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论集。本文集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美国媒体兼并浪潮及其启示,世纪的角逐,论中国传播学的人文学特质,对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传播科技发展对美国传媒监管之法律政策的影响及其启示,中国期刊的发端与发展略考,编辑退稿时如何稳定作者队伍清,出版管理的伦理性原则,试论儒佛道对传播的认识与实践,报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体的策略选择等内容。
十年“求索”——代前言
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美国媒体兼并浪潮及其启示
百年中国报刊科学话语与现代化历史进程
关于传播学本土化问题的思考
论中国传播学的人文学特质
论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基本向度
“话语”的文化读解
论《新青年》的科学话语传播
世纪的角逐
被历史言说与为历史言说
传统与现代拉力中的尴尬行状
论湖南《大公报》的科学话语传播
“立人”与“立国”
论极“左”思潮的反科学性对当代报刊科学话语的影响
反馈:百年中国报刊传播的“生命通道”
思想:传播生命力之魂
对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教学的探索
文化与传播
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
多维视野中的受众研究
论大众文化与媒介教育的范式变迁
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受众研究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董
符号、欲望及神话:消费主义与电视
性别·阶级·消费
仪式·性别·狂欢
我国近现代新闻法规的变迁
传播科技发展对美国传媒监管之法律政策的影响及其启示
论新闻底线道德的法律运作
我国有线电视法规的法律价值内涵分析
我国新闻传媒经营管理制度的创新
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存续前提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新闻管制评议
论应对媒介融合的法制管理原则
文化霸权与“文革”新闻评论
叩问:新世纪新闻出版人才的培养
对科普期刊辩证逆向思维的新认知
对我国报刊发展、治理后的思考
文化视野下的期刊编辑工作
试析期刊经营
论期刊栏目策划与设置
中国期刊的发端与发展略考
理解·尊重·稳定:编辑退稿的作者意识论
论编辑退稿的说服性传播策略
论编辑退稿的科学公正性原则
少儿文学期刊的品牌战略
编辑退稿时如何稳定作者队伍清
论编辑主体的思维定势及其扬弃
关于娱乐传播的伦理思考
“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
从“生命逻各斯”到“意识形态逻各斯”
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
LINux对信息时代伦理的挑战和意义
作为互联网精神的自由、开放和共享
信息分化:一个信息社会学新概念的界定
凝视网络社会,,谢俊贵
当代信息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信息分化论略
社会信息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互文”型手机短信及其语篇特征探析
论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出版管理的伦理性原则
在竞争、规范中平稳发展
试论数字电视受众的变化与传媒传播策略的调整
此“谈话”非彼“谈话”
新闻漫画的传播优势:形象化的评论
平面媒体新闻图示浅析
瞬间形象的力量
论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电视新闻的影响
二战中广播的作用浅析
新的综合战
广告教育忧思录
《时务报》与中国近代公共舆论空间的建构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衍变及其现实悖论
试论儒佛道对传播的认识与实践
从“知识”到“生命”申
当代新兴读者群及其需求
“大出版”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新思路
对“新闻线人”热的冷思考琦
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
电视新闻评论:在转型中崛起
故事化的叙事策略:对《焦点访谈》的话语逻辑的解读
报业市场的垄断厂商均衡
媒介消费的排他性与传媒经营制度
传媒业内容产品的产品属性及其政策含义
中国报纸发行方式变迁的理论解说
报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从“缺位”到“强化”
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体的策略选择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