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色记忆(峥嵘岁月之革命母亲)(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河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滚滚的抗战洪流里,有一支英勇不屈、坚韧顽强的妇女力量,她们是女地下党员、妇救会主任、女堡垒户、女反特锄奸模范和女生产模范。是她们不畏外辱、拿起刀枪,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是她们舍生忘死、挺身而出,掩护党的抗日干部;是她们母爱崇高,用鲜血救护八路军伤员;是她们节衣缩食,以一粥一饭、一针一线支援抗战前线……她们的抗战故事感人至深,她们的英雄事绩可歌可泣。转眼70年过去了,这些妇女英雄,有的当年为抗战流血牺牲,有的战后含笑逝去,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还有多位健在。她们是抗战烽火岁月的亲历者,是抗战巾帼的光荣代表,是抗战胜利70年来,沧州风雨兼程走向辉煌的见证人,这些革命母亲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赵维椿、张书俭主编的《红色记忆(峥嵘岁月之革命母亲)(精)》是抗战巾帼的英雄画卷,是沧州抗战历史的光辉一页,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是老区精神的弘扬,是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献礼。

内容推荐

赵维椿、张书俭主编的《红色记忆(峥嵘岁月之革命母亲)(精)》从革命母亲的独特视角,以鲜活影像的形式,通过追忆展示百位革命英雄母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朝战争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以及在她们身上体现出的为了革命事业,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尤其是在今天她们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信仰的描述,油然而生地重新唤起我们对这些最可爱的人的崇高敬意。

目录

诉说篇

幸福篇

花絮

试读章节

我十多岁加入儿童团,刚开始也不知道儿童团是干什么的,就是和大我几岁的小伙伴帮着大人出去送信,后来慢慢地了解了儿童团的工作。我参加儿童团家里人都不知道,那时是不能告诉任何人你的身份的,父母姐妹都不行,就是两口子近吧,也不能告诉。我刚结婚时,经常以下地为借口去捷地、张官屯、风化店开会或者送情报。后来风声紧,我们就改到半夜去据点开会。为了隐瞒,我就找借口去邻居家借东西、串门,偷偷出去开会,当时,我那口子老大不愿意的,经常埋怨我,直到解放后乡里来人,他们才知道我是党员。那时候条件艰苦,粮食紧张,队伍上没有饭吃,我就偷偷地在家里贴饼子、蒸窝头,而后装着去地里干活儿,把饼子窝头放在筐里,上面盖上树枝子,给队伍上送去。其实当时我家里也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做这样的事心里也是挺为难的。

有一年春天,地主还乡复仇团回到村里,就像电影里胡汉三回村一样。他们把我们村共产党员李满堂一家人残忍地杀害了。后来地主还乡复仇团来到我家,三个汉奸的刺刀抵着我胸口,逼问我是不是共产党,还有谁是共产党。我心里想,如果我说出同志们的名字,还不知道多少人家要被他们杀害掉,这样的话还不如死我一个人,保住大家,所以我坚决否认,宁死不说!眼看着汉奸的刺刀要刺进我胸膛,正在这时还乡团团长季六猴子也来到了我家,对他们说,这是我侄女,一个小黄毛丫头,她懂什么!就这样我保住了性命。这件事还得从以前说起,我的大爷是著名的武术家,季六猴子是我大爷的徒弟,要不是念着我家大爷这点情分,我的命也就完了。一时间,还乡复仇团烧杀抢掠横行村里,现在想想,还是后怕。

赵玉兰老人患高血压、心脏病,常年吃药,其丈夫高连元体弱多病常年吃药,有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现与两个儿子生活,家庭条件一般。

采访感触

去赵玉兰老人家采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人热闹和睦的大家庭。老人孙女甚至把奶奶的事迹写成了一篇小文章,在赵玉兰老人叙述的过程中,老人老伴儿还开玩笑地说:“她藏得深,我都不知道。”听老人生动的讲述,好像有一只手紧紧抓住我们把我们带入了当时的紧张情境,连家里最小的孩子都乖乖地坐在一边听着奶奶的叙述。我想通过这次采访,不止使我们重温历史,铭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对于孩子们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我想通过奶奶的讲述,革命精神一定能从他们身上传承下去。

