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孔子尚仁老子为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常桦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礼待下属,成大业之根基

定公问:“君主使用臣下,臣下侍奉君主,怎么样才好?”孔子回答说:“君主要按照礼来使用臣下,臣下要忠心侍奉君主。”

孔子这句话现在用来理解和处理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就是领导要想得到下属的忠诚,首先要按人之常情和事之常理对待下属。礼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尊重、仁慈、爱护等等。领导如果对下属尽心,则下属自然也会忠心。

聪明的上司,无论是君主、将领还是一般的领导都必须明确这个道理。争取群众的最大支持,才是建功立业的根本,不得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古已有之的训导。

为了争取人心,施恩布惠是最简便且直截了当的手段。空口说白话,信誓旦旦一大堆甜言蜜语,许诺人家若干年后的荣华富贵,不如当即拿出实际行动来,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际的好处。

比如说,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面对金光闪闪的财富,很少有人不动心,慷慨大方的上司执行这种政策,就会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这种人虽然功利性强,但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护主意识将会很强。这种手段屡试不爽,古今中外都有无数成功例证。而且,如在执行此政策时再加入一定的感情因素,那聚合力就更强。

还有一种是做好人、行善事。这是一种惠而不费的手段,握有实权的人更乐意使用。如秦穆公舍马施恩、袁盎救人救己、刘邦遣发役夫都属于此列,他们不必掏腰包,而对人对事采取宽容态度,对犯法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换得他们的衷心感激和爱戴。

另外一类需要有与群众同甘共苦甚至生死与共的精神。这一类人往往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他们与群众的结合最为有力和牢靠。如吴起吮痈治病,。就不是一般沽名钓誉之徒能做得到的,他的仁慈爱人和身先士卒被士兵看在眼里,敬在心里,吴起部队的顽强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作为一个英明的国王,他治国有方,文臣武将各尽其力,井井有条。而且他一直具有称霸中原的野心,不仅从军事上大力扩张实力,而且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人心。

秦穆公养有一匹千里良驹,由于得来不易所以倍加珍惜。为此特地盖了新马厩,各处洗刷得一干二净,金络脑宝石鞍,配备得别提多齐整了。秦穆公对这匹马喜爱异常,叫两名马夫精心伺候它。有一天马夫们一个闪失,马厩门没关严,千里马瞅准机会便跑了出去。

这匹马跑出了都城,来到荒郊野外。它养尊处优惯了,没有料到会有什么危险。一群穷百姓看见了这匹无主的肥马,乐坏了,一拥而上将它逮住,毫不犹豫就把它杀了,三百人美美地吃了一顿。

马夫发现马走失了,吓得大惊失色,赶紧报告上级官史。官吏心想,此乃国王之爱马,有个三长两短怎么了得!一大帮官吏倾巢出动去寻千里马。好不容易找到了它,眼前的景象真令人意想不到:一大群衣衫褴褛的穷人正围着一锅肉吃得欢,旁边扔着马皮、骨头,真惨哪。

毫无疑问的,三百人统统被抓起来,只待秦王一声令下便处以极刑。以百姓之贱躯,而敢食大王的爱马,还有比这更厉害的弥天大祸吗?官吏抱着将功折罪的心情飞报秦穆公,请他定夺。

秦穆公听了,沉吟半晌,说:“放了他们吧。”

“啊?为什么,他们可是吃了您的千里马啊!?”

秦穆公说:“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听说过这么回事: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点酒,是暴殄天物;不加以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

过了一些年,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趁机大举入侵。秦穆公忙率领大军抵抗,这时,有三百勇士主动请缨,原来他们就是多年前吃掉千里马的那群百姓。战场上杀声震天,秦穆公被晋军包围了,身上也受了伤。三百勇士为了报恩,护卫着穆公左冲右突,拼死力斩杀晋军,晋军吓得连连后退,撤了包围圈。穆公得以安全逃脱。那三百人杀得性起,继续追杀晋军,竟然反败为胜,在乱军中将晋惠公活捉了,凯旋回国。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名将叫吴起。吴起能征贯战,善于用兵,在诸侯国中享有盛名。他不但会用兵,而且会带兵,所以一直受到士兵们的衷心拥戴,士卒肯于听将令,听他驱遣。

