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先主编的《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版)》共9章。第l章介绍微型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数据类型和软硬件构成;第2章介绍8086/80X86/Pentium/l酷睿系列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微型机的存储结构、高速缓存和虚拟存储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80X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第5章介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DOS系统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以及汇编语言与c语言程序的连接方法;第6章介绍输入/输出接口的结构、中断处理过程和串行接口、并行接口的应用:第7章介绍总线体系结构、各种系统总线和常用外部总线的特点:第8章介绍键盘、鼠标、显示卡、显示器、打印机、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和音箱的基本工作原理;第9章介绍汇编语言程序在DOS和Windows界面的实验方法,串行口、并行口和IJSB接口的编程方法。
陈国先主编的《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版)》以8086/80x86/Pentium/酷睿系列为样板机,介绍微型计算机的数据类型;微处理器结构及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半导体存储器技术;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输入/输出接口;总线技术;汇编语言程序实验方法和主要外部设备原理。本书内容全面、知识丰富、讲究实用,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识力求新颖,并从应用角度出发,软硬件相结合地讲述了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每章都有小结、思考与练习题。
《微机原理与应用(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的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1)
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 (1)
1.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4)
1.2 微型计算机中的数据类型 (5)
1.2.1 常用数据类型 (5)
1.2.2 常用的编码 (8)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1)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 (12)
1.3.2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 (15)
本章小结 (15)
思考与练习 (16)
第2章 微处理器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18)
2.1 微处理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8)
2.1.1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18)
2.1.2 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1)
2.2 8086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25)
2.2.1 总线接口单元(BIU) (25)
2.2.2 执行单元(EU) (26)
2.2.3 8086 CPU的引脚功能 (26)
2.2.4 寄存器组 (30)
2.2.5 8086基本时序 (32)
2.2.6 8086存储器组织 (33)
2.3 80X86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35)
2.3.1 80286微处理器 (35)
2.3.2 80386微处理器 (36)
2.3.3 80486微处理器 (37)
2.4 PEntIUm级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 (38)
2.4.1 PEntIUm微处理器 (38)
2.4.2 PEntIUmⅱ微处理器 (40)
2.4.3 PEntIUm ⅲ微处理器 (42)
2.4.4 PEntIUm 4处理器 (43)
2.5 酷睿系列微处理器 (46)
2.5.1 酷睿2 (46)
2.5.2 酷睿I3 (47)
2.5.3 酷睿I5 (47)
2.5.4 酷睿I7 (48)
2.6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49)
本章小结 (52)
思考与练习 (52)
第3章 半导体存储器 (55)
3.1 存储器概述 (55)
3.1.1 存储器的类型 (55)
3.1.2 主存储器 (56)
3.2 半导体存储器 (58)
3.2.1 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58)
3.2.2 只读存储器rOm (62)
3.3 PC系列机的存储器 (65)
3.3.1 8086系统存储器结构 (65)
