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部门是社会稳定的测温器、晴雨表;政府决策是否正确,政策措施是否落实。需要群众衡量和监督。信访工作是社会监督的前哨。王岐山十分重视信访工作,乐于问计于民,为民解难。
2003年7月18日,王岐山走进了北京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一进门,王岐山就热情地和信访干部们打着招呼:“大家辛苦了,我来看看你们。听听市民的意见和反映。”
信访干部们纷纷围拢过来,王岐山一边和信访干部们亲切握手,一边诚恳地说:“我来市里工作的时间很短。但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我深深体会到信访工作的重要作用,你们的工作成绩卓著,为决策和指挥工作提供了大量来自群众的真实情况,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他鼓励大家,信访部门是联系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通过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把温暖送到百姓心中。
在市政府便民电话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王岐山旁听了工作人员接听群众来电的情况,他深有感触地说,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普通老百姓反映的每一件事都关系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面的得与失、荣与衰、福与祸,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满腔热情地为市民服务。深怀爱民之心做好信访工作。
信访办来信办理处的桌上堆放着大量群众来信。王岐山一边阅读群众来信,一边说,群众反映这么多问题,反映了我们政府日常工作运转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全市各级政府部门都要认真对待这些来自最基层群众的信息。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举一反三提高工作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临走时。王岐山对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说,以后还要经常来信访办调研,和信访干部们聊聊,了解一些办公室里了解不到的情况。
在王岐山“有话实说”、“和市民最大限度地沟通”的提议下,2005年3月。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开通。所有的区县、委办局,要害部门的处长、副局长、副主任、副部长、部长主任,以至于分管副市长,都被要求上电台,现场回答市民问题。
“在你们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一片绿色,就可能保护住未来一片森林。”2006年5月31日,中华小记者杂志社记者吴倩文小朋友收到北京市长的回信,王岐山在信中称赞小记者们倡议“走进绿色奥运一一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活动为“绿色奧运”的理念贡献了力量。
吴倩文是北京二十九中三年级二班的一名普通学生,同时也是一位关心环保、热爱生活的小记者。从2005年开始,在学校和中华小记者杂志社支持下,吴倩文和其他小记者朋友一起倡议并发起了“走进绿色奥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环保活动,号召大家从自己做起,每人每天自带筷子。这项活动已经在全市70所学校中开展。2006年5月,吴倩文和其他几位中华小记者一起给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写信,介绍他们在开展环保活动中的收获,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一次性筷子”的问题。
谈到写信的初衷。吴倩文说,北京的沙尘暴给她很大的触动,她不希望奥运会的时候。外国的运动员看到漫天的黄沙。平时倩文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看看美丽的自然景色,她不希望大树变成筷子。“我现在马上就要中考了,宣传活动由师弟师妹们接管,我们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的。”
“你们为全市中小学生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实践‘绿色奧运’的理念贡献了一份力量。”王岐山在回信中说,“希望北京市的广大青少年朋友们,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同学、家长、亲友宣传这种‘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的主人翁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小窍门,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信是北京市政府信访办的叔叔亲自递到我手上的,牛皮纸信封上是王市长亲自写的吴倩文小朋友收。”吴倩文激动地说,当她把收到回信的事情告诉伙伴时,大家都很受鼓舞,决定要继续做好公益环保。
一次,有位同行这样向王岐山发问:“在以往媒体对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的行为进行采访的时候,往往遭到官腔或者拒绝,王市长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新闻媒体是否应该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王岐山笑了笑,说:“有时候采访一些官员他们拒绝。这也不奇怪,原因也很复杂。我们这些官员们在工作的历程中。都很少学过雄辩的技巧,或者说还有很多官员没有学过如何对待媒体,或者叫面对媒体。他们见了你们,有时候可能会紧张。再一个,我们的民众现在还不适应官员说错话。一般民众要求官员说得基本上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所以在人代会我提出,政务公开,我希望媒体也好,民众也好,要给我们一个机会。允许他们有的时候说错一句话、两句话。我觉得形成这样一个氛围,可能就有利于政务公开。也有利于我们的干部直接面对媒体。”
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海淀团团会上,认真听完海淀团各位代表的建议后,王岐山十分诚恳地说:“建议提得好,批评得对。作为市长,我只是个符号而已。希望各位代表们帮忙,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提建议,结合科技大会精神。群策群力,我们才能把政府工作做好。”
王岐山的“符号论”耐人寻味。“官本位”在很多领域颇有市场,许多官员有公仆之名却无公仆之实,依旧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一些政府部门不时上演“侯门深如海”的现代版。王岐山直言:“作为市长,我只是个符号而已。”这是对官员本色的一种重新诠释,使官员更加明确服务公众的职责。早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就指出:“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最受公众热议和关注的关键词之一。诚如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所言,服务型政府,将以“公民本位”代替“官本位”,以“社会本位”代替“政府本位”,以“权利本位”取代“权力本位”。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诚然。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前提。首先需要政府官员转变角色,政府官员要学会倾听、要善于倾听。要改变以往包办一切的家长式作风,改变某些官员权力无限膨胀、触角无所不及的态势。官员绝不能把权力当作寻租的工具,而是要恪尽职责。为民谋取福祉。官员要通过倾听公民的心声,察纳民意,按照公众的良性吁求来施政和进行制度设计,换言之,即要把官位当作为民谋利的符号,而不是为个人牟取私利的“聚宝盆”。王岐山的所言的“符号”,当然不是指被虚置为毫无作为的代名词,它的精神内核实际上指向“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没有这种民本情怀。符号当然会被异化,王岐山希望代表们多提意见,这一方面既有利于代表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对发挥符号功能大有裨益。
“把群众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政绩的第一尺度。”王岐山曾这样阐述他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解。他说,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要维护好职工利益;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维护好居民利益;关注照顾困难群体,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广大群众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P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