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由江崎玲于奈著,姜春洁译: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与一生中最重要的“理想”相遇;他在最残酷的商业公司里,坚定了绝不动摇的“科学之心”;他在不断的失败和迷茫中,抓住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挑战极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日)江崎玲于奈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挑战极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由江崎玲于奈著,姜春洁译: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与一生中最重要的“理想”相遇;他在最残酷的商业公司里,坚定了绝不动摇的“科学之心”;他在不断的失败和迷茫中,抓住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内容推荐 《挑战极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由江崎玲于奈著,姜春洁译。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在纷飞的战火中度过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又在身为一介普通公司职员的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他于自身并不平坦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被公认为“江崎黄金律”的“五不原则”,坚持创造、感性、突破与挑战。他敏感而睿智,自称“总是注目未来,对过往疏于停留”;却又认真而踏实,从不曾放弃对更新领域的开拓研究。 对于科学、社会、人生,江崎玲于奈均有独特见解,并在这本《挑战极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传奇人生)》中熔于一炉。极富个人魅力的科学巨匠,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何谓真正的“科学之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我的履历表 诺贝尔奖的秘诀——培养创造力的“五不原则” 科学精神的两面性——创造重在过程 如狮子一般——在独具一格的姓名鼓励下 移居京都——教育环境,母亲的期待 中考失败——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同志社中学的求学之路——倾尽家财,体验贫困 接触美国——基督教的刺激 心驰神往的“三高生”——自由校风的快乐 东大物理学科——教授的熏陶,令人印象深刻 大空袭后的授课——恐怖之夜,彻夜未眠 兄长之死——痛失内心的支柱 邂逅量子力学——革新的学问,强烈的感动 选择产业界——怀抱梦想,吹送“量子之风” 晶体管的诞生——令人震惊的世纪大发明 半导体研究者——向着新领域“胜利者”的目标前进 前往索尼——寻求研究环境的转变 江崎二极管——机遇女神的现身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上发表成果 海外修行——巨大反响的切身感受 转战IBM——重视自由的研究职场 时隔5年荣归故里——羽田机场内蜂拥而至的媒体 各色人才——活跃在研究领域中的中国研究者 荣获诺贝尔奖——突然通知,令人振奋 晚餐会——物理学获奖代表的感谢致辞 获奖者的使命——与国内外年轻人的交流 时隔32年的归国——就任筑波大学校长 日本国际奖——“半导体超晶格”的荣誉 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承首相之托,就任议长 茨城的科学振兴——推动跨领域的合作 探求的伟大——以科学遣访未来 第二章 我与科学 科学之心(2007年的演讲) 科学简史 挑战极限才是生存的意义 改革推进派与现状维持派——组织的领导 教育改革的重要事项 培育领跑人才 展望科学与技术的世纪 第三章 寄语下一代 关注天性,自主育人 放下历史,发挥创造力 以创建世界水准的大学为目标 工程师生涯 创造与分辨的两种能力 交流能力的磨炼 迎来生命科学的时代 “个性时代”、“知识世纪”的生存之道 试读章节 科学精神的两面性 ——创造重在过程 埃及,亚历山大,细长而美丽的港口城市,面向地中海横向伸展开来,这里是阿拉伯的避暑胜地。公元前300年,从希腊远征而来的亚历山大大帝建造了这座都城。此后不久,于托勒密王朝时期设立了“缪斯学园”,学园不仅有众多著名学者与诗人云集,还创建了规模宏大的图书馆,使这里一举成为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令人遗憾的是,学园到了公元4世纪前后终被破坏殆尽。好在最近埃及政府又追忆其往昔的荣光,于是在国际力量的帮助之下,一座设计一新的宏伟图书馆又重新树立起来。 这里也是众多诺贝尔奖获奖者受邀进行演讲的地方,我也在2005年6月获邀在此讲演,内容大致如下: 首先,我来介绍一句爱因斯坦的名言吧: “科学的精髓不在于科学家们所创造的赫赫有名的成果,而在于历尽艰险、走向成功的这一创造性的过程。” 科学有着亚努斯的两面性。一面是客观的、逻辑的、理性的、极度冷静的理法,这是被记录在科学成果、教科书里的科学。学校如果过分强调科学理法的一面,讨厌科学的学生就会多起来。另一面则是主观的、个性的、情感性的、富于创造力的感性一面。 