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五指山(地方传说)/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
分类
作者 怡安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翠花姑娘与五指山》、《母瑞山与清龙潭》、《太平山》、《七仙岭》、《七女峰与风魔岭》、《铜鼓岭的女神》、《小马岭的来由》、《感恩县的来历》等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搜集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口传作品,很少经过文人的润改和再创造,最能体现在民间流传的原汁原味。《五指山(地方传说)》由怡安选编。

内容推荐

《五指山(地方传说)》收录了《翠花姑娘与五指山》、《母瑞山与清龙潭》、《太平山》、《七仙岭》、《七女峰与风魔岭》、《铜鼓岭的女神》、《小马岭的来由》、《感恩县的来历》等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是民间知识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间历史知识如数家珍地演述出来。这种叙说,虽然没有历史学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却更明晰地体现了民众最朴实的评价。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应该受到褒奖和称赞;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应该受到讽刺和鞭挞。这些故事也许并非是真实发生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五指山(地方传说)》由怡安选编。

目录

五指山

翠花姑娘与五指山

忤子山

雷霹主峰

吊锣山

烧仔山

母瑞山与清龙潭

太平山

七仙岭

七女峰与风魔岭

望老岭

从关公岭到铜鼓岭

铜鼓岭上的传说

铜鼓岭的女神

儋耳山的白衣公为啥单臂

石马岭

金牛岭

金山和银山

七星岭

小马岭的来由

瘦岭

流奶岭

鹿回头

鹿回头岭雷打石

抱虎岭

银岭

落笔洞

“仙舟系缆”与三十六洞

皇帝洞

波莲仙人洞

千龙仙洞

望妻石

白虎石

石人骑石马

“小洞天”的石船石人

感恩县的来历

嘉积镇的传说

红水村的来历

和尚桥

文城镇古桥的由来

何来临高角

仙井与镇妖石柱

天涯湾与南天一柱

红水河

温水湖

白发瀑布

鲤公塘

龙潭

藤桥溪

涅槃塔

姐妹塔

演戏建文峰塔

试读章节

落笔洞

在海南岛天涯海角附近,有个山洞,名叫“落笔洞”。洞里有个宽阔的大厅。一张石桌摆在中央,桌前的石椅上坐着一位目光炯炯、英姿勃勃的少年武将。石桌上放着一个大石砚,三支石笔从山洞的顶端并排伸下,直指石砚;三股泉水沿着笔杆缓缓滴进石砚。在武将周围,还有许多神态奇特的石像:有骑马挥剑的,有手持弓箭的。这些石像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有一天,有一位名叫董亲的老人,带着独生女儿董梅出海捕鱼。船到远海,不料碰上了几只官家的船只。官船横冲直撞,董亲父女竭力回避,还是来不及躲开,终于被撞得粉碎。董亲一下子就被海涛吞没了。董梅侥幸抓到一块船板,游了三天三夜,到第四天,她再也游不动了。这时她忽然看见空中亮起一道红光,接着,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从天上轻轻飘了下来。他把董梅救上岸,还送她回家。董梅回家之后,用最好的酒菜招待他。因为天色已晚,便挽留他在家中过夜。第二天,等董梅醒来,那小伙子早已不知去向了。

不久,董梅怀孕了。奇怪的是,她怀孕三年才生下一个男孩。她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董公殿。董梅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可是董公殿到了九岁还不会讲话。董公殿十周岁那天,母亲带他上街市,跑了半天,来到鱼市上,董公殿看见一条大鲤鱼,突然开口说:“阿妈,我要那条大鲤鱼。”董梅听到孩子第一次开口说话,心中很是高兴,便把那条鲤鱼买了回来。

回家后,董公殿剖开鱼腹一看,发现里面有三支箭,一把弓,一口宝剑,三支笔和一个墨砚。

那宝箭上还刻有“崖州董公殿”几个字。董公殿欢喜若狂,董梅却又喜又惊。

原来那时候皇帝欺压黎民,常常来崖州抢掠财宝和妇女,人们都恨死了,董公殿想设计杀死皇帝。当天晚上睡觉前,董公殿对母亲说:“阿妈,记住明早四时叫我起床。”董梅问他为什么,他不肯讲。董梅只好听从儿子的吩咐,在房里点上线香来计算时辰到了没有,母亲劝他好好睡觉,时间一到就叫醒他。但董公殿不放心,总是问个不停。母亲听到鸡叫头遍,便说:“孩子,时间到了。”董公殿一骨碌爬起床来,急忙取出宝箭,用力向北射去。只听见嗖的一声,宝箭闪着绿光,直往皇帝的宫殿飞去。

说来也巧,这时皇帝正在殿上,手扶龙椅刚想下坐。忽然一声巨响,震得宫殿东摇西晃。随着一道绿光飞来,他把头一歪,嚓的一声,一支利箭穿过皇冠插在龙椅的靠背上,吓得皇帝魂飞魄散,连忙五体投地拜天求饶。他命左右卫士上前来拔箭,可是拔了半天,那箭像生了根似的,凭你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拔不动。皇帝急忙上前,发现箭上刻有“崖州董公殿”五个字,连忙发号施令:“快,快出兵崖州,抓住董公殿!”

