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鬼才伦文叙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泽让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反映明朝中期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符合历史真实的鬼才故事。

四大才子伦文叙、王阳明、唐伯虎、柳先开同场竞技揭示“草根”成长的秘笈。

南北文化交融的风景线,古典诗词的鉴赏园,广味十足的杂货铺。

纵横开阖,喜笑怒骂,尽在字里行间。

内容推荐

本书以明朝中期社会生活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科举制度下莘莘学子求学、考试、登科的艰难历程,集中刻画了岭南才子伦文叙、湛若水、江南才子唐伯虎、王阳明、湖广才子柳先开等一批学子形象,展示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折射了明朝中叶深刻的社会矛盾。

作者对明中期社会生活和岭南民俗有较深的研究,文笔细腻、谐趣、独到,较为详细地反映了明代风土人情和科举制度;较深入地开掘出明代中叶多位文化名人历史相遇、共赴科场的细节;艺术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精粹——诗词的魅力;本书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少年形象,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励志具有参考意义。

目录

代序 好人好事

第一章 初战江湖

第二章 巧对诗联

第三章 知遇之恩

第四章 面对灾情

第五章 缘中之缘

第六章 妙计巧嫁

第七章 爱意朦胧

第八章 红粉诗友

第九章 比文招婿

第十章 深闺春怨

第十一章 花园错情

第十二章 蛟龙出海

第十三章 风云汇聚

第十四章 书生意气

第十五章 元宵盛会

第十六章 御前争锋

第十七章 会试风波

第十八章 宫闱之变

第十九章 大魁天下

第二十章 荣辱之问

试读章节

伦文叙,字伯畴,号迂冈,原籍是南海县黎涌村人,但考证起来他却是在广州城里出生的。

明朝弘治十二年,伦文叙在北京夺魁后,无论是南海县,还是广州府,甚至番禺县,都有不少人敲锣打鼓欢呼庆祝,伦族人和黎涌村的乡亲们的自豪更不用说了。为什么说番禺县也自豪呢?古代广州这块地方,因为朝代不同,叫法也不同。历代中央政府有一段时间叫它番禺郡,另一段时间叫它南海郡,明代才开始叫广州府。所以,这里出个了不起的人物,一府两县都庆祝一番也在情理之中。

明朝那个时候,广州城区范围,主要是在今日越秀区那一块地方,大概有二十平方公里,四五十万人口。主城区四周有城墙,是一千年前南越王赵佗爷爷修的,那时基本不用砖砌,主要用红砂岩石叠垒而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造反起家,率起义大军“解放”全国后,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此,当时镇守广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永嘉侯朱亮祖,组织对古南越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加固,使广州城形成了一道高大雄伟、曲折蜿蜒、周长八十余华里的城墙。护城河、城楼、墙垛、警铺、马房、炮台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城门、南城门、东南门、东城门、北城门五座城门。人因水而兴,城因山而固。广州城因背靠越秀山、白云山,城墙坚固,又有江水相屏,易守难攻,故有“金锁铜关”美誉。

城市向外扩张迅猛。虽说有城墙围着中心区,其实,当时城墙以外也是城区了,但西城门以西行政上属南海县管辖,东南门以外属番禺县管辖。当时的南海县、番禺县与广州府均直属中央朝廷,广州城的行政单位是一府两县三足鼎立。

确凿地说,状元伦文叙的父亲伦月林是个流民,就像现时的农民工。家里很穷,只能到外面打工。在外打工挣到钱后,托人说媒,娶了小榄镇姓何的姑娘为妻。新婚不久,伦大叔就和妻子卷起铺盖,到七十里以外的广州城里工(粤语,找工作)来了。他们在靠近西城门的福地巷(今海珠中路与西门口附近)租了一处低矮的平房,住了下来。

年轻,有力气,就是本钱。伦大叔经过一番市场调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是卖菜。他的工作是每天清早到批发市场买一批新鲜蔬菜,先用平板车拉给几家酒店,剩下一部分挑到西门口的街上站摊零卖。卖菜时间久了,在西关地方混了个脸熟,因他在族内同辈排行第八,知道底细的称他伦老八,因为干的是卖菜行当,又被称作菜伦,当然,此菜伦非彼蔡伦,汉朝那个蔡伦不仅是个大官,还是造纸专家。

