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生影像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聂华苓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以其在国内求学,台湾写作却遭政治迫害,最后在美主持作家工作坊的经历,讲述了自己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思路历程;尤其是在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期间,对一大批重要作家思想和交流的记录,生动深刻、富有情趣。这位八旬老人的丰富回忆,绝不仅仅是一个作家的历史,一个普通女人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的历史,铭记着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

内容推荐

本书逾六百页的篇幅,近三百张老照片,盛载作家聂华苓厚重而深情的回忆。本书由故园、绿岛小夜曲和红楼情事共三部分组成。书中第一部写出在动荡的战火岁月中,她的家庭遭逢巨变,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在艰难挣扎下成长。第二部记叙她漂流到台湾后的生活,在《自由中国》任编辑期间,遭遇政治压迫,母亲和弟弟离世的打击,历经人世沧桑。第三部分追述与第二任丈夫安格尔在美国从相知相爱到结合的半生情爱,多年后丈夫遽然离世,晚年竟不能与之同偕白首……一字一句,无不叫人掩卷长叹。

目录

序 

第一部 故园(1925—1949)

(一)大江东流去

再生缘

母亲的自白

坐马车,去看戏

爷爷的鸦片烟

真君

我的戏园子

乾三连,坤六断

魂兮归来

一对红帽子

离别家园

  【外一章】

四十年后——姐弟返乡

(二) 流浪,逃亡

松花江上

也是微云

在太行山上

嘉陵江上

黄河之恋

长城谣

玉门出塞

围城

走向真空地带

  【外一章】

五十年后话当年——寻找谈凤英

第二部 绿岛小夜曲(1949—1964)

雷青天

1960年9月4日

雷震与胡适

母与子

爱情,鲜花,梦想的庄园——殷海光

谁骗了我的母亲?

  【外二章】

再见雷震,1974

旧时路,别样心情,1988

第三部 红楼情事(1964—1991)

(一) 执子之手

偶然,1963

小笺

从玉米田来的人——安格尔(Paul Engle)

结婚戒指呢?

我俩和女儿们

我家的彩虹

(二) 那条小船

 Ⅰ.大江依然东流去

又饮长江水,1978

寻找艾青,1978

林中,炉边,黄昏后/丁玲,1981

压不扁的玫瑰/杨逵,1982

踽踽独行/陈映真,1983

母女同在爱荷华/茹志鹃和王安亿,1983

郭衣洞和柏杨,1984

乡下人沈从文,1984

  【外一章】

秋郎梁实秋

 Ⅱ.流放吟——20世纪

樱桃撒了一地(罗马尼亚,1972)

我的表骗我(伊朗,1969)

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波兰,1972)

墙里墙外(西德,1972)

而我没有鞋子(匈牙利,1974)

橡皮擦和天堂(博茨瓦纳,1977)

我没带机关枪(巴勒斯坦,1978)

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波兰,1981)

湖中的姑娘(以色列,1985)

亲爱的爸爸妈妈(南斯拉夫,1988)——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呼唤

命定的捷克人哈维尔(Vaclav Havel,1988)

游子心(罗马尼亚,1988)

  【外一章】

追求流放的诗人——吉增刚造

(三) 红楼即景

忆别

当我死的时候——1991,待续

跋 

附录

聂华苓作品及其他

中文作家——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和“作家工作坊”

试读章节

坐马车,去看戏

我家住在汉口旧俄租界两仪街。俄罗斯洋房,冷冰冰的粗大石柱子,冷冰冰的大铁门,永远关着,隔开了外面的世界。我恨不得家在文华里、辅义里那种弄堂房子里,人挨人,多热闹。那扇大铁门,只有父亲晚上回家,汽车两柱刺眼的灯光射来,才大打开,灯光射得满园子透亮。两个脚穿马靴身挂盒子炮的马弁站在汽车两旁。汽车在屋前两根粗大的石柱子前停下,马弁跳下车,打开车门,站在一旁,父亲下车走进屋子。宽敞的楼梯,迎面一面大镜子,照着楼梯格外长,长得叫人不想上楼。楼上咚,咚,咚,爷爷的拐杖敲在地板上,越响越近,突然矗立在楼梯顶上,像一座大石像。父亲叫一声爹,就钻进母亲房里了。他们谈话玩骨牌,我坐在一旁。他们谈哪天在扬子江饭店有宴会呀,什么人家遭绑票呀,程砚秋要来汉口大舞台呀。我困得眼睛睁不开了,也不肯去睡觉,不为别的,只为喜欢听他们讲那花花世界。爹很少和人说话,他整天在书房里,在有着一叠叠小抽屉的高大红木书桌前,用粗大的毛笔刷些奇形怪状的符号。爹说那就是篆字。要不然,他就坐在一个红色蒲团上打坐,盘着腿,闭着眼,人来了也不理。他也会在书房里,像瞎子摸黑一样,两手晃来晃去,一摸老半天,那也算是打拳,叫太极拳。他在家里总像是躲着人,只是在房里和母亲说说话。

