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心中,有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名字,她光辉、崇高、伟大,念起来铿锵洪亮,凝视她肃穆庄重,想起她无比自豪。她,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国,有一面鲜艳的红旗,高高飘扬,辉映中华大地,这就是五星红旗——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象征。我们的祖国,有一枚庄严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我们的祖国,有一首雄壮的歌曲,她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爱我们的国旗,敬我们的国徽,唱我们的国歌,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愫。本书讲述了国旗、国徽和国歌的故事,书后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的法规。
爱我们的国旗,敬我们的国徽,唱我们的国歌,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愫。
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每一个中国军人的神圣职责。
每当我们高擎鲜艳的国旗,仰望庄严的国徽,高唱雄壮的国歌,就会豪情万丈,心潮澎湃,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我们将永远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把庄严的国徽镌刻在心头,踏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节拍,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向着新的胜利,前进,前进!
序篇 祖国在我们心中
五星红旗——中华民族团结胜利的光辉象征
五千份设计稿凝聚四亿同胞的爱国心
毛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升降国旗,庄严神圣的仪式
国旗守望者的赤子情结
国旗护卫队的风采
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五星红旗映照南极长城站
五星红旗飘扬在外交战线
五星红旗召唤香港、澳门回归
大学校园里的“国旗班”
为让国旗更壮美
心系国旗的孪生兄弟
“国旗方队”的故事
在澳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人
见证香港、澳门回归的升旗手
国旗在炎黄子孙心中的分量
闪闪国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导航灯塔
国家尊严呼唤国徽的诞生
周恩来说:国徽里一定要有天安门
国徽模型制作者高庄
国徽挂上天安门城楼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同为国徽献赤忱
同心协力绘国徽
开国元勋心系国徽
人民币与邮票上的国徽图案
国徽在第二国门闪耀
国徽托起公正的天平
不让国徽染纤尘
嘹亮国歌——中华民族奋进腾飞的催征战鼓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新中国“代国歌”的演变
《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战斗号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田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作者聂耳
国际体坛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文学巨匠郭沫若与国歌
高唱国歌抒豪情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国旗制法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制作说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
到偌大的有万余名师生员工的福州大学校园里找人,还真得费点口舌。可是,惟一例外的是你只要打听“国旗班”在哪?一问准灵。大学校园怎么会有“国旗班”?他们来自何方?为何有这么大的名气?
说来话长。
1996年暑期,福建省大学生自行车远征队,浩浩荡荡地来到首都,尚未洗去征尘,便起个大早,赶到天安门广场,一睹仰慕已久的升国旗仪式。随后,心潮澎湃、意犹未尽的大学生们,远未就此满足。他们几经联系,终于得到步人国旗护卫队驻地,与国旗卫士交流心声的殊荣。开罢座谈会,大学生们提出一个要求:与国旗卫士结对共建精神文明。当他们如愿以偿地回到福州后,不约而同地想到:不少国旗班的卫士渴望退伍后能到大学深造,为社会再作贡献。要是能推荐一些退役的国旗卫士到福州上大学,不但能帮助国旗卫士圆了大学梦,还可以为福州大学请来一批常年不走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小教员。
大学生们的夙愿,得到了省市教委的一致认同,得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福州大学热忱地表了态:欢迎退役的国旗卫士来校上大学,并将尽心尽力提供最好的教学和生活服务。福建省德亚集团闻讯后主动提出包下国旗卫士来榕上大学期间的学杂费、住宿费,每月还补贴每人300元生活费。
1997年初,沈涛成了福州大学第一位来自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大学生。1998年1月,沈涛迎来了张永乐、段俊堂、郜洪平等4位昔日朝夕与共的战友。他们履历表上都填写着一行闪光的警营足迹:共产党员、优秀士兵、优秀班长。5位战友同住一间宿舍,同读管理工程系,师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们是“国旗班”。