董公殿发箭后,便将家中的谷子、粟子和玉米各量一斗,分别用三个水缸把它们浸起来,严严密密地封盖好,然后分别写上“三个月成兵器”、“三个月成马”的字样。

可是,不到三个月,皇帝派来的官兵已渡过了琼州海峡,登上了海岛。董公殿看见旗号,知道皇帝没有死,又看见寨外旌旗林立,战马嘶鸣,连忙把浸在缸里的谷子、粟米、玉米全倒在场上,叫了一声“变”。顷刻之间,这些东西变成了数不清的头包红巾、身着蓝衣绿裤的士兵。这些士兵个个骑着战马,手拿刀戟剑戈,威风凛凛。董公殿骑着战马大呼一声“冲”,那些士兵便一齐跟董公殿杀了过去。官兵一见来了这许多兵马,吓得屁滚尿流,回身就逃。

皇帝又派武将黑蛇精率领数万兵马,前来攻打崖州。董公殿与他们整整打了三天三夜,才把官兵打退。

董公殿打赢之后,寨里男男女女,载歌载舞,捧出山兰酒慰劳董公殿。正当大家饮酒欢乐的时候,官兵射来一支暗箭。董梅眼明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将董公殿推开,箭就不偏不倚地射中董梅的胸膛,当场身亡。董公殿伏在母亲身上放声大哭,乡亲们个个愤怒不已,发誓要向官兵讨还血债。董公殿与乡亲们把董梅的尸体埋在海边沙滩上,不料刚埋好,官兵又厮杀过来。董公殿急忙抵抗,因为官兵众多,他的兵马又是不足三月出来的,羽毛未丰,力量不足,只好沿着海滨边打边退。忽然发现前面有一块巨石,堵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进退两难。董公殿取下弓箭,把第三支宝箭对准巨石射去,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山摇地动,那块巨石裂开了一个大洞。董公殿和部下急忙进了石洞,抗击官兵。他们从洞内投出无数石头,一块巨石把黑蛇精的头颅砸破,当场死亡。剩下的官兵见领头的已死,只得抱头鼠窜。

可是,董公殿他们进了那个石洞,也出不来了,日长年久,变为石像,因为这个山洞顶上还吊下三支石笔,人们就叫它落笔洞。埋葬董梅的海滩上,长出了一根高高的大石柱,这就是今天的“南天一柱”。

P78-81

序言

过去时兴“讲古”,劳动的间歇、热闹的市集、“猫冬”的时候……在人们聚会的所有场合,都会说笑话、讲故事。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在炕头、在村口讲述的故事,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谁是好人、谁是恶人,说得一清二楚,以一种使人愉悦的形式对人们进行着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中构建起大众共同的价值体系。

这些故事是民间知识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间历史知识如数家珍地演述出来。这种叙说,虽然没有历史学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却更明晰地体现了民众最朴实的评价。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应该受到褒奖和称赞;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应该受到讽刺和鞭挞。这些故事也许并非是真实发生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这些故事是调剂我们先辈艰难枯燥生活的精神食粮。在衣食无着、艰难困苦的劳动生活中,故事成为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和愉悦的最佳方式。听故事、讲故事,在笑声中获得一种胜利者的满足。故事的好处是说不尽的。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故事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呢?这里所说的故事,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神话、传说、狭义的故事、笑话等在内的所有口耳相传的散文类民间叙事作品。

神话是庄严的、远古的神圣叙事,涉及宇宙起源、人类诞生、大自然的形成和变化,人类的一切发明和创造,万物的起源以及鬼神世界等,把人们带到了悠远而又悠远的亘古时期。

我们周围的山山水水、动物植物,一位位历史人物、一桩桩历史事件……所有的一切无不被民众以传说的方式演绎成脍炙入口的艺术作品,当做“可信的史实”口耳相传,汇成浩瀚的传说海洋。

故事是最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叙事体裁。这类作品里充满着幻想与虚构,任凭你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恣意驰骋,神奇的宝物、万能的神仙……使勤劳善良但却被侮辱被损害的主人公们都能终得善果、天从人愿。

即使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讽刺性故事,也多以虚构为主要叙事手法。十二生肖排座次的故事里,老鼠和牛比大小争第一。老鼠想出一个巧主意,要骑在牛背上逛街。满街的人都喊“好大的老鼠”,却没有一个人理会已经司空见惯的牛。于是老鼠自然就在十二生肖里排了个第一。这样的故事虽然没有神奇的幻想,却以巧妙的虚构贯穿始终,更加生动隽永,意趣盎然。

故事流传的历史,就是一部民众世代延续的生活史,凝聚着先人的心血和才智,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那么到了今天,这些故事还有意义吗?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幻想不再有神奇的意蕴,在这样的环境中,故事还有存在的空间吗?还能继续发挥它曾经有过的作用吗?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说过,想象具有永久的魅力,是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开天辟地的盘古、填海的精卫、挖山不止的愚公、补天的女娲……这些主人公的精神不是仍然在鼓舞着今天的我们吗?牛郎织女的传说、嫦娥奔月的传说、梁祝的传说……这些瑰丽多姿的传说故事,化作世代传袭的文化血液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里。就如同中秋的圆月,早已成为凝结着民族情感的文化符号。今天,这些文化遗产在带给我们灵感和力量的同时,让我们更充实、更奋进,更乐观向上、更有幸福感。

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委主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惠及亿万城乡读者的民心工程,现在贡献给各位读者的《中华民间经典故事会》正是其中的一个具体项目,希望我们优秀的民间文化通过图书援建和读书活动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些故事都是搜集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口传作品,很少经过文人的润改和再创造,最能体现在民间流传的原汁原味。在此要特别感谢所有的讲述者和记录者,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凝聚着民族智慧的优秀民间故事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希望这套丛书不仅能够为亲爱的读者提供欣赏的愉悦,也能够借此提升我们大家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关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