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是一曲关乎伦理、尊严和成长的浪漫悲歌,是韩国文坛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畅销佳作,问世至今已重印46次,1998年获得第6届大山文学奖。本书由韩国文学翻译院特别推荐,为译文出版社“韩国现当代文学精选”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洪鱼(韩国现当代文学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韩)金周荣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部小说是一曲关乎伦理、尊严和成长的浪漫悲歌,是韩国文坛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畅销佳作,问世至今已重印46次,1998年获得第6届大山文学奖。本书由韩国文学翻译院特别推荐,为译文出版社“韩国现当代文学精选”之一。 内容推荐 小说以浪漫而带有梦幻色彩的笔法讲述了一个关乎伦理、成长与自我发现的故事。男人带着情妇离家出走,撇下一对母子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相依为命。被遗弃的母子俩深居简出,变得异常敏感乖张,被村里人视为异类。只有正值青春期的儿子知道,母亲思念的心是如何苦涩。从父亲出走的第五年开始,奇异之事接二连三地降临这个两口之家:每逢大雪,总有不速之客光顾家里,先是一个诡异的少女,在母子俩心头掀起惊涛骇浪之后,又飘然离去;随后又有一个模样酷似秃鹰的怪异男子找上门来纠缠不休;最后是一个少妇以借宿为名撇下一个婴儿不辞而别,而冰雪聪明的母亲心知肚明,这即是丈夫的骨血……一连串离奇的遭遇只预示着一件事情:那个始终只出现在少年幻想中的父亲要回来了。而当漂泊了六年的男人真正归来时,母亲却在一个下雪的清晨消失了,雪地上只留下一串伪装的脚印…… 试读章节 清晨,鹅毛般的瑞雪飘飘扬扬地洒落到地上,渐渐堆积了起来。天快亮了,屋里还是很暖和。所以,每逢下雪的早晨,我总要赖床睡懒觉。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在被窝那头的妈妈轻微的动静。我和妈妈一样,没有勇气早早撩开被子起床。其实,那是舍不得离开环绕着腰际和屁股的那暖和和的被窝的缘故吧。我用力把腰贴在炕上,紧紧地闭上眼睛。妈妈那宁静的呼吸、沉淀在天棚矮矮的屋里的浓浓体香,也稀释成了暖暖的倦意,温柔地拥抱着我。静静地落在门外的雪花,像是要将我们的喘气声都轻轻地吞掉。 屋内静如海底,又像夜幕笼罩的大地。那灰蒙蒙的晨曦,还有屋内静得连时间似乎都停止的寂寥,无不撩拨着清晨浓浓的困倦。虽然屋内还是灰蒙蒙的,但妈妈知道这不过是阴天常有的错觉而已,外面也许太阳早就升起来了。可是,像今天这样下雪的早晨,人们常常会赖上这错觉的魔术,整个村庄都会沉睡在这难得的懒觉中。那寂寥的微明,超越了慵懒和宁静,几乎近于幸福。这个时候,只有这个时候,维系我身体的大大小小的骨头仿佛都在尽情地散开,我平躺着,感到从没有过的安稳。 可是妈妈却在搅动这片连气味都要打瞌睡的宁静。只见妈妈的身体悄然钻出被窝,当妈妈靠近门口把视线投向窗纸时,我睁开了眼睛,妈妈那披着睡衣的背影充满了我的视野。尽管一夜辗转反侧,可妈妈的睡衣却仍然整整齐齐,连飘带都没松开。我掀起被角蒙上了脑袋。这时,传来妈妈自言自语的声音: “天啊,整整下了一夜,把木廊都盖住了。” 那是妈妈惊讶得脱口而出的独白,所以我也没吭声。我知道妈妈是自言自语,并不想让我回答。可是,有一点却很明了,那就是我能沉浸在这宁静和慵懒中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了。