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周围的住户们嫌噪音影响休息提意见,老板会让我们干到九点就下班?不过老实说,还没挨到那时间,人早就累得拿不动瓦刀了。一下班,只想倒头就睡,哪顾得上别的。
我却还有一段路要赶。在这座城市里,我已混了将近二十个年头。刚开始,我只是个搬砖筛沙子的小工,但现在,我却是个手掂电钻和吊线锤的老技工了。我结了婚,有了孩儿,虽说租住的房子狭小、偏远了一点,但难道说我就永远在这里找不到一块理想的立足之地了?
骑上摩托,就往家赶。街灯虽已亮了,但光线还是有点昏暗。好在路熟,就骑得飞快。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给女儿辅导功课,好早早打发她去睡觉。可是突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刚才路过那个汽车站,站牌下是不是站着一个人?当然是个姑娘——她难道不知已没车了?想着,我就转车头,往回骑去。大老远就喊道:“姑娘,别等了,早没车了,天太晚,快走吧。”
骑了没几步,又一想,不行,天这么晚了,把那么年轻漂亮的一个外地姑娘孤零零地扔在那儿怎么行。想着,又返身折回,说:“妹子,没车了,你要去哪儿,我送你行不行?”但不管我说什么,她就是不动。我们身边好半天也不过一个人,只有一辆辆轿车飞驰而过。我一看无法,只有走路。
但走了没几步,我的心却又一动:这太危险,不行。因为我突然想起电视里的报道:这里已经发生过好几起抢劫案了。想着,又折回她面前说:“姑娘你就信我一回好不好。我也是顺路的,举手之劳,不费事的。”姑娘大概也看出了我的诚意,便小心翼翼地说出了她要去的区域。我一听,嘴里只说:“正好顺路。”心里却暗暗叫苦:这一拐至少要多跑五六十里路呢……
一路走着聊着,才知道姑娘是进城做保姆来了。我便说起我第一次进城的事。那时我刚初中毕业,进城已半个多月了,却找不到活儿,钱早花完了,三天没饭吃,就饿昏在路边。一个好心的大爷看见了,便给我买3个馍吃,还领我到工地找活儿。我到现在还记得:大爷买的馍真甜真香啊!
说着话,我的手机一直不停响着。我知道是老婆打来的,不想接。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便把车停在路边。可不等我开口,老婆早在电话里吼叫起来:“你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我等了一下午了,怎么货还没有送来?”我一听,也有点急了,说:“你别急,我马上就到家了。”正说着,那姑娘却突然说:“货?什么货没送来?”说着,只提起行李就跑。我忙赶上去说:姑娘,你听我说……姑娘说:“你把手放开。”正拉扯着,一辆巡警车停在我们身边了。
我说:“警察同志,误会了。”我老婆是开小卖铺的,我们批发了几箱啤酒,下午送货,不知什么原因没送来。警察说:“那你家住在东郊,你往南郊送人也是顺路的了?”我一听急了,说:“我是怕她不坐我的车,故意说的。”警察意味深长地笑笑说:“这我早知道了……几乎所有的受害人都是这么被人哄上车的。”这时我电话又响了。我说:“算了,人我不送了,我走还不成吗?”警察说:“走?哪能那么容易?”
我坐上警车被带到派出所。可能因为我是民工吧,审查得就更仔细些。我不知他们在外面是怎么调查的,反正等我出来,我的房东说:“你还是换个地方住吧,我这房要自己住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老板也找了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我炒鱿鱼了。
老婆哭了,我也流泪了。但我还是安慰她说:“没事儿,一切还会好起来,不是吗?”P2-3
这些小文,虽鄙陋不堪,却全是从我心灵深处里流淌出来的生命的汁液。人生在世,总有感慨,作为以文字为饭碗生涯的人,心有郁结,他不借笔倾诉,又有什么疏解的办法呢?
