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是谁操纵了马嵬兵变/中国文化探秘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伍微微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好比一部盛世华章,通过一连串的小故事,向青少年娓娓讲述隋唐五代的历史。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在这四百年不到的时间里,涌现出了多少杰出的帝王将相,伟大的文人墨客,传奇的豪侠义士,围绕着他们又发生了多少精彩离奇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缤纷绚丽的时代,传世的壁画、雄浑的石刻、迷人的陶器,至今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古代华夏文明的无穷魅力。隋唐五代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记忆,也留下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谜和传说。探索这些千年之谜,走近那些不朽传说,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恢弘画卷,那就是气势磅礴、流光异彩的隋唐历史。

内容推荐

“中国文化探秘”系列丛书的文字是通俗优美的,内容也是新奇迷人的,但它不是为了猎奇。它是通过对历史谜题的解读,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社会的功能,思考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何种关系状态。

丛书故事耐人寻味,真相扑朔迷离;拨开历史迷雾,秘密层层揭开……

本书是该系列丛书之“是谁操纵了马嵬兵变”一册。内容包括:隋唐五代时期的帝王画卷、传奇人物、惊世国宝、考古发现、生活图景等。

目录

帝王画卷

 隋炀帝:杀父夺位心好狠

 唐太宗的镜子

 唐玄宗:铸造开元盛世的辉煌

 戏迷皇帝李存勖

 石敬瑭:卖国求做“儿皇帝”

 失败的帝王 成功的词家

传奇人物

 孙思邈的长寿之谜

 忠烈书家颜真卿

 李白:狂放潇洒游一生

 杜甫:乱世之中的慷慨悲歌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生死之谜

 茶圣陆羽的传奇人生

沉浮人生

 血染玄武门

 是谁操纵了马嵬兵变

 甘露带来的灾难

 风神俊朗得青睐

 成也文章 罪也文章

 推敲:冲撞大官带来的好运

惊世国宝

 中国最古老的山水画

 惊艳千年:郭煌壁画中的飞天

 别是一番美丽的铜镜

 唐三彩是三彩瓷器吗

 奇妙秘色瓷

 生命力最旺盛的钱币

 文明之光:唐代的雕版印刷术

 顶天立地的大佛

 万佛同聚在龙门

考古发现

 天下第一桥:隋代赵州桥

 隋代千年石棺揭秘

 再现隋唐洛阳城辉煌

 法门寺地宫的宝藏

 昭陵的守护者:六骏石雕

 女皇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天子荣光:懿德太子墓葬壁画

 烈火铸的永陵玉大带

生活图景

 利弊兼有话运河

 席卷唐代的作诗潮

 葡萄美酒夜光杯

 爱美之心人皆有

 人面桃花相映红:唐人的择偶观

 黑白世界

 醉后狂草书豪情

 女中豪杰舞剑器

试读章节

爱美之心人皆有

从古至今,男女老幼都有爱美之心。隋唐时代的女性,同样是爱美一族,同样和现代人一样追求时尚潮流的妆容、服饰。唐人朱庆馀在应试之前写了一首诗《闺意献张水部》,呈送给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诗歌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把自己比作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公婆。诗歌实际上是问张籍,自己的作品是否优秀,是否能够赢得主考官的赏识。但是,从新娘向新郎征求画眉的意见,恰恰说明了当时的女性很在意自己的装扮是否合乎时尚。那么,隋唐的女性是如何打扮自己的呢?

隋唐女子的穿着本来是比较保守的。她们头上戴着帽子,这种帽子垂下长长的网帷,把全身都笼罩了。这样的穿戴基本遮盖了女性的容貌与身段,使别人几乎看不到自己的样子。后来,网帷大大缩短了,只到颈部。如此一来,女性的服装、身段就完全显示出来了。

唐代女性的裙装色彩艳丽,有红色、黄色、绿色等各类裙装。据说,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有一种裙子被称为“百鸟裙”,用百鸟的羽毛织成,颜色随着观赏的角度而发生改变。在阳光下是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一种颜色,从正面、侧面看到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可见,那是一条奢华高贵、做工精细的裙子。其他的富贵人家看到这样高档的裙子,也纷纷效仿,使得山中的珍禽都快被猎杀光了。这种用鸟类羽毛做衣服的风气盛行一时,有点类似今天用貂皮制作大衣之类的衣服。

