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社会关注的诚信问题,从诚信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诚信是人格培养的核心和起点、诚信的本质是求真至善等十个不同角度对“夯实人格塑造的基石”进行专题探讨。书中每个篇章均包括了案例导读、案例点评、知识要点、相关链接、活动天地、延伸阅读等几个版块,为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可操作性强。
本书适用于职业学校诚信教育,也可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夯实人格塑造的基石(诚信篇)/点击成功的快捷键 |
分类 | |
作者 | 朱增蕴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社会关注的诚信问题,从诚信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诚信是人格培养的核心和起点、诚信的本质是求真至善等十个不同角度对“夯实人格塑造的基石”进行专题探讨。书中每个篇章均包括了案例导读、案例点评、知识要点、相关链接、活动天地、延伸阅读等几个版块,为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可操作性强。 本书适用于职业学校诚信教育,也可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十章,围绕社会关注的诚信问题,从十个不同角度对“夯实人格塑造的基石”进行专题探讨,主要探讨了诚信的本质、诚信在人格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如何从学校生活中培养诚信意识、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诚信保障体制等。每个篇章均包括了案例导读、案例点评、知识要点、相关链接、活动天地、延伸阅读等几个版块,为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可操作性强。 本书适用于职业学校诚信教育,也可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篇 诚信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从“狼来了”的故事谈起 第二篇 诚信是人格培养的核心和起点——从“吾日三省吾身”谈起 第三篇 诚信的本质是求真至善——从电影《美丽的人生》谈起 第四篇 人无信则不立,社会无信则无序——从免费的“午餐”你敢不敢吃谈起 第五篇 弄虚作假,总要付出代价——从“足球中超联赛商务开发遇到的问题”谈起 第六篇 培养诚信习惯,从校园生活开始——从“苹果怎样分”谈起 第七篇 常存善念,不为小恶——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谈起 第八篇 讲诚信,作老实人会吃亏吗——从“不昧500万元巨奖,竟遭非议”谈起 第九篇 实践诚信,要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路克校长爬行上班”谈起 第十篇 当遇到不诚信的人怎么办——从影片“天下无贼”的主题谈起 编写后记 试读章节 “狼来了”的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很广,故事概要如下。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每天要去放羊,但他心里很害怕山里有狼说不准什么时候要来吃掉他。于是小孩和村民商量后达成协议,一旦放羊时有狼来了,小孩就大声呼救,村民们听到喊叫声,会立即上山来打狼。这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小孩在山上放羊时,闲来无聊,他就想戏弄一下村民。于是,他就往村庄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使出吃奶的力气叫道:“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救命啊!”在山下劳作的村民听到小孩的喊叫声,立刻拿着锄头、扁担跑上山去,结果他们发现上了小孩的当。这样循环往复几次以后,受到戏弄的村民逐渐对小孩产生了不信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小孩吓得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可是在山下的村民虽然都听到了小孩的呼救声,但谁都再也不相信小孩的话了。他们照常在田里耕作,谁也不把小孩的呼救当回事,最终小孩被狼吃掉了。 “狼来了”的故事,通俗而又深刻地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道德规范,诚信不仅是社会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原先这个村里的村民生活很稳定和谐,大家守望相助,互相支撑。但由于放羊的小孩不诚信,结果导致小孩与村民之间的信任体系破裂,这不仅损害了大家约定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还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小孩的不诚信行为是酿成这场悲剧的主要因素。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涵。当代社会,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不仅要求人们从个人伦理道德的范畴去理解,而且更应该看到,诚信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瓜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诚信是个人道德范畴和社会制度范畴的统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一个行业的成功,乃至于一个社会的成功,“诚信”对其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什么是诚信?诚信的内在本质又有哪些呢?从放羊小孩和村民的行为中发现,从字面上看,“诚信”的意思很简单,即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到“诚实守信”。但深入一些分析,尤其是从上例中,放羊小孩的遭遇和村民对待这个放羊孩子的态度前后变化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诚信从内容上,其实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诚”,包含诚恳、诚心、真诚、诚实等。它要求人们做人要真实、表里如一、诚实无欺,是社会对人的道德和信念的内在约束。二是“信”,包含守信、信赖、信用等。它是通过人们的具体行为来表现的,要求人们在交往中要履行承诺、言行一致,是人们为人处事的行为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诚”是人内在的德性,是人格的体现。“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于中,必信于外。“诚信”其实是人的内在人格和外在行为的统一。它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也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交往的基本规则。 诚信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古至今,诚信作为一个道德规范,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伦理道德要求。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这样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荀子把修身养性的最大成果看作“诚”,人如果达到诚就没有更高要求了。为什么呢?