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解放宁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德明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的前半生几乎是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战场上度过的。2009年9月23日,是解放宁夏60年纪念日。60年前,宁夏曾是我为之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回想起当年我率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在进军解放宁夏的路上,宁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那里的各族同胞,当年对解放军的滴水之恩,在我耄耋之年的脑海里是挥之不去的。

《解放宁夏》由李德明著。

内容推荐

李德明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解放宁夏》叙述了解放宁夏的全过程,重点描述了任山河战役、解放中宁、争取八十一军一起、金积之战、攻克吴忠、签订和平协议、接管银川、解放阿拉善、贺兰山剿匪等重要史事。讴歌了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胜利,为了宁夏人民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再现了彭德怀、杨得志、曾思玉等领导坚毅的个人品质、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同时,也将马鸿逵等国民党政要人物反动本质暴露无遗。

目录

第一章 进军大西北

 挥师西进

 二马分道

 解放兰州

第二章 挺进六盘山

 西北狼

 进军六盘山

 追歼逃敌

第三章 打开南大门

 夺取敌阵地

 夹击马家军

 搬掉绊脚石

 占领固原城

第四章 二马斗法

 兰州防务会议

 将军第的掌声

 增援兰州

第五章 逃离银川

 救急电报

 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大闹马公馆

第六章 挥师宁夏

 彭德怀发出指令

 挥戈北上

 智取敌据点

第七章 解放中宁

 行军路上

 我们是当年的红军

 进入中宁县城

第八章 包围中卫

 右路军顺黄河突进

 左路军穿越大沙漠

 大兵压境

 追击敌骑兵

 炮兵急行军

第九章 争取八十一军起义

 为解放宁夏奔走

 和谈代表团全力以赴

 最后的抉择

第十章 中宁签字

 马惇靖的全权代表

 又一次谈判

 和平协议签字

 鲜红的枸杞

 改造八十一军

 故地深情

第十一章 向金积进军

 马家军逃窜

 艰苦的行军

 遭遇偷袭

第十二章 奇袭牛首山

 牛首山之夜

 夺取牛首山

 攻占青铜峡

第十三章 金积之战

 攻破外围

 最后的交代

 马家军掘渠放水

 进占金积

第十四章 攻克吴忠

 激战敌骑兵

 摧毀敌碉堡

 血战涝河桥

 勇敢的卫生员

 抢占仁存渡

第十五章 签订和平协议

 各奔东西

 发表求和通电

 中宁会面

第十六章 接管银川城

 飞渡黃河

 一个排接收一个师

 进入银川城

 成立银川军管会

 还是解放军好

第十七章 神秘的飞机

 奇怪的首席代表

 控制银川飞机场

 飞机终于降落

第十八章 特殊战场

 接受任务

 改造思想

 新的征途

第十九章 马鸿逵的末日

 恐怖的电话

 魂落重庆

 逃离台湾

第二十章 解放阿拉善

 和平通电

 通过三关口

 驻防腰坝村

 收缴武器

 工作组进驻定远营

 德王逃窜

第二十一章 本性难改

 一车财宝

 郭栓子投诚

 反水上山

第二十二章 匪患四起

 惨无人道的郭栓子

 诡计多端的张海禄

 丧心病狂的马绍武

第二十三章 南部大剿匪

 部署兵力

 妙计火攻马绍武

 严惩顽匪李成富

 七天追剿张海禄

第二十四章 贺兰山大剿匪

 土匪袭击定远营

 曹动之遇难

 匪巢脱险

 排长和他的大刀

 活捉匪首郭栓子

附录

 解放宁夏部队及主要领导

 各县市解放时间及参加部队

 解放宁夏大事记

 宁夏剿匪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无论是马步芳还是马鸿逵都知道,不能再退了。如果再退下去,解放军就可以长驱直人,直捣兰州、银川和西宁了。真的到了那时候,自己的末日大概也就不远了。可是如果就地与解放军对抗,则可能像胡宗南的那4个军一样,被解放军包围吃掉。那样一来,就真的连自己的老家也回不去了。

进,还是退?马步芳与马鸿逵一样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

毛泽东作为全军的统帅,也正在筹划着下一步的战略行动。

7月19日,他在反复思考之后,又和朱德、周恩来等商定,对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等发出了一份电报:

以3个兵团追歼两马是否足够?我们觉得似应从十八兵团

抽4个至5个师西进,作为预备队,如这样做,便须该兵团主

力攻占凤县、留坝,威胁褒城(但不可占褒城),迫使南山

敌人后撤,然后该兵团可以抽出4至5个师西进助战。

毛泽东真正是运筹于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

纵观人民解放军重大军事战略战役行动,哪一次毛泽东不是胸怀全局,指挥若定!