作为军队统帅,吴起丝毫不摆主帅的架子,与下层士兵打成一片。他的衣服一点也不讲究,质地跟最低级的士兵的完全一样,吃的也并非精肴美馔,而和大家的伙食一样。睡觉时,不铺厚褥,只是薄薄的一层褥子。平时赶路能步行就步行,不骑马不乘车。赶上行军艰难,他还亲自背上干粮身先士卒。士兵们都对他敬服不已,说他真是位能同甘共苦的好将领。

一次,吴起去查营,突然听见一座营房里传出痛苦的哼哼声。他马上走进去查看原因。一个士兵躺在床上,面如金色,疼得一股劲地叫唤,显得十分难受。几个士兵站在一旁,愁眉苦脸地看着他。

吴起关切地问:“怎么回事?”

旁边有人答话:“他患了痈疽。大夫不肯来看病,只得自己挨着。”

吴起勃然大怒:“这还了得!速把大夫找来。”

大夫诚惶诚恐地赶到,给士兵看病,开了些药,说:“他这个病,得自己好,化了脓就逐渐好了。”

吴起仔细查看他的脓疮,只见又红又肿,脓包鼓胀胀的,散发出人特有的恶臭。士兵不住地哼哼着,可怜巴巴地瞅着吴起。

吴起一弯身,凑近脓肿处,用嘴唇开始吮吸起来!“不,不,”士兵惊慌地扭动起来,不让他吮。旁边人也再三劝阻:“将军您是军队统帅,保重身体要紧,千万不可这么做!”

吴起摆摆手,继续吮,吮一口,吐一口,脓肿逐渐减下去,病人露出了舒坦的神情。这时,包括大夫、旁观者和病人在内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吴起如此对待他的部下,士卒们无不感动,打起仗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都抱着为吴起效死的决心。正因为如此,吴起统率的军队战无不胜。

P17-20

目录

第一部分 孔子尚仁

第一章 仁者爱人:瞢借人力方能勃发

里仁为美,孟母三迁择善邻

实践仁道,矢志不渝

忠信仁义,用人必须先识人

坚强勇敢,笑到最后的是强者

忍字当头,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患无位,是金子终会发光

礼待下属,成大业之根基

第二章 修身正己:反省是一面镜子

温故知新,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认识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

洁身自好,不降其志也不辱其身

自我拓展,勇于迎接挑战

用心择友,多个朋友多条路

敏言慎行,才美不可外露

求知好学,从何时开始都不会晚

修身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水满则溢,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居功自谦,骄傲必然遭致失败