荀子解释,“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出自《荀子·不苟》)。其今义即:天不自吹人们都知天高;地不宣传人们都知道地厚;四季更换不用解释,百姓都知道这是周期。因为他们表里如一、遵循常规。这就达到了“诚”。所以“诚”就是要做到最真实、最合乎规律的内在表现。诚对宇宙讲的是“天之道”;对人讲的是“人之道”,是一种德性,指身心的统一。 人的行为准则为什么还要讲究“信”字呢?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人如果无信,谁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呢?换句话说,不讲信用的人,是不可以信赖的。因此,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做人的信誉,更是一种与人交往的资源。P1-4 序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各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而且更要把诚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以及完善人格的塑造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落实。 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专门用于职业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的学习指导书。同时它亦可作为学生工作者在进行诚信主题教育和指导学生开展诚信实践活动时工具书。 全书分为十个篇章,从不同角度对如何“夯实人格塑造的基石”进行专题探讨,探讨诚信的本质、诚信在人格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如何从学校生活中培养诚信意识、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诚信保障体制等等。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案例引导、观点讨论、实践操作、延伸阅读等形式,为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想像空间。尤其突出了现实中两难问题的讨论,力求引导同学们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发深层思考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认识加强个人诚信品质塑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为职业学校实现“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提供了教与学的实践操作平台。 在学习和使用本书时,要始终把握两个基本方法:一是要立足在诚信人格的自我塑造、道德自我完善的角度去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学习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思楚。实际和社会现实,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举一反三,逐步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二是在运用此书时,要结合课题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以及相关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力求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落实在“怎么做”上,培养学生“知行统一”的实践能力。 本书由朱增蕴编写,张海燕教授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张海燕教授和许多职教界领导、前辈、同行的指教,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个人水平所限,本书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或者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真诚地希望各位读者和同行提出宝贵的批评与建议。 编者 2007年11月 后记 同学们,《点击成功的快捷键》第一分册——《夯实人格塑造的基石》诚信篇到这里将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塑造自己的诚信人格和践约自己的诚信诺言还没有完,它将是一个伴随我们终身的追求。 中国是一个崇尚诚信的国家,从古至今,始终颂扬着一种诚信可贵的为人之道。从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行,行必果”的立规开始,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践约实践,再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行为准则的树立,江山代有人才,楷模成群辈出。先辈们以自己的人格修养和实践精神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的内涵。前辈们以无数可歌可泣的义举,为中国人树起了诚信的大旗,铸就了值得人们骄傲和自豪的优秀的诚信文化传统。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社会的发展,赋予了“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涵。当代社会,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不仅要求人们从个人伦理道德的范畴去理解,而且更应该认识到,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即诚信是个人道德范畴和社会制度范畴的统一。目前“讲诚信有经济效益,讲诚信就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也是对古人提出的诚信理念的创新和发展。 个人能否诚信地为人处世,反映的是他自身人格的高低,而一个社会的诚信氛围,反映的则是民族的精神素质。一个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能为国际社会所信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创造出更优秀的物质文明,而且应当孕育出更加先进的精神文明。历吏将把延续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任务交到新一代青年人手中。作为当代青年人,理当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结合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将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和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中国的诚信建设将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诚信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也许还有许多社会诚信问题和个人人格完善的难题需要自己独自面对,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希望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以自己的智慧、实践和勇气,在校园、在中国、在世界撑起一片诚信的蓝天! 衷心地希望大家一起参与,一起实践,共同构筑整个社会的“诚信大厦”。 编者 2007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