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刘丽君继管理学畅销书《胭脂虎——<红楼梦>女性管理之道及启示》之后又一经典专著。本书更适合普通大众,力求使不懂或没看过《红楼梦》的人也能看得懂,风格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通过描写一个个人物的故事来说明一些职场的道理,以期给读者有所启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刘丽君点评红楼职场八金钗 |
分类 | |
作者 | 刘丽君 |
出版社 | 华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刘丽君继管理学畅销书《胭脂虎——<红楼梦>女性管理之道及启示》之后又一经典专著。本书更适合普通大众,力求使不懂或没看过《红楼梦》的人也能看得懂,风格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通过描写一个个人物的故事来说明一些职场的道理,以期给读者有所启示。 内容推荐 一个个现代版红楼职场 的故事,一幅幅诗情画意的场景。红楼管理研究女专家刘丽君再推新著《刘丽君点评红楼职场八金钗》总结的具有《红楼梦》特征的管理经验令人称绝。 刘丽君继管理学畅销书《胭脂虎——<红楼梦>女性管理之道及启示》之后又一经典专著。 目录 第一章 无意苦争春——诗意的管理者林黛玉 一、林家有女初长成 二、爱情的边际效用 三、歌颂主旋律 四、诗意的管理者 五、自由当先的理想化管理 六、学优而不仕 第二章 粉面含春威不露——喾务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王熙凤 一、贾氏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王熙凤 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三、执行力决定竞争力 四、挥起财务的砍刀 五、理财圣手 六、王熙凤也是被剥削者 七、善用语言的权杖 八、拿什么拯救你,爱我的人 九、让法律来制裁他 十、办公室最后离开的人 十一、过劳死的危机 第三章 才自精明志自高——改革闯将贾探春 一、大观园里的灰姑娘 二、“海棠诗社”的组织者 三、上司的“防弹衣” 四、干部培养的“催熟法” 五、理性超越人情 六、“德”胜者强 七、大观园的承包责任制 八、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四章 山中高士晶雪——改革的设计师薛宝钗 一、好风凭借力 二、金玉相逢 三、智商与情商 四、隐忍与豁达 五、“世故”管理学 六、承包责任制的设计师 第五章 宛转娥眉马前死——预言家秦可卿 一、呼唤“兼美” 二、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且斗且舞的较量 四、未雨绸缪 第六章 竹篱茅舍未甘心——经营总监李纨 一、竹篱茅舍未甘心 二、“海棠诗社”的经营总监 三、教育子女也是事业 四、精于守财,疏于生财 第七章 宜室宜家一佳人——战略家贾元春 一、奉献成就事业 二、高处不胜寒 三、美丽何必尽奢华 四、才智女性 五、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六、敏锐的前瞻性眼光 第八章 湘江水逝楚云飞——能人史湘云 一、阳光天使 二、自办“咏金菊”诗歌大赛 三、职场好友 四、是真名士自风流 五、趟过苦难的河流 试读章节 一、林家有女初长成 暮春时节,细雨纷飞。 江南的雨,下得柔软而绵密,一丝丝轻拂在舷窗上,如烟如织。细雨洒落在漭漭的江面,似有无数细微的涟漪一圈圈荡开,远处的山与树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中。烟雨朦胧,林黛玉坐的小船已渐行渐远。 杏花、春雨、江南……对于自小在南国长大的林黛玉来说,这幅春江烟雨图是她最熟悉不过的家乡景象,不曾想第一次离开家便是远别。那黛玉因为母亲的去世悲伤过度而大病一场,现在身体刚刚恢复。在北上的行程中,黛玉耳边不时回响着父亲的谆谆教导:“我如今也老了,也没有再结婚的打算,你年纪小,身体又弱,上没了母亲的教诲和养育,下又没有姊妹兄弟互相扶持,现在正好依靠你外祖母、舅舅等亲戚,也免了我后顾之忧。”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是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是贾宝玉的姑舅妹妹。二月十二日生于苏州,童年随父母住在扬州,出身书香之家。林如海生过一子,三岁夭亡,只有林黛玉一女,爱如掌上明珠,专门请了家庭教师,教授她文化知识。 前不久,因为母亲贾敏去世,林黛玉悲伤过度而病,现在身体稍好,便应外祖母贾母的邀请投奔贾氏公司。 贾母是贾、王、史、薛金陵四大豪门之首的贾氏公司的董事长,在贾氏家族中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贾母出身于金陵四大豪门的史家,她出身豪门,又嫁入豪门,从少年时代起就见多识广,富于才智。既精通人情世故,又长于统治权术。嫁到贾府时,正是有牢靠的政府背景的荣、宁二府的生意正旺、公司经营正当鼎盛之时。贾母在贾家从做重孙媳妇起,就参与了贾氏公司的各种管理工作,一直到自己有了重孙媳妇,凭着她的精明能干,坐稳了贾氏家族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位置。她虽已年老,但余威犹在。她知人善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她的管理下,贾氏公司繁荣了一段时间。 贾母最小的女儿贾敏因病过世,贾母悲痛之余,决定要把贾敏的幼女林黛玉从扬州接来贾氏公司照顾、培养。黛玉自小体弱多病,被父母小心呵护着长大,母亲去世后,她不忍心离开日渐苍老、体弱多病的父亲,无奈外祖母执意要求,父亲也希望她去位于京都的贾氏公司学点东西,开阔一下眼界。于是黛玉含泪告别了父亲,登舟北上。 