其实,科学家研究的感性一面是非常浓厚的。凭着直觉与灵感在黑暗中摸索,历经艰辛,受尽失败,几经反复,终于在不经意间,窥见了黑暗中绽放异彩的突破口,顿觉欢欣鼓舞,继而一往无前。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精髓应该就在于此吧。 我们在这里不妨将理性的一面称之为白昼的料学(day science),而把感性的一面称之为黑夜的科学(night-science)。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重大发现、重大发明总是在黑夜的科学中萌茅的。亚历山大是座夜景优美的都市,我衷心期待这里的黑夜科学能够繁荣昌蛊。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在演讲之后的答疑阶段,我对江崎二极管的诞生过程进行了说明。 比方说这里有一面薄墙。它即使再薄,假如只是把小小一柱电子投掷到上面,也不可能穿过墙壁。墙壁成了极限,挑战成为徒劳。然而,这只是古典力学世界中的情况。量子力学教会我们什么是电子的亚努斯二元性。电子不仅具备粒子性,还具有波动性。就像大的声波能传到墙壁的对面一样,电子的波也能穿透薄墙。实现了隧道效应,江崎二极管也就有幸诞生了。 这里必须对亚努斯其人加以说明。正月,也就是英语的January,源自拉丁语Januarius,即古罗马的守护之神亚努斯,January寓意一月份为亚努斯之月。亚努斯是所有门户通道的守护者,司职一切事物的开端,因此成为一年之始的正月之神。像照片中那样,亚努斯的头上有前后两张面孔,一张回预过去,一张眺望未来。正因为亚努斯是位双面神,因此在欧美语言中常常用到“亚努斯的二元性”一词。 从茨城县筑波市的我家屋顶上望去,筑波山一览无遗。筑波山有着象征男体与女体的双蜂,而我则将之视为兼具知性与感性双面的亚努斯之山。P006-009 序言 我曾旅居海外,且数易居所,并未保持书写日记等习惯,幸得妻子相助,一同收集散逸四处的旧日资料,只是终究难免耗费时日。好容易尘埃落定,《我的履历表》终于大功告成,我也得以获此良机,回顾此80余年之人生历程。这一生,总算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揭开了自己人生之戏的帷幕。并一路披荆斩棘,开拓行来。这一生,借用克拉克博士的话。或许称得上是“野心勃勃”的一生。 思来想去,追忆往昔,想我自年少时就对这与生俱来的才能倍加珍重,小心培育,终于得以在社会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往事种种,不禁历历在目。自己的将来,自己做主。所谓人生,说到底,无非是一场自己参演其中的戏剧而已。诚然,我们都难逃外部因素的局限,因而这出人生之戏总不免是要随机应变的。正如《我的履历表》所述,某些时刻。须得为打通路径而奋起抗争,而戏剧的舞台也不得不逐一转换,从神户至东京,进而飞越大洋,来到纽约。这期间,为使自己的才能得为所用,需要直面世间种种阻碍,想来这也称得上是“挑战自身极限的青春时代”吧。本书对我自己获得诺贝尔奖项之前的人生详加叙述,着墨之多远胜于这之后的人生经历,从结果来看,也是对年轻时代的强调。 在自己这出人生之戏中,经验告诉我,应趁着年轻之际尽早“自立”成角,这是“成事”之秘诀所在。翻阅《论语》,2500年前,孔子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圣人能在30岁时独立,想来也是其得以收获伟大业绩的理由之一吧。爱因斯坦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之后,没有获得在教授手下听差的机会。这却反而成就了他在1905年,年仅26岁就以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完成了他的华丽“自立”。我也可算是在创造江崎二极管的32岁时完成了“自立”。 大学里有教授坐镇,使得弟子们年轻之际“难以自立”,而我供职的神户工业却使我年纪轻轻得以自立,实在是庆幸之至。这方面,我必须感谢我当时的上司有住彻弥先生。调查诺贝尔奖自然科学领域获奖人员的年龄可知,其觅得契机、一举斩获得奖业绩的年龄多在30岁~45岁之间,看来年轻之际得以独当一面是诺贝尔奖获奖的必要条件。 在我漫长的研究活动中,有幸能在半导体物理学上作出些许贡献,获得几项成果。这期间,有一个贯彻始终的动力存在其中,那就是属于我的“科学之心”。本书尝试着就这一点进行了若干考察,希望年轻的研究者们也能予以考虑,加以参考。此外,我还把最近执笔的几项学术及教育方面的相关评论,以及寄语学生的校长致辞等内容也一并收入本书,希望能够对《我的履历表》作出内容上的补充。然而,从结果来看,也造成了若干重复叙述之处,这一点还望获得读者们的宽容和理解。 《我的履历表》一经书面刊载,立即引起了“追忆往昔”的种种社会反响,这里不妨介绍其一。文中记述了一段1953年的往事,时值28岁的我受邀前往大阪中央电气俱乐部出席电气通信学会主办的专题演讲会,就当时的技术革新主角——半导体晶体管进行演讲。这段往事一经刊载,立蒙电气四学会关西分会之邀,从而得以时隔54年,在同一个演讲大厅。就“我的履历表”再行讲演。故地重游,这座建于1930年的中央电气俱乐部大厅却端丽依旧,风姿不改。关于演讲效果的问卷调查显示,96%的参加者对演讲表示满意,我据此推测,这一满意度较之我54年前的那次讲演,还要高出许多,身为讲师,真是无上荣幸。 执笔《我的履历表》的过程中,承蒙日本经济新闻社科学技术部长吉川和辉先生为我建策建言,排忧解难,对我的大力支持,始终如一。值此书出版之际,唯有对先生的诸多辛劳深表谢意。此外,秘书宫崎启子女士为我修改原稿,还要对我从前的稿件加以一一整理,细致入微,劳苦功高。最后,妻子真佐子为我诸般费心,无限关切,在此谨表衷心感谢。 2007年7月7日 江崎玲于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