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由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编译。蒙台梭利博士在本书中传授了如何教学前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刺激其观察力、认识力和判断力的发育。蒙台梭利博士强调,对每个孩子的方法是不同的,成人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孩子自己去试验,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自己在学习中冒必要的风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
分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作者 |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由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编译。蒙台梭利博士在本书中传授了如何教学前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刺激其观察力、认识力和判断力的发育。蒙台梭利博士强调,对每个孩子的方法是不同的,成人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孩子自己去试验,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自己在学习中冒必要的风险。 内容推荐 这本《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是玛丽亚·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授蒙氏教育法期间,应当时对此方法有兴趣的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而撰写的一本操作性手册。向人们展示了“儿童之家”所运用的教具和采用的教学方法,介绍了“儿童之家”里学前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传授了如何教学前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刺激其认识力、观察力和判断力的发育, 并深入浅出地介绍导引这套教育方法的教育理念。同时,向父母、老师和教育管理者介绍了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传授如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曾被称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因为这种儿童教育体系不但能完成对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还可以全面提升儿童的:身心素质。对于我们国家目前正大力提倡和推广的素质教育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想信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家长来说,它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教学资料,更是非教育工作者了解蒙氏教育的首选。 目录 第1章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发展情况 第2章 通过细致观察获得的方法 第3章 孩子发展的敏感期 第4章 “儿童之家”的环境设置 第5章 蒙台梭利的基本教学用具 第6章 运动神经的培养 第7章 感知训练 第8章 通过语言学习认识世界 第9章 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第10章 学习书写 第ll章 音乐启蒙 第12章 算术的学习 第13章 精神与道德 第14章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 第15章 对蒙台梭利老师的要求 第16章 蒙台梭利老师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第17章 人类倾向和蒙台梭利教育 试读章节 经过触摸与书写 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孩子要开始学习书写了。孩子通过对字母的触摸,了解了字母的形状,也知道单词是由许多声音组合而成,并凭借字母盒的练习能够分析并组合拼写出单词。拥有以上知识储备之后,孩子就可以开始学习书写了。孩子拼写出一两个单词,很快就会写其他单词,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学会他所能说的所有单词了。就像孩子在2岁!这个阶段会出现“说话爆发期”一样,心理结构一旦形成,很快就学会了说话。对于受过这种练习的孩子,不需要像传统学校那样一个个单词地教他书写。书写对孩子来说,不再是毫无乐趣的任务,而是一种对知识的内在渴望。这种渴望会让孩子利用各种工具,在各种场合进行书写,用粉笔、用木棍,在墙上、在走道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甚至在面包上发现了单词。一些供不起纸笔的贫困、不识字的母亲,常来学校寻求帮助,于是我们提供了纸笔,发现这些孩子回到家后仍然不断地写,甚至睡着时手里都拿着笔。 开始我们设计了一些特殊的纸给孩子练习书写,线条之间有双倍的空间,再逐渐缩小。不久之后我们发现,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孩子在任何格式的纸上都能书写得很漂亮,有的孩子甚至能把单词书写得像印刷的铅字一样细小、工整,比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得还要好。由于孩子触摸的是一样的字母,字母的形状已深深植入孩子肌肉的记忆中,所以他们书写的字形都很相近。 这时孩子已经能够书写,却还无法阅读。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谬,其实不然。大部分人都认为,孩子应该先会读然后才会写,而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先让孩子知道每个字母都有一个声音,然后根据字母的读音用活动的字母将单词拼出来,这种将字母与读音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在孩子的敏感期特别有效果。随着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能用“手”书写表达,而不再只会用“口”来说话表达了,可他们仍然不能阅读。我原来认为孩子不能阅读的原因是,他们无法辨认印刷体。正当我想解决这一问题时,发现孩子突然会自己阅读了。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孩子在进行了5个月的拼字训练之后,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单词意义的求知欲。孩子的这种行为方式,就像考古学家研究史前文化一样,对未知的符号进行研究、分析,期望找出其中的意义。孩子对单词意义探求的激情在胸中燃烧,父母甚至抱怨,一家人在散步时,孩子总是要停下来拼读店外的招牌或广告。到孩子6岁的时候,差不多就能阅读整本故事书了。 高度准确性的活动 相对语言,数学是一门很难解释的学科。我们认为,数学包含以下3种: ·算数:数字的科学。 ·代数:抽象的数字。 ·几何:抽象的抽象。 凭借着对孩子的了解,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这3种数学全都教给孩子,这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我们发现,将3种数学全部教给孩子的“三合一”的教学方式非常有效,就像只有一个支点维持平衡的东西远不如三角支撑稳固。例如,在介绍“个”“十”“百”“干”等数量单位时,用几何形状(点、线、面、体)来展现,我们所设计的教具也都体现这3种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饶有兴趣,非常热衷。令人惊喜的事情是,经过一段时间,抽象的量之间的关系就能用代数的方式表达了。由于数学的学习枯燥且抽象,不像语言那样生动有趣,孩子自然不是很喜欢,很多人就会因此说孩子喜欢语言而不喜欢数学。这其实是一种偏见。孩子给我们呈现的事实完全不是这样,5岁~6岁的孩子非常愿意学习10进位计算,所运算的都是10以上的,而我们开始教给孩子的只限于1至10以内的四则运算,4岁的孩子也想要学10以内的运算,而且非常投入。如果这些运算是以实物的形式进行操作,孩子会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例如,有个孩子在学会三项式(a+b+c)之后发现,既然可以用a和b,那么就可以用其他的字母来代替。由此看来,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无限的,是不愿被限制的。 孩子的发展令人激动,且没有任何征兆,就像语言学习一样。我们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只能将其归因于孩子早期的某种特殊能力。