黛玉和接她的贾氏公司接待办的职工一路上风雨兼程,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京都。贾氏公司早已获悉安排人在岸边等候多时了。等接她的车辆进入了闹市中,她从车窗里向外看去,。发现街市繁华,商店林立,人行如织,城市建筑气势磅礴,自己生长的江南小城与这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接她的车子由东向西驶入了一条街道,街口上有一块牌匾,上写“荣宁街”,不一会儿来到了一个门口有大石狮子的建筑前,黛玉定睛一看,门牌上写着“宁国府”,大门内两列分别站着几十个保安和迎宾小姐,心想这一定是贾氏公司的宁国府公司了。 正想着,车子到了另一个大门口,牌匾上写着“荣国府”,但车子却没有从正门进,而是从西边的侧门进了院子。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排雕梁画栋的建筑门前,几个迎宾小姐含笑迎了上来,同时又有迎宾小姐急忙到里边通报:“林姑娘到了!”黛玉进房便看到一个鹤发如银的老太太迎了上来,观其衣着便猜到了这是她的外祖母——贾氏公司的董事长贾母。站在众人面前的黛玉,弯如柳叶的细眉微微上扬,一双忧郁清澈的眼睛里泪光点点,当她垂下眼帘时,长长的睫毛便盖住了她所有的羞涩和忧伤。见到外孙女,贾母如同见到了自己故去的女儿,搂着林黛玉,左看右看,一时欢喜万分,一时又悲从中来。 “这是你大舅妈,这是你二舅妈,这是珠大嫂子,就是你去世了的珠大哥的媳妇。”贾母领着黛玉,与公司里的高层一一见过。黛玉在家里就听父亲说过,大舅妈邢夫人是贾氏公司的督导员,二舅妈王夫人是贾氏公司的总经理,珠大嫂子是王夫人去世的大儿子贾珠的妻子李纨。接着贾母又给她引见了公司的几个中层干部及贾母的几个孙女迎春、探春和惜春。 “你们和黛玉年纪差不多,以后大家一起读书一起玩,不许欺负她。”贾母一一叮嘱道。 接着由公司总经理王夫人,带着黛玉挨个部门去认门,了解公司全面情况,这王夫人是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也是贾珠、贾元春、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娘家是有名的金陵四大豪门贾、王、史、薛家族之一的王家,其兄王子腾、王子胜都是高官,其妹薛姨妈也嫁入了金陵四大豪门家族的薛家。 王夫人出生于三月初一,现已五十多岁,其长子贾珠早死,其女元春嫁入有权势的家庭,女婿的职位更是无人能及。王夫人虽是贾母的二儿媳,但因平时为人不错,公司上下口碑很好,所以贾母打破观念,不论资排辈,把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王夫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担任公司总经理。而王夫人在管理中实行无为而治,大胆提拔年轻人,又把年龄虽小、资历虽轻但是却勤奋敬业的王熙凤提拔为自己的副手,专管公司的日常事务并兼任总会计师,所以平时公司的大小事务都由王熙凤统一管理。为便于工作,王夫人和丈夫贾政及王熙凤都和贾母住在一起。 因为林黛玉是董事长的亲戚,所以王夫人亲自带林黛玉去各部门认门,和大家见面。结束后,是欢迎宴会,宴会的盛大场面是林黛玉没见过的。林黛玉早在母亲在世时就听说外祖母家非常富有,今天所见所感真是名不虚传。虽然自己的家乡很美,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若人间天堂,但也不过是南方小城,其繁华鼎盛比之京城,差之甚远。因此,她心想,自己一定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冒失地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以免让董事长丢脸,让别人耻笑。 吃过晚饭,有佣人送上茶来。过去在家时,父亲常教她饮食要有规律,每当吃过饭后要等饭粒咽尽,过一段时间再喝茶,这样才不伤脾胃。如今黛玉见了这里的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习惯,也只好入乡随俗,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看到别人接了茶然后漱了口,自己也模仿着做了。 “心较比干多一窍”,黛玉既聪慧又自尊,静雅沉着,很有涵养,这既得益于她的天生的悟性较好,也与从小父母对她的培养教育有关。从江南水乡到京都胜地,黛玉抛乡别父,开始了自己在贾家的寄居生涯,也开始了参与对贾氏公司的管理生涯。 作者点评 对于贾氏公司来说,林黛玉是新员工。贾氏公司人才济济,又是影响力较大的企业。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舞台、新的环境,作为管理者的林黛玉如何应对呢? 林黛玉是饱读诗书之人,充满着诗意和浪漫气息。她带着南国女子的秀丽和清雅,恰如一夜芙蕖迎风涉水走来,心思细密而敏感。初来乍到,她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尽量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尽可能多地了解新环境,遵守贾氏公司的规定和习惯,少说话多学习,不卖弄自己的知识,更不愿落人褒贬。很快获得了贾母等管理层的喜爱和信任。 古时候,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向中国的皇帝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同时出了一道题目,希望得到答案,这个题目是: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了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耳朵里。当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时,稻草从另一个耳朵里出来了。