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原上的小木屋(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劳拉·英加尔·槐尔特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作者劳拉·英加尔·槐尔特《小木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本。作者劳拉出生于美国中部的威斯康星州,全家靠拾荒生活,这本书就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写成的,书中讲述了美国西部拾荒者的生活,他们虽然要四处迁徙,但生活中从未缺少乐趣。作者劳拉凭借《小木屋》系列丛书取得了成功,成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的成员之一。她的书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传播,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内容推荐

劳拉·英加尔·槐尔特编著的《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国经典名著“小木屋”系列小说中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之一。小说集中展现了罗兰一家拓荒过程中的艰难和危险。书中自始至终洋溢着的浓浓亲情,简陋物质条件下富足的精神世界,艰苦环境下乐观的生活态度,值得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和孩子思考和学习。

目录

第一章 到西部去

第二章 强渡溪流

第三章 在草原上扎营

第四章 在草原上的日子

第五章 在草原上盖小屋

第六章 搬进新家

第七章 狼群

第八章 两道坚固的门

第九章 有壁炉了

第十章 小木屋盖好了

第十一章 屋里来了印第安人

第十二章 新鲜的饮用水

第十三章 得克萨斯长角牛

第十四章 印第安人的营地

第十五章 热病

第十六章 烟囱起火了

第十七章 爸爸到镇上去

第十八章 高个子印第安人

第十九章 圣诞老人的礼物

第二十章 深夜的尖叫声

第二十一章 印第安人聚会

第二十二章 草原大火

第二十三章 印第安人的战斗呐喊

第二十四章 印第安人走了

第二十五章 军队要来了

第二十六章 离开大草原

试读章节

很多年前,劳拉一家离开了居住已久的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他们与亲人告别,在寒冷的冬天,驾着马车,向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驶去了……

许多年前,当我们的爷爷、奶奶还是小孩子,甚至没出生时,爸爸妈妈就带着劳拉、玛丽和小宝宝琳琳离开了居住已久的威斯康星州大森林中的小木屋。他们赶着马车离开了,只留下小木屋孤零零、空荡荡地座落在林间的空地上。

他们要去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

爸爸说,森林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了。劳拉常能听到砍树的声音,但那并不是爸爸发出的声音;她也常听到枪声的回音,但也不是爸爸开的枪。小木屋前面的幽静小道已变成了一条大道,几乎每天都会有马车经过。每当这时,好奇的劳拉和玛丽就会停止玩耍,站在那儿看着马车缓缓驶过。

森林里的人多了,野生动物就少了。爸爸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他喜欢住在有野生动物常常出没的地方,他喜欢看到小鹿和鹿妈妈透过树荫看着自己,还喜欢看到又懒又胖的熊躲在树丛中吃梅子的样子。

在漫长的冬夜里,爸爸对妈妈说起了西部。在西部,土地辽阔而平坦,没有树,但有又密又高的草。在那里,野生动物自由地享受食物,如同生活在不愁吃喝的牧场里。那儿的草原一望无边,只有印第安人居住在那里。

冬季将要结束的一天,爸爸对妈妈说:“既然你不反对,那么咱们就去西部看看。有人想买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卖到一个好价钱,足够我们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了。”

“哦,查尔斯,我们必须现在就走吗?”妈妈问道。天气这么冷,而小木屋这么温暖舒适。

“是必须要走啊,”爸爸说,“要是冰融化了,我们就没法过密西西比河了。”

就这样,爸爸卖掉了小木屋,也卖掉了母牛和小牛。他用核桃树枝做成弓形,固定在马车的车厢上。妈妈把白色的车篷套在上面。

天刚要亮的时候,妈妈轻轻地唤醒玛丽和劳拉,借着炉火和烛光帮她们梳洗,然后给她们穿得暖暖的。她在红色的长法兰绒内衣的外面,给她们穿上羊毛衬裙和羊毛大衣,又穿上羊毛长袜,再套上大衣,戴上小兔儿帽子和绒线手套。