口述:赵玉兰

整理:王真

林秀英(85岁)

我们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老人的家。老人的房子很破旧,屋子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摆设,老人的身体也不太好,正躺在炕上,看我们到来,老人强撑着坐了起来。我们一再让老人躺着说话,但是老人执意坐着和我们交谈。

林秀英老人是这样给我们讲述那段历史的:

我5岁那年母亲去世了,我和哥哥姐姐跟着父亲艰难度日。8岁那年日本鬼子开始侵略中国,血淋淋的现实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残酷:鬼子包围了南旺村,作为共产党员的村长掩护着乡亲们钻入地洞撤退了,村长的母亲没有来得及钻入地洞被鬼子抓住了,惨无人道的鬼子把老太太绑到板凳上,把烧热的黄土往老太太身上撒,烫得老太太浑身是伤,神奇的是,老太太没有死,她坚强地活下来了,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只有反抗,才有活下去的可能。于是我暗暗攥紧了拳头,决心跟鬼子斗争到底。

在村长母亲的影响下,我和村子里的孩子们加入了儿童团。组织上利用我们年龄小、目标小的优势,让我们站岗,放哨,传递情报。为了更直接的打鬼子,我的哥哥在18岁时当了八路军,可是跟随部队开赴前线后再也没能回来,坚强的老父亲擦干眼泪后,动员我的大姐夫也参军了,后来大姐夫同样为国捐躯了。亲人的牺牲更加激起了我们一家人对鬼子的仇恨和保家卫国的决心,我和二姐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决心踏着亲人的足迹,继续和敌人斗争到底!我和二姐组织村里的姐妹们,为八路军做饭、洗衣、站岗、放哨、送信、护理伤员等等工作,为保家卫国竭尽全力。

我共有六个孩子,两个儿子四个女儿。2014年10月我得了脑血栓、脑萎缩,经过治疗,现在能下地,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可以行走几步。孩子们日子都一般,我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现在跟随三女儿家生活。

口述:林秀英

整理:张华、岳士卫

P5-7

序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深深追思半个多世纪前那烽火连天、腥风血雨的抗战岁月,也牢牢铭记当年那些舍生忘死、投身抗战的巾帼英雄,向已经牺牲逝去和如今健在的“革命母亲”致以崇高的敬礼!

抗战时期,沧州是党领导的冀中和冀鲁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年抗战,沧州军民同仇敌忾,与日寇进行浴血战斗,谱写了壮丽的英雄诗篇。在滚滚的抗战洪流里,有一支英勇不屈、坚韧顽强的妇女力量,她们是女地下党员、妇救会主任、女堡垒户、女反特锄奸模范和女生产模范。是她们不畏外辱、拿起刀枪,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是她们舍生忘死、挺身而出,掩护党的抗日干部;是她们母爱崇高,用鲜血救护八路军伤员;是她们节衣缩食,以一粥一饭、一针一线支援抗战前线……她们的抗战故事感人至深,她们的英雄事绩可歌可泣。转眼70年过去了,这些妇女英雄,有的当年为抗战流血牺牲,有的战后含笑逝去,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还有多位健在。她们是抗战烽火岁月的亲历者,是抗战巾帼的光荣代表,是抗战胜利70年来,沧州风雨兼程走向辉煌的见证人,这些革命母亲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为了展现革命母亲的英雄业绩,为了追忆沧州抗战的悲壮历史,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一年前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具体安排下,市老促会妇委会、市妇联,组织各县(市)、乡(镇)老促会妇委会和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在沧州女摄影家协会的帮助下,共同策划开展了“留影存真,为革命母亲树碑立传;以史为鉴,励子孙后代奋发图强”的大型活动。一年多来,她们出档案馆进党史室,查阅大量资料;跑遍14个老区县(市),进千家门,行万里路,访问知情者、当事人,以抢救历史的责任感和对革命母亲的崇敬心,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终于在全市寻访到了120位革命母亲。在炕头上,在场院边,她们和革命母亲手拉着手,泪眼相对,听着对抗战斗争的倾诉;满怀敬仰,端起相机,记录下震撼人心的瞬间。她们掌握了大量翔实的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编辑,在河北美术出版社的支持下,最终将《红色记忆——峥嵘岁月之革命母亲》一书付梓出版了。这是抗战巾帼的英雄画卷,是沧州抗战历史的光辉一页,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是老区精神的弘扬,是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献礼。