有时,连我自己也奇怪,我为什么要写作呢?我一时也回答不出来,只好又问自己:你不写作,又能干什么呢?你觉得有趣,就提起笔来写了;就像父亲觉得土地有趣,就种地了一样,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就像一个驴友喜欢游山玩水,就迷醉在山水中一样,难道还有什么原因吗?世界上的职业千千万,各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但我还是有点不大明白,我为什么不是去走仕途或者是去选择别的什么更有出息的行业呢?比方说我的机械专业。这几年,我教过的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是都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了腰缠万贯的小老板了吗?你知道当他们得知我成了一个码字匠之后有多么惊讶吗?“邱老师,你怎么?哎……’’我知道他们的惊讶和失望都是正确的,并且是应该的。因为按照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评价标准,我一没有权力职位,二没有金钱财富,我不是一个失败者又是什么呢?
但是且慢,码字匠里面发了财的成功人士也不少啊,比方说那些畅销书作家和言情剧写手等,不是都活得相当体面而滋润吗?问题是我心眼不够活泛,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我除了老老实实地写写我对人生的困惑和不解。不会其他的呀。
写一写自己想写的文字,既是能让目己灵魂透透气、不至于憋出什么毛病,那就写呗,管它没有人喝彩呢。生活多么的无奈,人生又是多么的令人困惑,大多的时候,因为我们平庸,我们就只好随波逐流了。
我常常不知道干什么才好。表面上看我有时还很风光——就是说还有几个饭局或有几个请我旅游吃饭的朋友,其实我空空如也的心里装满了困惑。如果我在面对世界的时候能够心静如水,我倒宁愿像一尊弥勒佛似的什么也不去想……但浅薄浮躁的我,却总是爱胡思乱想;这本书中的许多小文,正是我那些近乎钻牛角尖的瞎想的结果……
文章的价值有时和它的长短并不成正比。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和作者真实的想法。我这几十篇每篇只有千把字的小文能影响我对世界真诚的表达吗?我想不会。
这些小文章大部分是我在2010年写成的。并陆续在全国许多著名的报刊发表过。
当我把这部书交给你的时候,我一并也就把自己的一颗心交给了你。我希望得到你的批评指正,更希望成为你的朋友。
2011年10月18日
小说的优秀与否。和字教无关,甚至和结构,和技巧也无关。成熟作者会用自己熟悉的叙述来完成对小说中故事的勾勒,精心布置每一个细节,认真推敲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尔后通过故事的精彩,淡化掉技巧的痕迹,让读者在不自觉中读出浑然天成的味道,秋风的小说便是如此。同时,读他的小说还有种很亲切的感觉,因为他的小说中的故事都是从身边信手拈来的,小说中的人物也是我们身边熟悉的小人物,无论是早期作品《弃儿》《一把豌豆》,还是近期作品《小心,有狼出没》《一囤豌豆》《风过不留痕》,主角都是小人物,故事也近在我们身边。
早期作品《弃儿》中的主人公狗剩是个“钳包”的,也因为此,他几乎没有被人正眼看过,甚至从来就没有享受过“被尊重”的感觉。所以当有人提出让他帮忙看看包的时候,他立马答应了下来,并且还要让警察知道,这次他不会跑,他会老老实实地看好这个包!狗剩的这次“固执”和苍天开起了个玩笑,因为包里装的不是财物,而是一个“弃儿”,是狗剩的“固执”让准备丢掉孩子的人重新把有严重兔唇的孩子抱了回去。其实,在洗涤别人良心的同时,狗剩的良心又何尝不是被洗涤了一次。
近作《小心,有狼出没》和《弃儿》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弃儿》中,狗剩作为一个被社会抛弃甚至唾弃的“钳包”者,却因为“固执”而让别人良心发现,自己也享受了“被尊重”的好感;而《小心,有狼出没》中的局长大伟却因为信任危机将保护自己的人打伤。一个是被大家看不起的小偷.另一个是高高在上的机关局长;小偷帮人家看包,时间过了很久他也还在等着主人来取包,机关局长却误以为保护自己的人会伤害自己。这样的错位,将人性劣根中的自私展露无疑,同时,更显出现代人的安全感缺失。