言出必行,人无信不立

第三章 淡泊明志:人生不为名利所累

学以致用,寻找永恒的快乐

珍惜生命,学会喜欢自己

清心寡欲,不为五斗米折腰

君子喻义,见利忘义一败涂地

乐知好问,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杀身成仁,大丈夫之所为

安贫乐道,不义之富贵如浮云

第四章 中庸平和:以公平正直对待一切

忠于自己,从逆境中看到希望

抽头退步,为自己留下余地

傲骨峥峥,匹夫立志,可参天地

用行舍藏,穷则独善其身

成己成人,方为仁之大道

求之有道,拿得起又能放得下

夹谷之谋,未雨绸缪显智勇

诚实守信,方能立足于世

中和之美,处世须务实贵和

为政以德,中庸之道的政治智慧

兼善天下,先自治以治人

第五章 浩然之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舍生取义,给生命注入正义的理念

浩然正气,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

尊老爱幼,“仁”从孝悌开始

保持真我,身心充溢浩然之气

迁怒贰过,为人处世之大忌

真金烈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成人之美,是为真君子

雪中送炭,君子周急不继富

敬事而信,民无信不立

反身而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第二部分 老子为道

第一章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

因势利导,治大国若烹小鲜

顺应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

去奢去泰,人生应顺其自然

弃智则智,取法于天地自然

仁慈崇俭,不敢为天下先

恬淡为上,不战而胜的智慧

顺其自然,以平和之心对待名利

不为而成,自然而然地取得成功

生死一体,欣然接受世间一切

坚守清静,回归生命的本性

第二章 上善若水:德行是做人之本

抱朴守拙,保持淡泊虚静的心境

不自矜伐,谦虚使人进步

上善若水,是故柔弱胜刚强

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淡泊明志,解除贪婪的枷锁

知人者智,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多藏厚亡,贪欲是人生的祸源

海纳百川,做人方能成功

自知为上,不断丰富自我

第三章 守柔曰强:先改变自己后改变世界

愚公移山,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后发制人,转劣势为优势

骄兵必败,轻敌是失败之源

大辩不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刚柔并济,方能安居乐业

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韬光养晦,养精蓄锐

以屈求伸,以退为进

欲取先予,就没有钓不到的大鱼

柔弱退让,聪明和持久的象征

第四章 福祸相倚:不自大才能成其大

功成身退,赢得潇洒人生

宠辱不惊,在逆境中奋起抗争

自是必败,自矜者必亡

知足常足,祸莫大于不知足

祸福相倚,悲欢人生变数多

慎终如始,人生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富贵而骄,招致人生祸患

自知者明,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足

第五章 以德报怨:得人心者得天下

善待百姓,以圣人之心赢盛世

克制自我,君无为而民有为

以德报怨,创造和谐融洽的人生

防患未然,见微知著显风流

不争之争,才能享有崇高威望

礼贤下士,招揽天下英才

宜戒浮躁,做事千万不可轻率

信言不美,忠言逆耳利于行

序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虽历尽沧桑、饱经忧患,却仍然薪火相传、连续不绝,创建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宝典,它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外示儒术,内用黄老的儒用道体,特别是表现在中国的文化人无论在生活上、思想上,他们的潜意识中自然或不自然的接受并体现着这种思想。

正如南怀谨先生所说: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它是中国古人的修心入世之道:对外是社会角色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对内是自然角色,修身养性。

孔子的思想,涵盖天地,通亘古今,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手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所以,“仁政”成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模式,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勤政爱民,节用恤民,与民共忧等,都可以说是施行仁政的最基本的要求。让我们在孔子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大而成就自己入世的事业以至于生命的解脱,小而也能够解决人生的各种问题和烦恼。2000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学习孔子的智慧,也学习孔子的精神,做一个聪慧和理智的人。

老子所倡导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崇俭节欲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史上一直闪烁着智慧之光。他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因此,老子的人生智慧,将为人们建构完美人生提供肥沃、厚实的精神土壤。老子以自己的智慧告诉我们,在滚滚红尘中怎样为人处世,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是具有启迪意义的。老子思想永远是中国智慧宝库中的一盏明灯!它的璀璨光芒将照耀千秋万代。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成功理念和管理思想被国内读者趋之若鹜,奉为经典,出现了人们热读卡耐基、拿破仑·希尔,以及杰克·韦尔奇等人的著作,然而,我们却觉得离成功似乎更加遥远。今天,我们的读者都开始慢慢进行理性的回归,对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并深刻的意识到,中国的问题,还须要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应该从传统的智慧中,重新找到提升我们民族发展的动力,从传统中挖掘精华,重塑经典!

《孔子尚仁 老子为道》一书深入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把孔子与老子历两千年而依然充满生命力的人生智慧展示给读者,让我们去欣赏、品位,并从中找到我们民族辉煌发展的文化基因,相信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华夏儿女定会从中引起共鸣!

内容推荐

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时候的政事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本书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把孔子与老子历两千年而依然充满生命力的人生智慧展示给读者。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把孔子与老子历经两千年依然充满生命力的人生智慧展示给读者,让我们去欣赏、品位,并从中找到我们民族辉煌发展的文化基因,相信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华夏儿女定从中引起共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