无政府主义和新村主义的影响。

1919年3月,周作人在《新青年》第6卷第3号上发表《日本的新村》一文,将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介绍到中国。同年暑假,周又去日本九州参观新村数日,回国以后,在1919年10月出版的《新潮》2卷1期上发表《访日本新村记》,还到天津等地发表题为《新村的精神》演讲。

新村主义提倡“人的生活”。武者小路实笃认为,“对于这将来的时代,不先预备,必然要起革命。怕惧革命的人,除了努力使人渐渐实行人的生活以外,别无方法”。所谓“人的生活”,就是说“各人先尽了人生必要的劳动的义务,再将其余的时间做各人自己的事”。他们组织22个青年,在日本九州买了40余亩土地,盖了3栋房子,实践新村主义理想。“每日值饭的人五时先起,其余的六时起来,吃过饭,七时到田里去,至午时止……下午二时半吃点心,都是值饭人送去。劳动倦了的时候,可做轻便的工作。到五时,洗了农具归家。晚上可以自由,只要不妨碍别人的读书,十时以后熄灯。”这种田园诗般的生活,描绘了一幅无政府、无剥削、无强权、无压迫的美妙画图。

林育南和恽代英等对这种新村很感兴趣,也十分向往。1919年11月1日,他们对新村主义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天,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

我与香浦谈,都很赞成将来组织新村。我们预备在乡村中建造简单的生活,所以需费不多。村内完全废止金钱,没有私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举一人做会计,专管对外金钱出入的事,举一人做买办,专办向外处购买或出售各事。村内衣服都要一致,能男女都一致更妙。会食在一个地方。设图书室,工作厂。对内如有女子儿童的教育事业,应该很注意,因为是新村全体幸福所托。对外鼓吹文化,改造环境的事业,亦很要注意。我想,我们新村的生活,可以农业为根本,兼种果木,并营畜牧。这样做去,必然安闲而愉快。

在他们看来,只要全国都成立新村,过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中国就会变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伊甸园了。

为此,林育南还专门写了《新生活计划》,发表在《新声》上,将他们“共同生活形之笔墨”,并大胆尝试,在农村办浚新小学,在城市办利群书社和利群毛巾厂,作为试验“共同生活”的基地,“以谋社会之改造”。

按照新生活计划,林育南首先回到他的家乡,在林家大湾附近的八斗湾一座家庙里创办了浚新小学和一所通俗演讲社,“实施理想的教育和宣传农民地位的改造”。“这个学校思想上的领导者是恽代英同志,具体物质基础和对当地社会的关系,则有赖于林育南同志以及他的家族中人的支持”。

浚新小学规定学生必须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关心时事,阅读进步书刊,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斗争,演文明戏,揭露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罪恶等。这所学校的创办,使许多穷苦人的子弟得到了求学的机会,得到广大农民和学生家长的支持,但却遭到了乡村绅士和旧学究先生的激烈反对,很快便“因经济困难,中途废辍”。

浚新小学的废辍,是当时中国历史的必然,它表明新村主义是行不通的。但林育南和恽代英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热衷于他们的新生活。P26-27

后记

1919年“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同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挂牌办公。从那时起,中国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历经艰难与风雨,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工运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工运领袖、工运活动家及革命先烈。他们为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缅怀先人,传承光荣,2012年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本丛书通过权威通俗的文字描述以及生动丰富的历史图片,展示了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为中国工运事业英勇奋斗的不朽业绩和伟大精神。他们是中国工运历史上永远的丰碑,激励我们一代一代坚定理想和信念,牢记历史使命,弘扬光荣传统,继往开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进中国工运事业而努力奋斗。

这套丛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系统出版的反映工运领袖及英烈领导工人运动和工会活动历史的传记图书,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宣传。丛书面世以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2012年,该丛书被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首届党员教育培训精品教材。

为了继续出版好这套丛书,我们又编辑了丛书第二辑,新推出了人物传略9种。该丛书第二辑的编辑工作得到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永玺的指导。王永玺教授审读了全部书稿。在丛书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武汉施洋纪念馆等单位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值得一提的是,《林育南》《施洋》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遗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1&ZD079)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本丛书从策划到成书的时限紧迫,因此在文稿内容、图片组织上难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欢迎各界读者进行批评指正,并希望能够在未来修订出版时加以完善。

编者

2014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