唐代女性的鞋子也有很多种类,如高头履、平头履、百合履、小头履、木履等等。这些鞋子的材料大多是丝,也有的是用线绳编织的。其中最为奢华的是珠履,在鞋面上装饰了宝石、琉璃之类的饰物,价格比较昂贵。

有趣的是,唐代世风开放,曾经流行过女穿男装。太平公主在参加父皇唐高宗、母后武则天举行的宴会时,就身着男装进见,令唐高宗颇感奇怪,就问道:“女子不是武官,为什么这样打扮?”看来,唐高宗是不太懂得时髦的装扮的。因为,当时凡时髦的女性都穿过男装,在英武之中透出几分妩媚,极具吸引人的魅力。所以,这种装扮还风靡一时呢。

除了服饰外,唐代女性还爱在化妆方面下工夫,掌握了各种化妆技巧,一点也不比现代人逊色。她们化妆的总趋势是浓艳,估计是为了和她们色彩亮丽的裙装相搭配。她们的化妆程序首先是描眉。描眉是最常见、最流行的一种化妆方法。汉代以前的女性有时把眉毛描得很黑,南北朝时女性又改为流行翠眉,也就是将眉毛染成翠色。到了唐玄宗时期,极爱打扮的“美容专家”杨贵妃把眉毛画成黑色,这本来是翻出以往的旧妆容,但是与时下流行的翠眉不同,妇女们也就纷纷效仿,一时间黑眉又成为流行先锋。诗人徐凝为此写诗道:“一日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唐人画出的眉毛样式,主要有柳眉和阔眉。柳眉的形状像柳叶,又细又长。阔眉的形状像桂叶,又短又宽。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女子们又把眉毛边缘处的眉粉向外均匀晕散,这有点像今天画眉的方法了。据说当时的眉形就有十种,包括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等。仅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唐代女性爱美之心是非常强烈的。

唐代女性还在额头涂黄粉,据说这是从涂金的佛像上得到的启发,将额头染成黄色使妆容显得比较滋润。有意思的是,唐代女性还喜欢贴花钿。花钿就是花子、媚子,有多种样式,颜色主要是红、黄、绿等。在花钿上装饰有各种镂金的图案,女子就把剪好的花样贴在额头的眉心处。有一种说法是贴花钿源于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因为得罪了武则天,被罚在眉心部位刻下一朵黑梅花。为了遮丑,她就在眉心贴花钿,别的女子看了觉得很美,也就跟着贴了。

在面颊上点红色的小点也是唐代女性的爱好,这叫做妆靥,它给女性增添了几分俏皮。此外,唐代女性在唇的化妆上也颇有特色。画唇的样式有大红春、半边娇、万金红、淡红心、露珠儿等多种技法。她们在发型样式、发簪钗饰、耳环、臂环等方面的讲究也是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这些都说明了唐代女性是极其爱美的,也是很会打扮自己的。

流行是唐代女性爱美的驱动力,她们都愿意把自己打扮得时尚、漂亮,但是一味追求流行也不行。例如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由于受到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称之为“时世妆”。嘴唇是乌黑的,称为“乌唇”;不涂腮红不涂粉,眉毛画成八字形,妆成后很吓人,就像是一副流泪的样子。因为这种模样不好看,不仅不能给人美感,而且令人看后觉得怪异又愁苦,所以只时兴了一小阵子就消失了。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妆容才是永远不过时的主旋律。

……

P132-134

序言

人类还在动物时代的时候,除了本能的遗传,不会有文化的记忆。而自从语言产生,文字发明以后,人类的创造就不再是清风流云,消失得无踪无影,文明随着口头传述和文字记载累积起来,并以一种加速度发展的态势,使人类奔驰在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因此,人类的求知欲望日益强烈,求知的能力不断提升,知识的积累不断地改变人类自身。

人类的知识积累,是从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神秘属性的探寻开始的,自生物体的生存之道到生存的意义价值,人们对于自我与世界神秘的探索一步一步把人类带人文明之境。

人的生存,需要吃喝与穿住,但人类自身不能提供这些,要仰赖自然赏赐。自然尽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却要通过人类的劳动才能获得。土地怎么能够长出养育人类的果实来呢?这样的神奇催生了人类思维的发展。简单的形体劳动只能造成动物世界的简单的世代循环,而创造性的思维及其劳动,则成为人类进步的彩色双翼。渔猎采集方式的生存,尚是动物化的生存,农业则是人类高尚的创造性活动,人工栽培、养护、收获,哪一样不是在对于自然的神奇的观察探讨中获得的灵感而用于人自身生存的劳动呢?农业的栽培,需要对于自然气候的掌握,在看似凌乱日复一日的时间中,找出其运行规律,于是就有了历法,自然的盛衰荣枯之理,生产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就被发现出来了。农业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能力于是大大提高。