3.3.2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 (66)
3.3.3 内存储器的分体结构 (70)
3.4 高速缓存(CaChE)系统简介 (71)
3.4.1 CaChE工作原理 (71)
3.4.2 CaChE的基本操作 (72)
3.5 虚拟存储系统简介 (73)
3.5.1 虚拟存储器基本原理 (73)
3.5.2 虚拟存储器地址映像 (74)
3.5.3 存储器的工作方式和层次 (75)
本章小结 (77)
思考与练习 (77)
第4章 80X86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80)
4.1 微型机指令格式 (80)
4.2 微型机的寻址方式 (81)
4.2.1 立即寻址 (82)
4.2.2 寄存器寻址 (82)
4.2.3 存储器寻址 (83)
4.2.4 80X86寻址方式 (86)
4.2.5 I/O端口寻址 (86)
4.3 8086指令系统 (87)
4.3.1 数据传送指令 (87)
4.3.2 算术运算指令 (92)
4.3.3 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 (100)
4.3.4 控制转移指令 (104)
4.3.5 串处理指令 (109)
4.3.6 处理机控制指令 (110)
4.4 80X86指令系统 (111)
4.4.1 80X86多媒体扩展指令集 (111)
4.4.2 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展指令集 (113)
本章小结 (114)
思考与练习 (114)
第5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17)
5.1 汇编语言语法 (117)
5.1.1 汇编语言的程序格式 (117)
5.1.2 汇编语言的操作数和表达式 (117)
5.1.3 伪指令 (120)
5.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24)
5.2.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124)
5.2.2 顺序程序 (126)
5.2.3 分支程序 (126)
5.2.4 循环程序 (129)
5.2.5 子程序及过程定义 (130)
5.2.6 DOS系统功能调用 (132)
5.2.7 BIOS功能调用 (134)
5.3 汇编语言与C语言连接 (139)
5.3.1 C语言与汇编语言程序连接规则 (140)
5.3.2 C语言与汇编语言程序的连接方法 (143)
本章小结 (150)
思考与练习 (150)
第6章 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152)
6.1 输入/输出接口基础 (152)
6.1.l 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功能 (152)
6.l.2 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结构 (153)
6.1.3 I/O接口编址 (154)
6.1.4 I/O数据传输方式 (155)
6.2 中断和中断系统 (162)
6.2.1 中断概述 (162)
6.2.2 中断处理过程 (163)
6.2.3 中断管理 (164)
6.2.4 微型机的基本中断系统 (166)
6.2.5 中断控制器简介 (170)
6.3 串行接口 (173)
6.3.1 rS-232C标准 (173)
6.3.2 串行接口应用 (175)
6.4 并行接口 (178)
6.4.1 并行接口概述 (178)
6.4.2 并行接口的应用 (179)
本章小结 (186)
思考与练习 (186)
第7章 总线 (188)
7.1 概述 (188)
7.1.1 总线分类 (188)
7.1.2 总线体系结构 (189)
7.1.3 总线操作 (190)
7.1.4 总线仲裁 (191)
7.1.5 总线传输方式 (192)
7.1.6 总线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总线标准 (194)
7.2 系统总线 (196)
7.2.1 ISa总线 (196)
7.2.2 EISa总线 (197)
7.2.3 PCI总线 (200)
7.2.4 显示卡插槽标准 (206)
7.2.5 hyPErtranSPOrt总线 (208)
7.2.6 qUICkPath IntErCOnnECt总线 (209)
7.3 外部通信总线 (210)
7.3.1 E-IDE总线 (210)
7.3.2 Sata总线 (212)
7.3.3 SCSI总线 (213)
7.3.4 USB串行通信总线 (217)
7.3.5 IEEE1394高速串行总线 (220)
7.3.6 RJ45接口 (221)
本章小结 (222)
思考与练习 (222)
第8章 主要外部设备的工作原理 (225)
8.1 键盘与鼠标 (225)
8.1.1 键盘 (225)
8.1.2 鼠标 (227)
8.2 显示系统 (228)
8.2.1 显示卡 (228)
8.2.2 显示器 (230)
8.3 打印机 (232)
8.3.1 击打式打印机 (232)
8.3.2 非击打式打印机 (233)
8.4 外部存储系统 (237)
8.4.1 磁介质存储 (237)
8.4.2 光介质存储 (239)
8.4.3 半导体外部存储器 (241)
8.4.4 声卡和音箱的工作原理 (242)
本章小结 (242)
思考与练习 (243)
第9章 汇编语言程序实验过程和实验举例 (245)
9.1 汇编语言程序实验过程 (245)
9.1.1 源程序处理 (245)
9.1.2 DEBUG调试程序 (247)
9.2 汇编语言实验和接口编程 (251)
9.2.1 汇编语言实验举例 (251)
9.2.2 微型机接口编程 (254)
本章小结 (258)
思考与练习 (258)
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