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凉悲歌(青海地方历史长篇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华民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华民创作的《南凉悲歌(青海地方历史长篇小说)》是一部取材于“五胡乱华”时期,活跃于河湟地区南凉政权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南凉王国的建立、发展、灭亡为线索,展现了河湟地区那段历史上金戈铁马的成史故事,揭示了一个国家由兴到亡、由盛而衰的过程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认真领悟和思考。

内容推荐

陈华民创作的《南凉悲歌(青海地方历史长篇小说)》讲述了:南凉王国的创立者秃发氏三兄弟,在天下大乱,列强林立之际,以廊清河西、统一秦陇为目标,驰骋疆场,斩关夺隘,与强敌展开激烈的厮杀,纵横捭阖,气壮山河。然而,到了后期,傉檀被眼前的假象蒙蔽了双眼,骄奢之气使他陶醉于对胜利的憧憬之中,一意孤行,一错再错,使南凉一败再败,以至亡国……

目录

第一章 烽火砺剑

第二章 草原悲情

第三章 广武勃兴

第四章 廉川初立

第五章 巧取岭南

第六章 建都乐都

第七章 利鹿孤继位

第八章 父子奸雄

第九章 经略西平

第十章 重回乐都

第十一章 姑臧岁月

第十二章 岭北烽火

第十三章 鏖兵河湟

第十四章 穷途末路

第十五章 河湟悲风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河西地区,后凉都城姑臧。

北风呼啸,旷野萧索。姑臧城内,街市萧条冷寂,甲兵往来逡巡,官道行人稀疏,寒风阵阵透出令人窒息的荒凉和悲怆。

蓦然间,城中骤然响起一阵阵疹人的锣鼓号角声,随后,大队后凉兵丁簇拥着十数员全副戎装身跨战马的将领,威风凛凛地从南门蜂拥而出,顷刻间将南郊荒野外的一片洼地围得铁桶一般,水泄不通。后凉官衙于三天前就传出话来,要在今天午时三刻,处决一批起兵造反的河西鲜卑部落头目。法场在距城南二里多地的一片洼地,从南门到洼地,沿途刀枪如林,布满了警戒的兵卒。后凉军卒从城乡各地驱赶而来的百姓,围圈在法场两侧的洼地上,目不斜视,噤若寒蝉。法场中央,一字横排着几十个五花大绑的叛军头领,他们蓬头垢面,遍体鳞伤。但是,面对后凉兵丁的屠刀,他们一个个怒目圆睁,凛然不屈,毫不畏惧,表现出草原民族的强悍和桀骜。恍然间,午时三刻已到,随着监斩官“斩讫”的令下,法场上骤响三声追魂炮,霎时,几十名身强体健的刀斧手,依次扬起手中的砍刀切菜般劈下,顿时,刀锋闪处,血光进溅,人头落地。

忽然,就在刀斧手屠刀落下、受刑人人头落地的瞬间,一场罕见的沙尘暴自西向东袭来。沙暴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天光失色。肆虐的沙尘暴以摧枯拉朽之势,揭去了关城古楼上的檐瓦,摧折了通衢官道旁的弱柳,推倒了简巷陋街处的房舍,也撕碎了城门口告示栏里官府张贴的告喻。沙尘暴过后,天气灰蒙蒙一片,到处弥散着呛人喉鼻的细沙微尘。

肆虐的沙尘暴同样席卷了法场,两个时辰过后,沙浪东移,法场一片狼藉,几十具受刑人尸体的四周,又徒添了几十具尸体,他们是沙暴肆虐之际来不及躲避,被惊恐的人群拥挤踩踏而死的。

伴随着沙暴的呼啸,远处响起一阵阵幽哀悲怆的羌笛声和胡笳声,似乎在向人们倾诉世间的不平。

这天,远在祁连山南麓秃发鲜卑的军帐里,军事首领秃发乌孤一脸的暴怒,倾听着斥堠细作从后凉都城姑臧带回来的噩耗,河西鲜卑几十位大小首领的罹难,使得这位鲜卑族汉子怒火中烧,心绪难平。

许久,他阴沉着脸问斥堠:“说,是谁杀害了这些首领?”

“回首领的话,小的打探清楚了,是后凉世子吕纂亲自督斩的。”细作如实禀报。

“吕纂?”一听到这个名字,秃发乌孤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一个鹰隼其貌、豺狼其声的形象。乌孤亲历河西风云变幻,深知吕纂是个生性残暴、嗜杀成性,贪得无厌,荒淫无耻的肖小之徒。吕光入据凉州称王立国后,对百姓的生计不闻不问,一味地征战杀伐,搜刮民财,残害百姓,对羌、胡部落动辄武力相加。作为吕光世子的吕纂,更是为虎作伥,恃强凌弱,杀人如麻,罪恶滔天,就连后凉太子吕绍也怵他三分。这些年来,乌孤为了部落的生存搏命沙场,没少跟吕光、吕纂父子交觉其近日兄长秃发溪于中其暗算,殒命沙场。每每想起这些,乌孤恨不能生吞活剥了他!

