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醉说三国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周晓柏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从三国建立到西晋统一,这一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大搏斗。“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的极端重要性。曹操事业的成功,其酷虐、机变的个性及表现,在扫荡政敌,诛除异已,树威秉势,以猛药治乱世上,固然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然而,单凭树威秉势还不足以成大业。还需具审时度势、多谋善断、知人敢任、施恩尽能的特殊才能、智谋和魄力才行。在这方面,曹操显露政治家、军事家非凡的雄才大略。

曹操在知人敢任、用才尽能方面,确实表现非凡,同袁绍“矜愎自用,短于从善”形成鲜明对比。连诸葛亮都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曹操“能断大事”。占得先机,夺取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权,被人称为“谋权”。

建安元年春,汉献帝流落安邑,虽然汉献帝这个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天下分崩的形势下,依然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臣僚。拥护汉室的正统观念还很强。所以,有头脑、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想将汉献帝抓到手。从当时的力量来看,袁绍是最具有条件的。《三国志·袁绍传》斐注引《献帝传》,载有袁绍谋士沮授的一段论述:

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绍悦,将从之。

郭图、淳于琼曰:“汉室凌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共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计,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绍弗能用。

关于是否要迎接汉献帝这一重大问题,袁绍的确像苟或说的那样“迟重少决,失在后机”,暴露了“志大而智少,色厉而胆薄”,多谋少决,优柔寡断的致命弱点。拒绝沮授的建议,就丧失了先机迎纳汉献帝的主动权。沮授的警告和预言算说准了:“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这个“先人者”恰恰就是袁绍的对头和克星曹操。

当时在是否迎纳汉献帝的问题上,曹操内部也发生了一场争议。曹操召集会议,商议奉迎汉献帝至许都一事时,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荀彧不以为然。独排众议,主张奉迎汉献帝。苟或的“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的战略思考和“若不时定,四方生心”的劝告,同沮授所讲“挟天子以令诸侯” “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完全是不谋而合。这足以说明,时势如此,英雄所见略同。曹操在这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果断地采纳了苟或的建议,奉迎汉献帝。恰逢董承暗地派人请曹操带兵去洛阳勤王,这样,曹操便名正言顺地带兵赴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在朝廷任议郎的董昭建议曹操,以“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为理由。不使杨奉等人生疑。曹操欣然采纳,顺利地将汉献帝奉迎到许都。自此,董昭便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

这件事处理得实在果决、漂亮,充分显示出曹操“能断大事,应变无方”,“谋胜”于人的卓越才能。此事在当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袁绍得知汉献帝被曹操奉迎到许,后悔不迭,于是穷思竭虑,又想出了补救办法:以他盟主身份,藉口“许下埤湿,洛阳残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实”,令曹操把汉献帝迁到鄄城以自密近,便于得机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上。

曹操根本就不理会袁绍的政令,随即要献帝颁下诏书责备袁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迫使袁绍上书陈诉一番。这正是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策略的妙用。优柔寡断的袁绍丧失了汉献帝这张王牌,便处处受制于曹操,而曹操则掌握了天下大权,在群雄中脱颖而出。三国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三国演义》是乱世的故事。乱世之中,人最聪明,计策最多,策略最绝,人物是最富有色彩的。这些计策、策略、人物都在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应付日趋复杂的社会并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借鉴意义。

《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自周至清中国三千年“家天下”的最高法律——礼。一旦礼崩乐坏,必定天下大乱。此时要么权臣主政,天子沦为傀儡(甚或生命不保);要么改朝换代,新朝天子重握绝对权力。一般来说,权臣“挟天子”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天子大权旁落,权臣大权在握,但“天子”名号仍具有合法(礼)的权力,享有正统的影响力、号召力。

二是权臣有政敌存在,使他不敢轻易废立甚至取而代之。

三是权臣的政略,“天子”既然仍有号召力,何妨借名以用之。

曹操正是具备了这些条件,并且充分利用了“天子”的号召力,“挟天子以令诸侯”,来为自己削平群雄、消灭政敌服务,藉此也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孙子·势篇》中详细介绍了势的利用。谋势者,善于辩势、蓄势、造势、乘势、借势,力之所至,势如破竹。