那时正是父亲在武汉卫戍司令部的时候,马弁听差晚上没事,就在门房里抽烟,喝酒,讲笑话。我有时到门房里和他们混在一起,听不懂的话,就打破沙锅问到底。姘头?姘头是什么?姘头是一种小毛虫,咬人的,咬得人好痛好痛。我们园子里有吗?他们大笑,指着厨子杨宝三说,问他,问他。结巴急得更结了:胡——闹,不——要胡——闹。叫条子?条子是人吗?不是,叫条子是叫狐狸精,叫来了要缠人的,缠得人要死不活。什么是窑子?窑子是大人玩的地方,小孩子不能去的。为什么?那儿有妖魔鬼怪。

他们都说自已是北方老粗,没有念过书,当过军阀吴佩孚的兵,国民革命军打败吴佩孚,他们又成了国民革命军的兵。他们谈打仗的事,他们会唱戏,他们会讲故事。“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唱戏的北方佬唱到那儿,突然显得很悲哀的样子。有人还会唱“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青的山,绿的水,花花世界,薛平贵好一似孤雁归来”。他们比汉口大舞台的戏子唱得好听,好像唱出了真人真事,唱的人真成了一孤雁,我也悲哀起来了。

我要听故事。有人说:好,我给你讲牛郎织女吧。牛郎织女七七鹊桥相会嫦娥奔月、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何仙姑那一类好听的故事,都是在我家门房里听来的。

他们赌博,玩牌九、掷骰子。我不懂,只听他们叫叫嚷嚷。再来一张!好!二四!庄家通吃!庄家把桌上的钱全搂光了,对我说,明天请你吃法国冰淇淋。我家在已收复的俄租界,和法租界相连,那儿的安南巡捕头戴法国小帽,笑起来,一口黄牙,我一点也不怕他。英租界的红头洋人,手拿短木棒,一抡一抡,逗孩子玩,不像巡捕的样子。德租界已经收回,德国买办还在街上走得夸嗒夸嗒响,硬着脖子,看也不看人一眼。日本租界的巡捕,一看见没人坐的人力车,拉着车夫就用棍子打,车夫哎哟哎哟地叫,拖起车子往租界外面跑。日本巡捕一脚踢倒车夫,扣下车子,“巴格亚鲁、巴格亚鲁”地骂。车夫跪在地上哀哀求饶。

我家门房的人还谈什么直系、奉系、皖系,还有很多很多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曹锟,段祺瑞,说他们是什么北洋军阀。一谈一个晚上。军阀打来打去,本来是朋友的,不知怎么一下子变成了仇人;本来是仇人的,一下子变成了朋友,结合起来打别人。我问,那些人是流氓吗?他们大笑说,他们可比流氓厉害呀,有兵,有权,有枪,说杀就杀,拖到刑场,砰砰几下,人就去见阎王爷啦。阎王爷有一本生死簿。该死的,要你死。不该死的,放你回去。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打汀泗桥。汀泗桥有山有水,容易守,很难攻,是武汉的前哨阵地,吴佩孚布置重兵死守。唐生智的革命军第八军,李宗仁的第四军猛攻,打下汀泗桥。吴大帅大怒,退后的将领,全部枪毙!立刻执行!

讲的人讲完了,有人叹了口气说:中国人几时才有太平日子呀。

有人接着说,北伐军真厉害,五天打下两桥——汀泗桥、贺胜桥。吴大帅亲自带大刀队督战,下令退后的官兵格杀毋论。北伐军打下贺胜桥,吴大帅打死几个长官,砍下脑袋,挂在贺胜桥上,才坐车逃走。吴佩孚的第二师师长刘佐龙倒戈,帮革命军作内应,占领汉阳和汉口,只剩下武昌孤城了。吴大帅派第八师师长刘玉春当武昌守备总司令。革命军封锁围困武昌城。我们是刘玉春的军队,分途突围,都给革命军打回来了。关在城里四十天呀,粮食完了,有人吃树皮呀。城里到处是难民。汉口商会派代表进城救出一百多妇女孩子。我们当兵的,没去汀泗桥、贺胜桥送命,困在武昌城里也要饿死了,还能打仗吗?革命军总指挥唐生智和刘玉春谈判成功,放出三万多难民,刘玉春开城,革命军收编吴佩孚的军队。一眨眼,咱们又成了革命军!又反过来打军阀!滑稽不滑稽?民国这笔烂账怎么算?你说!

汉口俄租界两仪街的三又路口,有个上海理发厅。无论什么商店,招牌上有了上海两个字,就时髦起来了。那理发厅出出进进的女人,打扮得也格外好看,高高的领子,喇叭袖子,旗袍两旁开一点儿小衩,衩口如意盘花,脚上是三寸空花高跟鞋,手一招,汽车开来了。理发厅对面有一个白俄女人开的小商店,玻璃橱窗里摆着一把彩虹小洋伞,永远摆在那儿,逗得我心痒痒的。母亲说:你有好几把小洋伞了,不准再买了。

母亲不给我买俄罗斯小洋伞,我一路哭回家,哭得不肯罢休。

打杂的小伙子金童说:小洋伞有什么好?走,我带你去看戏!