记录战争,是为了保卫和平;不忘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相信《红色记忆一一峥嵘岁月之革命母亲》一书的出版发行,定将激励我们发扬革命母亲展现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光荣传统,进而在全市上下凝聚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进一步加快推进沧州“五城建设”。在今天,为沧州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共沧州市委书记)

后记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对那场战争的历史追思却不会停止。

“战争,让女人走开!”但是更多的女性却没有能够走出那场战争,战争在给予了她们苦难的同时也给了她们觉醒,她们面对着死亡、毁灭,勇敢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她们是女人、母亲,是可敬的女人和伟大的母亲。

忘不了2015年春节前夕我同市老促会妇委会、市妇联组织的爱心团队去革命老区献县看望几位革命母亲的场景。那几位老妈妈年纪最大的已经98岁了,尽管她们有的生活还很拮据,但她们从来没有一点儿对命运的抱怨。说起当年的岁月,她们的眼神中显现出一种异样的光彩,仿佛回到了那个血与火的岁月,这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从一代革命母亲身上,我看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为什么强虏不能使中国人民屈服,为什么我们能够从战争的废墟上勇敢地站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看到革命母亲那坚毅的目光你就能看到答案——世间正义的力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任何敌人都不能战胜的!说到这部《红色记忆——峥嵘岁月之革命母亲》,不能不说起沧州革命母亲寻访宣传活动的发起人张书俭大姐。她多年从事领导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做得十分出色,创造了很多全省乃至全国的“第一”。她性格坚韧刚强,有担当意识,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交往这二十多年,我们在一起几乎没有谈论过个人的生活,所谈的全部是事业、工作。退休后,大姐又担任了沧州市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当然,是受了她老伴儿王少华先生的影响,少华先生是一位从事摄影四十余年而极有根性和灵性的沧州摄影家。六年来,她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自己的作品频频发表、获奖。并和姐妹们团结一心发展壮大了女摄影家队伍,举办了多次丰富多彩的摄影作品展。2013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王瑶主席来沧州,我们一起参观了“美丽沧州”女摄影家作品展。王瑶主席对沧州女摄影家协会给予充分肯定,她说:“沧州市女摄影家协会是一支团结向上、组织严密、颇具水平、成果丰硕的队伍。”这些骄人的成绩,为摄影界所注目。

书俭大姐还是一位“行动者”,她作为市老促会妇委会主任,热心老区妇女儿童工作,尤其关注革命母亲的生活状态,团结起一辞有爱心的女企业家经常慰问革命母亲,为她们排忧解难。一年多来,她带领老促会妇委会和市妇联一起组织了对老区革命母亲的寻访宣传活动,和维椿同志编纂出版了《红色记忆——峥嵘岁月之革命母亲》一书,为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部书收录了120位革命母亲的事迹,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沧州女性抗争和奉献的缩影。这部书填补了沧州抗战史的空白,成为一部爱国主义的教材,同时也是一部“启示录”,它将启示我们如何珍惜现在的日子,如何开拓我们未来的事业。歌德有一句话“伟大的女性指引我们上升”(大意),在革命母亲伟大的母性辉光之中,我们对沧州美好的未来充满了自信。

是为跋。

(何香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现任沧州市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国家级作家。担任编剧的长篇电视剧《焦裕禄》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中国电视剧“金鹰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3:07:00