东汉末期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诸侯割据的局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魏集团很高明的选择。对稳定政局,吸引人才都是很重要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曹操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争霸都是这个套路,都是打着天子的旗号,这叫出师有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但很多人对其中“势”的应用并不清楚。天子者,势也。挟天子,即借天子之势。 “借势”道理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就放弃自己的计划,而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不是站在强势的对立面挑战它,而是站在强势的制高点利用它,借强者之势成就自己。弱者要想强势,有一个可用的策略就是借势。狐假虎威的故事人们都知道,狐狸本是弱者,但借助老虎的威风吓退了百兽,着实风光了一把。社会生活中,总会产生某些热点事件。每当这些事件产生后,就会有一大片跟风者。P6-9

目录

第一章 帝王贵胃——皇族篇

 1.草根族刘备如何爬上了皇帝宝座

 2.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得政治先机

 3.小霸王孙策生命虽短却不平凡

 4.守业典范孙权选贤任能.开吴国霸业

 5.兄弟阋墙.曹植死于自己太有才

 6.曹氏兄弟的老师决定其最终的地位

 7.啃老族的刘禅从小就奠定了“杯具”人生

 8.富二代刘禅并非一无是处

 9.司马懿戒急用忍为晋统一三国奠定了基础

 10.司马家族为取代曹魏江山,父子同心协力

第二章 割据一方——枭雄篇

 11.有些实力的吕布为何总是朝三暮四

 12.袁绍本可称帝,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13.有野心的袁术为何最终功败垂成

 14.袁氏兄弟反目成仇,家族势力急转直下

 15.豪强董卓为何会四面树敌,遭人群起而攻之

 16.刘表和刘璋的地盘最终便宜了别人

第三章 骁勇善战——良将篇

 17.关羽缘何输给了一个黄口小儿

 18.猛张飞为何殒命于两个部下之手

 19.老黄忠人老技不退,五虎上将排名位

 20.青年才俊马谡失街亭究竟谁之过

 21.魏延一步步走向反叛的真相

 22.忠勇典韦为何是曹操手下第一勇士

 23.张辽追随过众多诸侯,最后归属曹魏

 24.高顺骁勇善战为何最终愚忠而死

 25.天妒英才,都是周瑜“嫉妒”惹的祸

 26.鲁肃大智若愚,巩固孙刘联盟定江东

 27.黄盖与周瑜演双簧巧施苦肉计

 28.于禁一生忠勇,最为显赫时却落得个晚节不保

 29.英雄不问出身,甘宁最终得遇明主

 30.姜维不懂运用时势,空有抱负却壮志难酬

 31.陆逊是怎么当上吴国大都督的

 32.邓艾心高气傲,最终蒙冤而死

 33.诸葛瞻空有父亲的名号却华而不实

 34.钟会少有才名为何最终死于乱军之下

第四章 运筹帷幄——谋臣篇

 35.诸葛亮为何愿意届尊于刘备这座小庙

 36.诸葛亮为何要刘备“三顾”于草庐

 37.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38.陈宫空有计策良谋,无奈难觅真主

 39.杨修缺乏政治头脑,最终成为刀下鬼

 40.蒋干自作聪明反中周瑜反问计

 41.郭嘉虽像流星一样,但却熠熠生辉

 42.王允老谋深算,一步步扳倒董卓

 43.庞统使蜀国的建立有了质的飞跃

 44.贾诩奇谋百出,玩转各路诸侯

第五章 巾帼豪杰——女人篇

 45.貂蝉巧施美人计致使董吕父子反

 46.貌丑有才的黄月英愿意做诸葛亮背后的女人

 47.美貌寡妇“二乔”并不幸福的豪门往事

 48.孙尚香为荆州之归属左右为难

第六章 历史演绎——事件篇

 49.孔融让的不是梨.是自己的名声

 50.张松卖主求荣献地图,却献出一个蜀国

 51.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关羽大意失荆州

 52.十八路诸侯讨董为何最后分崩离析

 53.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为何最终土崩瓦解

 54.三个草根族歃血为盟桃园结义

 55.三顾茅庐是刘备真正转机的开始

 56.煮酒论英雄里暗藏了什么玄机

 57.望梅止渴玩的就是心理

 58.舌战群儒为刘备赢得了重要的政治盟友

 59.官渡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