我要坐马车。

好!坐马车去看戏!

马车一颠一颠,马蹄嘀嗒嘀嗒地跳舞。

下了马车,金童把我扛在肩上,一面唱:小白菜哟,地里黄哟,两三岁哟,死了娘哟。

我问:你的娘死了吗?

金童说:我娘生下我,就死了,我爹娶了后娘,我就是小白菜。他又接着唱起来:弟弟穿的,绫罗缎哟,我穿的是,破衣裳哟。

我不要我的娘死。

那你就乖乖的,不要哭,你一哭,你的娘就会死。

你骗人,我天天哭,我的娘也没有死。

他摇摇头说:我说不过你。

走着,走着,突然砰、砰、砰几声,一阵血气扑来,吓得我嚎啕大哭大叫:我要去看戏!我要去看戏!

这就是戏呀!

这不是戏!是枪毙人!

枪毙共产党!

从此我不敢看血。

1927年,母亲生了弟弟。爷爷取名汉仲。

他出生那天,家里可真热闹。我早上醒来,听见楼梯上咚咚的脚步声。李妈说:快起来,你要得弟弟啦,接生婆来了,老太爷在堂屋里准备谢祖呢。我跑到母亲房门口,门已经关上了,只有奶奶和接生婆在房里。母亲一阵一阵哀叫,我害怕她会死,站在门外哭,一面捶门大叫:我要姆妈!我要姆妈!爷爷走过来,举起拐杖:你再闹,我就打!就在那当口,婴儿哇的一声,母亲也安静了。我也不敢哭了,站在她房门外等。奶奶打开房门,一阵血气冲出来。奶奶微笑着往堂屋走,对爷爷说:点蜡烛烧香吧,谢祖宗保佑,又得了个孙子。  父亲得到消息,从办公厅回家。他没进房去看母亲和婴儿,径直走进书房,在他那有着一叠一叠小抽屉的大书桌上,用他那把刷子一样的毛笔刷出杯口一样大的字。奶奶说:产房的血有邪气,男人沾不得的。

爷爷特地请武汉有名的星相家李少庵为汉仲算命。根据汉仲的生辰八字,李少庵说得爷爷拍桌叫好。汉仲是壬骑龙背的八字,安邦定国,官至一品。

汉仲周岁那天,家里大宴宾客。堂屋八仙桌上供着祖宗牌位,一对大红烛在古铜烛台上燃着两道金光,古铜香炉里的檀香,细细一线绕呀绕的,绕香了一屋。堂屋正中间一张大桌上铺着大红毡毯,摆满了抓周的东西:文房四宝、《论语》、《诗经》、玩具刀枪宝剑、银元金币、大大小小鸡血石印章、锦缎盒里的汉玉印泥盒、绞麻花金链子、长命富贵金锁片、线春小袍子、花缎小马褂。客人围着桌子站了几圈谈笑。父亲先谢祖宗,三拜九叩。婴儿坐在桌子正中间,母亲在一旁扶着他。婴儿一坐上桌就乐了,挥动小手,要抓宝剑,抓不住。好,要当总司令,母亲说。他抓住一块银大洋,往嘴里喂。母亲夺过银洋,笑着说:不行,不行,发财也得要命呀。婴儿又抓鸡血印石。好,掌印的人。他又抓《论语》,抓起来就要撕,母亲拿过书说:爷爷的宝贝呀,撕不得。他又抓起一支羊毫毛笔。好,有了《红楼梦》,你就写青楼梦吧,母亲笑着说。有人说:青楼,有意思,有意思,《红楼梦》好不好看?哎呀,写一些乱七八糟男女的事,不要看。有人回答。

我要抓周!我对母亲说。

你大了,不能抓周了。

弟弟抓,我也要抓!

姑娘家,不抓周。

我要抓!我要抓!

满屋的人全怔住了。

你就让她抓这桌子上的东西吧,父亲说。

我看了一眼:不要!我都不要!

母亲说:你要什么?

要那把俄国小洋伞。

母亲笑了:她要的东西,非要到手不可。

我终于得到一心一意要的那把彩虹小洋伞。P40-P44

序言

我是一棵树

根在大陆

干在台湾

枝叶在爱荷华

后记

《三生影像》写到1991年为止。Paul的诗《当我死的时候》也未写完。

他1991年突然在去欧洲的旅途中倒下。天翻地覆,我也倒下了。2003年,他去了十二年以后,我居然写出了《三生三世》,也是死里求生挣扎过来的。

现在,这书内容大幅增加,编排也大加改动,还加上两百八十多张人物照片,每张并附素描,扩大而形象地反映我三生的人景,乃题为《三生影像》。

生活似乎是老样子,很生动,很丰富。但是,没有了Paul的日子,回想起来,只是一片空白。不写也罢。

待续吗?也许。那份情缘完不了。也许有来生,也许有天堂。聊以自慰吧。

2005年风霜渐紧时节

增改于爱荷华鹿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