妈妈还在自言自语着:“昨夜你小子打呼噜的声音实在叫人烦……” 妈妈那是在敲打我呢,她是说你小子别在那儿装睡,我知道你醒着呢。可我还是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因为妈妈的话实在太离谱了。正如妈妈的猜测那样,我早已醒来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在睡梦中打过呼噜。论感觉器官,妈妈和我都较为敏锐。对于一些古怪的气味,我和妈妈都能辨出其出处,有着这样敏锐的感官,不能不说是幸运的。 我们之所以能有这么敏锐的感官,也许是与我和妈妈所经历的漫长的与世隔绝的处境有关。虽然我们的房子说不上有多么宽敞,但我和妈妈守着这个围墙低矮、大门破旧的老屋已经有整整十三个年头了。由于我家在穷困的同时总是积淀着宁静,而且由于在那宁静的气氛中充盈着恐惧,我和妈妈总是默默地打发着日子。每当隐隐约约传来从未听到过的陌生的声音,我和妈妈总会带着戒心,力图去搞清那个声音的出处以及声音带来的阴影。对陌生东西的敏感,几乎成为我们这两口之家本能的反应。为了使我们的感官保持敏锐,我们宁愿远离邻里,默默品尝孤独,因为我们惧怕维护那柔弱和孤独的屏障在不知不觉中被人摧毁或损坏。 可是妈妈竟然说我引以为豪的那个感官发生了问题。我敢肯定,我从来没有在睡梦中打过呼噜。因为我即使在酣睡中也能听见灶坑的火焰被吸进炕洞的声音,也能分辨出大门外隐约的脚步声。假如我打过呼噜,那么,我靠睡梦中的自觉症状也能充分感知到。而且,我早晨醒来的时候也全然没有睡眠不足的感觉。我狐疑地望着辨别力可能发生了障碍的妈妈,可妈妈像是不用回头就能摸透我心思似的接口说: “你小子打的呼噜都让我睡不着觉呢。” 妈妈虽已察觉到我不以为然的态度,可她肯定没有意识到儿子正用担忧的表情望着自己呢。妈妈有些专横的语气里还含着这样一层意思,那就是我们有可能从此跟这种对于年轻的母亲和幼小的儿子而言实在很合适的淡泊的穷困,以及像今天早晨这样的慵懒,要做宁静的别离了。我决定不跟妈妈计较,在妈妈为下厨做准备的当儿,屋里稍微亮堂了些。我透过妈妈薄薄的睡衣,依稀可见妈妈嫩白的肌肤和纤细的肩膀。 “你来搭把手嘛。”正要推开门的妈妈不耐烦地说。 妈妈虽然用双手抓住门把在用力往外推,可是外廊上的雪厚厚的,靠妈妈一个人的力气实在是奈何不得。没办法,我只好起来帮忙,可是任凭我们下死劲推,门还是未能开启可供一个人出入的缝儿。当我们从勉强挤开一道缝的门望出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雪国世界。妈妈和我顿时愕然,不知说什么好。自打生下到如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妈妈摸索着捏住了我放在她后背的手。妈妈那双茫然而惆怅地望着霎时消灭了高低的银色世界的眼睛里,竟然噙着泪花。也许那是因为外面太过寒冷,但我知道,对于见多识广的妈妈来说,眼前的雪国也令她惊叹不已。 我们频频揉着发凉的眼睛,忘情地望着无边无际的雪帘。望着这雪蝶纷飞的美景,好像是此刻我们能做的最佳选择。妈妈腾出一只手悄悄按住自己的胸口,显然她的呼吸在加快。眼前堆着那么多的雪,妈妈的心口好像变得空落落的,甚至连呼吸都变得不顺畅了吧。要不就是她想到了我们善良的邻居,或者是孩子们的命运也未可知。说来也怪,这洁白的雪竟然使人联想起孩子们的命运。也许是白雪的温和和纯洁,才让我们想到不懂事的孩子们将要面临的磨难的吧。 妈妈望着银装素裹的世界自言自语着:“天啊,竟有这么美的景色。” 糊在门上的窗纸下半部早已被雪浸湿,妈妈关上了门。 “瑞雪兆丰年,多亏是雪,换成了雨,不把村子淹没才怪呢。” 我重新把身子钻进被窝里。因为我知道,在积雪足有一人高的今天,我这个少年能做的事可以说是一件也没有,如同埋在大雪下的脚印一点痕迹也没有。涌进屋里的冷空气让妈妈打了个寒噤,我越过拽到鼻尖的被子,看着妈妈脱下睡衣换上夹袄。正在这时,我听见了打呼噜的声音,于是我一下子揭开了被子。 “妈妈,妈妈!你听见声音了吗?” 虽然感觉到妈妈微微一惊,可我敏锐的听觉已经反射性地在屋里搜索起来。