人类迈进文明的门槛,更源于对人自身的神秘的思考。如果人仅仅是通过创造性生产获得更多的资源,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增进,这样一群没有理性的生物体,不仅不是世界的福音,还可能是世界的灾难。如果不能控制调节本能,不能建立规则,人类将是悲剧性的存在,将会陷入相互残杀的灾难境地。一位伟人的词这样描述丧失人性的苦难:“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如果没有人文,世界将是多么的悲惨!于是,我们发现,关于人与人性的思考才是人成为“人”的前提。关于季节的观察发现,会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自然的荣枯与社会的兴衰可以关联起来,与人的生命可以关联起来,这样就是天人合一。人类也从动物世界选择学习了一些良性的规则,如猛虎不食子、乌有反哺之义,从中人们体悟出慈爱与孝敬的道理,形成了社会的伦理。中国古代的哲人把天文与人文奇妙地结合起来了,天理与人欲于是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带来人世间的和谐与宁静,人文让世界变得美好起来。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这些在今天的哲学家看来都还需要不断解说的论题,人类在诞生之初就开始思考了,并留下了丰富的充满幻想的关于人类由来的解释,也留下了充满理性的关于人性的思辨,我们不仅知道有女娲造人的故事,我们更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认为天道也是至善的,天人合一,人性就自然是至善的了。人性如何展开是自己描绘的,无论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自私的表述,还是大公无私普度众生的崇高理念,让精神左右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凭着欲望的驱使,这就是人!

当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世界上唯一不曾间断的文明历程,我们发现,人们对于“我是谁”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对天发问,而更多的是从前人走过的足迹中寻找依据,也就是说,历史是现实之师。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这样的智慧资源,只有中华民族在过去的岁月里才会留下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献和口头传说。而当我们在享受这份巨大的文化资源的时候,却时时会陷入迷茫,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不解的谜题。一般说来,丰富的历史资源会留下清晰的过去岁月的图像,但事实恰恰相反,文化资源越是丰富,其谜题就会越多。就像浅浅的水流平淡无奇,而浩瀚的大海宝藏无限一样,中国文化中的无尽奥秘正是其博大精深的体现。或者因为文献有缺,事件不能连贯;或者叙述多样,表述不一,让人无所适从;或者时过境迁,往日的平常之举今日已不可思议;更有珍贵遗产的无奈失落,令人满眼迷茫……文化的迷宫让人流连忘返!

文化神秘如今已成为一种娱乐资源。但是,本丛书却不仅仅是提供给大家开心一笑的。丛书的文字是通俗优美的,内容也是新奇迷人的,但我们不是为了猎奇。我们是通过对历史谜题的解读,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社会的功能,思考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何种关系状态。古人其实很早就在这样做,如屈原就是一个文化探秘者,他在《天问》里这样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就是两个最大的谜,关于最初的宇宙形态是谁传下来的?宇宙是一片混沌的话,怎么能够考察得到呢?这是关于宇宙奥秘的问题。还有关于人生由来的困惑的问题,如:“女娲有体,孰匠制之?”中国的神话说,人是女娲造出来的,那女娲的身体又是谁造出来的呢?屈原的这个问题,我们至今还回答不完善。探秘不就是探究宇宙人生的重大问题吗?岂会仅仅是猎奇?对文化的神秘性的探寻是一条漫漫长路,永远地不停息地行走在这条充满艰辛而又喻快的道路上,这就是人类的本性,也就是人类崇高而又伟大的精神!

我们寻找失落的玄珠,我们想揭开千古的谜底,其实是想和读者朋友一起反思人生的价值,话题是严肃的,但我们的表述是轻松的,因为我们想和大家一起享受人生的趣味。苦思冥想不会产生思想的巨人,也不会理解人生的意义,相反会背上沉重的负担,丧失生存的乐趣。当我们感到文化的历史是深邃和奇妙的时候,就会产生探索的欲望,我们的境界就会产生新的飞跃。

我们绝不愿意大家在历史的迷宫里不能自拔,而是希望把神奇的历史事件当做一个个突然落下的苹果,触动人们的灵感,开出新的精神之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