小屋里除了床、桌子、椅子,其他东西都已经搬上了马车。不带走家具,是因为爸爸可以随时做新的。

地上已有薄薄的积雪,空气很凉,周围很静,天色还很黑。树木光秃秃地立着,空中还有寒星在闪烁。东方已经泛白,灰蒙蒙的树林中有了一点亮光,那是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堂兄妹们来送她们了。

劳拉和玛丽抱着手中的布娃娃,一句话也不说。堂兄妹们在周围看着她们,奶奶和婶婶们一次次地拥抱她们,很不舍地与她们告别。  爸爸把枪挂在车篷上,把子弹和火药筒挂在枪下面,又把小提琴慢慢放在枕头中间。叔叔们帮爸爸把马套上马车,大人们嘱咐堂兄妹们与玛丽和劳拉告别。爸爸把每个人都安置好后,就驾驶马车离开了小木屋,杰克在后边跟着。

小木屋的百叶窗是关着的,所以它不会看着他们离开。它被木栅栏围着,站在两棵大橡树后面。每到夏天,橡树就搭起一片树荫,玛丽和劳拉在下面快乐地玩耍。而现在小木屋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爸爸许诺,等到了西部,就可以见到印第安小孩儿了。

“印第安小孩儿长什么样呢?”劳拉问道。爸爸说过,印第安小孩儿的个子很小,皮肤很红。

他们在积雪的树林里走了很久,才来到了佩平镇。玛丽和劳拉以前来过这儿,但现在它和以前不一样了。商店和房子的门都关着,树桩也都被雪覆盖着,没有孩子在外面玩耍。树桩间有好多木材,有两三个穿皮靴、戴皮帽的大人在外面走动着。

妈妈、劳拉和玛丽在篷车里吃抹着蜂蜜的面包,马吃袋子里的玉米,爸爸去商店用兽皮兑换一些必需品。他们不能在这里待太久,因为必须在当天穿过河面。

河面很光滑,很广阔,一直延伸到灰色的天边。河面上有很多马车过后留下的痕迹,它们通向很远的地方,最后消失无踪。

爸爸驾车来到冰面上,沿着以前的车辙走,车轮不时地发出吱吱的响声。身后的小镇和商店变得越来越小,周围十分静寂。

劳拉看到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座小木屋,劳拉顿时感到心情舒畅了。小木屋里没人,房子很小很奇怪,里面却有壁炉和床铺。当壁炉生起火后,屋子里暖和了。那天晚上,劳拉、玛丽、妈妈和小宝宝琳琳一起睡在屋内的壁炉边,而爸爸睡在外面的篷车里,看着车和马。

夜里,劳拉被一阵奇怪的响声惊醒了。那声音像是枪声,但比枪声响得更久,她一次又一次地听到,因此始终睡不着。后来,妈妈说:“那是冰裂开的声音,快睡吧,劳拉。”

第二天一早,爸爸说:“幸好昨天过了河面,卡罗琳,否则就过不来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查尔斯。”妈妈温柔地说。

劳拉之前没想到过这些,但听到这些话,还是有些后怕,心想:幸好过来了,否则真是不堪设想啊。妈妈看到劳拉有些害怕,忙说:“你吓着孩子了,查尔斯。”爸爸赶快把劳拉拥入怀里。

“我们已经渡过密西西比河了!”爸爸高兴地抱着劳拉说,“高兴吗,孩子?你愿意去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吗?”

劳拉说她喜欢,又接连问了好多问题,爸爸告诉她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就这样,他们一天天地行走着,但要是遇到河水涨水,就得等水退了才能走。

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宽阔的大河前,河上没有桥。那是密苏里河。爸爸把马车赶到一个竹筏上,他们才晃晃悠悠地到了河对岸。