可是那个诡秘的呼噜声很快消失了,屋里又充满了难耐的寂静。瞬问,我和妈妈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来。在我听来,那呼噜声是那样分明,可现在竟然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妈妈半夜里听见的呼噜声之谜行将水落石出的时刻,那声音却像埋在大雪底下无数的脚印那样,眨眼工夫消失了。 “看来眼睛和耳朵都靠不住了。” 妈妈瞥了一眼放在上房头的旧缝纫机和针线笸箩,那里堆着昨夜没有做完的针线活。妈妈替人家做针线活儿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视力了。妈妈天生眼力好,加上有一双巧手,更因为她认认真真缝着每一针,不放过一个细微处,还有着正直的品性,所以妈妈的针线活儿多得忙不过来。我的耳朵靠不住了,全赖这不到半夜不能躺下的针线活儿,妈妈每天都不错眼珠地盯着那部旧缝纫机。说失望,我这个失去洗刷自己的机会的人也毫无二致。我跟妈妈比试听觉的较量持续了一段时间,可那怪异的动静再也没有出现。 就像妈妈开门看见那遮挡视野的纷纷扬扬的雪花误以为是蝴蝶在飞舞那样,难道我和妈妈同时被一种不可思议的动静搅乱了听觉吗?可是,后来再也没有出现那值得怀疑的现象,于是妈妈就抻了抻衣襟,打开通往厨房的门走了出去。里屋的门已被大雪封住,怎么也打不开,妈妈想去厨房,在试着打开厨房的门。 正在这时,我听见了妈妈惊诧的声音,于是吓得霍地从被窝里跳了起来。妈妈的声音好像是被噎住了,卡在喉咙口出不来。同时,我用直觉感到妈妈好像在灶台那里踏了个空,身子整个跌倒在厨房的地上。这时,我已经撩开被子坐了起来,但听到那可怕的动静后,我重新把脑袋缩进了被窝。此后的两三分钟里,我对被窝外面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我的这种行动不能说是怯懦,因为那是一种条件反射,当时我心目中全然没有妈妈可能会面临危险的想法。 大约过了两三分钟,我的听觉总算恢复了正常,正注意着厨房那边的动静。这时,妈妈的声音已变成了威胁某个对象的嗓音。可是那充满恐惧的声音却在告诉我,真正受到威胁的其实是妈妈。那声音既像人们在追赶落在田埂上的鸟群的那种不耐烦的嗓音,又像人们跺着脚驱赶趴在污水沟里瞟着人们的讨厌的老鼠的叫声。我知道妈妈害怕贸然接近的那个对象正蜷缩在厨房的哪个角落里,可我还是不愿走近通往厨房的那扇门。 P1-6 序言 那些不停迁徙的游牧民,总是随身携带着自己全部的家当。绸缎与香水,种子与盐,还有尿盆与遗骨,甚至连痛苦与憎恨也随身携带,如影相随。当激情澎湃的生活耗尽这一切的时候,在那荒凉的草原上将会多出一个坟冢。作家亦如此。 金周荣 1998年1月 后记 长篇小说《洪鱼》为韩国著名小说家金周荣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文学图书受到电子媒体的冲击,读者数量每况愈下,加之韩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出版业极不景气的今天,金周荣的《洪鱼》却大受各类读者的青睐,一连几年畅销不衰,作品频频再版,截至2003年底竟印了46版。 金周荣1939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青松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幼年时期亲历日本侵略、“八一五”光复和朝鲜战争,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1954年,他虽然遵从父亲的意愿进了大邱农林高中,但志在文学,开始诗歌方面的习作。后来终于考入西来波尔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开始钻研自己所钟情的文学。