早期作品《一把豌豆》印记着很深刻的时代烙印。爷爷虽然一直在追求某种工作上的极限,而且劳动模范的奖励不过是一朵大红花而已。甚至,那朵还未到手的大红花夺走了爷爷的性命。支撑爷爷一直不断向前的.竟然是一把豌豆!临死的时候,爷爷也没忘记对着来看他的队长要一把豌豆。一把豌豆支撑起爷爷大半辈子的劳动斗志。
近作《一囤豌豆》中,豌豆再次成为道具,写的同样是别样年代的故事。永魁在做仓库管理员的时候,每次回家都会装一口袋豌豆“带”回家,用了十个月零九天的时间,永魁终于成功把一囤豌豆全部“带”回了自己家。他没有动豌豆,用他的话说,一看见那么好的豌豆,心就止不住痒痒,手也止不住痒痒,却再无其他恶意。这是句多么朴实的话语,更承载着农民对粮食的无限眷念。村里人也是可爱的,他们没有把永魁送进监狱,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反倒教育道:“你要有你永魁叔一半的恒心,早把县中考上了。”
第一篇“豌豆”是作者为辛苦一辈子的农民写的挽联,第二篇“豌豆”则是作者为中国农民写的最后哀歌。他用小说的形式为我们描绘:有那么一天,农民不再拥有土地,甚至不能再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粮食!
《风过不留痕》中的顺民原本是运气极好的人,大家都饿饭时,他却因有个在县政府大院做饭的爹而能保证肚子不饿;刚十八岁就接父亲的班,端上公家饭碗,而和他同龄的哥们儿大多都进了机械厂之类的单位,形势一变,一个个破产倒闭,把饭碗丢了;他还被任命为县劳动服务公司人民理发部主任,却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给县长理发的时候,不小心把县长的脑后多理掉一块头发。这不是个大事,县长也不会把这事放在l心上,但顺民却认定县长会一直记恨这事,所以不断努力成了劳模,遇到县长给自己颁奖的时候不停道歉,却引发了县长的不满。顺民就更认定县长一直在记恨自己了.所以在后面经常犯错,以至于在四十八岁,就遇到内部改革,内退了。这篇带着些冷讽味道的小说,作者在讽刺之余,表现出极大的宽容,顺民酿成大错也只是把好几个客人的后脑勺理成了秃瓢儿,引发的不良后果也不过是内退。所以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淳朴和平和。因为赋予主人公何等命运,全掌控在作者手中! 秋风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说,如《无形之手》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让读者完全陷入这就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的“圈套”中,阐释了岁月是把无情的7J子,不仅仅可以划破年幼时候的无畏的担心,更能割裂人的身体;《雨天》则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很完美的乡村图景,生活中永远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福太太》要表达的主题略有些陈旧,却因特殊的人物背景,同样出彩;《别不拿我当回事》和《风过不留痕》一般,有些温婉的冷讽,看似讽刺得有些柔弱,却一针见血!
姚讲
2心11年1心月28日
邱海泉编著的《城里的兄弟》是一部题材丰富、内容深刻、文字隽永的小小说作品集。作者写作手法独特老道,描摹现实,发人深省;刻画人物,惟妙惟肖;思考人生,探幽发微;解读历史,眼光独到。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富含哲理,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城里的兄弟》作者编辑研究小小说多年,思维敏锐,功力深厚,细读他这部新著,无论对青年学子还是小小说爱好者的写作鉴赏水平无疑将大有裨益。
邱海泉编著的《城里的兄弟》是一部题材丰富、内容深刻、文字隽永的小小说作品集。永远擞笑着面对生活,即使它有时残酷地欺骗了我们,和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富含哲理,令人回味,给人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