秃发部的大帐里,乌孤听完细作的禀报,怒火中烧,心绪发生着急骤的变化。帐中部将也纷纷摩拳擦掌,欲与后凉开战,生擒吕纂,以雪此恨。

北风呼啸,原野奇寒。秃发乌孤只身踱出帐外,任寒风沙粒抽打着脸颊,极力压抑心头的怒火。“忍”字头上一把刀,在强敌恃强施暴之际,为了广武的安危,他要把这团怒火吞咽到肚子里去。

半年前的一个夜晚,盘踞在河右捂次的前凉太子张大豫,派遣使者送来一封信函,密约秃发部起兵反凉,攻略姑臧,推翻吕光政权。

“诸位首领,对前凉太子张大豫的信函,大家有何见解?”秃发部大首领思复鞋感到事情来得突然,便夤夜召集族人会议。他环视大帐,见众人尚在沉思当中,便冷静地分析说:“梁熙战死,河湟动荡,然吕光其焰正炽,不可小觑。张大豫经营捂次数年,又有部将王穆扶佐,拥兵数万,有实力与吕光抗衡啊。”

“张大豫?与他联合?这……”许多部落首领和战将对思复鞋的政见感到不解,疑惑地问:“我们拥兵数万,又娴熟弓马,何以联合张大豫这个亡国的庸才?”

“是啊。”秃发乌孤也对父亲的看法有些疑虑,便坦然言道:“谋略河西是我部的夙愿,向往久矣。只是联合前凉势力,仰人鼻息,我们多年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P3-5

后记

“苍龙曰暮尚巡察,疏枝根残更著花。齿逾百半犹少年,笔下吟风颂晚霞。”自从拙作《大山的囚徒》出版后,自己越发感到在文学创作中的欲望和乐趣,手握拙笔而越发不可收。退休以后,自己想法很多,杂念不少,往往纠结于往昔的成败得失而久久不能平静,只有在文学创作时沉浸在古往今来的故事情节中——哪怕是写得很失败的东西——心绪因故事中的迭宕起伏,才会变得那么坦然,有成就感。尤其从事地方志工作以来,自己看到有那么多年逾古稀甚至耄耋的老人,还在文(史)坛上辛勤耕耘,乐此不彼。和他们相比,自己不论文学创作还是方志编纂,还是一名根底不实、经验不足的新兵。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楷模,使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才有信心,迈出的步伐也坚实许多。

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河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内地是一个不争的实事。从古人“深山古戍寂无人,崩壁荒丘接鬼邻”;“陇水潺潺陇水秋,征人到此泪双流”的诗句里,便可窥视到当年河湟地区的窘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人们眼里荒僻、苦硗的地区,从闻名遐迩的乐都“柳湾彩陶”,到驰名中外的湟中塔尔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河湟巨擘》和《南凉悲歌》是两部长篇小说,取材于河湟地区两个不同时代的历史掌故。《河湟巨擘》的主人公赵宽,既是名门之后、将门出身的骁将,又是贯通史略、吟咏成章的大儒,就是这样一个学识水平堪与国学大师相提并论的宿儒,在他中年时期婉拒高官厚禄,兴办教育,掌管教化,是河湟地区传播中原文化的第一人。《南凉悲歌》则是以史料为主线,讲述东晋时期鲜卑人秃发三兄弟在河湟地区创立南凉政权及南凉王国的兴衰故事。两个故事、两个历史背景、两种人物形象,却反映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即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形成了河湟文化的多样性,也推动了河湟地区历史发展的进程。

我出生在河湟地区的湟水河畔,和千千万万的“河湟人”一样,也深爱着自家的家乡,总想着海东乃至乐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如今,海东“撤地设市”、乐都“撤县设区”已梦想成真,这是162万海东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海东及乐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一个干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应当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创造海东美好的明天。在建设和谐富裕文明新海东的大军中我是一个闲人,不可能开动机器与年轻人比高下,只能站在一旁为建设新海东摇旗呐喊,于是我选择了这样两个历史掌故作为创作的素材,因为建设新海东,也需要文化来作铺陈。

河湟地区人文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底蕴丰富深厚,是一座文学创作的宝库。但苦于笔者历史知识的贫乏和创作功底的欠缺,没有也不可能更深层次地发掘历史文化的深邃,将主人公传奇的故事更生动地展现给读者,这不能不说是这两部小说共同的憾事,还望读者格外见谅!拙作出版之际,有好友建议邀一两位文学大家为拙作写序,以壮声色,但我再三考虑,拙作仍属涂鸦之作,羞于启齿,没敢劳烦文学大家。拙作写作和出版中,曾得到毛文斌、李明华、张振江、祝银家、赵海全、贾国明等先生的鼓励和帮助,我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

2013年8月1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