可是在大学中得到自己的文学素质不适合写诗的评价,一度陷入困惑。失望之余,毕业后曾一度弃笔长达6年之久。1970年,他的处女作《夏猎》被《月刊文学》评为佳作,1971年又以小说《休眠期》获《月刊文学》新人奖,从此正式登上了文坛。此后金周荣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创作出长篇历史小说《客主》(10卷)、《活贫道》(5卷)、《禾尺》(5卷)、《野丁》(5卷)等大部头巨著,被誉为“韩国当代最伟大的故事大家”。他的小说多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着眼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草民的喜怒哀乐,以生动描绘人情世态见长,兼具文学性和观赏性。洋洋数百万言的长篇巨著《客主》没有一个突出的主人公,被评论界认为“开了历史小说新写法的先河”。他的上述长篇大都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于韩国主要报刊,很受读者欢迎。许多作品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了荧屏。金周荣的小说称得上是雅俗共赏的佳作,不仅一版再版,极为畅销,还深受评论界和权威人士认可,获得过多次韩国文坛重量级奖项:《客主》1984年获首届柳周铉文学奖,1993年还荣获第25届大韩民国文化艺术奖;1996年《禾尺》获第8届怡山文学奖;1998年《洪鱼》获第6届大山文学奖;2002年《鲤鱼》获第5届金东里文学奖。 小说《洪鱼》为主攻长篇历史题材的金周荣一部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品。习惯于大刀阔斧手法的金周荣在这部作品中一反自己历来的风格,采用细致描绘、娓娓道来的纯文学手法,使得有着淡淡乡愁和怀旧情绪的该作,就像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小说题目中的“洪鱼”是一个象征物。洪鱼亦称铧鱼,是一种酷似犁铧长有白斑的扁体鱼。小说中的爸爸因长相像洪鱼,且患着白癜风,就有了“洪鱼”这个绰号。他生性风流,跟镇上的酒家春日屋的老板娘相好,双双离家出走,春日屋的老板于是扬言非要报仇不可,使得他不敢回家,在外漂泊了整整六年,留下体弱多病的妈妈和十三岁的“我”,靠着妈妈做针线活艰难度日。妈妈在厨房门柱上挂着一条洪鱼鱼干,以此寄托对漂泊在外的男人的思念之情。而渐渐长大的“我”心目中开始悄然萌生出对不负责任的家长的一种敌意。 不管怎么样,妈妈和我在这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偏僻小山村里的生活,贫寒倒也平静。可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打破了家的宁静。这天外面下了暴雪,雪堆得连门都推不开了。妈妈好不容易推开门来到厨房,却发现了一个衣着褴褛的丫头,看上去大约有十六七岁。妈妈起先要撵走这不明来历的丫头,但知道她无家可归,就留下她一起过日子。妈妈给她起名字叫三礼。没想到三礼倒挺乖巧,她帮妈妈跑腿,还能揽来新的活计,一家人的日子比过去好过点了。朝夕相处,“我”对大自己三岁的三礼朦朦胧胧产生了一种爱恋情绪。可是,三礼就是不安分的象征,还没等在这个新家住热乎,就像来时一样飘然离去,加深了妈妈和“我”的孤独和惆怅。三礼走了,可是这家人再也回不到往日的平静当中。先是一个长相奇特(在“我”的眼里,那人长得活像安第斯山脉上空的剽悍秃鹰)的汉子找上门来,声称自己是三礼的丈夫,让母子俩交出三礼。接着是一个可怜巴巴的小媳妇抱着个婴儿,请求住一夜,却在夜里撂下孩子逃跑了。妈妈凭直觉知道这是丈夫的骨血。 小说以一个十三岁少年的第一人称写成。