彭德怀立即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仔细研究,认真部署。这一次共计调动4个兵团12个军35个师117个团,动用的总兵力近34万人。

彭德怀将具体部署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审批。

毛泽东很快复电:

照我想,只要平凉战役能歼灭两马主力,则西北战局即

可基本上解决。往后占领甘、宁、青、新四省基本上只是走

路或接管问题,没有严重的作战问题。

7月21—24日,第一野战军各部队相继向目的地出发,分路挺进。并沿途解放收复了数十个县城。

但是,毛泽东的计划没有实现。

第一野战军没能像毛泽东预想的那样,在平凉歼灭二马主力。因为随着解放军的步步进逼,二马心怀鬼胎,企图保存实力,也是闻风而动,节节撤退。

第一野战军二路大军挟扶眉战役雄风,浩浩荡荡,乘胜前进。

此时,青宁二马也难以安宁,各打各的算盘。尤其是马步芳,年轻气盛,不可一世。不久前,他刚刚被蒋介石任命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也想借机对向来不服气他的叔叔马鸿逵炫耀一番自己的权力,这一次他要名正言顺地指挥一下这个傲慢顽固的老家伙。

马步芳指挥部。  马步芳对参谋长刘仁满脸杀气地说:“以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名义,给马鸿逵发份电报,命令他的人马开到平凉一带,准备与解放军正面决战!特别说明,唇亡齿寒,平凉不保,银川难存!”

参谋长看了看马步芳说:“恐怕那老家伙不会听咱们的。”

马步芳一下子又来了气:“他听不听,这份电报都得发!发了,我们就得了先手;不发,就是我们丧失主动。他听了,以后话还好说;他不听,就失了理。”

马鸿逵指挥部。

他正和下属商讨对策。马鸿逵冷笑着说:“马步芳啊马步芳,你尕娃才当上臭长官几天,就对我发号施令了。老子不是傻瓜,你马步芳无非是想把我推在前面,与解放军作战,如果有利,你就见风使舵,做个联合作战的样子,继而向老头子邀功。如果不利,就叫我们垫背,你趁机向兰州撤退,保存自己,你的算盘打得不错啊。”

马鸿逵的小儿子马敦静说:“什么狗屁长官,拿个鸡毛当令箭!”

马鸿逵想了一会儿,干脆下令:“通告各部,尽快向六盘山方向撤退!”

作战处长问:“我们这样做,马步芳会不会找后账?”

P5-6

序言

解放宁夏是我们自治区的一段重大历史,它开辟了宁夏历史的新纪元,也是近年来文艺创作方面一个厚重的题材。宁夏军区退休干部李德明同志曾在军区党史军史征集办公室工作多年,当年在收集有关资料过程中,曾采访过刘伯承、聂荣臻、杨成武等数十位开国元帅、革命老前辈。他在征集编写有关党史、军史资料的同时,也收集了大量关于解放宁夏的资料,后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打磨,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解放宁夏》。

宇夏地处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宁夏北部全境,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秦汉以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我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马家军正面对抗时,无论是血战任山河还是夺取三关口,无论是飞夺鸣沙洲还是激战吴忠堡,都遭到了敌人猛烈的反击,每一场战斗都足以惊天动地、空前绝后。更令人感动的是,在解放宁夏的过程中,有700多名年轻的解放军指战员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今天,在宁夏各族人民以崭新姿态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回顾这段历史,更应该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胜利,为了宁夏人民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也许,这正是作者撰写本书的意义和价值吧。