又过了几天,他们看到了一个个山丘。在一个山谷里,篷车深深地陷进了黑污泥里。又赶上大雨倾盆,雷电交加,马车里的东西都湿了,他们只能躲在篷车里吃着冰凉的食物。

第二天,爸爸在山脚下找到了可以扎营的地方。雨停了,但也必须等溪水退去、泥沼干了,才能把马车拖出来。

……

P1-6

序言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作者劳拉·英加尔·槐尓特(1867—1957)《小木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本。作者劳拉出生于美国中部的威斯康星州,全家靠拾荒生活,这本书就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写成的,书中讲述了美国西部拾荒者的生活,他们虽然要四处迁徙,但生活中从未缺少乐趣。作者劳拉凭借《小木屋》系列丛书取得了成功,成为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梦之队”的成员之一。她的书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传播,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从这本书中,我能感受到劳拉一家生活的艰辛:他们离开居住已久的大森林中的小木屋,来到印第安人居住的地区,在这片大草原上开始新的生活。他们不怕路途中的艰辛,来到草原后,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建起小木屋,盖起马厩,挖井,他们遇到过狼群,经历过印第安人的突然造访,还染上过可怕的热病,种种艰难困苦,他们都不怕,因为这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们相信只要一家人团结和睦就会战胜种种困难。他们在草原上也有很多幸福快乐的日子:他们一起享受盖房子的快乐,结识了爱德华先生和斯科特夫妇,他们邻里间互相帮助,像亲人一样彼此关心。闲暇之余,爸爸还会拿出小提琴,拉上一曲又一曲。优美的旋律配上动听的歌声,偶有伴舞,在这辽阔的草原上,远离尘世的喧嚣,一切是那么的恬静而美丽,让身心尽情舒展。

书中的每一处环境描写都很细腻,语言也抒情柔美。正是因为书中细致而传神的环境描写,才让读到这本书的人不禁向往书中的生活。那环境仿佛世外桃源,令人心驰神往。试想着,茫茫的大草原上,视野是那么辽阔。在这空旷的世界里,建造一座小木屋,打一口井,圈养几只家畜,偶尔去远处的镇上购置一些生活用品,再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让自己既生活在现世中,又超脱于世俗之外。周边的树林和小溪边还有很多野味、野果可以丰富自己的餐桌。白天,广袤的蔚蓝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躺在柔软的草丛里,让全身心得以舒展;到了晚上,黑暗的天空里点缀着点点星光,在草原上点起一堆篝火,弹奏一件乐器,合着旋律轻轻哼上几句,黑夜顿时不再孤单,四周也不再冷清。文中的每一处描写都将这些景象呈现出来,让人向往,让人忘却忧愁,想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人。

书中对人物的刻画也很细腻,让人感觉很亲近。有百折不挠、关心家人的查尔斯爸爸:他不顾辛劳建造起小木屋,让一家人温暖而开心地生活。他遇到狼群能沉着应对,最终平安归来,他是孩子们心中神圣可亲的爸爸。有勤劳、勇敢的妈妈,她操持着家人的饮食起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遇到危险时能处变不惊,她是孩子们心中和蔼善良的妈妈。有聪明、懂事的劳拉,她帮着照顾妹妹,在爸爸建房子时帮爸爸递东西。有幽默友好的爱德华先生,他是劳拉一家到达大草原后遇到的第一个邻居,他和查尔斯爸爸一起建造好小木屋,互相帮助。有文静的玛丽;有惹人喜爱的小宝宝琳琳;有忠诚、听话的狗狗杰克,它一直跟随在劳拉一家身边,本以为渡河的时候,杰克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但它后来又平安回来了,它遇到狼群也毫不退缩。

总之,这本书很适合孩子阅读,尤其适合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它能教会孩子做每件事都要乐观,要有耐心,要坚持下去。这本书也很适合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家长们会逐渐领悟到教育孩子的真谛,逐渐感受到书中所蕴含的内在美。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质朴的书,非常质朴的故事。写这质朴的书质朴故事的人那时就住在这小木屋里。它开始在大森林里,后来在草原上。那是一种宁静和满足的生活。那时的劳作和收获也宁静、满足。那时的幸福是这一团火似的幸福……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

我看到了整个边境、森林、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的乡村、边境城镇、田野上的铁路建设、尚未开拓的领土、宅地法案的实施以及农民申领土地。我看到了这一切,与这一切生活在一起……我想让孩子们对事情的源头及其背后的东西有更多的了解,正是这些使美国变成了他们今天所知道的样子。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劳拉·英加尔·槐尔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