当昔日在电视屏幕上,在诸多报刊电台上各展风采的国旗卫士,满怀激情和喜悦来到福州大学校园时,全校师生员工像迎接亲人一般地用鲜花、掌声,更用发自内心的尊敬来欢迎他们。学校为他们特别配置了加长床架,因为细心的校领导早就打听到他们身高都在1.82米以上。学校还选配了资深的教授,为他们辅导功课。
从此,宁静的课堂代替了他们往日天安门前庄严的共和国第一哨位;他们用曾护卫过国旗的双手,捧起了13门课程的书本;寒冬烈日下的军事训练,变成了跋涉书山学海的伏案夜读。春去秋来,时光老人验证了他们不仅是无愧于五星红旗的护卫手,还是大学生的佼佼者:每门功课都在良好以上。
最令人可敬的是他们对国旗的那份特殊的情感。刚到福州大学,他们首先关心的是校园的升旗仪式。他们郑重其事地向校团委书记建议:咱们校园的国旗旧了,有些地方还有点破损,应该换一面新国旗。另外升旗时,少数同学交头接耳说话,应该纠正。团委书记将他们的意见很快反映到校党委,马上换了一面新国旗,还请他们给4个系的大学生讲解《国旗法》。从此,福州大学的升旗仪式成为校园的一大景观。师生们都说,这是国旗卫士的功劳。
多年的国旗护卫队生活,使他们养成一个习惯,无论上街,还是参加集会,双眸第一关注的总是国旗。有一个星期日,沈涛上街路过省图书馆,看到图书馆大楼上悬挂的国旗有些损伤。回到校园,沈涛便急忙翻电话本找到省图书馆的电话。电话接通后,沈涛诚恳地建议图书馆换一面国旗,对方马上表示一定采纳这个建议,同时问:“请问您贵姓,在哪个单位工作?”
沈涛说:“我是北京国旗护卫队的退伍兵,现在福州读大学。”对方听罢为之一振,感动得连声说谢谢。过几天,沈涛特意抽空专门到省图书馆走一趟。当他看到新换上的国旗迎风飘扬时,高兴地笑了。
1998年9月,他们从福建广播电台上听到惠安有一位3岁的男孩患重病在福建医科大学住院,天文数字般的手术费、医疗费、床位费,使本来生活就很拮据的小男孩家长一筹莫展。
5个人当晚就开了个小会,决定为生命垂危的小孩献一份爱心。第二天,他们买了一束鲜花,带着5人凑起的几百元现金,送到了小男孩病床前。他们是第一批为小孩捐款的听众,在他们带动下,福州市掀起了为小男孩献爱心的热潮,被千家万户传为佳话。
1998年国庆节凌晨4时许,张永乐悄悄起床,走出校园,到一个通宵店前,等待观看北京国庆升旗仪式电视新闻。当他迎着晨曦看到自己熟悉的战友在天安门广场升旗时,伫立在电视机前的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就是这样想国旗、爱国旗。
为了让更多的人和他们一起感受这份爱国之情,他们不但在校园里传授升旗要领,讲解《国旗法》,谈自己在“国旗班”的体会。还应邀到小学、中学和其他大学去示范、演讲了27场,听众达数万人。1999年暑假,福州市教委在福州七中举办国旗卫士夏令营,邀请“国旗班”的战友参加。本来准备暑假探家的张永乐、沈涛二话没说,放弃了休假,和同学们过了一段有意义的夏令营生活。
他们说,不是为了个人出名,而是为了让五星红旗在每一个人心中飘扬……
大学校园里的“国旗班”不光是福州大学有,其他高校也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大学里的“女子国旗班”。
每天清晨,北京农学院偌大的操场上,22名身着绿军装的“女兵”方阵,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了解内情的人以为进了军营。其实,这是一支由清一色年仅十八九岁的女大学生组成的首都院校第一个“女子国旗班”。
P86-89
在我们心中,有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名字,她光辉、崇高、伟大,念起来铿锵洪亮,凝视她肃穆庄重,想起她无比自豪。她,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祖国好比母亲,她是我们心中最亲切、最神圣的字眼。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们备感温暖、幸福、坚强!
我们的祖国,有一面鲜艳的红旗,高高飘扬,辉映中华大地,这就是五星红旗——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象征。
我们的祖国,有一枚庄严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我们的祖国,有一首雄壮的歌曲,如进军的战鼓、冲锋的号角,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以强烈的感召力,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争独立、求解放、获自由斗争的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鼓舞着中国人民再创辉煌。她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爱我们的国旗,敬我们的国徽,唱我们的国歌,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愫。
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每一个中国军人的神圣职责。
每当我们高擎鲜艳的国旗,仰望庄严的国徽,高唱雄壮的国歌,就会豪情万丈,心潮澎湃,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我们将永远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把庄严的国徽镌刻在心头,踏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节拍,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向着新的胜利,前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