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跑了,“我”跟妈妈相依为命,苦苦挨着日子。叫“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妈妈虽然苦苦等待着爸爸,却一次也不去打探他的行踪或亲自出门去找。妈妈有着令人称羡的针线手艺,可她恪守着一个规矩,就是饿死也不给酒家的女人们做衣服。记得三礼在的时候,揽来伴酒女郎的活计,叫妈妈给狠狠打了一顿。有一天,妈妈领着“我”去了她平常恨之入骨的酒家——春日屋。这之前,“我”通过邻居男人的口,朦朦胧胧听说了爸爸是跟春日屋的老板娘一起跑的。原来,妈妈领着“我”去向春日屋的掌柜求情,让他高抬贵手,允许自己的丈夫回来。在“我”的心目中铧鱼风筝象征着像风筝一样飘走的爸爸,而苦苦等待着负心丈夫的妈妈则像葫芦花或苦菜花似的活着。风筝意味着挣脱,挣脱日常生活的羁绊,去追求自由和快乐。而妈妈代表的植物形象则蕴含着对社会伦理的顺从和忍耐的意味。妈妈年复一年地制作铧鱼风筝,以此排解丈夫的出走带来的孤独和痛苦。对妈妈来说,制作铧鱼风筝也可能是为巩固逐渐淡忘的对丈夫的记忆而做出的一种下意识举动。后来,作为放荡不羁的形象的三礼的出现,打破了妈妈内心的平静。妈妈开始不做风筝了,拼凑自己做衣服的边角余料,缝起一块块包袱皮,这说明妈妈对丈夫的思念开始钻入骨髓,陈年的伤口重新在溃烂。可见,妈妈对丈夫的思念也就是对风筝一般自由的渴望,也是想要摆脱被压抑、被限制的生活这一隐秘欲望的流露。 作品最大的逆转出现在结尾部分。妈妈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舅实在不忍心看着妈妈这样无望地等待,只好亲自出面去说服春日屋掌柜,春日屋掌柜终于答应让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这天,妈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难得地梳妆打扮,还做了好多菜。但爸爸的回归,带给这家人的只有失望。在“我”看来,爸爸的模样酷肖当年来找三礼的那个有着可怕长相的男人。这隐喻着爸爸其实也像那个汉子一样,不过是个寄生在女人身上的横暴的男人。而且,爸爸进门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就充分暴露出他的自私和厚颜无耻:见到阔别六年的儿子,竟然说出“世永那斜眼还没治好啊?”这样不知廉耻的话。见到自己苦苦等待的男人竟是这个样子,妈妈可能是伤透了心。在丈夫回来的第二天清晨,妈妈离家出走了。儿子见着妈妈在雪地留下的脚印(是学着当年三礼的样子,反穿鞋印下的脚印,冷丁一看像是走回了自己的家),一点不感到奇怪,他明白了妈妈是去找三礼了。虽然小说没有说出来,但明眼的读者一眼可以看出来,“我”肯定也会步妈妈的后尘,出去找三礼的。在这里,三礼又是一个象征,她象征着无拘无束,象征着也许是很精彩的外面的世界。半辈子恪守妇道,苦守苦挨着等待丈夫回来的妈妈,为何要在丈夫回来的第二天毅然决然离家出走呢?这意味着一辈子逆来顺受的妈妈也开始觉醒了,也开始寻找自我了。 似这样,《洪鱼》既是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我”寻找自我的过程,又是备受封建观念折磨,为家庭和丈夫牺牲了大半辈子的妈妈寻找自我的故事。小说一反被誉为“最雄性化的作家”金周荣大刀阔斧的描写叙述方式,从头到尾以平静的口吻娓娓道来,却有着摄人心魄的力量,令人或潸然泪下,或抚卷沉思。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读者的欣赏口味也在悄然起着变化,从过去那种重情节、重故事,转而寻求重内心。想必处于相近文化圈的邻国大师的倾情之作也会引起中国读者的深深共鸣。 金莲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