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帝冢(炎帝陵)/不朽的丰碑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李力//徐净博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力、徐净博编写的《中华帝冢(炎帝陵)》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平台,在深入叙述基地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物情怀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展陈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介绍,穿越历史,讲述遗存背后的故事。《中华帝冢(炎帝陵)》是《不朽的丰碑》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李力、徐净博编写的《中华帝冢(炎帝陵)》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而编写。《中华帝冢(炎帝陵)》配以数百张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图片,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风情。

目录

巍巍帝陵

 鹿原帝冢

 沧桑帝庙

 祭祀之典

仰瞻圣地

 帝陵五进

 圣地陈情

 钟灵毓秀

 山川胜迹

华夏之祖

 追慕先圣

 日月之功

 留芳华夏

炎黄一脉

 炎黄子孙

 华夏民族

神农轶事

炎陵他址

 宝鸡帝陵

 高平炎陵

 朱襄氏陵

附录

试读章节

鹿原帝冢

中华民族,肇始炎黄。八世炎帝,名传古今。炎帝帝系中,最广为熟知和敬重的便是第八世炎帝,号神农氏,于上古时代,始作耒耜,教民耕稼,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便民易物,削桐制琴,练丝结弦,建房造屋,台榭而居。他为缔造中华古文明、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人尊之为“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太阳之神”、“华夏之祖”。

炎帝神农氏“生于烈山”,“长于姜水”,葬于“长沙茶乡之尾”。陵墓就是现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原名“酃县”,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炎陵县)城西17千米的鹿原镇(又名白鹿原)炎陵山上的炎帝陵。

鹿原镇位于炎陵县西北部,东临龙溪乡,南接船形乡,西靠东风乡,北与茶陵县毗邻。地势开阔,山峦叠翠,古木参天,禽鹿和鸣,美景怡人,是一块风水宝地。炎帝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交易文化、社会文化和祭祀等民俗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并不断地得到继承和发展。洗药池、龙脑石、圣火台、咏丰台等一系列有关炎帝的神奇传说的著名景点在这里不胜枚举。鹿原镇历来为华夏儿女寻根谒祖、祈福求安的圣地,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和风景旅游名镇。

炎帝陵建在炎陵山上,周围群山环抱,斜濑河水潺潺流过,盆地稻花芳香。周边有许多的名胜风景,著名的有“禽鹿和音”、“味草凝芳”、“异树飘香”、“芳洲春锦”、“石龙鼓鬟”、“龙潭鱼跃”、“晓阁烟岚”、“云秋雨霁”等景。此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圣陵东北向的崖阴山,相传炎帝诞生于此,山上建有炎帝祠;圣陵东南数十里处有座霭仙山,山上建有帝母祠和二仙庵;圣陵西南数十里处有座峤头岭,山势险峻,四面崭绝,鸟道羊肠,山上建有望云庵、栖云亭;圣陵南面数十里处有座云秋山,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山上建有三仙女祠,还有一天然石室,可容纳数百人。独有的山脉,特含的精气,构成了一幅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完美结合的风景画。炎帝陵所在的炎陵山上,至今还保留一块氏族墓地,据当地百姓传承下来的说法,炎帝陵旁边残存的大块墓地是炎帝神农氏的亲属和子孙的长眠之地,共有墓冢300多座。

在地质构造方面,陵区以变质岩为主,主要是砂质板岩和浅变质岩石英砂岩。岩石性硬,风化壳较厚,有利于各类植物的生长。在气候条件方面,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春早回暖快,春夏多雨,夏末秋后多旱,夏凉秋寒早,四季分明,具有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1~17.3℃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9.3℃,最高气温39.1℃,温差较大。年平均无霜期为288天;太阳辐射平均每平方厘米为362.46~439.74千焦;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1500.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761.5毫米;年平均降雪(据1958一1990年33年统计)6天;年均湿度在81%~85%之间。在水资源方面,陵区年均降水量为1761.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027.2毫米,最小降雨量970.2毫米。月降水量以6月为最多,平均为2184毫米;月最小平均56毫米。年降水日平均为183天,最多年份218天。炎帝陵区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陵区及周围常见的植物群落有:樟树群落、杉树群落、马尾松群落、紫荆群落、油茶群落、楠竹群落、红豆杉群落等等。盛产茶油、香菇、竹笋干、桐油等林副产品:有观赏花木如杜鹃花、兰花、樱桃、海棠等;中草药植物有天门冬、杜仲、厚朴、淮山、肉桂等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苏门羚、獐等。此外,这一带还是白鹭、白鹇等候鸟的栖息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使炎帝陵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炎帝陵景区包括炎帝陵、炎陵庙、御碑园、皇山碑林、天使公馆、神农大殿、朝觐广场、神农大桥、奉圣寺、崇德坊、胡真官寺、鹿原亭、圣火台等人文景观,还有龙脑石、龙爪石、洗药池、邑有圣陵等自然景观,均是引人入胜的去处。

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自古以来便得到上起帝王、下至百姓的尊崇和祭奠。对炎帝陵的祭祀,民间始于夏,官方见于周,帝王起于唐而兴于宋。以后历代皇帝便“三岁一举,率以为常”,每次祭祀完毕即刻御碑以作纪念。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炎帝陵的建设和祭祀活动,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举行了多次规模盛大的公祭活动。炎帝陵不但是一座气势恢弘、古朴典雅的建筑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更是集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研究炎帝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胜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

1993年湖南省政府批准炎帝陵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后,炎陵就启动了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炎帝陵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被列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首,2006年“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炎陵觐祖”入选新潇湘人文八景。随着炎帝陵知名度的提高,旅游观光游客与日俱增,炎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P2-6

序言

历史的长河不知湮没了多少的民族和邦国,然能一直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必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以优异的素质,坚毅、执著的品质,走过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朵奇葩。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各族成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中华民族儿女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一种不可割舍的特殊感情——爱国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从这朴素的感情开始的。这种感情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最终形成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道德力量,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财富,同时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4年,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从1997年开始,中宣部陆续颁布了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以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反映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反映现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党的光辉历史为内容,来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这四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极为珍贵,极具宣传推广价值。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我们以这些爱国主义示范基地为基础,推出了这套《不朽的丰碑》。

《不朽的丰碑》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平台,在深入叙述基地所蕴涵的厚重历史、人物情怀的同时,又对基地的展陈情况加以详细描述、介绍,穿越历史,讲述遗存背后的故事。每个示范基地单独成册,配以数百张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图片,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风情。

这套丛书可谓是了解中华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一部红色经典读物,同时也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让读者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红色历史,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我们也深信它将带着读者走过一段美好的文化之旅。

编者

2011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