那时没有如狼似虎的“城管”,“走鬼”们不用玩“躲猫猫”,做小买卖的环境尚比较宽松。卖菜赚了些钱后,何姑娘跑到旧货市场购置了一台二手织布机,到乡下养蚕的农家和左邻右舍接一些零散织布的活计。那时的珠江三角洲到处是桑基鱼塘,种桑养蚕,蚕粪养鱼,塘水浇灌,循环往复,既环保又可持续发展。所以,农户几乎家家养蚕。何姑娘收一些缫过的蚕丝,利用夜晚进行加工,唧里咔啦的机杼声经常响到深夜。一个小家,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勉强维持得下去。

小两口兢兢业业,精心经营他们的爱巢,日子过得既艰辛又快乐。

光阴荏苒,后来何姑娘一不留神就有了身孕。肚子里有了“第三者”,伦大叔和何姑娘每天抱啊跳啊笑啊好不高兴!

俗话说:酸男辣女。因为何姑娘特别爱吃酸,伦大叔每天买回一些菠萝、杨桃、枇杷给她吃。何姑娘大口大口地吃着,但觉得还不够酸,还想吃更酸一点的。伦大叔二话不说,天不亮就起床,不辞辛劳爬上十几里外的白云山,将自己用绳子吊在半山腰,在白云飘荡的悬崖峭壁上采摘能酸死蚂蚁军团的青梅。

何姑娘贪婪地吃着青梅,看着伦大叔汗湿的衣服,划破的手指,很心疼,哗哗地流下眼泪,却幸福地笑了。

怀孕,是件高兴而又辛苦的事。眼看着何姑娘越吃越胖,胖得像两头尖的纺锤;伦大叔却越来越瘦,颧骨如刀削一般。最后的两个月,何姑娘大腹便便不能织布了,开始“胎教”,甜甜地呼唤胎动着的“仔仔”,轻轻拍打着高高隆起的肚皮,并准备着婴儿衣物。此时的伦大叔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每天忙里忙外,身体累得不行,心里却是乐滋滋的。

P1-2

序言

在中国古代,五岭山之南统称岭南,这里“山高皇帝远”,相对偏僻落后,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候,这里出个像样的人才难,出个像样的官更难,出个像样的好官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好官稀缺,物以稀为贵,无论本地的还是外来的官,谁真的对老百姓好,谁为老百姓办了些实事,老百姓就认为他是好官,会永远感激他、崇敬他、怀念他。

唐代,从京城里贬放到潮州当刺史的韩愈,是个大学问家,任职只有八个月,却带领百姓治理了鳄江,消除了鳄患,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当地老百姓谋到了福利。潮州人民很感激,干脆把鳄江改名为韩江。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下放到惠州当宁远节度史,刚到不久,就张罗为百姓修西湖、建长堤,惠州人民知恩图报,遂将湖堤命名为苏堤。为此,苏东坡也颇有成就感,“问我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岭南老百姓对北方来的那些“犯了错误”的官员尚且如此,对土生土长的本地好官更是捧得不得了。大凡本地出个像样的人物,这个人物如果德才方面能站得住脚,确实为老百姓做了些好事,十里八乡的人都跟着自豪,不但自豪,还不断添油加醋,演绎出一个又一个传奇。

明朝,成化年间,岭南出了个穷得不能再穷的穷小子伦文叙,简直穷得叮当响,用广州话说“乜都有”。但他志气很大,是个机灵鬼,粤语叫“鬼才”。早先,家里穷得吃不上饭,他只能靠卖菜为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后来通过刻苦攻读,越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创造了奇迹,在北京考上了状元。这是多大的跨越啊!

在古代,考上了状元就意味着可做大官了,可以出人头地了。但这个穷小子出身的官,知道自己的来路,没有忘本,始终保持着清廉本色。他严以律己,勤勤恳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己立志当个好官还不算,还十分用心地教育几个儿子成了才。史载,他的三个儿子都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进士,有“一门四元”之美誉。伦文叙的儿子们,个个都学其父,做了好官,一家世代清廉。为此.正德皇帝御笔赐给伦家一块匾额:“中原第一家”。

您想,在古代,这样的好官凤毛麟角,哪里去找?可是这样的好官确实出了,并且是从身边泥土里冒出来的人物。家乡的老百姓那个喜爱呀、自豪呀,就别提了。  民间对一个好人的纪念,通常是编故事,将其生前有或没有的奇闻趣事,附于好人身上,以慰泉下英灵。尽管有的故事与其真人毫无瓜葛,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但人们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因为岭南老百姓喜欢伦文叙这个人物,关于他的故事就迅速传播开来。追溯起来,自明代开始,就有不少关于伦文叙的精彩故事和诗文段子在市井流传,加之民间“讲古佬”(南方说唱艺人)走街串巷地带动,许多故事早就深人人心,岭南各地,谁都会几个“伦段子”。有些“段子”甚至有点“俗”,有点“荤”,但这正符合市井小人物们的胃口。