当下。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学作品业已被公众所熟知。但也要看到,浮躁喧嚣的文学现象仍是文坛诟病,甚至还有一种污浊、畸形、诡异的病态化的审美倾向弥散于其中。正由于此,我们广大作家要真正切实地强化自我同时代根本历史趋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精神联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建构一种生态健全的具有雄健气魄和浩瀚胸襟的时代审美文化气象,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有力地助推时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解放宁夏》这部文学作品以民族解放为主旋律,表现了创业者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彰显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魅力,一定能唤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渴望。

通过文学手法艺术地表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性是革命历史题材纪实文学的根本所在。著名军事题材作家魏巍创作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教育了数代中国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世名篇。魏巍本人没有参加过长征,也没有直接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一线战斗,但他却能栩栩如生地描写红军长征途中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幅幅战斗画卷,给人如临其境的心灵震撼。为什么作家没有亲身经历,却能写出震人心魄的纪实作品呢?这是因为作家大胆突破了史实的局限,让创作的思绪和灵感徜徉在合情合理的艺术空间之中,借助文学艺术的手法,在契合历史背景和当时场景氛围的前提下,合理地构建事件和矛盾冲突,安排人物的活动和语言,这是一个作家最基本的创作技能。在《解放宁夏》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再现了彭德怀、杨得志、曾思玉等领导坚毅的个人品质、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同时,也将马鸿逵等国民党政要人物反动本质暴露无遗。品读作品,仿佛置身其中,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在本书中,作者并没有人为地美化共产党的领导,也没有刻意丑化国民党的元首,这符合我们党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总之,革命历史纪实文学作品不能仅仅是历史现象的表层暴露与展示,而是要通过对革命历史现象的科学把握与剖析,揭示出其背后深藏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给予广大读者以更多有益的教育和启迪。本书就是要让读者通过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典型人物,去感悟今天更多地在平常政治教育中难以感受到的政治理念和生活哲理,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当然,革命历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作家主观意识的渗透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加之作者所收集掌握的资料有限,作品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修改完善。

借此机会,让我们再次向为解放宁夏光荣牺牲和浴血奋战的解放军指战员与广大人民群众致敬!

人民英雄彪炳千秋!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后记

这本书总算完稿,可以有个交代了。其实,这个话是不准确的。好久以来,书稿一直放置案头。书稿只要没送到出版社,就想再看看;一看,就总有要改动的地方。后来一想,写作,是个没完没了的事情。真是“艺无止境”,只要你愿意改,就可能一直改下去,总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最后,还是下了决心:到此为止吧,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完稿”。

这本粗糙的作品,从收集资料、采访当事人算起,已经20多年了。虽然宁夏是个不大的省份,可是当年在解放过程中,同样也发生了一系列感天动地的事迹。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难以描绘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已经是非常幸福了。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当年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变故。特别是,应该怀念当初为了解放宁夏而英勇牺牲了的700多名年轻的指战员们!

共和国不应该忘记他们,宁夏不应该忘记他们!

这就是我所以想写这本书的主要初衷。

看看我们今天过上的幸福生活,其实最应该拥有这一切的,正是那些革命英烈们。让我们永远纪念他们吧,让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越来越美好的社会多奉献一点爱心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在宁夏军区党史军史征集办公室ZT_-作多年,在收集有关本书资料的过程中,曾采访过刘伯承、聂荣臻、杨成武、杨得志、萧克、李志民、陈昌奉、肖锋、黄新廷、廖汉生、李贞、卢仁灿、陈真仁、樊哲祥、李凯国、陈诗林、赖清林等数十位革命老前辈。应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我最早是从小学和中学课本上知道的。很长时间以来,他们中很多人几乎就是我心中的偶像。等我成年之后,能够见到他们,采访他们,聆听他们的叙说,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和幸福!

我常怀崇敬之心回顾那些难忘的日子,这是我终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这本书中的内容,除了以上革命前辈的采访讲述外,还参阅了其他我未曾见面的曾思玉、郑维山、陈宜贵、张怀瑞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录等文章,也参阅了其他党史、军史专家有关研究成果,借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书中也采用了我们当年征集到的有关专家拍摄、保存的相关图片,因年代久远,无法与作者沟通,请允许我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此书编写过程中,宁夏博物馆研究员何新宇先生积极无私地提供了很多资料和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宁夏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8周年,此书仅做一份薄礼,献给这个不同寻常的年月。

书中存在的问题肯定是很多的,恳望各位首长、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