 60.赤壁之战阻止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步伐

 61.木牛流马的创新之举使得诸葛亮如虎添翼

序言

东汉末年,汉室颓危,群雄争霸,烽烟四起。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征战杀伐中,书写着自己的快意恩仇。有的为了理想忍辱负重,有的为了忠义慷慨赴死;有的谈笑风生间运筹千里,有的顷刻间魂飞魄散。他们所演绎的故事,构成了东汉末年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这幅历史画卷中的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英雄事迹,都会给今人带来不小的启发。

三国中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事件,无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他们纵横捭阖,他们骁勇善战,他们是“三国”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集体的英雄形象。通过人物的角色演出,或成功或失败,无疑都不失为一种缺憾或完美。透过这些人物或事件的背后,你会发现在他们的悲欢离合或是征战杀伐之中。隐藏着一定的真理。

本书根据《三国演义》阐述并总结出61条真理,这些真理将教会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管理企业,如何销售自己等。从中也许你会学到不一样的管理哲学,从中也许你会学到另类的御人手段,相信这些会让你在企业管理中获益匪浅。

眼下,由文学名著改编的作品,更容易被国内的读者接受和消化,因为它们都有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和根底,其语言是当代最流行的口语加仿文言文,戏说加讽喻,亦庄亦谐。脍炙人口。把古典文化的普及与经济管理、为人处世等相结合使之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实属不易,这对于读者阅读和应用起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国演义》古为今用,也就是本书《醉说三国》,它所阐述的真理,再次给我们读者以新的启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仅凭着对传统文化朴素的热爱之心,就能从中悟出不少为人处世、经济管理的知识并使我们受用无穷。将古典名著里的人物与故事玩于股掌之上,能引经据典,但又不是扎在故纸堆里的学究,而是对现实社会有独特的观察和感悟,相信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部《三国演义》,智者从中取功利,仁者从中看因果,孝者从中取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的心灵到组织(企业)的兴衰,无一不是管理的对象。融三国智慧与管理精义于一体,寓至理于谈笑之中,这部独特的“三国”,借古讽今,既说出了世间亘古不变的真理,又能使人以史为鉴,助君纵横驰骋;闲时可做茶余谈资。饭后小品,博君开怀一笑,笑完之后能留有余韵,自我反省。

内容推荐

《醉说三国》由周晓柏编著。

《醉说三国》讲述了:三国中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事件,无不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他们纵横捭阖,他们骁勇善战,他们是「三国」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集体的英雄形象。人物的角色演出,或成功或失败,无疑都不失为一种美丽或缺陷。透过这些人物或事件的背后,你会发现在他们的悲欢离合或是征战杀伐之中,隐藏着一定的真理。这些真理教会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管理企业,如何销售自己等。通过他们也许你会学到不一样的管理方法,通过他们也许你会学到另类的御人手段,相信这些会让你获益匪浅。

编辑推荐

周晓柏编著的这本《醉说三国》根据《三国演义》阐述并总结出61条真理,这些真理将教会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管理企业,如何销售自己等。从中也许你会学到不一样的管理哲学,从中也许你会学到另类的御人手段,相信这些会让你在企业管理中获益匪浅。

这部独特的“三国”,借古讽今,既说出了世间亘古不变的真理,又能使人以史为鉴,助君纵横驰骋;闲时可做茶余谈资,饭后小品,博君开怀一笑,笑完之后能留有余韵,自我反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