在老百姓心目中,伦文叙成了智慧的化身、除暴安良的英雄。到了当代,伦文叙的故事已形成众多文字版本并拍成了影视剧。但令人遗憾的是,有的荒诞不经,有的纂改历史,不是寻仇泄愤,就是格调低俗,与真实的伦文叙形象相去甚远。由于偏离正确方位,致使一代才子伦文叙一直囿于岭南自热,中原地区只知其同时代的王阳明、唐伯虎、湛若水,这是令人遗憾的。而目不识丁的岭南民间武师黄飞鸿,却通过热炒“飞”向了全球,这一奇特现象同样发人深思。

怀着对伦文叙真实人物的崇敬,几年来,我多次实地采访伦氏后人并深入研究伦文叙的历史资料,逐渐走近了这位令人尊敬的历史人物,并且有几处惊人的发现:发现一,伦文叙双亲并未早亡,一直康康健健地活着,在孝顺儿媳服侍下,高寿而终;发现二,伦文叙出自白沙门下,伦文叙和白沙传人湛若水是好友;更为神奇的是第三发现,伦文叙和唐伯虎、王阳明在同一年(弘治十二年)人京,并在同一考场角逐状元!有了这些不寻常的发现,常常使我激动不已,产生了写该书念头。

我认为,我心目中的伦文叙应该这样的:一个穷小子,靠聪明、刻苦、勤奋,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加上一些非常巧合的机遇,使他从惨淡的逆境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了人生的辉煌。从卖菜仔到状元郎之路,其难度可比上青天,常人难以想像,他却到达了。他的人生轨迹,是“知识改变命运”最好的注脚。

伦文叙不仅是个天才,还是个难得的贤官。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这样定义贤官:“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伦文叙清廉、勤政,累死于任上,英年早逝,百姓无不惋惜,遂口碑其事迹。后人爱戴之,歌颂之,皆民意也。所以,伦文叙对今人,特别是青少年,仍有积极的楷模意义。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本书力求突出以下特色:

1、以史实为依据,大写意勾勒出同时代四个历史文化名人(鬼才状元伦文叙、著名哲学家湛若水、杰出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著名画家唐伯虎)机缘逢聚、鲜为人知的生活画卷,以全新的角度表现他们的才干、志趣、友谊和不同命运。

2、以“鬼才”成长为主线,从基础教育的学宫到高等教育的府学,从低级的童试到中高级的乡试、会试乃至殿试,较为系统地反映了明代科举制度。

3、展现我国古典诗词在辉煌时期的多样性、娱乐性和对抗性,以及在抒情、言志、社交、官场生活之中的张力。

4、注入时代元素,以今人的视角,徜徉明中期的社会纵深,触摸从平民到皇帝各阶层人物,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透视他们的内心世界。

5、较多地展现独具特色的岭南风情和地域文化,包括已经湮灭的文化遗存。

为了全面展现一个不同以往的“鬼才”,笔者将伦文叙放在明中期科举制度和宫廷斗争的真实历史大背景下,人物成长比较符合历史真实,仅对一些情节和生活细节进行了合理的演绎。笔者可以保证的是,所涉历史事件是完全真实的。为了便于读者熟悉明朝的历史,除伦文叙外,书中所涉重要历史人物均有简介,如朱佑堂、梁储、程敏政、李东阳等;重要时间均标注年号,如己未十二年(1499年)等等。文中引用的大量史料、文章、诗歌(含伦文叙的诗、文)均有据可查。笔者这种创作意图和严肃态度,如果能对读者了解那段历史有益,则欣慰之至!

本书在采访和创作过程中,曾得到多位伦文叙后人和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其中谭天柱、伦志湛先生,战友张相平先生,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夫人黄晓非女士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写作,营造出较好的写作氛围,使本书得以顺利完稿。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花城出版社张瑛编辑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表示衷心感谢!

作为新客家人,在南国小住近三十年,已融入了这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受益颇多。故斗胆写岭南、写岭南人物。然自感对岭南文化浸濡不够,本书定有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海涵。

作者  2010年1月2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