经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孩子对高度准确性的活动很感兴趣,而且越复杂就越感兴趣。高度准确性的活动不仅是指动作方面,还包括具有操作性的工作。孩子对准确、细节的追求是一种天然倾向,在观察花卉或昆虫时就有所体现,而且这种对准确性的要求会向数量方面发展,并将准确性带向抽象的数学。孩子从具体的实物开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再进入更抽象的代数阶段。由于数学的3个方面,即实物、抽象、代数,都会涉及准确性的问题,这就让孩子十分热衷于了解这些“单位”的游戏。我们从大哲学家兼物理学家巴斯卡那里获得启发,他曾认真研究过数学,认为人类具有数学的特性,并因此发展、进步。他的这一观点很受大家欢迎,而且他的这个观点又在孩子身上得到验证,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数学的确是最枯燥、最让人提不起兴趣的科目。 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巴斯卡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在围绕其所处的环境进行,而且这些行为会越来越精准。这种精准性也只能由人类的心智发展而来,因此证明了人类的心智具有数学的特性。纵观历史就能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致力于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解释人类感知的事物及其所产生的现象。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正确地了解这些事物,这就是人类对事物精准性的追求了。200年前的巴斯卡就发现,准确性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P4-8 序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并且性格平和。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知识渊博,善良,开明。玛丽亚·蒙台梭利是独生女,深得父母的宠爱,自小受到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养成自律、自爱、乐于助人的独立个性。 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给世界教育带来翻天覆地变革的蒙氏幼儿早期教育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对欧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她认为,一直以来,儿童的成长都在受成人的压制,成人在各个方面干涉儿童的自由行动,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她提出,成人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力量,因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而教育只是为了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蒙台梭利教授通过观察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心理胚胎期、儿童在“工作”中成长等一系列对今天的早期教育仍然影响广泛的规律。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以蒙氏教育为基础创立的早期教育班和幼儿园,受到越来越多父母和儿童的喜爱与信赖。 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系列,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梳理,以更加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和理解,希望广大父母通过对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理论的学习,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也是对她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本书揭示了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通过应用本学习法,孩子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掌握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能掌握相当多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为一本操作性手册,是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播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时所写。所有“儿童之家”运用的教具都有相似之处,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针对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及该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以刺激儿童观察力、认知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蒙台梭利在书中强调,教育每个孩子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成人的作用是让孩子自己去试验,自己发现错误,甚至在学习中让他们冒必要的风险,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本书是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全面讲授,是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必备手册。 《童年的秘密》,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抓住敏感期,将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 《发现孩子》,提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指出每个孩子都应该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都应该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都应该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蒙台梭利以此为基础,努力地进行着打破传统教育的探索,去寻求爱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展现了她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现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热情的方法。她将幼儿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而成人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成长。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儿童发展的规律,教我们真正地发现孩子。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集蒙台梭利的理论思想与方法经验的大成之作,呈现出了蒙台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观念。本书中,蒙台梭利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现象和自身所得经验,揭示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阐释了儿童具有吸收能力的心智特点,思考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书体现的是蒙台梭利后期的一些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念超前于她的教育界和心理界的同行,特别是书中提出了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等。本书对儿童发展和传统教育的思考与分析,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及所有研究儿童和社会的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书编委会 2011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