插入第二个金人耳朵里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小国的使者无话可说,因为答案正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和光只听的人,而是要用心的人。善于倾听,肯用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才是成熟的表现。对于刚刚进入新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尤其如此。 面对一个新的环境,不仅要好学、善记,还要善于观察,尽快融入新的团队,同时也要有“惟恐落人褒贬”的积极心态,这是知识型管理者必备的素质。P3-8 序言 2007年7月至9月,我在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主讲《〈红楼梦>女性管理之道及对现代管理的启示>系列讲座,而后出版了我的管理学专著<胭脂虎——〈红楼梦>女性管理之道及启示>。在书中,我把<红楼梦>中的贾府比做现在的家族企业。随着该书的发行,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人在热议“贾氏公司”、“王熙凤是总会计师”、“胭脂虎”等词。<胭脂虎>出版以来,销售量一直位居北京图书大厦排行榜前列。很多职业经理人来电来信和我探讨他们在管理中的困惑,有的说受了<胭脂虎>的启发,解决了他们在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我的书会这样神奇吗?我觉得是读者过于抬爱了。面对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风风雨雨,我也经常思考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当我们切实回顾中国传统文化长河时,才会发现,原来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文学辉煌早已孕育了令人取之不竭的“营养”,而由于种种因素,被“挖掘”出来的成果远远不够,能够真正运用于当代企业管理中的部分更是少之又少。几经思虑,我决定再写一部<红楼梦>女性管理的书,以对现代的管理有所启示,同时也是对自己管理实践的再次总结。 沉淀几个月后,乃就此书的出版。 上部《胭脂虎>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分析,重在启迪。相比之下,本书更适合普通大众,力求使不懂或没看过《红楼梦》的人也能看得懂,风格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通过描写一个个人物的故事来说明一些职场的道理,以期给读者有所启示。 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金钗中,我选择林黛玉、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秦可卿、李纨、贾元春、史湘云这八金钗加以点评,撇下贾迎春、贾惜春、妙玉和巧姐四金钗没写,是因为她们的管理特点不太突出。我一向治学要求我手写我心。之所以把林黛玉放在第一章,是因为虽然会有一些人对林黛玉的管理表示质疑,但是她却是《红楼梦》中的主角,很多事件都是由她进入荣国府引发的,因此在本书中,我要把她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是为了大力彰显她的管理之才。人们一提到《红楼梦》的女性管理,首先就想到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王熙凤。但我认为,一个人有无管理之才不在于她担任职位的高低,那些没有担任管理职位的人,只要他在职场中,在团队中,他就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如果他的言行是对我们的团队发展有利的,我们都可以总结他的管理之道加以表现。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每个人都是管理者,不过权限和分工不同o……老总在做出自由决策时员工也在做自由决策,即每个人都是管理者,老总是管理者的管理者。” 如林黛玉,她对职场人际关系看得特别深刻,她对贾探春的“兴利除弊”大加赞赏,她写起歌功颂德的诗来也毫不逊色。她身上体现的既热情、优美而又目下无尘的气质,说明了她是一个诗意的管理者;王熙凤的辣味管理,真是令人称绝,她的理财术不亚于现在的财务专家、投资专家;贾探春抓住“代理经理”的机遇,大胆改革;而薛宝钗也抓住时机给探春的改革进行思想指导;秦可卿在弥留之际向王熙凤表达她的“未雨绸缪”思想;贾元春的战略眼光;李纨的“多恩无罚”;史湘云虽家道中落,却从头做起,练就专业特长,以增加生存本领……种种这些,不都能为我们今天的职场和管理提供借鉴吗? 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我力求遵循《红楼梦》所确立的基本思想,使“八金钗”置身于贾氏公司这个现代家族企业的环境中,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一个个现代版红楼职场的故事。突出人情美、环境美、管理美,在诗情画意中描写她们的管理之才,在和谐氛围中体现她们的管理风格。 有人说:“当过三年以上总经理的人才知道什么叫管理。”我认为,管理无处不在。管理是一种激情、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生命的更生;管理具有坎坷之美、顿挫之美和爆发之美:管理是一种如履薄冰的奋斗,是一种灿若春花的努力;管理还是创业的至高境界,也是一种享受成功的过程。 我自身的经历证明: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在于“行”而不在于“知”,其验证在于成果而不在于逻辑。 是为序。 刘丽君 2008年3月1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